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章精品書法課堂

    如果學習歐楷,有一定基礎了,可以接著學習歐的行書,歐的行書雖不是什麼大家風範,可是也是從他的楷書裡精華出來的,當然可以學!

  • 2 # 田宗連

    完全可以,最好先學歐楷,有了一定基礎,掌握了歐楷的一些用筆特點,再學歐體行書。不過歐體行書大多數筆畫仍然有很濃的楷書筆意,筆畫方折太多,有些瘦骨嶙峭的感覺,學的人相對少。但如下功夫臨寫好他的行書,肯定對你的書法有很大提高。

  • 3 # 樹傑方寸齋

    可以作為歐楷轉行書的過渡帖,如果是一直臨習歐楷,可以臨摹一段時間,用來掌握印證行書基本的筆畫連帶。成熟之後可以繼續臨歐陽詢的《五月帖》拓本,筆畫更加自然隨性一些。個人認為書法選擇法帖要講求風格次第,即選定自己要發展的風格,按階段次第臨習。至於真偽,覺得學書之人暫時不要講求這些。真跡也有敗筆,偽託之作也多有妙筆。辯證看待,去粗取精,書法方能進步。

  • 4 # 塗非山人

    歐陽詢出生於南朝梁,在隋煬帝手下做過太常博士,在唐太祖手下做過光祿大夫、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世稱歐陽率更。

    歐陽詢的書法以《九成宮》為楷書代表,作為大唐楷書第一的歐陽詢對書法的專研並不止於此,他以他獨特的天賦在不斷的融合二王和古碑的實踐中,創造出了獨具一格的“歐體”書法。

    《行書千字文》成了他行書體的最高代表。

    歐陽詢千字文帖寬25.5釐米,長304.8釐米,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就歐體行書千字文整體書功而言,冷峻而富雄偉、嚴謹自偕挺拔,氣勢橫貫始終,一氣呵成,轉折自如,是存世不多的臨摹妙品。

    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自發的參與到“文化復興”行列中來,對歐體喜歡的人也越來越多,未免學者多走彎路,建議學者需以《九成宮》打底,只有摸出了歐體行筆的精要,才能品味吸納更高的藝術風格。

    至於現傳《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是不是贗品?

    有方家考證指出,現傳雖不是歐陽詢真跡,但絕對是名家臨摹歐陽詢真跡手筆,是值得後世學者們深入研學的。

    做為年輕人,只要喜歡,而且對自己的脾味,建議還是可以臨摹的。

  • 5 # 至愛無言子牧

    是可以學習臨摹的,古人的東西,即使是偽託的,水平也還是很好的!

    但是不建議學習歐陽詢的行書千字文,這本帖的字型有點用力過猛,挺而不秀,當然這是跟王羲之相比。張翰帖要比行書千字文寫的好,但也有缺點就是字數太少了!所以建議想寫行書可以寫寫聖教序或者趙孟頫、米芾的東西。效果會比較好!

  • 6 # 傷人de刀刃

    可以借鑑歐行的用筆,以為畢竟歐楷沒有墨跡流傳下來。結體就算了,瘦的跟病人似的。還是集王聖教序吧!至於真不真,沒研究過,感覺不夠,和張翰帖還是有差距的

  • 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歐陽詢〈千字文〉屬於行楷,字型個性突出,姿態做作動感不足,筆勢不夠流暢,與王其它行書不相容,不適合作為學行書的範本,容易把筆性練壞了,學了也用不上,白耽誤工夫。

    必須清楚,臨帖的目的是獲取技法精要,不是複製原帖字型外形,而是挖掘藝術內涵,尋找可以利用的有效元素。所以,學書法不要太看重書家名氣,也不要輕信偽大師瞎忽悠,主要看範本筆法、字法是否有可取之處。

    所以說,無論是練哪種字型,選擇什麼樣的範本非常重要,一旦失誤悔之晚矣。

    我認為,還是學正統一路的行書為好。比如〈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李邕〈嶽麓山〉,宋高宗〈千字文〉,趙孟頫〈長春道院〉,文徵明〈朱懋公五十壽〉……

    歷代行書帖很多很多,建議大家先上〈書法欣賞網〉、〈書法空間網〉仔細的瀏覽一番,總有適合自己的範本。

  • 8 # 臨池管窺

    首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一件歐陽詢的真跡作品。其次,這本《行書千字文》有其可取之處,是可以學習的。

    長期學歐楷的朋友可能都有所體會:歐體練久了,很難於轉化為行書。所以需要找些有歐體風格的行書來練習,其中,除了流傳下來的摹本《史事三帖》外,其《行書千字文》就是很好的範本。

    歐體《行書千字文》有三點可學:

    一、字數多

    和眾多名家寫的千字文本一樣,眾多的字數,是能深入探究和掌握某家某派特點的最佳臨本。

    二、楷行過渡

    楷行結合,形成具歐體風格的行書。

    三、瞭解真實的筆法

    能透過歐碑的“刀法”直觀地瞭解歐體的“筆法”。

    以上,是歐體《行書千字文》的可貴之處。

  • 9 # 木玉軒書法

    首先說明一下,我本人一直都是在學習歐體楷書,至今10餘載。在楷書四大家裡面可以說對其生平,字跡特點也是最熟悉的了。歐陽詢的成就最高的,目前為大家所熟悉的還是他的楷書,其代表作,九成宮,化度寺,虞恭公等。特別是九成宮,幾乎是歐體愛好者的必備。歐體楷書險絕挺拔,健勁秀美,後人稱唐楷之冠,楷書極則。因此在楷書方面學習歐陽詢無可厚非。

    至於歐陽詢的行書千字文,從筆法來看可以肯定是歐陽詢的墨跡,這歷來是公認的。從書法的角度來看當然有很大的學習價值,學習歐體楷書的朋友在學習楷書的時候可以適當參考,有助於我們理解楷書的用筆,以及書寫的筆順等。但是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我不太建議直接學歐陽詢的行書,因為千字文總體上看是屬於行楷的範疇,字型還有很多楷書的味道。將其行書和二王,趙孟頫等比較的話,總感覺歐還是有點拘謹,沒有二王的瀟灑流暢,婀娜多姿。這也許和歐陽詢本人的性格比較拘謹,過於謹慎有關。如果想追求瀟灑豪放,我建議大家還是學趙孟頫,或者王羲之。

  • 10 # 大成國學堂

    我是大成,我愛國學!

    學書者,以學楷者居多,學楷者,以學唐楷居多,學唐楷者,顏體與歐體雙峰並峙。按照常理推斷,學一家楷法,自然轉入行書研習時應入同一家的行書,既能順滑轉換筆法,又能更快領悟氣息節奏和風格,畢竟同一人所書楷書與行書有著正常的串接。

    那麼問題來了,學顏體的自然有《祭侄文稿》、《爭座位稿》、《祭伯父文稿》等字數較多真跡與碑拓互參,還有《裴將軍詩》、《鹿脯帖》、《劉中使帖》這樣的風標高出的名跡做補充,而歐體的行書作品就沒有這樣豐富的資源了。

    歐陽詢一生與魯公一樣高產,楷書墓誌銘很多,近百年內新出土的也有將近十部,只可惜時風為有利可圖的人所推,大家紛紛投向《九成宮》。其實在歐書系列裡,離歐體的主流風格最遠的就是這《九成宮》。如同魯公的《多寶塔》,《九成宮》有著明確的經書體風格,雖然傑出,卻也難逃點畫程式化、結字一律滿滿方塊字之譏。當我們對比《多寶塔》與魯公同時期作品《顏勤禮碑》,就能知道“經書體”的標準特徵。

    歐體的“瘦硬通神”,樸拙生動,結字靈動的特徵,在《九成宮》裡存留不多,廣大的《九成宮》學習者邁向行書學習更增加了難度。

    其實,學歐楷者轉向行書有一種孤獨,二王基本很久都進不去,因為《九成宮》習慣性切翻筆法;

    趙孟頫也很難進去,畢竟中宮收緊成了習慣,要像趙孟頫那樣去寬博雅緻起來有“代溝”;

    學宋人也存在問題,筆法完全不通,結字更是習慣性緊結,宋四家那種“隨遇而安”的尚意作風完全對壘;

    而且,越往後的行書,越有距離,畢竟明清行草以個性和情感抒發為主旨,與歐楷那種冷靜差別真是太大了。

    怎麼辦呢?大成建議上《歐陽詢行書千字文》,理由有四:

    1、不要管他什麼贗品不贗品,這樣一流的水準就是好的取法物件。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冷峻而富雄偉、嚴謹自偕挺拔,氣勢橫貫始終,一氣呵成,轉折自如,自始至終洋溢著一種氣定神閒、節奏明快,毫不拖泥帶水的氣質。

    這種氣質是屬於一流大家的,不是一般作偽者能模擬出來。作偽者能模擬出筆法形態,但模擬不出快速書寫而法度自存的功力。

    即使《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是摹本(其實基本可以不做此想,因為透過最高模擬還原度的“法帖3.0”版本,我們絲毫找不出雙鉤填色的蛛絲馬跡,反而鋒毫高速運轉的墨色變化清晰可見),或者臨本,也可以斷定這個臨寫者必為一流高手、功力深厚。

    更何況對比傳承有序、沒有贗品可能的《夢奠帖》,筆法基本一致,沒有超出同一書寫者不同年齡作品差異的範疇。當然,缺乏《夢奠帖》“人書合一”“人書俱老”的隨性卻又張弛有度的氣質。歐陽詢早期作品是這個樣貌,並不算辱沒了歐陽詢。同樣作為大家的趙孟頫、文徵明二三十歲的作品,要比這件《行書千字文》差的不止一個身位了。

    2、初學者取法門徑其實不能太高。

    就算《夢奠帖》洋洋灑灑有幾千字,也未必是初學者適合的臨習物件。臨帖,除了勤勉之外,書道功夫帶來的筆法理解力和讀帖功夫是很重要的。過於成熟期的作品,往往並不適合初學者。比如魯公的《麻姑仙壇記》、《祭侄文稿》、趙孟頫的《中峰和尚十一札》、米芾《吳江舟中詩》、蘇軾《寒食帖》甚至王羲之《蘭亭序》。

    初入門徑,要領會筆法要義、結字規律和部分變化即可,過於抒發性靈的極品之作其實初學者還缺乏一個消化他們的胃。

    3、作為“歐味”濃厚的行書作品並沒有第二選擇。

    其實歐陽詢有一件行書作品大家很容易忽略——《定武本蘭亭》。這樣的一流大家,即使是臨摹他人作品,也往往會灌注進去自己對書法審美的理解和個性。《定武本蘭亭》結合歐體楷書,我們還是可以想見歐陽詢行書的大致全貌。多點個性,就是《夢奠帖》、《五月帖》,輕鬆淺顯點,就是《歐陽詢千字文》,這個味道是對的。

    4、筆法就是歐式的,沒有疑問。

    歐陽詢雖然沒有明確的師承記載,但是常年跟隨“二王筆法正宗傳承人”也是一代超級大家的虞世南身邊,二王的魏晉筆法應有所得。這種自然書寫狀態的筆法系統完全不同於唐楷那種繁複板正。作為經歷過初唐“王羲之”風潮並且擔任皇家書法院首席教授的歐陽詢自然對於王羲之的結字風格也應該是下過功夫的。我們欣喜地發現,《歐陽詢行書千字文》裡的很多結字方式、分間布白和轉鋒方式,其實與《集王聖教序》有著驚人的一致。

    事實上,這就對了!

    出歐楷,進《歐陽詢行書千字文》,同時以《夢奠帖》和《五月帖》同修,以《集王聖教序》為參照,這樣,出帖之後就可以順勢進入《集王聖教序》而事半功倍!

    最後,我們要說,初學者,能學帖當然學帖。米芾說“石刻不可學”有其深意在。能學原跡當然學原跡。至少要學“法帖3.0”版極清原跡複製本,一定不要在修改過的、縮放過的、調色過的、裁接成一頁一頁的、黑黝黝模糊不清、筆法糊塗的印刷品字帖中討要古人筆法,那是南轅北轍!

  • 11 # 杉石

    行書字帖很多,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但選擇的字帖一定應該是有利於自己學習,對幫助提高書藝有促進作用的。

    比如初學行書,寫寫王羲之的蘭亭和聖教,帖子很正,沒有絲毫習氣,是行書學習繞不過去的法帖。

    有一些的字帖雖然也是古代書法名家所作,但初學時不宜臨習,或不宜上手,或宜染習氣,需要在具備一定水平再臨寫。

    有的帖雖然也是名家所作,但並不是他擅長的,歐體楷書頂頂大名,但歐陽詢行書在書法史上並不具盛名,所以學他所長為好,至於歐體行書千字文是否真跡還需專家考證,但個人認為這個行書水準一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蹲廁所太久會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