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歲月如河
-
2 # 王萬能
我的家鄉,江蘇沛縣,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這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有世界一劉,大漢之源的漢之源景區,有沛公園,有仿古建築漢街景區,有著名的歌風臺,泗水亭公園,還有三國時期的射戟臺!歷史悠久,風景秀麗!
-
3 # 00行者妖猴00
我的家鄉有武俠名家金庸老先生描寫的四大門派之一的崆峒派發源地——崆峒山。有遠古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居住地——王母宮。有毛主席寫過詩的——六盤山。
-
4 # 金彬全
我的家鄉是徐州,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徐州的兩漢文化歷史悠久,有眾多的漢文化歷史遺留和漢文化的名勝古蹟。
徐州是我國古歷史上九州之一的古城,徐州的兩漢文化歷史悠久,延綿千年,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兩漢文化,指的是我國東漢和西漢時期的漢朝文化精髓。至今已有近六千年歷史,比如:“彭祖故鄉、劉邦故里、楚霸王項羽”、“漢兵馬俑”、“漢石畫像”、“漢墓”等。這些都是兩漢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和研究價值。為後人深入研究及瞭解兩漢文化的社會生活,封建制度、古代戰爭等,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文獻和實物依據。徐州的龜山漢墓,是西漢第六代楚王劉注夫婦墓群。是眾多漢代墓穴裡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大型墓葬群,整個墓穴面積約七百平方米,把整個一座龜山山體挖空並延伸到地下而建成,儼然就像一個氣勢磅礴的宮殿。
另外徐州漢畫像石精妙絕倫,巧奪天工,畫像全面記錄和反映了兩漢時期的民風、政治、軍事、經濟等當時生產、生活面貌,較為完整地記錄著兩漢時代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及社會生活、習慣的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兩漢文化瑰寶。由於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徐州保留了眾多兩漢時期的名勝古蹟,比如戲馬臺、歌風臺、拔劍泉、子房祠、楚王陵等。任何一處古蹟都有它的典故故事,都是兩漢歷史的縮影。
-
5 # 讀書遊記
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文物眾多,在古代屬於戰略要地,素有“北方鎖鑰”之稱,古稱平城,雲中,神話中相傳張果老,下界所騎鳳凰曾棲落於此,故又稱為,鳳凰城,–她就是山西大同。
現代工業化進城中能源供給重地,素有煤都之稱,除了煤炭資源豐富,太陽能,風能也很風度,光照條件好。
俗話說“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大同作為山西第二大城市,歷史悠久,古蹟眾多。
首先當屬5A級景區,雲崗石窟,與龍門石窟,莫高窟並列三大石窟藝術,石窟內,大小佛像不計其數,大的有三丈八尺有餘,小的有巴掌那麼大,石窟配合園林仿古建築,在夏季的清晨進入的時候,頗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之感。
其次位於五大名山之一的北嶽恆山的懸空寺,集中國古建築瑰寶於一體,曾在10年被時代週刊評為世界十大危險建築之一,空中樓閣,真正可謂上延霄客,下絕塵囂。
初此外,還有神態俊逸的九龍壁,華巖寺,善化寺,火山群遺址等等
悠悠桑乾古道孕育了古老而悠久的塞北文化,養育了一代代大同人。
近幾年隨著轉型發展,大同從過去資源集約型到現在環境友好型轉變。依託豐富的古建築,大力發展旅遊業。
近幾年增加了一年一度的古都燈會,名氣越來越盛,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
-
6 # 雪堂蕭聲
你好!我向你推薦與我家相距咫尺的東坡赤壁。
東坡赤壁位於黃州西部,漢川門外,主要由兩大板塊組成,赤壁山和赤壁公園。經過多年的修繕和開發,如今的東坡赤壁著實值得一看。
赤壁山由龍王山、聚寶山、玉幾山、赤壁磯組成。山勢逶迤連綿,峰巒並不高峻、雄偉,海拔約八十二米。儘管比不上名山大川的磅礴大氣,卻也滿目的名花瑞草、珍蘿奇石,清秀神異,多彩多姿,氤氳著千萬年祥瑞之氣。
赤壁山脊是一條完全用花崗岩石鋪成的、約兩米寬的人行路。路兩旁雜樹生花,野竹叢生,地面植被保護完好。雖難見當年王禹偁在《黃岡竹樓記》中所描述的繁盛之景,但亦稱得上是一座孕育綠色生命的溫床。路兩旁逢拐彎抹角處,都修建有木質涼亭或石桌石凳,可供遊人落腳歇息,特稱年長者之心。
赤壁公園環赤壁湖而建,主要建築物有二堂二閣九亭、一碑一像。園內是遊客觀光瀏覽、憑弔聖哲先賢的一方風水寶地。著名的前、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就在此誕生。樓閣裡面珍藏著歷代文人墨客的書畫真跡,還有臨摹東坡書法的碑刻一百多塊,再現了東坡書法恣肆豪放、妙趣橫生的全貌。
蘇軾在黃州生活了4年4個月(1080—1084),共創作了753篇作品,其中詩歌214首,詞79首,散文457篇,賦3篇,達到了他一生創作的巔峰。其文學代表作“一詞二賦”享譽世界;書法代表作《寒食帖》被稱為“天下第三大行書”(第一行書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第二行書是顏真卿的《祭侄稿》)。
正因蘇軾在黃州寫下了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絕唱,才使得黃州赤壁名聲大振,東坡赤壁之園名也由此誕生。數百年來,文人騷客,達官顯宦前來親睹留連者不計其數,吟詠詩篇多如繁星。東坡赤壁也因此成了鄂東文化昌盛的象徵。
2000年,法國《世界報》組織評選公元1001—2000年一千年間世界級傑出人物,授予“千年英雄”稱號,全世界一共評出12位,蘇東坡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正如著名學者餘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所言:“蘇東坡成全了黃州,黃州也成全了東坡,蘇東坡在黃州寫的那些傑作,既宣告黃州進入一個新的美學等級,也宣告著蘇東坡進入了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兩方面一起提升,誰也離不開誰。”
-
7 # 長風秋雁509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哈爾濱阿城區。阿城是大金國立都的地方,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也是女真人的發祥地!現在古城牆,金兀朮的點將臺,地宮等古蹟還存在,大金博物館規模很大。阿城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希望大家來遊玩!
-
8 # 晉城園子
人們常說,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我的家就在山西省的運城市,運城市可是一個文物大市。先看一組數字:截止目前,國務院先後公佈了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的國保單位達到531處,數量居全國第一。其中,運城市的國保單位達102處,居全國地級市第一。
因篇幅所限,略舉一些。
解州關帝廟 位於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道教建築群和武廟,被譽為“關帝之祖”、“武廟之冠”,代表建築是“春秋樓”。
池神廟及鹽池禁牆 位於運城市區南2公里處,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一座池神廟,是我國鹽業及鹽運史上的重要標誌,也是山西運城起源之所在,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池神廟的建築始建於唐代,歷經唐、宋、元,至明代重新修建、整改,彙集了各代建築之精華,具有非常重要的建築文物研究價值和考古價值。
夏縣牆下關帝廟 位於運城市夏縣牆下村,這座關帝廟雖說是一座村級關帝廟,但它的建制與解州關帝廟相仿。建築群包括了正殿、舞樓、看廳、獻殿、捲棚,同時,還建有東西配房、角房等。屋頂木質結構,樑架採用橫樑、斜梁和條梁不同結構挑承屋頂重壓,達到了中國建築力學上的極高水平,是中國古建的典範之一。看廳建築上的彩繪、木雕等隨處可見,千餘個形象逼真,活靈活現的龍鳳、人物、鳥獸佈滿了整座建築,堪稱藝術珍品。牆下關帝廟,是建築藝術上的精品,也是建築和裝飾藝術的完美結合體。
萬榮東嶽廟 位於運城市萬榮縣縣城內,屬中國道觀建築,創始年代不詳,唐貞觀年間已有之。廟內主要建築有飛雲樓、午門、獻殿、享亭、天齊大帝殿和寢宮。其中飛雲樓造型秀麗美觀,結構組合巧妙,充分發揮了中國建築技法的特長,是現存古建築中難得的實物資料。
芮城永樂宮 位於芮城縣城北3公里處,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粗大的斗拱層層疊疊地交錯著,四周的雕飾不多,簡潔明朗。特別是宮殿內部的牆壁上,佈滿了精心繪製的壁畫,其藝術價值之高,數量之多,世所罕見。這些精美的壁畫,題材豐富,畫技高超,繼承了唐宋以來優秀的繪畫技法,又融匯了元代的繪畫特點,形成了永樂宮壁畫的可貴風格,成為元代寺觀壁畫中最為引人的一章。
廣仁王廟 位於芮城縣城北中龍泉村村北的高埠上 建造於唐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距今已有一千餘年 的歷史了。廣仁王廟的正殿坐北朝南,五開間四架椽進深三間,單簷歇山頂。整個建築結構簡練,古樸雄渾,充分顯示了唐代的建築風格。廣仁王廟與山西省的五臺山南禪寺大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平順縣天台庵大殿被稱為我國年代最早的唐代木建遺構。
新絳龍興寺 位於縣城北街頂端的高崖上,始建於唐,初名碧落觀,唐咸亨元年(670年)改稱龍興寺。當你一踏上熱鬧非凡的新絳縣城的街頭,縱目遠眺,首先迎入眼簾的,便是聳立在巍巍高垣上的龍興古寺。 現存大雄寶殿為元代建築,懸山頂,殿內塑有宋金時期彩塑。大殿之後,便是赫赫有名的龍興寺寶塔。據碑誌記載,此塔原為八級,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84年),因年久塌落,重包以外皮,並增高到現在的十三級。塔呈八角形,高約40米,全部是用磨光的青磚砌制。塔身各簷下的椽、柱、斗拱,均為仿木結構,製作頗為工細。塔的每級上均有題額。
稷山稷王廟 位於縣城中心,現在的稷王廟為清代遺物,主體建築有獻殿、正殿,鍾、鼓二樓左右分峙。廟以木雕、石雕見稱,其中的廊柱、欄板裝飾以及山水人物、耕耘碾打等農事活動圖景藝術尤精。
絳縣太陰寺 位於山西省運城市的絳縣,始建於北魏時期,現存寺院的主體建築南大殿為金代建築。南大殿是寺內的精華之一 ,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簷歇山頂。前簷有“大雄之殿”木匾,為金大安二年鐫刻(公元1086年)。大殿建築風貌為金代遺構。太陰寺內的瑰寶理應是臥佛。南大殿內供奉的釋迦摩尼涅槃臥佛,由獨木雕成,長4米。臥佛造型端莊,誇張得當,神態安詳。臥佛為金代原物,國內僅此一件,珍貴無比。
聞喜郭家莊仇氏石牌坊及碑亭 石牌坊是清代鹽提舉仇嘉謨奉旨為其母孫宜人所建的貞節牌坊,創建於清光緒年間。該石牌坊坐北朝南,橫跨在南北向的道路上。牌坊通體石構,仿木結構重簷歇山頂,蟠龍鴟吻,簷下正、背面皆懸石匾,額枋枋身陽雕有人物故事,花板飾有花草圖案,無論人物還是花草,均栩栩如生。碑亭分佈在南北向道路兩旁,創建於清同治、光緒年間,共五座。路東兩座。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位於運城市永濟市西約13公里處的黃河之濱,是唐至明代古渡與故城遺址。蒲津渡是歷史上的著名古渡口,河橋始建於春秋時期魯昭公元年(前541年),唐開元十二年(724年)改建為鐵索連舟固定式曲浮橋。1989年出土了唐代繫纜固橋的鐵牛。
好啦,不再一一列舉。總之,運城市的文物古蹟數量多、門類全、時代久、價值高,蘊藏著燦爛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和極強的觀賞性。概括起來就是:史前遺址眾多、古建文物豐富、壁畫彩塑精美、戲曲文物獨樹一幟、石刻碑碣珍貴、名人文物薈萃。
等過了這段非常時期,請您到運城來欣賞這遍佈全市的文物古蹟。
回覆列表
地處魯西南,古屬壽張縣,唐屬古鄆州,宋後兗州府。歷史文化悠久,仁人志士頗多。東有古運河,西有古顧國,隋唐張公藝,九世居同堂,劉鄧將軍渡河處,豐碑紀念館,金堤河畔美,溼地公園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