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竹林隱者1
-
2 # 瘋狂的牛頓
我覺得如果學生和家長都牴觸,抗拒這件事,老師也不能強迫,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是家長對孩子溺愛,怕吃苦,怕受累,這樣以後有什麼結果,家長和學生去承擔。第二是孩子可能真有實際困難或某些身體疾病,不適合這件事,如果要強迫,學校和老師就都有責任了。
-
3 # 琴琴英語
可以跟家長溝通,其實初中學習壓力蠻大,需要加強身體的鍛鍊,也可以在鍛鍊中釋放壓力,讓家長一起監督,如果實在不停就聽之任之吧
-
4 # 背一菜兜
我女兒剛上初一,值得欣慰的是學校特別重視體育,根本不用我們家長操心。開學幾個月了女兒的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畢竟有個好身體才有拼搏的資本。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孩子就盼著體育課上跑個二千米發洩一下自己的壓力。
-
5 # 小馬爸爸說教育
學校讓學生跑步,也是為了學生的身體健康著想,個別學生不願意跑,家長也護孩子,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班主任一定要謹慎處理,巧用智慧,最好既讓孩子得到鍛鍊,也不要惹禍上身。
一、現在孩子都這樣上週我兒子班老師外出培訓,我代班一天,上間操跑步時,我發現少了很多人,進班級裡一查,竟然有七名同學沒有出去上操,其中有女生也有男生,我催他們出去上操,他們都推說有病,作為代班老師,我也不知道真假,更不敢硬催,這事就這麼過去了。
結果第二天我兒子班主任回來了,我向其告知了這件事,她勃然大怒:“我還不知道他們嗎?他們哪有什麼病?我在家時他們怎麼都上操呢?這分明就是為了不上操找藉口!”說完怒氣衝衝去班級了。
我深感愕然,這才四年級而已,就知道以病為由找藉口不跑操了,到了高年級還了得?
二、該怎麼處理好?1、要謹防出事。
最近教育事故頻繁,有學生因為跑賽而猝死,有學生因為罰跑而死亡,也有學生因為被老師批評體罰而跳樓,這些事故都讓涉事老師深陷煩惱的漩渦。
為了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我們班主任處理這件事時,還是謹慎小心些為好,儘量不要動怒,措施也不要過激,絕對不能出現好心辦壞事的現象。
2、要全面瞭解學生身體狀況。
當年我當班主任時,一到冬天跑步時,六年級的學生尤其是女生,不愛跑步的特別多,藉口都一樣,女老師秒懂。太多學生不出去跑步,學校也不允許,沒辦法,逼得我這個男老師,不得不採取絕招。
我單獨準備了一個“健康簿”,上面記錄了全班所有學生的健康資訊,重點記錄了女生們的“生理週期”,讓我們女班長管理。誰要是請假不跑步,拿記錄本來一看,一目瞭然,想騙我那是不可能的,沒毛病都得出去上操。
3、班主任要以身示範。
其身正,不令則行。作為班主任,要想讓學生們出去跑步,那麼你也得身體力行,做好帶頭示範。
記得我當班主任時,我和學生一起做操跑步,那都是平常小事,除此之外,我還常和全班學生進行各種體育比賽,要麼是我單挑全班男生,要麼是我單挑全班女生,他們輸了,我就增加作業,我輸了就減少作業,一開始我總是贏,但時間長了,他們心齊了,注重鍛鍊了,我就贏少輸多了。
4、不能跑也要出操。
我們上師範校時,有很多學生家條件優越,有父母當官的,有父母有錢的,甚至我們學校那個區的區長家孩子也在我們班級,當時數九寒天的時候,最低氣溫零下30多度,很多學生不願意出去跑步。
但是我們學校有規定:所有學生,不管你什麼家庭,不管你有沒有病,一律出操,不能跑步,那你就在環形跑道的正中央站著。
我們學校那操場,那叫一個空曠啊!一萬多平方米的大操場,沒有建築物,也沒有遮風擋雨的地方,站在那寒風刺骨,要多冷有多冷,一會兒就凍透了!時間久了,除了實在不能跑的,絕大多數同學都跑步,畢竟跑起來更暖和些。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為了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鍊,我們班主任老師還是應採取鬥智鬥勇不鬥氣,巧用軟實力的方法勸學生去跑步,只有這樣,我們的好心才會有好報!
-
6 # 洋媽數學課堂
我是洋妞在美國的洋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初三學生鍛鍊跑步,這應該是一個必修課,記憶中初三要考體育加試,跑步就是其中的一項,作為初三的學生參加跑步鍛鍊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我們這裡,好多家長從初一開始,利用早晚的時間,帶著孩子鍛鍊跑步,逐步養成跑步的好習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體育加試跑步時取得高分,才能不拖文化課的後腿,才能有更多的中考應戰把握。
這裡學生請假,一般是怕耽誤學習。其實每天拿出一段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是有必要的,它可以活躍思維,增強體質,做到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更輕鬆地投入到學習中,使學習更輕鬆,更有成效。
那麼老師需要怎麼做呢?
一是,老師可以和家長溝通,分析告知跑步鍛鍊的重要性,讓家長側面引導監督,使孩子養成愛鍛鍊的好習慣。在跑步的同時,使大腦得到放鬆,更好地激發全身細胞的活性,更有助於健康。只有做到勞逸結合,才能達到相得益彰的功效。
二是,老師也可以直接跟孩子交流溝通,講清體育鍛煉的意義,幫助他們提高鍛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投入到跑步鍛鍊中,使自己更能勝任跑步活動,適應緊張的學習生活。
三是,發揮表率作用。老師可以選定優秀學生,即是學習標兵,又是跑步鍛鍊標兵,用典型事例說話,引導學生加入鍛鍊團隊中,不斷嘗試和體驗跑步帶來的功效。
-
7 # 三九胃泰好喝
跟學生和家長講明利害關係!老師做好監督 引導的工作 如果家長實在不讓學生跑步 就隨他吧 因為你的本職工作 能力範圍的事 你盡到了 家長也跳不出啥毛病 而且家長願意 你又不是家長
-
8 # 大希教育
我是一位高中班主任,你說的情況我們學校也有。尤其是女生,經常用各種藉口不跑步,還有他們的媽媽也會說“來事兒了”幫孩子請假。
如果偶爾一兩位同學不跑步還好說,關鍵是惰性會傳染,班主任若不當回事兒,會有越來越多的同學不跑步,別的班級全到,跑得整齊,而你的班級七零八落的,看了讓人難堪,打臉。
如何處理呢?班主任首先是反覆強調跑步的重要性,可以用衡水中學的勵志跑操來激勵和鼓動學生跑步,還要以身作則,勤到場,加強監督。
如果你每天都早早站到操場上,帶著學生跑,我想一般的學生不會請假,也會跟著你一起跑。
“勤”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寶,當然,這會讓班主任很忙很累,除了工作,基本上要把其他的事情都放在一邊。
其次是嚴要求。
不能跑步也要到操場,可以站在旁邊讀書。儘管有的同學寧願站在旁邊讀書,也不願意跑步,但還是有一定作用。
第三,交給體育委員處理,既能樹立體育委員的權威,也讓自己少操點心。
可以在教室的前黑板上,把每天沒有跑操的同學的名字寫在上面。
第四,進行量化管理,大力表揚先進。
讓值日班幹部記錄,全勤的同學予以獎勵,大力表揚,鼓舞更多的同學跑步。對於缺勤的,一次沒到扣多少分,然後一週或一個月做一個總結,進行適當的處罰,比如罰跑步、打掃衛生等等。
基本做法就這些,如果學生確實不能跑,也不能拖他跑吧?搞班主任,不能總想每個學生一般齊,過分追求完美,那會讓你很辛苦,還不一定有好結果。適當放學生一馬,也是給自己一條生路。
-
9 # 使用者98896778663
我初中的時候剛開始不能跑,因為我小學畢業前得了心肌炎。初一下學期,體育老師說中考得考,你能跑儘量跑。我小學剛得心肌炎時書包都不能背 ,走路快了都上不來氣。我猜你也是一名教師,如果你的學生真有各種病 ,你得照顧點。當時初中我們班還有倆腿疼的 ,還有一個上初中之前胳膊摔壞一隻的。不過我們幾個的病基本初二就好了,我們班都能跑了。我和那個胳膊養好的哥們,還有幾個男生 我們是班裡跑的最多的。不是不想跑 ,是你的學生真有毛病 ,你體諒一下吧。要是像我們把病養好了誰偷懶啊 。相信他們父母也告訴過他們中考考體育。我們高中體育不用跑。大學得跑 大學有成績的 ,像我這樣體育不好的進素質班 ,每個人體質不同,不要勉強。
-
10 # shoy瀚
您說的初三學生逃避跑步的確存在,而且初一、初二學生都躺著跑步,那麼,學生為什麼不願意跑步呢?
第一種原因,在學校,有一些老師擔心學生因跑步致疲,影響自己的課堂教學質效而口頭暗示學生體育課、活動課、大課間鍛鍊及冬跑不要太出汗!太累著!一般都是班主任這麼做,有這樣的教育觀念約控,學生能熱愛運動嗎?
某校一位剛入職5年男教師擔任某班班主任,曾在班級公開提醒學生運動負荷不要太大,會影響學習,學生上體育課時,不能完成體育老師課堂任務,老師冷靜探問下,學生脫口而出,你們說說,這樣的教育引領,學生會跑步嗎?
第二種原因,家長不當教育造成孩子不想運動、不願跑步!
我年年帶校田徑隊參加區、市比賽,在選拔隊員時,總遇到比較中意的學生,因學生家長不願意而不得不放棄!因為代表學校比賽必然要組隊訓練,訓練必然佔用學生課餘時間,其實都是利用校集體班會課、年級活動課、大課間時間來突擊訓練,儘管如此,一些家長打電話給班主任,或叫孩子直接跟我說,不參加!家長也罷了,居然某些班主任也讓學生回絕參加!
第三原因,就是孩子自身問題了!現在孩子衣食住行一流,有些孩子養成好吃懶做、好逸惡勞,害怕吃苦流汗,導致他們能不動就不動!
-
11 # 哦PPS
學校目的是好的,但是跑步也可能適得其反,所以,先搞清幾點問題
第一跑步的密度,按照圖片來看,方陣雖然好看,但容易造成踩踏事件,其次,每個人的步距和步頻都不一樣,這樣統一,腿短的跟不上,腿長的跑不開
第二跑步姿勢,良好的跑步姿勢才不會讓人受傷,如果學校鍛鍊跑步,姿勢動作都不規範,長期以往難道不會受傷?多少人是因為不會跑步瞎跑而半月板損傷,足弓受傷?這一點考慮過嗎
第三跑步會產生大量熱量,夏季溼透很正常,是否有更衣條件?不然溼的衣服不換會造成面板問題,起疹子或者過敏等等健康問題。冬季穿棉服會不會不靈活容易擁擠?跑完裡面的衣服溼了有更換條件嗎?
第四每個同學體型都不一樣,特體同學的運動問題是否照顧到位?那麼胖的同學你要求他跟一般的同學一樣,能受得了嗎。
第四運動後身體大量流汗有沒有合理的恢復時間?很多學校跑步完直接上課,同學們都緩不過來,汗全灑在作業本上不說,心跳呼吸都緩不過來,面紅耳赤聽課你說尷不尷尬?
以上問題處理好,跟家長溝通好,表明這是健康,合理,有益的專案,家長學生自然願意配合,現在的漏洞那麼多,家長不願意太正常了,他們覺得現在這個跑步訓練不合理,沒用處,按照這幾方面改進一下,可能家長都願意參與進來
-
12 # 泡一碗麵
尊重對方不跑的要求,畢竟跑步不是必修課,也不是法律強制,和躲懶沒有任何關係,如果因個人身體原因跑出問題,恐怕老師學校是擔不起責任的。無需處理,按照對方的要求,同意即可。
-
13 # 傷情最是晚涼秋
義務教育階段,中招考試是要考體育的,一方面是讓孩子全面發展,第二就是用分數刺激,必須得讓你用心鍛鍊身體。
為何會有學生請假,又為何有家長幫,這其中反應的問題很多,一是學生自身問題,比如女生來例假,不好意思,只能讓家長告訴老師。還有就是學生身體弱,跑步對於他來說就是噩夢,每次都是倒數第一,成了全班笑話,這對於孩子來說打擊人很大的。
拿我來說,自己身體原因,跑不快,跳不遠,我體育成績只有8分,還是扔實心球得的分,跑步和跳遠0分。
我不是不努力,每次跑步總是最後一名,我也難過,我也有自尊,我利用假期在村裡自己一個人練,但是無論怎麼練還是跳不遠,還沒有女生跳的遠,所以每次體育課老師讓挨個立定跳遠測成績的時候,我心裡慌得一批啊,還沒開始跳,邊上的同學就開始笑,1米7吧,但我也得硬著頭皮跳。還沒辦法給老師說,也沒給家長說,就這樣熬過了痛苦的三年。
作為像我這樣的學生來說,我不希望考體育,因為我累死也不能及格,而別人成天睡覺,一跳滿分,一跑滿分。給家長說吧,家長不理解,會說你懶,殘疾又夠不上,真的夠上殘疾了,只給18分,還是虧。
所以說當下的體育考試是要考慮考慮了,我孩子也是跳不遠跑不快,跟腱不行,我從小讓他跑步,但確實沒有別人跑的快,輕鬆。
回覆列表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對九年義務教育物件的基本要求。可以制定關於體育方面(包括跑步)的班級目標和個人目標,建立激勵機制,激發班級集體榮譽感,促進成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