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財姐姐

    《平凡的世界》出版至今三十多年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繼承和發展了柳青《創業史》的現實主義風格,不追求和賣弄文學技巧,用土到掉渣的語言,活靈活現、全景式地,為讀者和歷史記錄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城鄉奮鬥史。

    小說中的人物事件繁雜,然而敘述有條不紊,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明暗雙主線的運用。代表鄉村的孫少安(和田福堂),代表城市的田福軍,和代表從鄉村試圖奮鬥進城的孫少平等等。而這幾條或明或暗的主線,都有一個共同的起點,就是孫家和田家祖祖輩輩生活的雙水村。

    孫家和田家的聯絡千絲萬縷,兒孫輩更是發展出了特殊的情誼。作為孫、田兩家當家人的孫玉厚和田福堂,他們互動不頻繁,但二人也有著久遠的交情。年輕時,他們也曾情同兄弟,一起在地主門上當過長工。只是後來,隨著雙方的身份和經濟條件的差異,二人也漸漸疏遠起來。

    不論是讀原著還是看電視劇,大家對於孫家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個字“窮”,而且不是一般的窮,是窮到一家人經常餓肚子、長子差點娶不上媳婦的那種窮。而田家的經濟條件,不說在雙水村,就是拿到原西城裡也是不差的。

    兩家在解放前,起點是差不多的,都是真正的貧農。怎麼到了後來,每天勤勤懇懇幹活的孫玉厚日子越過越窮,而基本不幹農活的田福堂卻把日子過得殷實富足呢?這似乎和我們一直習慣的“勤勞致富”的提法不符。

    出現這種情況,當然不是因為勤勞致不了富,而是除了勞動外,有別的更佔分量的因素導致的。簡單來說,就是“人口數量”和“外在拖累”。我們簡單來分析一下。

    家庭人口數量導致雙方差距加大

    1、孫玉厚家裡除了他們夫妻倆和老母親,還有4個孩子,每天睜眼就是7張嘴等著吃飯。年輕時候孩子少,但弟弟孫玉亭也是他們養活的,也就是說,他家裡吃飯人數最多7個,最少也有4個。

    老母親和少安媽兩人勞動能力不強,孫玉亭基本不幹活,等於孫玉厚一人最少要養活4個人。再考慮到土裡刨食的不容易,孫家日子可想而知。

    年輕時的孫玉厚,還能到外省去做點小買賣貼補家用,後來孩子越來越多,年紀越來越大,可是再難走開了。況且又開始“割資本主義尾巴”,只能靠著地裡那點少得可憐的糧食來餬口了。就算少安長大能獨當一面了,在政策變化之前,他再能幹也沒多少可以施展的餘地,而孩子們一個個長大、上學,都是要吃喝要花錢的。

    這種背景下,孫家的日子只能是越過越差,因為資源太有限,而人口越來越多了。

    2、再看田福堂家。弟弟田福軍很早就離家參加了革命,後來又上大學、從政,不管怎樣,用不著再佔用家裡的資源。等到後來參加工作,條件優越的他又把侄女帶到了城裡,管吃住管上學管就業,給哥哥減輕了多少負擔!

    其實就算沒有田福軍的幫助,田福堂本人也很能幹。並且他家人口少啊!沒有父母要供養,就兩個孩子,女兒還等於是他和弟弟共同撫養的。他們老兩口和兒子,很少幹體力活的人,能吃多少?

    而且田福堂長期擔任雙水村的一把手,在整個公社都是有名的人物,資源比起單純的農民孫玉厚來說好得太多了。孫家為吃上一口白麵費盡心思時,在田家,白麵和肉菜都不是稀罕物。

    因為人數的差異,哪怕同樣數量的資源,人均就有了很大差異。田家有結餘,而且結餘會越來越多;孫家全部的資源都不夠用,只有不停地往裡填。兩家的差異就逐漸加大了。

    外在拖累的原因

    1、孫玉厚窮人家出身,娶的媳婦也是窮人家的,誰也不能給誰什麼幫助。自家孩子多就不用說了,偏偏一連遭遇了兩個不靠譜家人的拖累。一個好吃懶做的弟弟孫玉亭,一個二流子逛鬼女婿王滿銀。

    孫玉厚辛辛苦苦供養出了孫玉亭這個工人,沒來得及鬆一口氣,不爭氣的孫玉亭卻扔掉鐵飯碗回老家,鬧著要哥哥給他娶媳婦。孫玉厚為給他娶妻掏空了大半個家底,多少年都緩不過勁來,他和老婆兩人卻撇下地裡家裡的活和孩子,餓著肚子鬧革命。老婆厲害欺負嫂子,他臉皮夠厚,餓肚子了還到哥哥家吃飯。

    王滿銀是孫家長女蘭花死活要嫁的,孫家一分錢彩禮沒拿過,還要隨時替這個自私的逛鬼擦屁股,養活老婆孩子。他整天在外面逛,只顧著自己吃飽喝足,家裡全留給蘭花。蘭花一個人帶倆孩子,沒有父親和弟弟幫忙,也沒法過。

    孫家除了自家的幾張嘴,還要經常接濟這兩家不爭氣的親戚(人數可遠不止兩個),可以說,家裡連塊多餘的破布頭都找不出來。真是雪上加霜。

    2、田福堂家剛好相反,不但沒有不靠譜的親戚拖累,親戚還都是幫他的。

    弟弟田福軍對他的幫助,我們前面已提到過一點,就是幫他供養女兒。事實上不止這點,他們把潤葉帶到城裡,提高了潤葉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潤葉的婚姻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田福堂這麼精明的人,當然明白這一點。因此,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潤葉和少安在一起。因為一旦他倆成了,他們家就不可能不全力資助孫家,不但階級提升的希望沒了,孫家糟糕的經濟狀況也會把他們田家的生活水平拉下一大截。那他就等於白忙活了。

    所幸,潤葉被少安拒絕了,嫁了實權人物家的兒子,雖然這段婚姻帶給她的是痛苦,但對於她的家庭而言,這是最好的選擇。她的弟弟畢業後也有了比做農民好得多的出路。

    兒女都有了“好去處”(當然此時還沒有郝紅梅的事),田福堂的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一片紅火景象。

    至此,在孫少安趕上政策東風發家致富之前,孫、田兩家的走勢無比的清晰:差的更差,好的更好。完美地詮釋了“馬太效應”。

    並非是孫玉厚一家不夠努力,也不是田福堂偷奸耍滑,只是人的命運真的不好說,一點看起來很細小的差別,可能就會造成以後的走向截然不同。關鍵的點上,把握住了和把握不好,接下來的差距也可能就會大到不可想象。

    但是這種走勢也不會是一成不變。用不了多久,孫少安就將迎來他和孫家命運的轉折點,成為新時代裡的“成功人士”。昔日風光無限的田福堂,又會因為時代的鉅變而消失了光環,成為一個體弱多病的普通農民。和孫玉厚又重溫了年輕時一起幹活的回憶,多年來若有若無的隔閡也慢慢消失了。

    這就是平凡的普通人在時代浪潮下的命運軌跡。

  • 2 # 阿白讀書

    小說中確實有提到孫玉厚和田福堂解放前都在地主家做長工,而且當時感情甚好,但隨著解放後不久,兩家的貧富差距也越來越明顯。關於原因,做下幾點簡單分析。

    田福堂年輕時也很能幹,吃過很多苦,很有能力,後來還積累了一份厚實的家業,而且田福堂很務實,解放後就當上了雙水村的黨支部書記。他的收入顯然要比孫玉厚“土裡刨食”闊綽的多。當孫玉厚一家還在因為糾結誰應該吃一個白膜鬧矛盾的時候,他們家已經在吃肉菜、水餃了……

    02 人口數量

    孫玉厚家裡有一個離不開人生病的老孃,4個孩子,加他們老兩口,一共是7口人。在那個年代,孫玉厚幾乎是一個人要養活一大家子人,而在那個“吃大鍋飯”的年代,光是為了想辦法填飽肚子就已經耗盡了孫玉厚所有的精力。

    而田福堂家只有4口人,田福堂夫妻還有他們的一雙兒女,而女兒田潤葉幾乎一直在她二爸家,根本不用田福堂過多操心。田福堂最大的費用就只有他上高中的兒子田潤生。而一個孩子的花費又能有多少呢?

    03 外在因素

    造成孫玉厚家“雪上加霜”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外在的拖累。在那個大多數人都吃不飽的年代,孫玉厚“砸鍋賣鐵”供弟弟孫玉亭讀書,好不容易進入鋼廠的孫玉亭卻因作風問題被鋼廠開除,後孫玉厚又為了給不爭氣的弟弟娶媳婦,東借西取,這令孫玉厚一家很多年一度都在勒緊褲腰還外債

    除了弟弟,孫玉厚還有一個二流子女婿王滿銀,一分彩禮沒有不說,一年之中除了過年的幾天,平常根本不著家,家裡的裡裡外外和兩個孩子全部丟給孫玉厚的大女兒孫蘭花,為了使女兒能少受一點苦,孫玉厚一家不得不處處幫襯著女兒一家過光景。

    反觀田福堂,他同樣有一個弟弟田福軍,但田福軍很爭氣,他深知“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讓人尊重”。田福軍很早就參加了革命,並且很快得到提拔和任用。他不但不會給田福堂增加任何負擔,反而處處幫襯著自己的哥哥。

    田福堂女兒田潤葉的衣食住行,包括畢業後的工作安排,幾乎都是田福軍一家在張羅,根本不用田福堂去操心和處理。外在因素上田福堂無疑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好在隨著政策進一步的落實,孫玉厚的大兒子孫少安成功開辦磚廠,成了雙水村的頭號“能人”;二兒子孫少平也在煤礦當了班長,顯示出他的管理才能;小女兒孫蘭香考入了重點大學,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而田福堂卻不得不下地重新勞動,一方面他身體越來越差,另一方面隨著政策的改變,他也漸漸失去了往日村支書耀眼的光芒。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相信隨著孫家這些孩子的不懈努力,未來孫家的光景只能越來越好,超過田福堂已不再是單純的“白日夢”。

    -END-

  • 3 # 老魏說法

    窮跟富這兩個字,古人造字時是很講究的。一個家庭或人要想富,他就得有一口田(富字:家字頭下一口田)。文字是農業文明時期法明的,農業中最大的資產是啥,不就是田嗎?有了田產的家庭才談得上“富”字。

    再看窮字。從事農業的人,有了田當然就成了農業社會的“資產階級”。窮字是“空有力氣”之意,躬身洞穴中,即,甲骨文的本義為身居洞穴中。連房產都沒有,只能找個洞居住,顯然是農業社會的“無產階級”。即使後來簡化字型後解釋為“空有力氣”,也只能解釋為替人打工、空有力氣的“無產者”。

    說白了,窮根富的唯一區別是:是不是有產。這一點,馬克思同志看的比誰都深。劃分階級的唯一標準就是看是否有資產。

    再來看孫玉厚,沒有社會背景、沒有人脈、沒有交換價值,唯一一次靠貧下中農獲得的工人機會也給了那個不成器的弟弟。在看人家田福堂,請對比一下社會背景、人脈、公共資源的獲取,甚至兒女的前途,女兒幹人民教師、嫁給了縣委書記的兒子;兒子老實巴交的也能當兵(那個年代窮人能當兵幾乎就是上天了),當兵回來還能開汽車(大家都知道,那個年代能改司機的,給個科長也不換)。

    你琢磨一下,筆者說的有沒有道理?另外,“資產”的概念,請廣義去理解。

  • 4 # 書痴郎玉柱

    孫玉厚保守,沒魄力,幹事情前怕狼後怕虎的;田福堂 心眼多,頭腦裡彎彎繞多,幹事情淨幹那些不吃虧,撈油水多的買賣。整人多數時候出馬不出車。陰的很。不論什麼時候,田福堂都比孫玉厚混得好

  • 5 # 色墨瞎想

    人家田福堂是幹部,幹部也是有工分的。雖然不幹活,他起到了組織管理的作用。另外田家還有高幹,相對來說家底厚。

    孫玉厚就真的一窮二白,還要供子女上學。

  • 6 # 空中一片雲

    小說《平凡的世界》為什麼勤勞的孫玉厚這麼窮,不幹活的田福堂卻很富裕?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兩人家境不一樣,田福堂年輕時,家境要比孫玉厚家要好得多。

    田福堂的弟弟田福軍,在原西縣當官,生活上不需要他哥哥負擔,還有可能接濟他哥哥。

    孫玉厚也有一個弟弟孫玉亭。原來是工人,這本來是件好事,但他丟掉鐵飯碗跑回了村,也就沒了收入。後來還要娶老婆,作為哥哥的孫玉厚為此付出了很多,原本就薄的家底被花了個底朝天。

    二、兩人的家庭情況不一樣,孫玉厚的負擔比田福堂重得多

    田福堂的家庭成員有四人:田福堂夫妻、田潤葉與田潤生。他雖然下有小,但是上沒有老人要照顧,田福堂的拖累少了很多。

    孫玉厚一家人口結構就完全不同,有年邁多病的母親,還有嗷嗷待哺的4個子女,單在醫療、學習上的花費就讓孫玉厚一家捉襟見肘。

    三、村官與村民的待遇不一樣

    田福堂當上村書記後,在村裡收入一分不比別人少,另外還可以時常在村裡“公款”吃喝,這又是給家裡省了口糧與花銷。這樣日積月累,可是一筆很大的財富。

    而孫玉厚呢,如果身體出現問題不能出工,那就沒有收入,但一家老少的吃喝每天一點都少不了支出。

    以上三點,導致勤勞的孫玉厚,在生活上卻比不過不幹活的田福堂。

  • 7 # 踏雪尋梅84396102

    村裡的一把手肯定會有很多隱形的好處,工分是長期的,上級來人吃飯如果在別人家,他可以早上不吃,晚飯稍微吃點,中午的公家飯可以足足的吃飽,如果在自己家,客人不可能都吃完,剩下的可能夠一家人的一兩頓飯,不要小瞧這些,日積月累,就知道了,如果出差開會可以有點額外好處,有人求他辦事也不會白著,雖然可能只是給點花生瓜子,瓜果蔬菜這也是管事的,那個時候二分錢可以買一盒火柴,窮人家一般買不起,但是他可以從辦事裡節省幾角錢,這樣時間長了就會顯出差距來!當然孩子少,沒有老人也是原因!

  • 8 # 爭取向上
    孫玉厚那麼勤勞,卻依然貧困是有原因的,個人認為原因如下:家底本身薄弱,家庭人口眾多和孫玉亭夫妻倆不會過日子,又加劇了家庭的貧困;兒女長大相繼需要讀書,母親常年臥病在床,蘭花家也需要接濟,地裡糧食產出只能勉強度日,無法改善家庭經濟;小說設定的時代背景,也限定了當時孫玉厚那一代的農民很少會富裕起來。家底本身薄弱,家庭人口眾多和孫玉亭夫妻倆不會過日子,又加劇了家庭的貧困;

    小說中一開始孫家的人物就是老母親、孫玉亭、孫玉厚妻子和自己的四個兒女。孫玉厚一個人承擔了整個大家庭的所有開支。由於父親的早逝,所以他又舉全家之財供弟弟讀高中,希望擺脫做農民的命運。讀完書後又找了一份正式工作,成為一名正式工人,讓孫家似乎看到美好未來的曙光。可孫玉亭沒工作兩年又放棄工作,嫌工作辛苦,鬧著回家要娶親。孫玉厚又迫不得已四處借債,張羅著給弟弟結婚,這讓原本貧困的家庭變得更加緊巴。而孫玉亭和賀鳳英兩個又不會過日子,生養了幾個孩子,家裡也是吃了這餐沒有下餐的。所以孫玉厚又不時要接濟他們,讓整個家庭的生活變得無以為繼,是一個十足的爛包家庭。

    兒女長大相繼需要讀書,母親常年臥病在床,蘭花家也需要接濟,地裡糧食產出只能勉強度日,無法改善家庭經濟

    孫玉厚四個子女除了蘭花沒有讀書,但也只是在家做一些家務。對家庭的經濟並沒有多少幫助。少安小學畢業,少平在原西縣讀高中,有孫玉厚和少安父子倆供讀。蘭香是雙水村第一個大學生,也由孫玉厚和少安父子倆供讀。雖然有少安在家幫襯著,可眾口之家除了吃,能拿錢出來供他們讀書實屬不易。母親常年的病痛折磨,雖然沒去醫院進行具體治療,但也每天數著藥片,需要吃藥。大女兒孫蘭花嫁給了王滿銀,生了兩個孩子,王滿銀好吃懶做不務正業,家裡也時常揭不開鍋。為此,孫玉厚也不時要接濟女兒、外甥一家。他們居住的黃土高原地區,本身就是貧苦之地,糧食作物產量低,除了家人食用,難得有結餘。這讓與土地打交道的孫玉厚夫妻,也沒有其他辦法來改善家庭經濟狀況。

    所以不管孫玉厚如何勤勞辛苦,僅靠他一雙手的勞動力是無法改變整個大家庭的經濟狀況的,他承擔了太多家庭責任。上要贍養老母,下要養育子女,中間要接濟孫玉亭和女婿一家。

    小說設定的時代背景,也限定了當時孫玉厚那一代的農民很少會富裕起來

    下說設定的時間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而孫玉厚是在這個時間段前的了。那個時代農村人幾乎很少有富裕的。社會政治環境也困住了孫玉厚這樣農民的手腳,無法改變自己家的經濟狀況!

    所以孫玉厚代表的那個時代的廣大農民的形象。

    而天福堂一來自己是幹部,二來自己家底比孫玉厚好,三來他只有兩個孩子養育,四來他有個田福軍的弟弟!

    所以他過的比孫玉厚要好!

  • 9 # 半個自我

    福堂叔是村支書,是可以不用到大隊的地裡面去掙取工分的,自己地種的糧食就都到自家糧倉了,另外家庭結構也就兩老一兒一女,電視開始的時候女兒已經是人民教師了,待遇也挺好,所以家裡基本屬於每年都會有剩餘。玉厚叔就不同了,奶奶長年臥床不起,張羅玉亭叔讀書結婚,幫寸大女兒,還有兩個讀書,負擔是相當重的,所以每年基本入不敷出。長久以往,肯定集體形成了貧富差距。

  • 10 # 滇農老崔

    〈〈平凡的世界〉〉這部電視劇是中國著名作家路遙先生的作品改編的。劇情寫到了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農業民生問題還處於一個驗證改革的階段。中國的農業生產,還是大隊部生產製,統一生產管理,統一分配糧食。當時基層領導權利很大,村裡集體的事都是他們說了算。容易犯官僚主義,他們只領導不參加勞動,在分配糧食的時候還要多分好分。當時勞的動人民不是說你辛苦的勞動就會有好的回報。

    1,劇情講到的孫玉厚,他是一個勤勞樸實的農民。家裡上有80歲的老母親,下有兒女,還有一個好吃懶做的弟弟,弟弟給家裡帶來許多麻煩。孫玉厚一家之主讓弟弟上學,託人給他找工作,不爭氣的弟弟在工廠不好好幹活,偷奸耍滑被工廠辭退。回來作為哥哥的孫玉厚,還得幫他建立新的家庭。給他找媳婦,還把最好的房子讓給他。一番超持下來家庭開支已達到了極限,欠了不少外債。他的兒女也面臨著成家上學,也需要花錢。大女兒因為家裡平窮也沒找到一個好點的家庭,兒子少安聰明思想超前敢想敢幹,也是因為家庭他放棄了學業,放棄了自己的戀人,回到農村幫父親撐起了這個貧窮的家庭,後來遇到自己的妻子秀蓮,秀蓮是個好女人,對家庭有責任心,精明能幹。經過幾年的努力奮鬥日子漸漸好起來,少安和妻子也發展了自己的事業,其他兒女們也長大成人。可是天有不測風雲,秀蓮患了不治之症,一家人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在村民們忙於過年的時候,孫玉厚挑著籃子去大路上撿糞,其實他心裡是放不下兒子和兒媳婦,到大路上去,等他們歸來。

    2,再說田福堂,這人當時應該有一定社會背景,也許對社會做過貢獻,不然村民不會擁護他做村領導。那時基層領導的權利是非常大的,村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們說了算,村裡是大隊部生產製,他不用參加勞動每年還得分給他足夠的糧食。因為他弟弟在縣裡面當領導,好多基層領導得給他面子。弟弟是個清潔廉明的好官,為農民謀足了福利。是改革開放的功巨。漸漸國策改變了土地,實行土地下放到戶,村裡人都分到了土地,好多農民勤勞發家,有的搞種植,有的搞養殖,只有村裡的領導田福堂,孫玉亭還在做他們的官僚大夢。我相信靠自己雙手辛勤勞動好日子都會來到的。

  • 11 # 飄過的紅楓

    這是那個年代最正常的事情,田福堂是老資歷的大隊書記,本身就是個土豪,他弟弟先後擔任他們縣的二把手,地區專員,地委書記,省委副書記兼省會城市書記,田福堂自然而然地過著好日子。移民到雙水村的孫玉厚一家,是外來戶,受排擠,挨白眼,吃苦受累很正常。

  • 12 # 星火情殤

    所有的小說,都會有對比,好與壞的對比,或者窮與富的對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孫玉厚和田福堂就是一組相互傷害的對比,是窮與富的對比,是生活的好和壞的對比。

    田福堂作為上世紀70年代的大隊書記,每月工資收入最起碼要在30元至40元之間,要比當地民辦教師工資高得多,田福堂一個人一年的工資收入,就相當於孫玉厚全家的收入,除了職務上的工資收入,田福堂還有所在小隊工分上的收入,權力也要比現在的村書記大得多,村裡誰要是犯錯誤了,村書記一句話,就可以抓起來,給剃上大光頭勞動改造,孫玉厚的姑爺王滿銀,就是被村上抓起來修水庫進行勞動改造,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大隊書記必然是村裡首富,其次是各小隊長,會計,這是不爭的事實,上邊來人村裡要供飯,和村書記關係好的人家,就是供飯點,花多少錢村上記賬,年底時統一結算,賬上記多記少不可能那麼清楚,和村書記關係好的人家,日子過得都不錯,吃飯時,小隊長會計都要作陪,吃點喝點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當兵,工作,政審等等都是書記說了算,例如有人在外地工作,要入個組織,必須有原地村書記的政審蓋章,證明家裡三代人沒有問題才可以。

    現在可以想象一下,田福堂作為雙水村的書裡,權力究竟有多大了吧,會有多少資源被田福堂支配了吧,手中的權利不是現在的村書記能夠比的。

    田福堂的弟弟田福軍,縣裡副縣長級別,在那個年代,工資在當地是最高的,吃喝住都是公家的,工資基本不用動,別看那時候工資不高,可是福利待遇好,單位都有食堂,吃一頓飯,幾乎便宜到了免費的程度,花不了多少錢,而且可以全家吃食堂,白麵饅頭普通人家根本就吃不到,孫少平被田潤葉叫到田福軍家,給孫少平買了一小盆饅頭,那時候的差距,就是白麵饅頭和高粱米麵的差距,田福軍在經濟上必然也會幫扶自己的哥哥田福堂。

    孫玉厚只能靠自己的一身力氣在村裡賺工分,養活四個孩子,還有一個不爭氣的弟弟孫玉亭,供孫玉亭上學,本以為弟弟當了工人會有出息,可是孫玉亭吃不了苦,因為一個月才一筐土豆的工資,所以跑回了老家,孫玉厚給弟弟娶妻,拉了一屁股饑荒,讓孫玉厚一輩子也沒翻過身來,此外大女兒蘭花又嫁給了一個不務正業的二流子王滿銀,更加重了孫玉厚的負擔,所以孫玉厚這輩子註定了要勞累一輩子,甚至累駝了背,孫玉厚這一生,是很無奈的一生,有天大的本事也沒有用,這就是時運不濟,論精明不比田福堂差,可是田福堂家裡光景越過越好,孫玉厚卻越過越糟,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和孫玉厚的人生是一樣的,這就是時代大環境造成的結果。

    聯產承包責任制最開始時被稱為單幹風,孫玉厚最適合聯產承包,因為他能幹,而田福堂最適合吃大鍋飯,善於統治人,孫玉亭就是田福堂的最得力干將,聯產承包責任實行後,沒有了階級鬥爭,田福堂也就成了英雄末路,只能在家哄孫子,這就是時代環境的變化,讓英雄變成了平庸,從平凡的世界這本小說,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人生借鑑,不是一個人有能耐,就可以成功,要有適合這個人發展的環境,龍游大海方可以興雲佈雨,反之就是虎落平陽被犬欺,時代能夠淘汰多少英雄,就會造就多少英雄。

    總之,時代沒有錯,生活也沒有錯,錯的永遠是自己,有本事的人,誰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誰就是弄潮兒,田福堂當年跟上了時代的節奏,所以他風光了半輩子,而孫玉厚則是勞碌了一輩子,孫少安跟上了時代的步伐,所以他必然會成就一番大事業,而孫玉亭卻是一個死狗永遠扶不上南牆,毫無本事的人。

  • 13 # 五秒魚

    社會地位和家庭結構造成了這樣的差距。

    首先,從社會地位上來說,田福堂是雙水村的村支書,大小也是一個官,生活條件上自然是不錯的。

    孫玉厚家,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上下幾代人都沒有出過當官的。相對來說,孫少安算得上是孫玉厚家的半個頂樑柱。

    田福堂的弟弟田福軍,在生活上自然而然會給田福堂很多幫助,社會地位也不太一樣。雖然那時候走後門不是很流行,但是不難看得出來,作為村支書的田福堂也沒有少的好處。

    從家庭結構來看,田福堂家只有兩個孩子,生活壓力相對來說比較小,而且上面還沒有老人。田福堂的妻子身體也不錯,也能幫著幹活。

    孫玉厚,上有老下有小,孩子還比較多,孫少安的媽媽也早早的離開。孫少安的奶奶常年有病,醫療費用也是一筆開銷。蘭花雖然已經結婚了,但是二流子王滿銀不務正業,加上蘭花的兩個孩子,基本上都靠著孫玉厚一家。總體來說生活負擔還是比較重的。

    再然後,田福堂一家其實還是有些積蓄,能培養出田福軍這樣的人才,自然而然不是普通人家,從雙水村人對孫玉厚家一開始的態度來看,孫玉厚一家應該祖上並沒有留下多少家業。

    與田福堂的弟弟田福軍相比,孫玉厚的弟弟孫玉亭,那也是孫玉厚的一個負擔,就是當初娶媳婦,也是孫玉厚借錢娶的。孫玉亭夫婦都是好吃懶做,很多時候還要從孫玉厚這裡拿一些好處。

    綜上所述,孫玉厚,雖然比較努力踏實,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生活過的並不如田福堂,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字貨幣未來發展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