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色調查

    如果真有可能,我希望進入儒勒·法爾納的《海底兩萬裡》這本書裡,或者《銀河系漫遊指南》也行。人的一生實在是太短暫了,而且大多數人也沒有可能接觸自己生活圈以外的東西,甚至想象不出那些自己聽過卻沒見過的事物的樣子,現在資訊發達了,但是看電影和看影片介紹畢竟是兩回事。如有可能,經歷一下自己從未接觸的事物,那實在是最幸福的事情。

  • 2 # 鍛彰趣義

    早幾年問我這個問題,我會選擇武俠世界,但在世界上碰了幾年壁,我不再這麼想。能成為大俠的永遠是少數,王重陽、郭靖、李尋歡……哪一個不是驚才絕豔,兼有非凡奇遇,如果真進入武俠世界,我可能是街角那個會點功夫的賣餛飩的,也可能是大隊人馬開赴少林救任盈盈時,打砸搶的某家小店的店主,好一點的話,也可能是蕭峰沒銀子花,夜入私宅偷銀子的那家冤大頭。

    所以,雖然我喜歡武俠,還是不去的好。現在讓我選,我大概會選《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因為輕鬆。首先是沒有壓力,森見登美彥筆下,怎麼會遇到壞人呢,怎麼會有生活壓力呢,做個傻瓜,什麼都不操心地優哉遊哉度日就好。

    其次是不驚不險但有趣的冒險,不論是午夜電車,喝飽了偽電氣白蘭四處騙人的狸貓,被一群飛蟲裹挾著扔進河裡,還是飛天而起的錦鯉,有趣是有趣,倒是不危險,還有可愛的朋友陪伴,玩完了在回家的路上吃一碗喵拉麵,多開心。

    再次是有愉快的戀愛,森見登美彥偏愛黑短髮而元氣滿滿的少女,正好我也是,跟隨著揹著巨大錦鯉元氣滿滿少女的腳步,參加學園祭,去古文化街探寶,都充滿了戀愛的亮粉色。

    最後,可以和朋友們租住在同一個莊子裡,離得近,隨時可以一起玩,這就很讓人開心了,和朋友常常見面,一起玩樂,一起冒險,一起戀愛,生活,還要奢求什麼呢?

    當然,有可能的話,《有頂天家族》、《四疊半神話大系》裡的世界貌似也不錯,狸貓啦、天狗啦、走不出去的房間啦,雖然白痴了點,但是開心。當然還是《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最好,我喜歡夏天的古文化街,喜歡舊書和波子汽水。

  • 3 # 飛馬玄衣草莽客

    曾經讓我廢寢忘食的武俠小說早被找丟垃圾堆裡了,俺現在迷戀的是經濟學、歷史科學、人類學……人最終要尋找自身存在於世意義的答案,以使自己有成熟的三觀,而不是把時間浪費於痴人妄說之中。

  • 4 # 桃源居士45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當我們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心靈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進入到書裡面去。為之喜,為之悲,為之笑,為之哭,為之愛,為之恨,可以說與書裡面的人物合二為一了。

    中國最早的一首詩歌是上古的《彈歌》,是這樣寫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可以說是最早的田園詩了。這樣的生活是老子最推崇的小國寡民的理想中的上古人們的生活。“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是領悟大道之人,老子最後去了哪裡?有人說西去化胡,莫衷一是。我倒是相信老子回到了上古時期的小國寡民裡,過起了隱居的生活。我願化作老子身下的那頭青牛,馱著老子,沿著時光之流,逆流而上,去領略一下上古時期人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陶淵明是田園詩派的鼻祖,開創了田園詩風,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詩歌。“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我願化作淵明先生肩上的鋤頭,和他一起去田間勞作,享受一下田園般生活。“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願化作東籬下的那一束菊花,和淵明先生一起遙望南山,相對無言!落花無言,人淡如菊,說的就是淵明先生這樣的人啊!“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如果有可能的話,我也願意和武陵人一起乘一葉扁舟,沿著小溪水,去桃花源中去暢遊一番,樂而忘返……

  • 5 # 皛舒

    書是人寫的,是作者心智的結晶。人只所以要讀書,是為了從書中汲取精神營養。說白了就是和寫書的人進行精神對接。所以,我最想進入的就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它才稱得上是知識的海洋。

  • 6 # 馬維

    我想如果可以,我會反覆去讀《江城》。這本非虛構作品,寫得非常奇幻,但有寫實。

    我本來早就不讀寫中國的作品了,但是這本真的例外,太好看了。

    作者何偉,彼得.海勒斯筆下的中國是四川涪陵小城,北京郊區的小村,溫州邊上的小縣,那些個底層的勞動者們無一不勤奮生活努力做夢,都是些吃飽不求吃好,有毒無毒無所謂的老實人。書中偶爾穿插個上層社會的配角,如同一部觀光梯,他將中國不同階層的景象垂直飄過。

    彼得海勒斯寫到“我在中國居住的越久,就越擔心人們對快速變化做出的反應:"我從不反對進步。我明白,他們為什麼那麼急切地渴望擺脫貧困,我對他們願意努力工作,願意適應變化懷著一種深深的崇敬。但是,如果這個過程來得太快,是要付出代價的。”

    他又說,“不過,跟大多數華人一樣,他們大都是上一代脫離了極度貧困的狀態。我覺得自由和文化的東西,在他們眼裡卻是苦難和無知。” 為此沒人在乎長江水上來後淹沒在下面千年之久的白鶴梁,如果要保護文物,中國遍地都是,你把所有耕地都退出來也保護不完。你無權阻止別人追求財富和幸福,如果你沒有經歷過他們的貧困和痛苦。而那些住著商品房的人,別對一床住九個孩子的人說環保。沒人可以解釋經濟飛速進步時,文明的緘默,如果能做到電梯上升時,我們依然記住下面那些人,吃肉別吧唧嘴,喝湯不出聲就已經很不錯了。錢多時,心不窮。沒人可以解讀中國,也無需解讀,因為國家這個詞,比起民族短,比家庭輕。彼得海勒斯,一個城市和鄉村的翻譯者,有錢和貧窮的翻譯者,選擇了一部電梯串燒了中國,用劉香成的話總結,“中國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故事,有無限的可能。我只能用很小很小的細節,來講述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看魯能最近遭遇的四連平以及裁判表現,魯能是不是被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