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馨晨安防
-
2 # 註冊個破使用者名稱真難
消費觀念和生活理念還沒有到那個程度,還有生活壓力過大,成天想著賺錢提高生活品質,根本沒時間也沒精力全家一起去旅行,再要麼假期排不到一起,一年能出去玩幾次?特地買個旅行車好像不太划算。
-
3 # 吱道二手車
2010年的時候,我還在上高中。
那個時候的我,還拿著風靡全國的小靈通。
夢想著,攢幾個月的零花錢,買一部諾基亞的5230MX。
但是,我的同學突然買一個叫iphone4的東西。
瞬間讓我感覺5230就是一個垃圾,就是一坨狗屎。
但是,那時的iPhone4,我沒有記錯的話,價格常年保持在7000左右。
我一個小小的高中生真的是望而莫及。
與此同時,網上幾位不知名的小夥伴,割了腰子買蘋果的故事。
也讓iphone從蘋果變成了腰果。
在那個時候,能用上iphone,那就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徵。
儘管現在iPhone已經爛大街,但是iphone高階大氣有B格的印象,也是存在了很長的時間。
其實,旅行車也是這樣。
在車友們的心中,旅行車為什麼有B格。
除了旅行車代表一種嚮往自由、熱愛旅行的性格之外。
更大的程度上是因為,以前的旅行車貴啊。
那時的旅行車,車型少,價格高。
寶馬賓士的旅行車,都是進口過來的,要比國產的轎車版本貴好多錢呢。
花比一般車型多幾萬甚至是十幾萬多買一個屁股,成本還是挺高的。
所以,旅行車就和當年的iPhone有些類似,B格高,賣的少。
其實,改變這種情況也很簡單。
不然就是旅行車降價,不然就是大家有錢了。
降價這種事情,我覺得還是別想了。
不過,經過這幾年的經濟發展,大家錢包還是比以前鼓了。
追求這份B格的人肯定也會越來越多的。
最後,我還想說一句:我的桑旅還是騷呢。
-
4 # Ease清風
旅行車也被國人戲稱為“瓦罐車”,為什麼呢?旅行車字尾很多都有個wagon嘛,音譯過來就是瓦罐。旅行車在歐洲大陸那可謂遍佈大街小巷,比起轎車,溜背式的後備箱多了一大塊可放行李的容積,多出來的這塊容積,讓他有了不弱於SUV的裝載能力。同時,它還有轎車的舒適性、燃油經濟性和操控性,這些都是SUV所不具備的。
這麼說來,旅行車在國內的市場定位,應該起碼也跟SUV旗鼓相當才對啊,但事實確是——旅行車已經是比超跑還要冷門的車型了!接下來說說為什麼會不好賣吧:
最大的原因就是“貴”!現在大多數的旅行車,都以進口車銷售為主,畢竟國內需求量不大嘛,國產也沒有必要,所以本來尾箱就比普通轎車多了幾塊鐵皮,再加上進口稅之類的增加的成本,最終售價貴點也是沒辦法的。奧迪家A4Allroad(42.38萬起),A6Avant(59.98萬起)兩款在國內路上還是很多見得,也是我很喜歡的兩款車型。但是看看跟國產A4,A6的價格差距,真的想讓人下手都好難,當然這裡沒有討論終端的優惠了。如果說奧迪家的旅行車街上還能見到幾輛,寶馬家的3系旅行車(320旅行版39.96萬起)跟5系旅行車(528旅行版65.6萬起)的銷量真的是太太太慘淡了!當然銷量不好也不單單是貴的原因,“配置”奇葩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如果產品跟配置對了,我相信高階個性市場,旅行車是一定會有戰勝轎車以及SUV的機會的,典型的例子就是S6旅行跟普通S6,你說你有這個預算會買哪個?感覺大家既然花了100來萬了,應該大部分會選個個性點的S6旅行版吧?最後再扯扯很多人對待旅行車的態度,喜歡旅行車的人可能總會以“品位”來回應那些並不喜歡旅行車的人,其實我覺得,喜歡就喜歡了,不是你喜歡你就有品位,別人不喜歡別人就沒有品位。市場是理性的,放眼全球市場,旅行車其實都是一個小眾化的細分,即便現在在歐洲,SUV也在快速吞噬著傳統旅行車的市場份額,美國旅行車的銷量比中國還要慘淡! -
5 # 小小凡樂園
現在旅行車肯定是有市場,只是進口高昂的售價阻礙了銷量,請注意我說的是真正的旅行車。前幾年中國人普遍全家就一臺車,所以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面子。現在則不同,爺爺奶奶輩也開始有車,大家出行變成小家出行,出門帶孩子成為常態,考慮到行李、兒童車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空間,三廂車似乎會力不從心(特別是二胎放開後),靈活性很高的旅行車就是最佳選擇,相對而言旅行車既有SUV的空間,又具備轎車的駕乘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隨著國內汽車消費觀念的進一步成熟,旅行車必然有巨大的市場。汽車廠商也很看好,8月斯柯達將國產明銳旅行車,如果市場反應良好,也許就會拉開國產旅行車高峰的序幕。
-
6 # henryxie
同一款車的旅行版比轎車版要貴好多,貴到都可以買下個級別的車了,這讓很多本打算嘗試旅行版的消費者都望而卻步。而且說到底旅行車的最大用途是野營和露宿,而中國人的出行習慣裡沒有這個,市場也就沒了。
-
7 # wlm8807
沒其他的,就是因為貴。早前可能是因為消費觀念,但現在就是因為貴。車企如果能夠同款同價,或者差價在5%以內,必大賣。可車企為什麼不做,因為這個大賣擠壓的是轎車的市場。轎車賣的好的不願操這個心,賣的不好的不敢冒這個險。反正消費者也有自己的底線。你不降價我就不買。
-
8 # 彼得羊
瓦罐受冷落,相信無外乎幾個原因: 一是價格,瓦罐相比同系列的轎車普遍貴百分之十幾,對於講究價效比的國人來說無疑不是個好的選擇。 第二是空間,瓦罐因為大多是原裝進口,基本沒有加長一說(以all road為例,後排空間確實一般),難以滿足一大家子人的出行需求。 第三個就是審美習慣不同,大多數人覺得兩廂車檔次就天然低一等。
不過隨著消費觀念和審美觀念的改變,相信旅行車在國內會有個小爆發,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能促進瓦罐的價格進一步降低,帶來更多的消費人群
-
9 # 汽車網評
旅行車受冷落,第一個原因是現在的消費者對SUV的依賴太大了,雖然比旅行車貴一點,但也不算多,買旅行車不如買SUV;第二,因為要照顧到空間,旅行車車身一般都是顯得很修長,但這樣看起來就有些不協調了,怪怪的,居於審美,所以很少人能接受旅行車;第三,旅行車在中國屬於比較新鮮的東西,許多人都還是持觀望態度,然而,在前面兩個條件的限制下,即便是新鮮的東西,也不受大家青睞了。
-
10 # 優信車生活
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也是先入為主的原因。實際上,旅行車目前已經悄然開始走上坡路了。各大汽車廠商也都在下面坐著自己的小動作。
從前幾年引進國內市場並且現在在很多一線城市的大街上常能見到的沃爾沃V60、寶馬3系旅行、賓士C級旅行,再到前幾天奧迪A6 Avant的悄然上市都能看到旅行車默默成長的趨勢。
現如今,很多成長起來的80後、90後們還是對旅行車很熱衷的。只不過目前來看,市場上的旅行車還都是原裝進口版本的,所以相對較高的價格影響了它們的銷量。
早期汽車進入中國的時候,大多是政府用車或是真正的土豪才會有的東西。那個時候,除了專項作業車或者卡車也就只有轎車了,旅行車幾乎沒有。所以那個時候的人們腦海中便留下了烙印:轎車、三廂車、有屁股的才是正兒八經的車。
那時候國內還沒有普及旅行車、MPV、SUV等概念,而且那個時候,MPV、SUV等車型也都是出現在機關單位,拉人拉貨用的。總之,是作為公共用品出現的。只有三廂小轎車是給領導們坐的。
所以,除了小轎車之外的其他車型,在人們眼中都被看作成是廉價的、公家用的、拉客拉貨用的車子。做種要的一點,那些車最初與民眾見面時的身份就是公家的、服務於工人的“公交車”。
所以那個時期的人們腦海中便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響。這是一代人或幾代人才能消化掉的觀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的發展,以及市場資源的豐富,汽車產品變得越來越多,人們的可選餘地也越來越大。五花八門的車型也就進入到了國內市場。
與此同時,廠商透過媒體也在推廣著不同的車型概念。MPV、SUV、旅行車、房車等等也變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然而老一輩人仍舊堅持只有三廂車才是私家車、才叫汽車的觀點。
年輕的新一代,更講求實用,看得更明白,滿足自己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就像現在很多中年人也看透了,開始選擇SUV作為私家車了。相反,現在很多人選擇豪華品牌的上午級轎車,看上去倒更像是給公家開車的專車司機。畢竟那種中大型豪華轎車是給後排乘客設計的嗎。
-
11 # 魚樂圈雜談
在國內,比較常見的車型有兩種,轎車和SUV。轎車在擁有舒適性、燃油經濟性和更好駕駛感的同時,裝載能力和透過性是短板。SUV擁有比轎車更好的透過性和裝載能力,但舒適性、駕駛感和燃油經濟性都要差不少。
然而,有一種被國人冷落已久的車型,卻同時兼顧了這兩種車型的優點——旅行車,在某種程度上,它屬於轎車和SUV的結合體。按理說,它在國內汽車市場裡起碼也應該有SUV的地位才對,但事實上,這種車型在國內的境遇只能用“悽慘”來形容。
從1992年第一輛旅行車——上海大眾桑塔納旅行下線開始,我們國家的旅行車發展也有25年的歷史,期間,各大品牌也出過不少旅行車,但市場表現都不盡如人意,例如:
標緻505 SW8
標緻505 SW8其實就是標緻505的旅行版,這款車無論從效能還是顏值,完全不輸給桑塔納,這款法系車也讓國人瞭解到,什麼叫法系車。然而無論它有多牛逼,中國消費者就是不買單,最終由於廣州標緻的經營不善,導致大量庫存積壓,致使廣州標緻倒閉。
馬自達6 wagon
中華駿捷wagon
中華駿捷wagon,是三廂駿捷轎車的衍生產品,當然也很實用,不過,同樣因為消費者認知度低,該車也是曇花一現,而且現在即便是在二手車市場,你也已經找不到它的影子。
可以看得出來,旅行車在中國的處境大都不盡如人意。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旅行車在中國沒有市場?
首要的因素,是不符合國人的審美習慣。很多人其實一直把旅行車當成是壓扁的MPV,甚至麵包車!既沒有傳統轎車的“端莊”,又沒有SUV的大氣,總而言之就是不夠檔次。
再者,是旅行車普遍價格偏高。在國內銷售的旅行車基本上都是進口車型,隨隨便便都是50萬元的價格,這個價格可以買兩輛國產中型SUV了。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從經濟因素上考慮,選擇目前大熱的SUV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當然,很重要的一點是生活態度的差異。歐美國家的人喜歡大自然,喜歡旅遊,喜歡帶著一家人到郊外野餐玩樂。而在中國,大部分國人沒有這種習慣,全家一起自駕旅行更是少之又少。這種文化差異造成了旅行車在中國目前備受冷遇的境況。
旅行車在歐洲市場和中國市場呈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難道旅行車在中國市場的慘況真的無法挽回了嗎?或許,隨著國內汽車文化的日益成熟,旅行車的價格也不再高高在上,那個時候,旅行車將逐漸被國人接受。
回覆列表
你去百度下歐洲和國內的汽車銷售排行。國人喜歡3廂車,因為感覺這才是正統的轎車!是轎車!歐洲人喜歡旅行,2廂車好放行李,所以掀背車比較好賣。現在國人的目光都轉向越野車,其實就是國人眼中的旅行車了。人文不同所以對車用途理解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