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密碼解讀

    上熱下寒,在中醫學裡,又被稱為“上實下虛”,或者“真寒假熱”。

    上熱的表現:頭痛頭暈,咽喉幹痛(飲水也緩解不了),口腔潰瘍,牙痛,流鼻血,雙目赤痛,耳鳴口苦。症狀主要集中在頭面、五官、咽喉。也有部分醫生把咳嗽、咳黃痰、咯血、失眠等病證列入上熱。(因為心肺位置居上)

    下寒的表現:雙腳發冷。這種冷的特點是別人不冷就他冷,很長時間都暖不過來。下肢冷、麻、痛。夏天也得穿厚衣服,稍一吹風就受不了。腰部發冷、腰痛。就像是經常坐在冷水池裡一樣。

    也有部分醫生將:經常腹瀉,大便不成形,夜尿頻多,男性陽痿,女性性冷淡等病證列入下寒。(因為肝腎置居下)

    上熱下寒的治療原則是“清上溫下”。清上就是用袪火藥除上部的熱;溫下就是用溫熱藥治下部的寒。但主要以溫下為主。因為中醫認為“上熱”是“假熱”,是虛火,而虛火產生的原因是“下寒”。所以只有“下寒”治好了,“上熱”便可自行消失。這一方法又稱“引火歸元”法。代表方劑是“潛陽丹”、“四逆白通湯”、“交泰丸”。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上部的“熱”是真熱,下部的“寒”是真寒。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中部不通,上下不能溝通所致。治療的方法是調理肝脾,斡旋中焦,使心火下降,腎水上承,那麼寒熱自然平息。代表方劑是“四逆散”、“下氣湯”。

    這位朋友說上熱下寒一用溫性的藥就上火,應該屬於第二種情況:中焦不通。應該放棄溫下的方法,改用疏通之法。

  • 2 # 中醫朱旭陽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朱大夫認為上熱下寒是比較常見的病證,很多病人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受臟腑失調的影響,多表現出寒熱錯雜的體質狀態,簡單說就是“上熱”與“下寒”同時存在,且互相影響。上熱指心肺有熱證,熱擾心神,傷及水液津液,表現為口苦口乾,心煩失眠,舌尖紅。下寒指腎陽不足,陽氣不能溫煦,表現為小腹腰部冰冷,尿頻腹瀉,由於腎氣不足,脈多沉弱。臨床上,有的患者出現上熱下寒的病證情況,卻無法口服溫熱的藥物,服用溫熱藥就發生上火,煩躁,耳鳴的問題,實際上,這主要與上熱下寒形成的病因病機有關。上熱下寒發生的臟腑主要涉及到心與腎,即心火亢盛與腎水寒涼導致心腎不交,心火亢盛不能下降溫養腎水(陰),腎水寒涼,就形成了下寒問題。腎水寒涼,腎陽無力蒸騰腎水上濟於心,心失去了腎陰的滋養,心陰血不足無力制約心陽,又加重了心陽(火)亢盛。因此,二者常互相影響,進入惡性迴圈的局面,如原發於心火亢盛而繼發的腎水寒涼,應當以清降心火為主,若用溫熱藥物治腎氣虛寒就容易出現上火,心煩的表現,因溫熱藥物可以助心火亢盛,而加重火盛的病情。如原發於腎水寒涼,腎氣虛寒而繼發出心火亢盛,就可以使用溫熱藥物。所以在調治前必須辨別先後關係,才可以準確無誤的給予調治。

    腎無心之火則水寒,心無腎之水則火熾。心必得腎水以滋潤,腎必得心火以溫暖——《傅青主女科》

    上熱下寒證表現為心腎失調的症狀,卻與其他臟腑關係密切,人體臟腑有機的配合,是功能正常的前提,例如脾胃失調常常引起心腎不交,上熱下寒。本證多見於亞健康狀態,植物神經紊亂或內分泌失調的女性患者,病證表現寒熱錯雜,持續時間多比較久,明確診斷是關鍵的步驟,接下來,朱大夫結合傳統中醫理論,為您做全面的解答分析。

    胸中煩熱.如破皮狀.兩足徹冷如冰.及夜轉熱如焚.此寒暑(熱)相搏——《傷寒補例》

    ★健康時,上清下溫;生病時,上熱下寒《內經》說“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地代表有形的物質,天代表無形的功能,地的有形水氣溫升向上,水中有氣凝聚成雨水在下降,以滋潤萬物。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結合於人體,心的位置最高,似天空的太陽主火,具有向下溫養五臟的作用,向下的氣直到腎中,以充養腎水,蒸騰腎陰,變化為腎中陽氣陰津,然後,再向上升騰滋養制約心的陽氣。脾胃居於心腎之間,陽氣陰津的升降變化均以脾胃為樞紐,脾的升清力量,可升發陽氣帶動腎陰上升,轉化為心的陽氣,胃的降濁,可順降陰津帶動心陽下降,轉化為腎的陽氣陰精,所以,常說“腎為水火之宅”。心腎之間,上下迴圈週而復始,形成了水火既濟的交泰局面。健康人,心火得以下降,上升於心的津血得以制約心陽,防止心火過盛,上焦的心肺部位常以清涼寧靜的形式表達出來,例如心情平穩,頭腦清晰,反應敏捷。心火得以順利下降,腎中的陰有陽熱溫養,即可為向上升騰做準備,又可讓人體保持下半身溫暖,腰膝有力,二便通暢。如飲食不節,食用過多生冷食物,導致脾胃虛弱,不能協調心腎上下交濟,常出現上熱下寒的病證表現。所以,調整脾胃是調治上熱下寒的根本。

    龍火(腎火)上騰,必是脾胃砥柱失守所致;中州有砥柱,龍火必無由而上騰矣《校注醫醇剩義》

    此外,思慮過度,消耗心的陰血,常出現心陰不能制約心陽,引起心陽亢盛,陽屬火,火性上炎不能向下交濟於腎,腎中沒有心陽的溫暖,就屬於心不交腎引起的上熱下寒證。朱大夫遇到的這部分人群多見於心悸,失眠,眩暈的患者,因心血不足,心火偏盛,所以調治時以降心火為主。這種情況就不要使用溫熱藥物了,使用溫熱藥物容易出現上火的表現。若先天不足勞累過度,生活不規律,常導致腎的陽氣陰液不足,虛弱的腎陽常飛騰於人體上部,使腎水不能上濟於心,引起腎不交心。朱大夫遇到的這種病證多見於亞健康狀態,疲勞綜合徵,或腰痛人群。這種情況以調腎為主,可以使用溫熱藥物,引火歸元,所謂歸元就是將從腎中飛騰出去的腎陽,引導回來,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寒涼洩火的藥物要謹慎使用。

    脾升則腎肝亦升,故水木(腎肝)不鬱,胃降則心肺亦降,故金火(肺心)不滯,火降則水不下寒,水升則火不上熱,平人下溫而上清者,以中氣之善運也——《四聖心源》

    ★上熱下寒的病證表現由於上熱下寒,可由多種原因導致,臟腑失調的狀態也不相同,所以症狀多複雜多變,具體可以總結如下:①因脾胃失調,造成的上熱下寒多見於脾胃病證,表現為下寒的怕冷腹痛,遇冷胃脹,大便溏洩,伴有上熱的心煩口苦,失眠嘔吐酸水。本證多見於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腸炎等

    胃中有熱,腹中有邪(寒)氣,腹中痛,欲嘔吐——《傷寒雜病論》

    ②因思慮過度,心火亢盛,多熱擾心神,表現為胸中煩躁,心胸內熱,失眠多夢,口燥咽乾,眼睛腫紅,心火不能交濟於腎,出現下寒的腰部怕冷,膝蓋以下冷如冰塊,尿頻等。本證多見於神經症人群。

    上熱頭目赤腫而痛,胸膈煩悶,不得安臥,身半以下皆寒,足尤甚,大便微秘——《證治準繩》

    ③因勞累過度,先天不足,年老體衰,造成腎中的陽氣陰津不足,導致腎水寒涼,腎中的虛陽飛騰於上,出現上熱下寒表現。表現為潮熱盜汗,烘熱,咽喉痛,但不腫,痰多氣喘,腰部冰冷,足低發冷,尿頻等。本證多見於圍絕經期綜合徵,植物神經紊亂的人群。這種情況如果伴有外感風寒邪氣,很容易造成寒邪直中於腎,引起虛陽浮越,出現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發熱頭痛,面色紅而腳冷腹瀉的急危重症。

    上焦火盛,吐痰如湧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蓋衣,而下身冰冷,此上假熱而下真寒也——《傅青主男科》

  • 3 # 長生之門

    上熱下寒,一般下寒指脾腎陽氣不足導致的虛寒,宜溫補陽氣。上熱分類雖多,但其根卻在肝腎陰虛,水不制火所致。所以治療上要陰陽同治。滋腎陰,清虛火,審其痰濁瘀血,平衡陰陽,陰平陽秘,自然無病。

  • 4 # 且看風雲變動

    上熱下寒的體質,對於直接使用溫藥是很容易加重上熱的程度。因為同氣相求,溫熱易上衝頭面,所以出現熱擾上焦的症狀,如煩躁,面熱等症狀,而火鬱又容易擾亂清竅而致耳鳴。對於上熱下寒的情況,應該寒熱並用,或者平調陰陽,如傷寒論裡面的烏梅丸或者半夏瀉心湯以及柴胡桂枝湯等方,使用的基礎還是要辨證準確適合才用。如果題主是病人的話,請找正規中醫院的中醫大夫辨證論治。祝您早日康復!

  • 5 # 小螞蟻中醫

    一般說的上熱下寒的狀態本質上人體是個虛寒的狀態,但是卻往往表現出上焦有熱的表現,比如一個人吃點冷的很容易拉肚子就說明體質是虛寒的,但是又臨床的有口腔潰瘍,牙齦出血,臉上爆豆等表現,其主要原因是脾胃的不合,脾胃之合就在於脾氣升達胃氣通降。陽氣不足,內生虛寒則脾胃生溼痰,溼痰困阻,導致一箇中焦的升降異常,也就是脾氣不生,則生洩瀉,胃氣不降則生嘔逆,因為中焦升降異常,中焦不通,所以就容易聚溼化熱,尤其是吃燒烤,辛辣之味,因為胃氣不得通降,就呈現出上焦有熱的狀態,臨床的這種狀況一般都由辛開苦降之法,半夏瀉心東加減治療。有不錯的效果。

  • 6 # 醫學慕課

    從中醫角度來說對於上熱下寒的體質是不能喝溫性的中藥的。因為溫性的中藥會引動上面的熱進一步上浮,上浮到上焦心肺就會引起口舌生瘡,口腔潰瘍,容易情緒不穩或者激動,上升到頭部就會出現耳鳴。

    中醫認為上熱下寒是由於下焦肝腎陽氣太弱,導致剩於的陽氣被逼而走上焦進而導致上熱下寒的體質出現,一般情況下中醫對於上熱下寒的病人都使用具有調和作用的方劑。具體方法是想辦法使用藥物使上邊的熱或者浮火向下走進入到下焦,同時使用補陽的藥物使下焦的陽氣被補上來才能使人體的陰陽達到平衡。因此對於上熱下寒的患者來說用中藥調理不是那麼容易的。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調理過來的,需要服用很多劑中藥才可以。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因為出現上熱下寒這種體質也不是一天兩天得的,而是平時生活不注意保養氧氣,不斷損耗下焦陽氣,日積月累而導致的。

  • 7 # 被網際網路耽誤的老中醫

    理論上來說,如果你藥吃對了,反而不應該有這種反應,產生這種副作用是因為溫藥的力度不夠,寒氣又過旺,溫藥下行後,還是打不過寒氣,被逼上行,導致有上火的症狀

  • 8 # 獸醫新同學

    您好,作為一個養生少女,想給大家分享一些養生乾貨~

    上熱下寒,不先調理好體質,而是吃溫性中藥,當然會“上火”了。上焦有熱,頭熱面赤;下焦有寒,腰膝冰涼。就是上火下寒,中焦堵住,重在讓脾胃功能健運起來。

    在中醫看來,腎在下為水,心在上為火,一個是真陰,一個是真陽,最和諧的狀態猶如太極圖,叫做水火既濟。

    人之所以能活下來,心腎得相交是一個重要條件,心火得下行,腎水得上行。

    腎水能不能上行,就看嘴裡有沒有唾,如果有就說明腎水上行的功能還不錯,正因為唾為“腎之液”,反而,如果總是口乾舌燥、總是上火,這就是心腎相交的功能減弱了。典型的體質就是上熱下寒體質,也是心腎不交的道理。

    推薦一個最好用的,沒有副作用的方法——金雞獨立

    金雞獨立,能引血下行,調理陰陽不調引起的諸類問題,常見的上熱下寒的問題,堅持每天做幾分鐘都能有很好的恢復作用。

  • 9 # cjl000901

    上熱下寒,當代人此體質者眾,多是飲食、熬夜、情緒、空調暖氣環境等引起的。本人才疏學淺不善醫理只能用實踐所得所悟與大家交流。全是乾貨!同志們。下寒比較簡單基本就是脾腎陽虛。上熱情況比較複雜,肝膽溼熱?肝鬱化火?脾虛胃熱?心陰虛火旺?心肺熱盛?總之有實有虛。平時我給人用藥基本方就是二加一:桂附地黃湯+小柴胡湯+?。桂附地黃湯陰陽可以同補,暖下焦補腎陰。小柴胡湯自不必說,一代名方調理脾胃中焦不錯。最後根據上焦不同的火因病加減裁化,肝膽溼熱用龍膽瀉肝湯或者甘露消毒丹,肝鬱化火用丹梔逍遙丸,心陰虛火旺用天王補心丸,脾虛胃熱藿香清胃散。這是本人治療上熱下寒基本原則,但中醫講究整體辨病施治千人千方,藥效好壞在於化裁和用量。患者一定要找有經驗中醫師四診合參開方。以上是個人一點點感悟,算作拋磚引玉了,請高手批評指正。

  • 10 # yg2585

    上熱下寒真正原因,就是中土有寒,而寒阻氣肌,以致熱不下,水不上。陽散而動故成氣,陰靜而凝故成形,陰陽本就一個東西,兩種狀態。陰有餘而陽不足,根本就不存在陰虛火旺之說,陽盛生陰,當中土陽氣充足,自然火降水升。所以早期只能純溫陽治療,而不能用補氣之法。所謂溫補藥一用,更容易上火一說,那是因為加了補氣藥造成的。單純溫中,是真正解決根本問題。不能輕易用清熱滋陰藥,反而療效不佳。

  • 11 # 亳州市中醫協會副會長

    上熱下寒體質本來就是陰不能涵陽導致的,所以喝溫性藥更是陰不能涵陽,所以更會上火!針對這種情況,我來從產生原因、調理的方法、以及平時如何保養談談自己的理解!

    首先說下產生原因,剛才上面說到,上火是陰不能涵陽導致,那麼為什麼陰不能涵陽,這種情況通常是手淫或者性生活過於頻繁導致消耗腎精過度,腎中陰精少涵不住陽,虛陽上浮導致的上火!

    其次說下發生這種情況的上火該如何調理?通常這種情況從中醫的角度調理的原理就是,上面清虛火,下面育陰潛陽!我就碰到過這種患者說我找過其它中醫,也幫我育陰清火了,可是過段時間又犯了,這是因為沒有潛陽導致的!還用何種中藥呢?用熟地、女貞子、枸杞子、彙報、肉桂滋陰潛陽,用黨參、白朮、黃芩、黃連、梔子清上焦之火!二者結合既可以調理這種下寒上熱的情況!

    最後說下平時生活中該如何保養!一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少生氣發怒就不會有肝膽之火,而是合理的睡眠飲食,適當的性生活保持腎精充足!做到這兩點就可以避免上述健康問題發生!

  • 12 # 閒言粹語

    上熱下寒的病人不能用補氣的藥。上熱下寒本來就兩極分化,這個時候如果用溫補氣血的藥進行升提,就會加重症狀,使熱上更熱寒中更寒。

    一般來講,出現上熱下寒主要是因為元陽虛衰虛陽上浮,所以治療應重點培元固本引火歸元,也就是補元氣,補腎氣。元氣才是生命的根本。

    為什麼元陽虛衰就會出現虛陽上浮呢?中醫認為,人體需要保持陰陽平衡,如果失衡就會表現出一系列症狀。但是,陰陽可以相生也可以相剋,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陽可以互相制約又需要互相依賴。也就是說,出現元陽虛弱的時候腎陰也同樣不足,但最終還是先亡陽後亡陰,所以出現上熱下寒症狀治療必須先補陽,用肉桂引火歸元,再佐以滋陰潛陽之藥培補腎陽,陽長陰生,達到陰陽平衡。

    一般出現上熱下寒,表象是熱,實質是寒。如果清熱就會越清越熱越清越虛,如果補氣就會越補熱越浮。所以中醫講究辯證,熱是假象,寒才是實質問題。一般可以選擇桂附地黃丸調理,或者找中醫辯證治療。

    總之,元陽太虛就無法統領各臟腑,無力推動各臟腑的正常功能,常常表現脾虛溼熱的假象。虛則補之,針對病因,補元陽才是補根本。

  • 13 # 半夏瀉心黃連芩

    越是這種情況,方劑用的時候越是要小心,特別各種溫熱藥使用方面不能夠量和種類太多,必須考慮到我們中土的脾胃是什麼情況,要讓土可以伏住火,則必須考慮土的厚度 溫度 溼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0歲的男人一無所有,還能翻身,收穫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