-
1 # 不點愛生活
-
2 # 黃朝曦
首先,古人洗頭一直洗得挺像樣的。
無論何時何地,個人衛生都是人類文明中的一個重要專案。中國漢字中,「沐」即為洗頭之意,在東漢年間的《說文解字》中已有明確解釋:
沐,濯發也。而早在商周時期,定時沐浴已經成為重要的儀式或風俗。公元前約6世紀的《詩經·小雅·采綠》中也曾提及: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老孃頭髮都打捲了,我要回去洗個頭!)——所以掐指頭算下,老祖宗們洗頭都洗這麼多年了,沒道理不折騰出一些類似洗髮水的東西吧。。
而洗髮水的主要作用無非是(1)去除油脂(脂肪酸);(2)去除灰塵;(3)去頭屑,防脫髮,保持烏黑順澤。。。這裡面(3)屬於延伸性功能,一般來說只要滿足前兩條,就可以被認為是值得發揚光大的洗髮用品了。所以英雄不問出處啊,雖說古人對化工成分所知甚少,但自然界本身已經有足夠豐富的原料;憑著大膽嘗試和努力積累,還是開發出了很多洗髮路線的。
草木灰
這個恐怕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之一了。
稻草、秸稈燒成灰,即可用於洗髮。一方面其中含有碳酸鉀——溶於水後呈鹼性,可與油脂類反應;另一方面類似活性炭,也有吸附汙物的功效。但草木灰似乎更多被作為輔材,配合皂莢、木槿葉等一起使用;不知道是不是用量大容易嗆鼻子。
-
3 # 好物搬運工
一、淘米水
在古代,淘米水是人們最常用的“洗髮液”。淘米水不但取材易得,而且還有改善髮質的效果。包括但不僅限於大米,麩皮、糟糠、豆類似乎都能用,以糯米或者香米為佳,也可煮沸、發酵後使用。將第二遍淘洗的淘米水稍微發酵之後拿來洗頭,可以使頭髮烏黑柔順富有光澤。
二、草木灰
草木灰也是古人常用的天然“洗髮液”。它富含碳酸鉀,對油脂有很好的吸附效果,答主曾經用草木灰洗過碗,去汙能力不亞於洗潔精,所以用來洗頭髮的話,油頭應該也能洗乾淨。(草木灰混水攪拌後過濾使用哦)
三、皂莢
植物中最常用的應該就是皂莢了,皂莢又稱皂角,富含皂苷物質,古人除了用它來洗頭髮之外,還拿來當洗衣粉用,據說洗衣柔順不褪色。直至如今《中國植物誌》裡仍記載它“莢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滌絲毛織物”。
皂莢搗碎,放入清水後燒開,過濾掉皂莢後用皂莢水洗頭,可以清潔頭髮油脂,使髮絲柔順清爽。
四、無患子
除了皂莢之外,無患子也可用來洗頭,同屬豆科植物的它也富含皂苷物質,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無患子洗滌用品,答主曾用過的無患子洗衣粉能產生大量泡沫,洗衣體驗甚好。
五、木槿葉
木槿屬錦葵科錦,也是大自然饋贈洗髮水,木槿葉含有豐富的粘液質和皂苷物質,洗髮原理和皂莢相近,而且和皂莢比起來,它洗完頭不會產生刺鼻氣味,氣味更舒爽清新。
將新鮮的木槿葉洗淨剪碎,用紗布包好之後放入溫水中大力揉搓,直至產生大量的泡沫就可以拿來洗頭了。
六、茶枯
茶籽榨茶油之後剩下的殘渣稱為茶枯,一般茶枯都壓制成餅狀或磚狀,使用前只用敲下一小塊,再砸成碎末放入鍋中加清水燒開,就可以用茶枯水洗頭了。茶枯水洗髮去汙的原理和皂莢相近,不過在護髮上更勝一籌,而且洗完之後也不會給頭髮帶來難聞的味道。
七、豬胰子
除了以上天然的“洗髮液”,古人還開發出了用來洗頭和洗澡的肥皂(魏晉時期開發)。用豬的胰腺製作:先洗淨豬的胰腺,撕除脂肪後研磨成糊狀,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勻混合再經過自然乾燥製成洗澡用的澡豆。胰子在化學組成上和今天的肥皂極相近,古人還在裡面新增各種花的芳香油,開發出了各種玫瑰胰子、茉莉胰子……洗完頭後頭發不僅乾淨柔順,還帶著花兒的芬芳,可以說是古代洗髮的最高體驗。
八、尿液
這有點重口……但是還是提一下,古代許多歐洲人不但用尿液來洗衣服,還將其作為洗頭的“洗髮液”。古威尼斯的金髮女郎為了使自己的頭髮更加美麗,會把獅子尿灑在頭上,然後坐在陽光下曬。由於尿中的酸性物質具有漂白作用,頭髮的金色倒也可以變得更為誘人。無獨有偶,古代阿拉伯女人習慣用駱駝尿洗髮,也可以使頭髮閃閃發亮。
-
4 # 趙予嘉ZHAO
古代用什麼洗澡:
如果說奢侈一點點的用花瓣浴,影視劇裡絕代美人出浴常出現這種場景。除了美化肌膚還有花瓣的縷縷香氣。
中國古人常用蘭草為浴湯,叫做浴蘭。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浴蘭湯,後來到了唐宋,稱五月為浴蘭令節。
此外,周代開始用洗米水洗澡,歷史上貴族也有用珍珠粉來洗浴的,能使面板更加細膩光滑。
至於日常常用的主要是皂莢洗浴,這類比較多。
-
5 # 萬物萌生讀書
孫思邈說:“面脂手膏,衣香澡豆,士人貴勝,皆是所要”(《千金翼方》),文中指出澡豆是人們的生活必需用品之一。
時間從魏晉到唐朝,澡豆像是塗臉油、護手霜、薰衣香等是美容品一樣,是貴族士大夫階層的男男女女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皂角用來洗衣服,洗頭是的用芝麻葉等植物,洗澡有澡豆。
洗頭洗澡不是一起的,洗頭叫沐,洗澡叫浴。洗頭洗澡是非常麻煩,所以天天洗澡是不可能的,就連大戶人家也不行,對於人力物力來說太浪費了。
通常五天左右或者以上才能洗一次頭,洗澡的話間隔時間更長,可能一個月幾次。所以古人經常篦頭髮,《紅樓夢》裡寶玉對麝月說“我給你篦一篦頭髮”,就是因為不能常洗頭所以要用齒子很密的梳子把頭上的頭屑雜物篦下來。
-
6 # 匿形
古人洗頭洗澡:
【泥土】先秦時期,主要的沐浴方式下河洗澡,後面慢慢在洗滌身體過程中,在一些小河清洗時,發現有些泥土抹在身上,可以祛除身上的油汙,後面就用泥土揉搓,在用水進行清洗;
【淘米水】周朝開始,開始用淘米水進行洗澡去汙,包括現在也有方法用淘米水進行洗臉;
【鹼】【澡豆】漢朝以後,洗浴的方式開始多樣化,漢朝鍊金術士發現一種結晶物質—鹼,後面開始用鹼進行祛除汙垢;後面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發現了一種澡豆,混合香料進行洗浴(當時是專供皇室、貴族使用),到唐朝製作工藝開始大發展,進行改進,做成“胰子”(與今天的香皂相似),後面改進加入鮮花混合製作;沿用到民國時期都一直在使用;
【皂角】皂莢樹的果實,唐朝開始發現了皂角的去汙能力,沿用至今
-
7 # 美浴生活Echo
按理說,洗澡就像穿衣、吃飯一樣,是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不可或缺。講究衛生,保持身體健康是每個人的都明白的道理,尤其是女士,都很喜歡乾淨。那麼,為什麼過去只有男澡堂、卻沒有女澡堂呢?為什麼不允許婦女到公共澡堂子裡洗澡?
事實上,這都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導致的。在殘酷的封建禮制束縛下,婦女們只能變成“宅女”,很少出門。而且,平日裡大都是笑不露齒,小腳被層層包裹著,說話也都小心翼翼。
每個女人都必須遵從“三從四德”,地位非常低下。
當時的男人們可以泡澡堂子,下館子喝酒,到前門八大胡同找小姐,而女人們卻是地地道道的家庭奴僕,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很少在街頭露面。
正因為此,到公共澡堂子裡,在眾人面前裸露自己的身體,這樣的做法在當時的男人看來簡直大逆不道。正因為此,北京最早的男澡堂在1660年就開業了,而女澡堂卻是在254年之後才出現的。
既然不能去公共澡堂洗澡,那麼婦女朋友們又是如何清洗身體的呢?
一般人家的婦女都是用小盆子接一些熱水,用毛巾沾著,清洗身體;很少有人用大盆子裝滿水,清洗全身的。正因為此,很多婦女一輩子都沒有正兒八經地洗過一次澡,很多婦女因為髒,身上都起了蝨子。
儘管“潤身女浴所”開業了,但採取的也不是大浴場的形式,而是每個人一個洗澡間,由此看來,許多女人在同一場閤中共浴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
在日軍侵略中國期間,北京居然還出現了一家男女共浴的“永順澡堂”。這家澡堂主要滿足日本人男女共浴的習慣,通常的顧客大多為日本女人,也有一些中國妓女。
到了1935年,北京一共有123家浴室,女浴池8家,較為著名的有“潤身女浴所”、護國寺的“德義馨”、清華池女號等。儘管如此,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到女澡堂洗澡的女子還是非常少。
第一家女澡堂
“鐵樹旅館”的二層小樓。
小樓的外牆呈淺紅色,很多地方的磚頭已經剝落,經過長時間歲月的洗禮,整棟樓看上去有些傾斜。
進入小樓後,是一個小過廳,裡面擺著幾張小沙發,供客人休息,來客登記處也在這裡。
再進兩道門,兩側全都是客房。在這裡我見到了這家旅館的值班員。
據值班員說,這裡就是北京第一家女澡堂,從前名叫“潤身女浴所”。
解放之後改名為“三八浴池”,後來又更名為“清江浴池”。上個世紀末,這裡的一樓被作為機電器廠,二樓是清江旅館,直到2002年,才再次更名為“鐵樹旅館”。
京城第一家女澡堂的外形還和從前一樣,只是因為要做旅館,所以內部的格局被完全改變了。現在唯一剩下的東西,就是掛在牆上的鏡子,這是第一家女澡堂開業的時候裝上去的。
鏡子呈長方形,約一尺多寬,二尺多長,鑲著木頭框子,因為時間太長了,木框上已經蒙上了厚厚的灰塵,鏡子的表面也是模糊不清。
在鏡面恍惚的光線中,我悄然間明白,過去的一切已經在這裡淡去了,只剩下殘存的點滴記憶和歷史淡淡的痕跡。
在今天看來,京城第一家女澡堂有著特殊的意義,在當時,它標誌著封建的枷鎖正在被慢慢地開啟,女權解放在一個普普通通的澡堂子裡,萌芽了。
事實上,正是這個澡堂子,給“男尊女卑”的腐朽思想以當頭棒喝,而當時,沒有人明白!
看古裝劇的時候,裡面的小姐們個個都是光彩照人,連睡覺都是濃妝豔抹。不過,您仔細想下——古時候壓根就沒有粉底,沒有睫毛膏,沒有沐浴露,沒有女用剃鬚刀,沒有衛生巾,沒有胸罩……,還有,她們“大姨媽”來的時候怎麼辦啊?天哪,古時候的女人是怎麼過的呀!
1、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們穿內褲嗎?
古人說的衣裳,上半身為“衣”,下半身為“裳”,“裳”有點像裙子,說白了就是塊遮羞布。直到春秋時代,才有了褲子。後來,女性月經時會多穿一條舊褲子在內,避免弄髒外褲,慢慢地男人也效仿,逐漸演變成今天穿的內褲。如今,不穿內褲卻成為另一種性感的表達。
2、古人女人刮除體毛嗎?
比起她們與時俱進的高智商,中國的女人在刮除體毛上可沒什麼進化。事實上,很早之前古代女性就推崇將眉毛剃掉,再用黑色顏料畫眉……沒錯,黑澤明的電影《亂》裡的女人喜歡把眉毛搞成一小點兒,就是師從中國先人的成果……除此之外,古代女人們還流行“挽面”,就是用線除掉臉上的細毛……都說只有男人愛面子,看來並非如此。
3、古代有女同性戀嗎?
在中國古代,女同性戀多稱為“磨鏡”,雙方相互以廝磨或撫摩對方身體得到一定的性滿足。由於雙方有同樣的身體結構,似乎在中間放置了一面鏡子,故稱“磨鏡”。也有一人女扮男裝,在腰間繫一假陽具和對方進行性交的。古代女同性戀多發生在後宮,因為宮女們接觸的男人只有皇帝和太監,在男性不足的情況下,宮女只好自行“內部消化”。
4、古代的嬰兒會喝羊奶或牛奶嗎?還是隻喝母乳?
古代的嬰兒如果可以喝羊奶或牛奶,就不會有這麼多幼年夭折的慘況了。古人通常到了一定的年紀才能喝動物奶。嬰兒還是以含有人類抗體的母乳為主,因為那時候動物奶還沒有現在的殺菌處理技術,嬰兒對細菌沒有抵抗力。若母親沒奶怎麼辦?只能“借乳”了,奶媽這一職業由此誕生。沒奶的窮人家,只能用米磨成適合吞嚥的細漿來作替代品。
5、古代皇帝后宮嬪妃真有3000人嗎? 3000嬪妃?
其實這只是一個保守的數字。古代皇帝在女色方面上的追求可謂孜孜不倦,著名的昏君隋煬帝,就曾下詔廣徵天下美女,更是選了3000童貞女子入宮供他“消遣”。隋煬帝還是小菜一碟,排行榜冠軍當屬唐玄宗。別看古書中把他和楊貴妃的愛情寫得驚天地、泣鬼神,他的後宮人數可是高達四萬……嗯,一天一個,也得100多年才能用完。
6、古人女人如何避孕呢?古人沒有保險套和避孕套,那如何避孕呢?
在古代宮廷,皇帝如果不希望他的妃子懷孕,會命令太監把那女子倒掛起來,用藏紅花來清洗下體。過去的青樓女子也會服用一種含有麝香的“涼藥”來避孕。不過,效果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韋小寶八成就是他媽避孕措施沒做好才蹦出來的,甚至還有人喝劇毒水銀。當然,多數古人不會刻意避孕。
7、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的?
塗脂抹粉是女人從古至今從未改變的愛好。古代女人最常用的三樣法寶是:黛粉、妝粉和胭脂。“黛”是一種黑色礦物,把它先磨成粉再和水,可以用來畫眉。妝粉就是現在的粉餅。胭脂是古代的口紅,原料是一種叫“紅藍”的花朵,與妝粉調和後也可當腮紅使用。現在琳琅滿目的化妝品讓女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假面”功力更勝古人幾籌。
8、古代沒有衛生巾,女人來月經了怎麼辦?
古代婦女身上最長的東西,除了頭髮、裹腳布,就數“月經布”了。月經布是一根長布條,用於“大姨媽”來時緊緊包裹下體。但是,由於古代婦女參加體力勞動比較頻繁,所以依然難免“見紅”。此外,因為中國向來崇尚節儉,使用過的布條還是會經過清洗後重復使用。
9、古人女人如何減肥?有豐胸的偏方嗎?
比起現在五花八門的減肥藥,古人的辦法就簡單多了,比如用喝茶來減肥。不過,古代的老百姓難得大魚大肉,一天到晚都得幹又重又累的活,哪兒還胖得起來?古人豐胸的方法比較自然,比如運用紅豆和黃豆等食補的方法來達到豐胸的效果。此外,古人認為穴道按摩也能助長胸部洶湧。
10、古代女性宮刑是什麼?女性割哪裡?
宮刑男女都可以受的,男的受宮刑就是割掉生殖器官,就和太監一樣;女的受宮刑在法制史上還不是很具體,大多是拿木棒重擊小腹使其生殖器官破壞,失去效能力和生育功能。至於是什麼器官墜落,有人認為是子宮,有人認為是陰道前壁,但這兩種脫垂並不能從根本上斷絕性交。對此,清人吳薌見解獨特,他說,婦女陰道深處有塊小骨叫“羞秘骨”,一旦施加外力使它墜下來,就會像閘門一樣閘封陰道,無法性交,從而達到懲處女子的目的。
回覆列表
古代人洗頭髮的有皂角或者豬苓。豬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豬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後會有比較濃郁的香氣。平常人就用皂角洗頭髮。 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古代人比我們想象中要衛生的多,秦漢時,已形成了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的習慣。以至於官府每五天給的一天假,也被稱為“休沐”。《海錄碎事 臣職 官僚》記載“漢律,五日一賜休沐,得以歸休沐出謁。” 古人也用胰子,澡豆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凍瘡膏的作用。高檔一點的稱為“面藥”和“口脂”,用來塗臉和嘴。宮中在冬天會發給官員。杜甫《臘日》中有“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敢情冬令勞保用品古代也有發。 古人洗衣服用草木灰和皂角。洗頭用淘米水,稱這潘。如《左傳 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遺之潘汁。” 摘了一段,如下文,如果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浴史溯源 一、 先秦沐浴禮儀的形成 沐浴,就是今日通常所說的洗澡,包括頭、身、手、腳的洗浴。然而古人卻分得極細,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雲: 沐,濯發也。 浴,灑身也。 洗,灑足也。 澡,灑手也。 所謂“濯”、“灑”就是洗的意思。據此看來,古代的沐浴與今日的洗澡的意義並不完全吻合,而只有把許慎對“沐”、“浴”、“洗”、“澡”的解釋合起來,才是完全意義上的今日洗澡。 初民們當時沐浴只有下河一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養成了沐浴的生活習慣,至遲在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沐浴”的記載。沐,字形像雙手掬盆水沐髮狀,會意為沐,是洗髮之義;浴,字形像人置身於器皿中,並在人的兩邊加沙鍋內水滴,會意為浴,是洗澡的意思。而用來沐浴的器皿有青銅器鑑,《說文解字》雲:“鑑,大盆也,”盛水用作洗器,《莊子·則陽》有“靈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的記載。在銅鏡尚未問世時,古人常以鑑盛水照容貌,甲骨文“監”(監、鑑為古今同字)像人俯身就皿照容之形。從“盈”字字形看,像人浴身於浴器中,與“浴” 字字形相近,稍不同的地方僅是“盈”字的浴器中“見足明示裸浴”(康殷《古文字源流淺說》)。“盈” 字字形則向人們展示了先秦人用浴器沐浴的情景。 到了西周時期,沐浴禮儀逐漸形成定製。由於沐浴已經深入到社會方方面面,人們對沐浴有了深層次的理解,不僅僅把沐浴單純地看做潔身淨體,潤膚養身;而視為隆重禮儀的先秦。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淨身,這已是個定法,表示內心潔淨虔誠,稱之戒,亦稱齋戒。齋戒之禮始於殷商,至西周已成定製,西周的戒禮十分隆重和考究,每逢重大的祭祀活動前要進行兩次齋戒,第一次在祭前十日或三日舉行叫戒,第二次在祭前三日或一日進行叫宿,均由專職官員主持一定的儀式,要求與祭者禁食葷腥,並沐浴淨身,以示對神靈的肅敬。齋戒沐浴已是西周朝廷祭祀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專職官員執掌。這在《周禮》中均有記載。 沐浴與人們生活的行為規範密切聯絡在一起。《禮記·內則》載:“男女夙興,沐浴衣服,具視朔食。”居家過日子,男女要早起,沐浴更衣。作為夫婦之禮則有“不敢共湢浴”,妻子不能和丈夫共用一個浴室,所謂“外內不共井,不共湢浴”。在家庭裡還有尊老禮節,“五日則鐔湯請浴,三日具浴。其間面垢,鐔tan潘請繢hui;足垢,鐔湯請洗”。禮節規定,晚輩要五天燒一次溫水為父母洗一次澡,每三天燒一次溫水為父母洗一次頭。這期間父母臉上如果髒了,要燒淘米水為父母洗乾淨;腳髒了,則用溫水為父母洗乾淨。誕生禮儀中沐浴亦很重要,《禮記·內則》載:“世子生,則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又載:“公庶子生,就側室,三月之末,其母沐浴,朝服見於君。”太子出生,國君和夫人要沐浴穿朝服去朝見國君。載往來禮節中,沐浴亦是重要禮儀。《禮儀·聘禮》載:“管人為客,三日具浴,五日具浴。”又載:“飧不致,賓不拜,沐浴而食之。”管人接待來客,要滿足客人三天洗一次頭,五天洗一次澡的要求,主人用飧禮招待來賓時,來賓不用拜謝,但要沐浴之後再就食,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禮記·玉澡》還規定“君子之居恆當戶”,“日五盥,沐稷而繢hui梁,”“居外寢,沐浴。” 《禮儀·士虞禮》規定,舉行虞禮祭前,參加祭祀的人要先洗頭洗澡,所謂“虞,沐浴”。虞即虞禮,於日中致祭,以安死者魂魄的祭禮,是為虞禮。 周制,諸侯朝見天子,天子賜以王畿以內的供沐浴的封邑,叫做“湯沐邑”。《禮儀·王制》雲::“方伯為朝天子,皆又湯沐之邑於天子之縣內。”諸侯要再專供沐浴的封邑先洗頭洗澡,然後才能去朝見天子,沐浴潔身以示對天子的尊重。一生以克己復禮為己任的孔子,對沐浴之禮身體力行,“孔子沐浴而朝”,早已為世人所熟知。 先秦沐浴禮儀的形成並臻完備,正是沐浴深入到社會、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總結,作為定製為世人所遵循,這在世界沐浴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注重沐浴也是中國人的古老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