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莊叟

    古稱為什麼十六兩為一斤,是因為杆稱上面有星,十六顆星代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外加福祿壽三星。稱重得公平,不然會折壽。

  • 2 # 向華堂

    古制十六兩為一斤,現在一斤是500克,它們是相等的。即:十六兩==500克。16兩=500g,1兩=31克的樣子。臺灣的十倆為一斤,十錢為一兩,一錢=3g。

    中藥中的計量,不需要那麼斤斤計較。

    最關鍵的是參照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的量。他的方子都是黃金比例:如桂枝湯: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12個。

    3 :3 :3 :2 :12個

    這也是醫聖值得玩味的地方。

  • 3 # 師承中醫

    一、新中國成立後統一了中藥方劑用量換算,已不再用古代各個朝代的計算方法,1979年起,中國對中藥計量統一採用公制,即1公斤=1000克,並對古方藥量按如下近似值進行換算:1市兩(16進位制)=30克;1錢=3克;1分=0.3克;

    二、《本草綱目》成書與萬曆十八年,即1590年,李時珍提出這個問題,基於當時的大夫用藥習慣和歷史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因素:

    1、唐宋時期度量衡標準三倍於漢制:

    自唐宋至清,對經方本原劑量認識主流觀點是“古三兩即今一兩”。如明代朱橚主持編纂的大型方書《普濟方》即引用了這一結論;清代傷寒大家尤怡在《醫學讀書記》一書中也引用了陳氏之論,認為“ 此說最有根據”。從當代度量衡專家考證所得的宋金元明時期的度量衡值來看,宋1斤約為660g,東漢1斤約為220g,與當時對經方“古三兩即今一兩”的考證結論大致相符。

    李時珍生活在明代中後期,明代前中期醫學的發展受金元影響較大,無論從學術思想還是用藥方式、用藥劑量等多方面對金元四大家可謂是全面繼承。李時珍在撰寫《本草綱目》之時,“古三兩即今一兩”必定為當時廣大醫家所知,儘管明代的度量衡標準較之宋代已有縮小(宋1斤約合今661g,明1斤約合今598g),因此李時珍以“古三兩即今一兩”為折算標準對經方劑量進行換算就不難理解。

    2 明代湯劑服法由漢代一劑多服演變為一劑一服:

    明代湯劑服法從漢代經方的“一劑多服”演變為“一劑一服”,李時珍所提出的“古之一兩,今用一錢”的折算標準正是建立在明代湯劑“一劑一服”的基礎之上。

    明代醫家李中梓在其撰寫的《傷寒括要》一書中首次對“古一兩今用一錢”進行了解釋,“千金本草,皆以古三兩為今一兩,古三升為今一升,可為準則……且仲景湯液並分三次服。則輕重只得三分之一,而服法又得三分之一,豈非古之一兩,僅得今之一錢乎”?這裡李中梓明確解釋了李時珍這一結論的兩個重要前提:其一,古三兩為今一兩;其二,仲景湯液多為一劑三服,而今湯液多為一劑一服。因此,古之一兩若按古今衡量折算當約合明之三錢,而因明代湯劑又多以一服為劑,故只取仲景原方劑量的1/3,這樣在明之三錢基礎上再取1/3,所得結果正是“古之一兩,今用一錢”。

    因此,在不明白這些因素情況下對李時珍所提出的“古一兩今用一錢”的折算標準是一種誤解。

  • 4 # 微文3

    現代人很科學也很聰明,自己想怎麼解釋古人文化及思維就怎麼說,看此人屁股坐在啥位罷了,沒什麼難得了這些現代神的。

  • 5 # 大濟蒼生1

    東漢時期,一斤等於十六兩,一兩等於十錢,相當於現在的一兩等於31.25克,一錢等於3.125克,如此應該正確!

  • 6 # 求子方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現在的換算,有沒有“中醫藥標準化”這個誤導???我自己用藥,常超過藥典數量的兩三倍,反正給別人是不敢的,因為管理的都是西醫思維,尤其是法律系統要是飯只能吃二兩,不知道那天有人吃了三兩死了,賣飯的會不會攤上官司???......現在藥材的質量(種植和野生的區別)、人的體質(以前很多人自重百斤才能背百斤,現在人自重百斤多才能背幾十斤等)、、、等等不一而足,用量怎可一概而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功為什麼感覺這麼難,破壞這麼容易,想創業,都有難處,所以都不了了之,真的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