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環球老虎財經

    能有理財的觀念是非常正確的,俗話說的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每年的通貨膨脹都非常高,膨脹率在3.8%左右,實際消費中其實已經超過7%了,所以不做一點理財是會造成人民幣貶值的,所以可以選擇一些理財產品進行對沖。

    市面上五花八門、魚龍混雜的理財產品太多,也導致一些阿貓阿狗混跡在裡面坑害老百姓,所以讓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資金的安全,收益可能要求是次要,資金安全是主要,就目前市面上的理財產品來說最成功的就是天弘基金,天弘基金和支付寶合作出來的餘額寶,相對大家都非常熟悉,也是被最多提起的。下面有幾種不錯的理財方式,穩健型理財不是激進型。

    1、就是上面提到的支付寶裡面的餘額寶,支付寶是大家經常使用的付費工具,所以資金能存在裡面還能掙錢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在2013年6月支付寶就推出了餘額寶功能。是讓使用者把閒錢放進去增值。餘額寶比較安全,也比較靈活取出。7日年化收益在4%左右。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理財方式。

    2、國債逆回購,需要開通證券賬戶,也就是股票賬戶,在裡面操作購買國債逆回購,程式碼百度都有的,對比餘額寶好處就是能比餘額寶收益高一個點左右。壞處就是不靈活,不可以隨時取出,有時間要求,看自己的選擇。都是非常安全。

    3、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來區分理財選項,假入有10萬元,可以選擇8萬元去做固定安全的理財收益,做到個年化5%左右,另外2萬可以做點股票類投資。這樣分散投資比較安全,如果操作得當是可以做到很高的收益的。

    三種辦法,都是比較安全的投資方式。畢竟理財,資金安全是第一位。

  • 2 # 坐井觀天916

    首先恭喜你,因為你有了理財的觀念!不管是百萬富翁,還是月入2000-5000的普通人,都應該有理財的觀念,只有學會理財,才能讓自己的閒置資金收益最大化。

    先來說說我自己吧,我是出身於農村家庭,小時候家裡很窮,因此,對於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我最怕的就是本金損失。也正因為如此,我一直以來都只是把閒置資金存在銀行,用“十二定存法”在銀行裡存半年定期,但是四大銀行半年定期利率只有1.55%。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別人一天的理財收入有70多元,這樣一個月就有2000元的理財收入了。於是我很好奇,先上網瞭解理財產品,再打電話諮詢在銀行工作的同學,還諮詢了一些買過理財產品的同事、朋友,做足功課後,從2017年8月開始,我就開始了理財之路。

    在理財之前你先要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我的風險評級是穩健型的,下面介紹一下我自己的理財經驗,供大家參考。

    當下最受歡迎的就是風險極低的貨幣基金,其中餘額寶是大家最熟悉的,餘額寶是支付寶在2013年6月推出的,至今還沒出現過虧損,七日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比銀行定期利率高很多,而且餘額寶存取靈活,還可直接用於消費,快速取出5分鐘內到賬,深受普通老百姓的青睞。和餘額寶有著同樣功能的還有微信最近推出的零錢通,點開零錢後,在最下面就會看到零錢通的入口,七日年化收益率4.45%,也可直接用於消費、發紅包、轉賬等,快速取出也是5分鐘內到賬。

    想賺取稍高一點收益的朋友,還可以購買支付寶裡提供的定期理財產品,比較受歡迎的是7天期限的國壽週週盈(七日年化收益率4.77%)、30天期限的建信養老飛月寶(七日年化收益率4.88%)和60天期限的國壽超月寶(七日年化收益率4.91%)。這三款定期理財都是1000元起購,門檻較低。資金多的朋友還可以考慮購買銀行的定期理財,但要5萬起購,5%左右的銀行定期理財也是比較安全的,我都有購買。如果碰上節日,銀行還會發行利率較高的當天起息的低風險定期理財產品。

  • 3 # 心理理想地

    作為一個普通人,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過年時的悲催經歷。

    近四成人花銷過萬,半數以上的人花銷多於兩個月工資。

    可悲的是,我也不例外。

    我,早就變成了含淚把自己從牙縫裡摳出的工資,變現成紅包,給了別人家熊孩子的“叔叔阿姨”!更別提過年要給家裡人帶的“年貨大禮包”,最痛心的,是自己過年七天一衝動,買了無數“廢物”,樂過勁之後,心裡湧現的自責感,讓我難以忘懷!

    沒捱過餓的人,不知道飯香;沒過過年的人,不知道錢好!

    看著失血的荷包,痛定思痛,我決定精進一下花錢這回事!

    日本人氣MBA導師野口真人曾經斷言“人的價值,不是由他擁有的現金總額決定的,而是由他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大小決定的。真正的會花錢,是指能把錢越花越多”

    如何把錢越花越多呢?

    根據他在《學會花錢》中的建議,我也將自己的錢包分為了以下三個:

    消費錢包:指為了滿足個人慾望而進行花錢的行為,比如買鮮花、衣服、食物等

    投機錢包:指花錢做撞大運的事情,比如:買彩票、賭博等

    投資錢包:指花錢買未來可能會賺到更多錢的機會,比如:買理財產品、投資創業等

    在具體的花錢方式上,要多用投資錢包,適度用消費錢包,避免用投機錢包

    多用投資錢包!是要知道,花出去的錢是要在以後賺更多的錢,不僅是指買股票理財產

    適度用消費錢包是要避免因為過度消費影響賺錢的能力,而避免用投機錢包呢,則更好理解,畢竟,投機有風險,無法掌控嘛!

    此外,還得注意的是,消費的錢必須花的值,而且,得儘可能用投資錢包賺的一部分錢來消費,同時,還必須注意,只買以後會更值錢的東西,在花錢時,要估算一下未來可能獲得的價值能折算成多少現金,從花錢投資的角度,來算你花出去的錢以後能給你帶來多少回報,當然,也別忘了時間這個變數,在估算投資價值時,往往容易估算過高,原因就在於忽略了這個變數。

    花錢原來也有這麼多竅門,怪不得比爾蓋茨常說

    “巧妙地花一筆錢和掙到這筆錢一樣困難!”

  • 4 # 小玲鐺9935

    我自己就是先下載個記賬軟體,比如“隨手記”,先學會記賬,看看平時自己的錢都是花在什麼地方,然後根據自己平時的消費習慣,把錢分成幾份,我通常是按比例來分錢,比如,應急的錢佔總收入的百分之四十,投資的錢佔收入的百分之三十,閒錢(平時的零花、做人情、水電費等)佔收入的百分之三十。而且配合記賬軟體,這樣自己的財務狀況就非常清楚,也可以及時進行理財調整。

  • 5 # angelchen837

    我自己就先下載一個記賬軟體,比如“隨手記”等,將自己每一筆收入或者支出都及時記上,透過使用記賬軟體會發現自己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然後根據反應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儲蓄、投資和消費。我就將自己的收入根據比例分成3大塊,應急錢佔收入的百分之四十,投資的錢佔收入的百分之三十,閒錢(主要用於日常交際應酬,水電物業等等)佔百分之三十。這樣自己的財務就更清楚,也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消費模式,從記賬開始學理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6 # 隨筆談

    作為一名普通人學會理財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得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2016年開始工作,那時不懂理財,幾乎每個月都是月光族,一年後沒有任何積蓄。

    2017年開始,下定決心學習理財。開始讀大量關於理財的書籍,有《簡七理財》、《富爸爸,窮爸爸》、《小狗錢錢》這些書,吸收書中的精華,懂得理財的重要性,從入門小白到懂得理財一些基本知識。至今開始學習股票知識,進步學習理財方式。

    日常生活中記錄個人的消費情況,手機中下載軟體,非常方便。這主要是記錄個人的收入與各項花費,透過這些可以知道個人的哪方面花費大。

    使用支付寶存錢一段時間後,發現收益太低,想找有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先在支付寶中測試個人承受風險能力,測試結果是成長型。

    “適合投資有一定風險,在長期可以獲得較高回報的資產”,說明個人適合挑戰更高收益理財產品,當然有一定的風險。

  • 7 # 好多人的話

    普通人理財,首先要明確自己手裡的錢可以放多久,多長時間不會用,根據資金的用途屬性,去確定理財方式,舉個栗子,比如說我手機有30萬,考慮兩年後要買房子,會用到20萬,平時應急使用2萬,剩餘8萬,短期不用,基於這樣的情況

    2萬元可以放在貨幣基金(T+0),理財通、餘額寶、平安盈、京東小金庫等等,都是低風險

    8萬元,個人建議配置一點保險(重疾、醫療、理財)以備不時之需

    20萬元可以做一個定期理財,可以選擇保本

  • 8 # 黃先生4051

    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巨大改變,在大時代經濟效益下。人們財富得到了提高,隨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將會越來越高,在當今這個社會。各種物價高漲,椐2018年的一組權威資料報道。全國各企業的商品比同年上漲了百分4左右,最便宜的商品也比同年上漲了百分之3個點以上。據調查發現,這輪企業商品是原材料上漲了。 對此,小夥伴們紛紛抱怨,說是國家只漲物價,而不漲工資。各種言論,在網際網路上都炸翻了天。各種社會茅盾,也隨之而出。 據國務院釋出的訊息,中國的工資平均三年漲一次。東莞情況特殊,劃為5年上漲一次。各省各地區,以當地平底消費水平上調工資。 在全國,又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工資最高。據小編統計過的一組資料,在深圳有百分之十以內的工廠普廠月工資可拿七千多以上。請注意,是普通的工人。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也不是管理層的。當然了,拿這麼多工資是要付出代價的。月月天天加均,平均每天上班16個小時以上。試問幾人,又能做得到。 開啟百度App,看更多美圖 在我們領工資的同時,隨著這幾年人民的不斷貶值。如何有效的保證人民幣能有效升值,這成了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各公司紛紛推出了理財產品。在手機軟體上操作,簡單方面。同時還能保證有一定的收益,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人民幣不處於貶值壯態。那麼隨之而來就迎來了一個問題,由於網上購理財產品窮出不盡。人們很難辨別其真假,如果一旦出現風險。我們普通人連理財的本金都拿不回來,就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選擇理財產品,成了我們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根據小編的經驗分析來看,選理財產品一定要選正規公司平臺的。比如騰訊,阿里巴巴等,一般正規的公司都不會出現捲款跑路等現象。但相對來說,正規的公司收率也是比較低的。

  • 9 # 想去遠方看看的小劉

    http://m.toutiaocdn.cn/item/6535669790558650888/?iid=28816847886&app=news_article×tamp=1521903856&article_category=stock

  • 10 # 嘉哥在行動

    普通人首先培養出理財觀念很重要,我就是一個有點理財觀念的人,對各種理財也小有研究,今天就說說我知道的,適合普通人的理財專案。

    1.支付寶,原來的餘額寶現在限制很多,我們沒必要去搶那有限的額度。在餘額寶裡還有一個餘利寶,好多人盡然不知道,他和餘額寶差不多,現在年華利率在4.3%左右。

    其實支付寶裡也可以存定期的,相對來說利率會高點,大概在5%左右這些都很容易在支付寶找到的,其他不多說

    以上兩個都是我們比較常見的理財產品,也相對比較安全。下面我們說幾個不常見的:

    3.招商銀行,這裡面有一個朝朝盈的專案,它和理財通和餘額寶差不多,但有限額五萬,可隨時轉到招商銀行卡里,立馬到賬的,利率也在4.3%左右。主要這個很安全很方便。我一般都放在這。

    4.貴金屬,這個可能很多人聽過,沒有試過。其實很簡單,各大銀行app上就能完成買賣。如果錢多可以買黃金這種,270左右一克,錢少就可以買白銀3塊多一克。買的時候有技巧的,不能一下子把本金全買完,要一點一點買,再一點一點賣,比如白銀,50克兩百塊不到,我可以以50克為在單位,只要價格比我上次買的低,我就再買一個單位或幾個。慢慢平均購買價格就會下來。等漲價了,賣價超過了平均購買價格,也可以同理一個單位或幾個的賣給銀行。貴金屬都比較保值的不會給你本金帶來太多損失的。

  • 11 # 未來的世界0613

    一般人理財的話,可以選擇風險、收益較低的理財產品,像銀行存款、寶寶類理財、以及P2P理財(紅嶺創投、開鑫金服、三益寶等),當然還有其他的理財產品股票、基金、期貨等,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理財方式換個產品。

  • 12 # ccww7688美麗人生

    普通人也需要理財這是肯定的。錢不拘於能存多存少,一定要有理財的意識。我的工資很低,我是這樣做的,每頓飯儘量在家做,吃著合口又衛生最主要的還是能給自己省好多的銀子。有了錢我會把一部分放在貨幣基金裡,這樣用著方便還有高於銀行活期利息。其它一些做一下銀行定期,也買了一些支付寶裡的定期理財。我雖是一位保守型的理財者,但每天也會有一些散銀子進帳。

  • 13 # 美美83863

    1.可以放一點閒錢在支付寶的餘額寶,資金安全,每天都有收益。

    2.買支付寶的基金 。

    3.把閒錢放在陸金所,資金安全有保障,陸金所是平安保險公司旗下的理財產品,利息比銀行高。

    4.把錢放在有利網的無憂寶,每天都有收益。

  • 14 # 理財的大懶蟲

    理財是一個系統問題,需要合理地把收入分配到消費,投資和保障中去,從而達到一定的財富目標。

    在這裡有幾關鍵詞,第一個是財富目標。大到實現財富自由,小到給女朋友買個LV,財富目標決定你需要多少錢。

    知道自己需要多少錢以後,接下來我們來分析自己的消費。其實很多人對自己的消費並不很瞭解,或者只有大致的概念。對於這樣的同學,大懶蟲建議採取記賬的方式,將自己所花的錢記下來,分門別類,堅持兩個月。然後分析自己的消費,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可以替代的,哪些又是不必要的。最後去掉那些不必要的,用低成本的替代高成本的,從而理清消費。

    緊接著是投資,收入減去消費後大部分將用於投資。投資渠道很多,如何去選擇,三言兩語說不清,這裡大懶蟲就提出幾個重點。第一,長期來看股市的回報是最高的;第二,收益的大小並不是和風險成正比的,而是取決於你的知識和付出的努力;第三,複利和時間結合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基金,特別是指數基金簡直就是普通人理財的超級神器。

    最後,還有一點不能忽視,那就是保障。辛辛苦苦投資好幾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所以,購買相應的保險也是必須的。但是和前排打廣告的兄dei不同,大懶蟲建議購買消費型的保險,保險的目的就是保障,要什麼分紅,要什麼腳踏車!分紅型保險多貴啊,為什不把貴的部分拿來投資呢?

    理財大致可以分為這麼幾個關鍵詞,不過每個關鍵詞都是一個學科,這裡只提供個框架,多學多實踐才是關鍵。

  • 15 # 一個愛橙子的城堡

    首先留下3-6月的流動資金放在貨幣基金裡,可以隨時支取,收益也超過活期存款。另外現在的A股可以做一些指數型基金定投,可以每週固定投。這樣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還有做好每月支出情況登記。這樣對自己的收支有一個大概的預估。還有趁年輕每年拿出收入的10%購買一點保險。

  • 16 # 創業先鋒青年

    本人學證券投資出身的!目前市面上理財投資產品種類繁多,魚龍混雜,有正規投資產品,也有高收益騙局。普通人對理財這塊認知不全,建議大家多走正規渠道,比如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等!

    1.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之間的資金當做備用,可存放支付寶。

    2.百分之五十的資金存放在保本型基金產品裡面,年化收益在4%到5%之間,雖然收益不高,但很穩健,而且不費心思。(本人不建議購買股票型基金,買股票型基金還不如自己去投資股票,過來人應該都懂的)。

    3.百分之十的資金就可以適當做些進取型的投資,大家可以從股票入手,抽時間先去熟悉股票的一些基本知識理論比如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等等。找幾隻低估值的藍籌,走價值投資路線長期持有,根據k線的走勢在相對應的支撐壓力位設好手機價位提醒,抽部分資金做高拋低吸。即便在2018年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利潤也是比較可觀,年化收益在20%到30%之間!大盤好的時候遠不止!現在上證指數也調整到歷史的相對低位,大家可以做好準備了!這個需要花一點時間。

    4.如果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再拿百分之十的資金去做期貨投資。大家可以選擇方正期貨,招商期貨,廣發期貨等等大牌的期貨公司開戶,凡是受到國務院批准,證監會監管的都是正規合法的期貨公司。每天晚上花兩小時短線操作螺紋鋼,PTA等等,做的好,利潤都是幾倍翻。說不好,你就是下一個索羅斯或巴菲特。當然不要心貪,不論賺錢還是虧了都不要動其他資金。

    針對普通人還是要理性投資,根據自身情況,合理的使用自己的資金。運用得當,不僅能跑贏CPI,還可早日實現財富自由。

  • 17 # 知恩感恩念恩報恩

    普通人含蓋有點大,範圍有點廣。一般說普通的年輕人理財應激進些,而年齡大的普通人應保守些。

    一般說一百減你的年齡所得數值為可投資高風險理財產品的佔比,但買入時機很重要。

    個人認為作為普通人,5%的應為自己和家人買意外傷害險和病險,減少因病和意外傷害帶來的損失。5%~2%放在家裡隨時零用,40%買債券,40~50%放餘額寶這些大的平臺上。

    當一種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如原油,股市在一段時間內大幅下跌,你就可以分批買入這些產品的基金,越跌越買,如果創幾年新低可以適當加大一些風險投資的佔比。比如現在就可以買入創業板指數,軍工指數,證券指數的基金。這樣你比過去四五年買的人價格都低。當牛市來它的收益能頂你幾年的工資。

    注意的是當這些基金漲到幾年高點時要記得賣掉,放餘額寶。然後再找機會買入。

  • 18 # 不斜不槓

    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

    百度搜索“家庭生命週期”,你可以看到很多相關內容,這裡就不多說了。

    總的來講,我們的一輩子裡,要用包括投資規劃、保險規劃、退休規劃、稅務與遺產籌劃等來管理自己的財富。個人理財的終極目標是實現財務自由。說實話,這玩意兒虛得很。

    這裡談談我的理解。說簡單點,理財就是從你出生到退休之後都有錢用。小時候靠人養,中年養別人,老了有人養。

    投資是讓你現在的錢變多。

    適合普通人的投資方式有定期 、國債、餘額寶類(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低風險產品 。幾乎可以完全放心投,但也別指望錢能多生出多少來。債券(除國債)、基金(除貨幣基金)、股票、貴金屬、期貨、大宗商品等等風險高,收益也高,但非專業人士不建議做。多數時候只會讓你的錢變得更少。都說基金定投適合投資小白,不見得。不過基金定投相對而言容易操作。

    沒錯,保險是轉移風險的手段,但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簡單點講,車禍了——車壞了要修,要買新車,要陪對方的車,或者人(醫療費、賠償金等)都是要錢;人病了——要錢治,人沒了家人要錢養活。

    退休規劃是讓你能掙錢的時候多存錢,掙不動的時候有錢花。

    稅務與遺產籌劃這裡不多說,和普通人沒多大關係。

    兩大步驟

    第一步,力所能及的配置基本保險保障:意外、重疾(大病)、醫療;

    第二步,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操作方式

    情況一:如果你短期內(相對而言,參考值:5年)有大額支出計劃,比如結婚買車買房,而手頭有一筆暫時的閒置資金,銀行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餘額寶等就是)是最佳選擇;

    情況二、五年以上不用的錢,優先考慮配置保險中的理財險,推薦“交幾年,領終身”型(養老)“交幾年,某一年齡段領”型(教育金)。其次考慮基金定投,要長期定投,注意止盈,你沒看錯,是止盈而不是止損。

    兩點注意

    Tips1做好現金管理。根據家庭和自身情況不同而不同,留夠半年生活費就行。此間要注意信用卡的妙用,你需要3張左右的信用卡,額度也等同與半年生活費就行。不可沒有也不可太多。

    Tips2適度負債,保持合理健康的負債水平。負債水平有專業的引數衡量,你只要管舒不舒服就行了,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就好。要特別說一句的是,不欠銀行或者他人錢並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因為你浪費了讓你和你的家庭在生活上升一個層次的機會。

    理財是個很高深的命題,卻也是個很簡單的問題。對普通人而言,理財就是“兩大步驟,兩個注意”,如此就能搞定。

    最後再說兩句話,與你共勉:

    理財越早規劃越好,不管你現在有多少錢。

    要想更有錢就需要不斷開源節流。

  • 19 # 財商養成坊

    一、儲備基本的經濟、金融方面的知識。首先是要認真學習經濟、金融方面的基礎知識,特別是常識性知識。沒有基本常識,就是門外漢,很容易掉進陷阱,本金難保,談何收益?

    二、熟悉投資理財的各種工具。投資理財工具很多,有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債券、房產、股權等等,這些工具都需要學習和了解,知道這些投資理財工具的優勢和劣勢。

    三、檢視個人財務狀況。對自己有多少資產、負債要一清二楚,自己現在和未來現金流如何,這些情況都要明確清晰。

    四、界定個人理財能力範圍。自己最瞭解的領域往往就是個人理財的能力範圍。例如,自己最瞭解房產投資,就主要把理財放在這個範圍,不要輕易走出這個範圍。

    五、根據人生不同階段的不同目標配置資產組合。人生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理財目標,選擇的資產配置組合也不一樣。

    綜上,普通人只有經過以上五個步驟投資理財,才能實現完美人生。

  • 20 # 海螺008

    問問題應該具體

    問問題最好要具體,你現在這樣的題目顯得太大,太籠統,不容易回答。即很難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普通人的理財渠道有限

    普通人的理財渠道,都是常規的,明面的,大眾的,所以數量有限。目前,主要是:

    銀行存款、銀行理財、國債、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等銀行渠道的各種產品。其次是保險渠道的產品,除了保險,就是投連險,分紅保險。

    第三是信託渠道,但是信託有門檻,本金太少的人做不了。

    以上是大多數居民嘗試的方式,總體年化收益率在3%~12%之間不等。(股票基金的長期收益接近年化12%~14%)

    有些新模式,比如P2P,但是不成功。

    除了理財的渠道,也有人嘗試直接投資,比如,合夥開旅館,或在農村的果園入股投資。

    也有人做市場交易型別,比如直接炒股,或者做期貨,或者炒外匯等等。有人做收藏品投資,其實也是這種型別想法,想超越12%這樣的檔位,情願冒點險。

    普通人直接投資最好宜選擇簡單領域

    直接投資的收益一般要高於理財的收益,或者風險要低於交易型的品種。直接投資的收益率,大概年化要在10%~30%之間。所以,很多人嘗試這樣的方式。

    但是,普通人直接投資其實風險比想象的大,這主要是:

    1,進入了自己不懂的領域。

    以為年化增長20%~50%,結果1年後就經營困難。比如一個公司機關白領,參與投資物流行業。

    2,操作了自己不熟的生意。

    以為自己還是業內人士,就直接操作生意,結果因沒有經商經驗,一次週轉偏差就造成資金困難。

    所以,不懂的行業不碰,不熟的生意不親自做。

    普通人投資,最好:

    2,做相對普通的生意,不謀求暴利。

    好商機才有暴利,但是恰好這樣的商機只讓你看到的機率不大,那麼為何沒有人做呢?恐怕是有某些風險因素你沒看到,而別人看到了。

    風險,普通人的利率、流動性

    1,風險、收益、流動性。

    從理財投資角度,我們要知道有3個特性必須考慮:風險、收益、流動性。這3個特性是相互牽扯的,很難3方面都讓人滿意。

    一般,高收益高風險,低風險低收益。這是從大方向上考慮的,不妨礙個別專案會是高收益低風險。

    流動性也是投資的一個重要指標,流動性好,往往需要犧牲其他特性,比如降低收益,或者提高風險。

    2,收益率控制

    筆者以前的問答中給出,普通人的理財,最好選擇收益率在2A~4A之間的渠道。這裡A是市場上無風險利率,當下就是國債利率和貨幣基金收益率,即3.5%~4%。所以普通人理財,最好選擇年化收益在7%~15%之間的品種。太低,不足以戰勝貨幣貶值,太高,可能風險已經較大,非專業人士不能把控。

    退休人員應該更嚴格控制收益率,最好在1A~2A之間,因為他沒有了抗風險能力。

    如果是直接投資某些生意,那麼也可以用理財利率類比,但是要提高係數1.6左右,即12%~25%。太低不如直接理財了,太高恐怕不是普通人能做的,而必須是真正的商人才能控制住。

    流動性呢?多數理財的流動性都要好於直接投資,所以直接投資收益也必須比理財收益高,否則就不上算了。

    資產配置

    二戰以後,理財界人士的研究實踐,資產配置思想已經是理財領域的標配了。具體來說,就是同時投資幾個不同領域,利用各投資領域的波動,來提高平均收益,降低總體風險。

    著名的美林時鐘,說明了資產配置的意義。

    一些機構的理財、富豪家族資金的理財,基本上都是用資產配置方式在做。多數理財公司做資產配置的年化收益,在8%~20%之間。再高不是不能做到,但資產賬面波動就大了,也就是風險加大了。

    比爾蓋茨從微軟Quattroporte位置退下來以後,他的資產交給理財公司打理,多年下來,年化收益14%多點,據說是理財圈裡收益中上水平。

    我們普通人理財,可能沒有那麼大的資金量,也就未必需要做全面的資產配置。但是至少要將資產分配到兩個相關性不強的渠道上,比如:房產+股票,股票基金+債券基金,直接參股生意+銀行理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感上的心痛在生理上的反應原理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