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鎮方玄綽
-
2 # 開滿鮮花的樹007
自愛是保護自己免受他人的傷害,自私是卻是建立在傷害他人的基礎之上的。
舉個例子,小A不喜歡當小B的情緒垃圾桶,因為覺得很壓抑且對自己不公平,所以小A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小B,至少當小B情緒不好的時候要遠離她。但是小A說:“這不是自私嗎?人家好的時候你就和人家在一起,人家難過的時候你就拋棄人家?”現實卻是,將他人當成情緒垃圾桶本身就是一種傷害,誰也沒有義務要來撫慰你。因此小A的遠離並不是自私,而是自保。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的義務,也都有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的義務。
-
3 # 三隻魚影
自愛,就是潔身自好杜絕不良習慣和社會惡習。
自私,就是事事都考慮自己,不顧及別人。自以為是,感覺世界都要以自己為中心點
-
4 # 溫柔的鯨
自愛與自私的區別在於這樣兩個方面:
1.方向
2.結果
有很多人分不清自愛和自私的區別,認為愛自己是自私的表現。
其實自愛和自私是完全不同的,自私向外求,希望從外界獲取些什麼而使得自己幸福,所以自私之人不停地向外索取;自愛則是向內求,把目光投向自己,主動斟滿自己的杯子,自己讓自己幸福快樂。
自愛之人尊重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傾聽自己的心聲,不因為他人的目光,挑剔自己,為難自己,委屈自己。
自愛之人取悅自己放在取悅他人之前,不為了取悅他人做會使得自己萬分痛苦的事情。自愛之人不會不好意思拒絕他人的請求,而做違背自己本心的事情,結果搞得自己痛苦不堪,怨氣沖天。
面對他人的要求,如果 自己做不到也特別不願意去做時,自愛之人學會適時適當地拒絕。
是自愛,還是自私?還有一個判斷標準就是看結果。
自愛的人不容易引起他人的憤怒、敵意和反感,而是容易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援。自私的人則正相反。
我講一個自己的故事。某一個下午,我和朋友約在上海外灘附近的一家咖啡館聚會。
兩人坐定之後,服務員讓我們點單,這家店下午茶的套餐是128元一位。
我因為剛在家吃過午飯,而且不喜歡他們下午茶中的甜食,所以只想喝一杯咖啡。
於是,我問服務生,單點咖啡可不可以?服務員說,可以,然後我就點了一杯40元的咖啡。
有趣的是,這位女服務員瞬間給我甩臉色,說一句,那這個餐巾不用了。
動作非常粗魯又迅速地抽走她剛鋪在我大腿上的餐巾。面對此種情形,我在心裡笑笑,沒當一回事,繼續和朋友一起聊天、看書、看風景。
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沒錢吃他們的下午茶套餐,而是我不需要,我確信我自己只需要一杯咖啡,我也不會因為你甩我一個臉色我就改變自己的決定。
我沒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這個服務員對我尊重起來,給我倒熱水,遞紙巾,服務態度來了一個180度轉彎。回家的路上,朋友還特意提起此事,稱讚
我內心強大。其實我也不是內心強大之人,我只是堅持我自己,尊重我自己。
懂得享有和堅持自己合理的權利,不過這是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做到的事。
一個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很難換來別人對他的尊重,在我們的團體活動中,有一位年輕女性成員一直很難去尊重自己的內心感受。
不知道如何愛自己,常常有很強烈的不配得感。她和我們分享自己的故事,曾借給男朋友三萬多,男生還了兩萬。
兩個人分手後,女生糾結要不要讓對方還剩下的一萬多元,在這段戀愛關係中,她在物質和精神上都是付出比較多的一方, 也受到了很大的情感傷害。
她就“要不要”前男友還錢”一事詢問自己母親的看法,她母親說:“你前面都做了好人,你現在去要錢顯得你很小氣。”
可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這錢本來就是屬於她的呀。我不禁猜想,也許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位“濫好人”般的母親,她的女兒才不懂得如何愛自己。
很多人因為分不清楚什麼是屬於自己的正當權利,又常常囿於所謂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勇於奉獻和犧牲"的道德準則再加上同樣邊界不清。
分不清“自己的事“別人的事"的社會觀眾施予的道德壓力,所以,他們在人際關係中缺乏界限,盲目退讓,成為不懂拒絕,不懂維護自我利益的濫好人。
經年累月之後,就變成一個內心痛苦糾結,充滿忿忿不平情緒,委屈滿腹的人。
一個不懂得尊重自己的 人很難換來別人對他的尊重。 一個大一的女生寫信給我,訴說自己在寢室的人際關係中遭遇的困擾。
她寫道:“很多人和我玩得好,是因為我時常在討好她們,我時常會請他們吃飯,時常給他們帶吃的,時常用我的淘寶我的錢幫他們買東西,時常給他們充話費,他們叫我時總是找我要錢、請客、幫忙,我是不是很悲催呢?”
她還說,“就這十天左右時間,我的錢已經被"朋友們’花完了....以前這種情況經常有, 但是我從不主動問他們要錢,因為我實在不知道怎麼說,我不好意思張口。都是主動給我,我才收。”
在她的內心深處,她不相信自己這個人本身能夠得到別人的喜歡和認同,認為只有透過給別人錢花,幫別人忙的方式才能得到別人的喜歡和認可。
結果,別人真的如她所願,不喜歡她,花她的錢也是理所當然。
女性的自尊不足, 在婚戀上常常造成悲劇。
低自尊的女性,當遭遇戀愛物件施加的語言和身體虐待時,她會選擇忍受,甚至會不自知,即使對方是個人渣,對她很壞,她也很難結束關係,轉身離開。
她在別人不尊重她的時候能活得自在安然,而一旦遇到一個真心愛她,尊重她的戀愛物件時,她會感到不真實,不安,認為自己不值得,不配,在無意識中做出各種自毀幸福的事。
她們不覺得自己這樣會討人喜歡,不覺得別人愛她們是自然或正常的事情。於是逃避或者破壞關係,讓自己從這種被愛的不安中離開,重新呆在熟悉的不被愛的痛苦泥沼裡。
學會尊重自己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場漫長的旅程
一個懂得尊重自己,堅持做自己的人容易換來別人同樣的尊重,甚至因為這份尊重和堅持帶來影響他人的力量。
我家附近有一個老太,頭髮半白,六七十歲的樣子。因為中風的緣故,她的手腳很不利索,走路的姿態是以非常細碎的步子騰挪前進,手腳也非常不協調,走路的樣子看起來滑稽甚至可笑。
但是她堅持每天一個人在家門前的馬路上默默地走著,每天兩三次,一次一個多小時。剛開始我偶爾還會聽到一些路人在她身後嘲笑她,議論她。
就這樣,好幾個月過去了,她還是一個人默默地走著, 不過她的步子可以邁大一些了,走路的樣子也比以前協調許多了, 再也沒有人在她身後嘲笑她。
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看到她在路邊的綠地上,帶領著一群老人做運動手腳的健身操。
夕陽西下,Sunny灑在老太身上,她的身邊站著圍成一圈的多位老人,她喊著口令,做著動作,其他的老人看著她,跟隨著她一起運動。那場景令人感動和唏噓不已。
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尊重自己,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堅持做想成為的自己,大多數人都像海面上擁擠不堪的船隻隨波逐流。因為他們很多人都沒有自己,談何尊重自己。
學會尊重。因為他們很多人都沒有自己,談何尊重自己。
學會尊重自己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場漫長的旅程。而那些已然懂得尊重自己,正按照自己的心意好好生活的人不僅配得上他人的尊重,還配得上他人的喝彩與讚歎。
-
5 # 凱麗姐
很好界定,自私是自我為中心的表現,所有的事情,利益自己優先,對別人的感受不管不顧就是自私。自愛,一個人愛自己,維護自己形象,自尊的體現。所以自私與自愛是兩個概念,並不衝突。
-
6 # 使用者洇渡人
自愛“過份愛惜自己的羽毛,只能看不能用”,自私“佔有別人的羽毛,並收藏起來”。所以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也不要太不把自己當回事。
-
7 # 素素56792842
自愛就是尊重自己,吃喝拉撒本質就是索取,索取有度懂得感恩大自然的饋贈,懂得感恩農民兄弟們的辛勞,懂得爹孃辛苦,從而尊重他人,就是自愛。
-
8 # 手機使用者劉西旺
自愛:自己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和言行舉止言談和做人
自私:自己對任何事情和物品必須自己得到和擁有.
-
9 # 徐國華
自私的人往往打著自愛的口號去安慰自己,欺騙別人。在一個自私自利的人眼中,這個世界只有他自己一個人。那麼如何區別自幹麼和自愛呢?由於常常有人把自愛跟自私混淆不清。自私的人自認為他是自愛的,把自愛與自私等同起來,所以一些不明事非的把自愛認為是不道德的。
在這裡,我想詳細地描繪一下自私自利的人,以便澄清這兩者之間的區別。不再一味地自私自利下去。因為自私是自愛的最大攔路虎。
分清自愛與自私的區別,對於那些擔心關心自己和看重自己就是自私自利的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自私的人和自愛的人,其中心是一致的:即每個人都把自己放在自己生活的中心的第一位。然而其核心是完全不同的:自私的人圍著自己的利益轉,把目光往外看,看看可以獲取多少利益。他相信無限的擁有能帶來幸福。他甚至一點也不關心自己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地位,自己怎麼樣對他來說也不重要,只看重自己略奪的利益多少。
自愛的人把目光對準自己,涉及各個方面,他做事為了自己,同時也為了別人,就是,因為他願意付出。他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存在感興趣,注重自己的行為表現,和在大眾面前的形象,自己怎麼樣對於他來說很重要。
回覆列表
自愛,是愛自己,但並不傷害他人,與世界和平相處;
自私,是不擇手段來利己,世界如何,與我並不想幹;
自愛,是追求獨立、平等,活的瀟灑,更需要自我的修養;
自私,是赤裸裸的逐利,受不了吃一點點虧,不會為他人付出;
於是,自愛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因為他與世界是平等的;而自私,在世界的眼裡,他是寄生蟲,因為自私的人只想著佔世界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