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37
回覆列表
  • 1 # 花田愛畫頭

    人類遺傳的物質基礎是染色體.它存在於細胞核內.共有23對.其中22對稱常染色體.1對與性別有關.稱性染色體.這些染色體.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也就是說.父母在向子女傳遞遺傳資訊時.首先把自己的染色體分成相等的兩組.然後再兩兩隨機組合傳給下一代.這樣.父母的一些特徵就傳給了子女.當然.這些特徵有些是對下一代有利的.也有些是對下一代有害的.耳聾這種特徵就是對子女有害的.下面我們就看看耳聾是如何遺傳的.

    一.常 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聾在兩組染色體中.只要有一組有聾的成分.就會表現出耳聾.我們就可以看出一些規律.

    1.父母雙方有一方是聾人.他(她)們的子女出現耳聾的可能性為50%,如果父母均是聾人.則子女出現耳聾的可能性為75%.

    2.耳聾子女的下一代仍可能是聾人.不聾子女的下一代不會再出現遺傳性聾

    3.這種遺傳性聾.沒有性別差異.

    二.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聾

    這種遺傳性聾的特點是:只有來自父母雙方的染色體均含有致聾資訊時.才表現耳聾.如果只有一組染色體有問題.並不出現耳聾.而成為攜帶者.同樣透過示意圖.可以找出一些規律.1如果父母雙方不聾.但均為攜帶者.那麼.其子女出現耳聾的可能性為25%.成為攜帶者的可能性為SO%.完全正常的可能性為25..如果一方是聾人.另一方為正常人.則其子女均不出現耳聾.但均是攜帶者.如果雙方均是聾人.則其子女出現耳聾的可能性為100%.

    2.耳聾的子女如果同正常人結婚.其下一代不會出現耳聾.但均是攜帶者.不聾的子女的下一代是否會出現耳聾.則要看他(她)本人是否為攜帶者.同時還要著他(她)的配偶的情況.也就是說.不聾的子女的下一代.也可能會有聾兒產生.

    3.這種耳聾沒有性別差異.

    三.伴性遺傳性空

    前面曾提到過.在人的 23對染色體中.有布對決定性別的染色體稱為性染色體.如果致登因素位於這一對染色體L.當然也會向下傳遞.這種遺傳性聾稱伴性遺傳性聾.這種耳聾的特點是.在一個家族中.耳聾的發生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在整個遺傳性聾中.這種耳聾所佔的比例較少.大約為1%左右.

    四.多基因遺傳性聾與 染色體異常 性聾

    多基因造傳性聾與環境因素造成的聾不易區分.鏈黴素中毒性聾具有明顯的家族易感性.有人認為.這種家族易感性就屬於多基因遺傳. 染色體異常 性聾多件有智力和其他方面的發育障礙.在臨床上易於發現.另外.這種耳聾可以透過化驗檢查發現.以上四種情況.前三種佔道傳性聾的絕大部分.

    透過上述分析.我們也可以瞭解近親結婚出現耳聾子女的可能性較大的原因.那就是由於男女雙方有較近的血緣關係.出現相同特徵染色體的可能性比非近親結婚者大得多.有害染色體相組合的機率也高得多.據理論分析.表兄妹結婚生出 先天性聾 子女的可能性比非近親結婚的人多78倍.因此.應嚴格禁止近親結婚.以確保 優生優育 .

  • 2 # 蘭之心語XCL

    這個不一定,我的表姐和她老公就都是聾啞人,可他們的孩子卻是健康的,而且很聰明,因為他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從小接觸的就是手語,所以他也會,現在是我們和他媽媽溝通交流的小翻譯,話說回來,我表姐的媽媽,也就是我的姑姑,姑姑和姑父他們都是健康的,可是卻偏偏又生了我表姐這個聾啞人。

    再跟你說一下,我和表姐的關係很好,我在她那裡見過很多的聾啞夫妻,但是他們的孩子卻都是健康的,所以你說的那個問題不成立,放心吧,沒事的。

  • 3 # 施施1105

    不會吧。這個要看呢。我記得我初中的時候,後門有個小飯館就是一對聾啞夫妻開的。但她們兒子是完全正常的。當年是個高中生的小帥哥。但會手語,他與他父母會手語交流。這個沒有一定的遺傳基因吧?不過最好是檢測一下,只為防那個萬一。

  • 4 # 造物主20曹黎明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先給你講個小故事吧: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英國探險隊在印度某地發現了一個狠孩,大約十一二歲,他跟在一隻母狼身後逃跑,四肢著地,飛快如風!儘管如此,但這個狼孩卻最終掉獵人佈下的陷阱被捉住了。經過觀察,英華人發現這個狼孩是剛出生後就被遺棄,後被一頭母狼叨去,剛好這匹母狼生下一窩小狼,於是就用奶水將這個人類嬰兒哺育養大。但由於這個嬰兒從小被狼養大,不會講話,從而變成了一個啞巴!儘管如此,但這個狼孩卻具備了狼的一些習性!你比如說,像用四肢爬行走路,吃生肉,學狼嚎叫等等。後來,他們將狼孩送到倫敦,經過三年的努力,這個狼孩終於學會直立走路和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了!1987年我到昆明盲啞學校採訪,專門寫了一篇《啞語的秘密》文字指令碼,獲得了《奧秘》畫刊全國徵文三等獎,獎金125元,而1987年的125元是個什麼概念?我這樣跟你說吧:當時《奧秘》編輯部的普通編輯一個月的工資也就60元,但比起工廠的工人每月40元已算很高的了!而在大量資料中我卻發現了這樣一條資訊:英國教會曾將一名剛生下來的棄嬰送給一對聾啞夫婦哺養,但由於這對夫婦不會說話,於是這名小孩長大後就變成了啞巴!換句話說,小孩會不會說話,是後天形成的,幾乎與先天遺傳無任何關係!這就猶如印度老電影《流浪者》中的拉茲一一即賊的兒子生下來就是賊,而法官的兒子生下來就是法官,但法官的兒子最終成了大賊,而這就是拉茲!現在,你該明白聾啞夫婦生下來的孩子其實也是和正常人生下的孩子是一樣的,但如果沒人從小教他們說話,長大後就會變成啞巴,這和遺傳基因無半點關係!明白了吧?

  • 5 # 愛吃番茄醬

    不一定吧,很多聾啞人的父母也不是聾啞人呀,有時候雖然有一部分遺傳的因素,但是聾啞夫妻的孩子,好像不會百分之百聾啞

  • 6 # 志在千里Wenvs

    如果孩子都正常的話,那還是需要一個正常人來看寶寶的,也就是說是平時帶著寶寶玩的人必須是正常人,這樣寶寶才會接觸到正常的世界,知道怎麼發音,否則時間長了,寶寶也有可能變成和父母一樣的

  • 7 # 向好生長

    不一定可能,有50℅,我們村有一對夫妻是瞎子,生了3個孩子,2女一兒都是正常人。只是孩子小時候吃的苦多一些。

  • 8 # 兒科醫生鮑秀蘭

    聾啞分先天性和後天性。

    從理論上講先天性聾啞是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先天性聾啞孩子的父母並不都是聾啞人,但必定都是聾啞的致病基因攜帶者,這樣的父母如果生下的子女有一對即處在相同的位置上常染色體同時帶有致病基因,那麼這個孩子就是先天性聾啞了,如果父母的兩個致病基因處在不同的位置上,則其子女從父母遺傳得到的兩個致病基因配不成對,表現出來的只是外表正常的致病基因攜帶者。

    後天性聾啞則沒有遺傳性,如果兩個人都是後天性聾啞,可以生孩子;

    如果一個是先天性聾啞,另外一個是後天性聾啞,也還可以生孩子,但生下的孩子是一個致病基因攜帶者;

    如果都是先天性聾啞則生下先天性聾啞孩子的可能性極大;

    當然最後還是應該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做耳聾遺傳基因檢測,評估下風險,聽取醫生意見。

  • 9 # 海之聲助聽器從化聽力

    那要看聾啞的基因是顯性基因還是隱性基因,如果是顯性基因的話這對夫婦中還是有可能有健康的基因,生出來的小孩會健康,如果聾啞基因是隱性基因,那就沒可能健康了。

  • 10 # 感賦

    看用什麼人照顧,如果也用聾啞人去管,當然小孩不會說話了,若用正常人去看管,還是會說話的。不排除遺傳基因,往往聾啞人生的小孩即使用正常人照管,也是聾啞人。

  • 11 # 70後的時代農民

    不一定。因為聾啞人不會遺傳的,但是小孩生下來,最好讓會說話的人來一起帶和教育,這樣小孩長大後就不會有交流和語言障礙,也便於小孩今後的成長!

  • 12 # 苗山妹子

    不會的,聾啞人不是傳染病,只要有個健康身體,生出來的孩子跟正常人一樣聰明。

    我隔壁就有一家兩口子都是聾啞人,生出來的孩子都是他奶奶一手帶大,現在一兒一女都讀高中了,不但成績極很好,還教會他兩個聾啞父母識字呢。一家人和睦相處開開心心的,之前害怕孩子怎麼跟父母相處?現在不用但心他們了,聾啞父母只要手裡有手機都可以跟人說話了

  • 13 # 閩藉寫作

    這個有點不好鍛定,有些父母聾啞的利害,生的子女都是正常人,有些父母不聾啞生的子女會聾啞,這個跡象在醫學上也難以解答這個問題的所在。但總的來講父母是先天性的聾啞人,可能遺傳於子女的聾啞性要高一些。如果父母是後天性的聾啞人,可能遺傳性於子女要低一些。如果父母是後天性的聾啞人,有的子女都是正常人的比較多,基本有的是正常人。如果父母是先天性的聾啞人,遺傳給子女的界率是比較高的,但看生的子女有些也正常不是聾啞人的人也多。總講這些聾啞人的父母無論是先天性的聾啞人,還是後天性的聾啞人,生的子女一般觀察起來都是正常的人比較多。但有些子女也會有遺傳性的遺傳影響,這個的確有些不好下結論的去鍛定這些結論的,有些就緞不清楚,你說他會遺傳可他偏偏不給你去遺傳,有些你說不遺傳可他偏偏要去遺傳的也有。難辯是非在聾啞人這一塊鍛定是否遺傳給子女的聾啞事。

  • 14 # 糖心流

    我是聾啞人,5歲發燒變的,不是先天。和老伴一樣的半路出家的。我在學校五十多年,從學生變成工作人員直到退休。親眼看到不少一家後代都是聾啞人,有我同桌同學婚後先後生了四個孩子都是正常人,可她親妺是正常人,出嫁給正常人,先後生了三個孩子都是聾啞人。是家史有遺傳的,有好十幾例的。

  • 15 # 新天龍

    不用擔心,如果夫妻倆都是天生聾啞人但是結婚後生聾啞孩子。還有,夫妻倆以前小時候3,4歲發燒打毒針變耳聾,等長大了後結婚生子是正常孩子沒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秋節是怎樣成為傳統佳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