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者瑞鋒
-
2 # 瓷說歷史
古玩傳承有序這句話來自拍賣公司,是他們運作和拍賣的詞彙,實際上,就是指拍賣公司只拍曾經在拍行上拍的東西,至於古董的真假,不是他們關心的。市場上的古玩真的有傳承有序一說嗎?回答是很難有,只是一個謊言罷了。
中國的改朝換代,都是以暴力革命開始,以破壞一箇舊世界結束,故能把前朝文物私人儲存下來是少之又少的。中國的歷史有幾千年了,改朝換代十分頻繁,都是透過暴力來推翻前朝統治的。如漢朝推翻秦朝時,就一把火燒掉了阿房宮。老百姓在這過程中,流離失所,連飯都吃不上,哪有精力去儲存文物?所以,戰亂時期,文明的摧毀是非常徹底的。如果還有文物流傳下來,那也是取得政權的皇帝所有,如前朝皇宮內府的奇珍異寶被後朝奪取,不會流入民間的。因此,說民間有宋朝文物是自己祖先遺傳下來的,基本上都是謊話。
新中國成立後,經歷過破四舊和文化大革命運動,僅存民間的一點文物不是被燒燬就是上繳國家了。中國的破四舊運動,就是凡是過去的私人收存東西,全部要銷燬,叫砸碎舊世界。到了文化大革命,私人被抄家不計其數。什麼叫抄家?就是紅衛兵們對先前的大戶人家進行破門搜查,凡是與舊社會有關的物件全部搬走,一件不留。山東響應打倒孔家店號召,把存在了上千年的孔廟都搗毀了。
到了改革開放盛世,玩收藏的人多起來,古玩城繁榮,但玩假貨的是主流,因為真貨大多是土裡水中出來的,公開買賣違反文物法有關條款。現在古玩市場,還是可以買到許多老貨的,但與能稱得上文物的古代藝術品還是有距離。真文物來源大多不明不白,又不能公開交易,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故非常不透明。拍賣行因為有了不保真這一拍賣條款做基調,大肆拍賣自己運作的假貨。凡是曾經上拍的所謂文物,他們就稱為流傳有序,現變成了規矩。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流傳有序只是拍賣行裡流行的行話,與現實情況不相符合。在收藏界有這樣的說法:玩拍賣的是一個圈子,玩古玩城地攤的又是另一個圈子,它們互相不往來,各玩各的。想新入古玩這一行的新手,自己去悟上面的話,將對你有好處!
-
3 # 古稀老玩家
“傳承有序”純屬某些專家在忽悠收藏愛好者,有誰能說清楚一件博物館宋瓷從出窯到現在整個過程?就是一件清代瓷器又有誰能說清楚出窯後的過程?這隻能是他們拒絕承認民間高檔藏品的藉口而已。改革開放40年就不說多少古墓被盜,只說這40年有多少大小工程開挖了多少古墓?有多少開挖的古墓上報國家文物機構?上報是要耽誤工期的,還有可能要更改圖紙,承包商是要算經濟帳的。這些出土的文物都到那裡去了?有的被“贗品”專家鑑定為“工藝品”流出國門,還有幾乎都流入民間。估計這40年出土的文物如果都收歸國有可抵十個故宮博物院也不為過。
-
4 # 華藝珍藏
傳承有序,本來是用於字畫鑑定上的一句述語,意思是可根據畫上所蓋的收藏印章,能辨別出該畫被哪些歷史人物珍藏,從而判斷其真偽。現在被一些所謂專家套用於所有藏品,以欺騙觀眾和抬高他們所謂的鑑賞水平。試問,誰能拿出證據證明一件明代以前的藏品是你家祖傳的呢?既然拿不出,又如何證明流傳有序呢?
-
5 # 修逺閣
請問:
1/、所謂的“傳承有序”,無疑是包含著“時間”與“空間”的概念的。那麼,在“空間”——海、陸、空,我們暫時不計入“空”(有關隕石等別論),則存“海”與“陸”,而更多的是耒源於“陸”——地表上的暴露與地下的“窖藏”與“墓葬”;而“時間”,短則以百年計,長則史前文化時期。試問有關此“流傳有序”的提出者和支持者,單就“時間”而論,“流傳有序”的時間劃分是怎樣的?是百年計還是上千年計?有誰能穿越(不說百年)七、八十年就懂玩古玩文物並注意到其流傳的路徑?即使少數宮室記憶體的,又有經過什麼進一步的考證?
2/、或許此論的提出者和支持者會辯解說,不以他計,只以拍賣或交易的上下家而議。那好,下家好說,請問對上家又有什麼界定?試以眾所周知的2.8億成化雞缸杯為例。在20世紀80年代香港蘇富比拍賣行第一次上拍的是仇炎之老先生所藏的一對雞缸杯,往後的歷程大家上網一查便清楚了,且不說;而仇老先生獲得此對雞缸杯則是20世紀50年代在香港一家古玩店中邂逅以1000港幣所購;請問之前的“傳承有序”又有誰知?!再一例,揚州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據說是一位朱老先生為保護文物著想,把此傳家寶在20世紀70年代以18元賣給了文物商店;我們除了相信,又有誰考證過此梅瓶在朱家的世代有序的流傳?!還有其他種種館藏文物又是怎樣的“流傳有序”?!
3/、在國家頒佈的《文物法》中,對於藏家藏品買賣或相互轉讓的活動中,除了嚴禁盜墓、偷竊等非法活動,允許在文物商店或拍賣公司的拍賣活動中合法購買,也沒有申明相應的物品必須“傳承有序”;有關拍賣行的關於送拍的規定中必須註明物品合法的來源之外,也沒有要求填寫“傳氶有序”的來龍去脈?!相關的《拍賣圖錄》從未見過對每件拍品“傳承有序”的介紹?!是否可以說“流傳有序”之說,前後左右並沒有法律依據?!
故之,
4/、古玩文物的轉讓、交易是否合法必須以法律法規為準;古玩文物的真假(膺)必須以文物本體為判。所謂的“古玩文物傳承有序”之說,說白了就是講故事、拼“包裝”!講“故事”容易,著述“起居注”卻非常人所能的!另一方面,持此“流傳有序”說者既是在一些拍品上給好高望遠者下套,也是在打壓普通藏家愛好與快樂!只不過我們的很多藏家不信邪,只要自己的藏品好、經得起推敲、科學的鑑定與欣賞,愛在其上樂在其中,“流傳有序”自我開始,又豈不是一幅好的篇章,又有何妨?
最後,建議持“古玩文物流傳有序”說的提出者和支持者,是否應該反思一下呢?
以上膚淺之見,敬請智者指教!在此謝過!
-
6 # 以瓷惠友
所謂古玩文物傳承有序是真的嗎?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宣告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所謂古玩文物傳承有序是真的嗎?
“傳承有序”或者“流傳有序”其實不過是古玩文物中書畫類特有的一種由各代著名收藏家在所收藏的書畫上籤蓋自己獨特印璽以證明書畫的真實性的方式而已,但如今已被別有用心之人無知、無恥、無能地濫用了,居然無限放大到了所有古玩文物都要“傳承有序”,實在令人齒冷!
尤其是歷經文革割裂斷崖式的傳承之後,幾十年的文化斷層嚴峻地擺在人們的面前,現在的人們對古玩文物的傳承基本上都是從零、從負數開始摸索和探索起步的,大家都起點基本都一致,誰都不比誰更強上多少,何談“傳承有序”,誰都不服誰,又何談“傳承有序”?
“傳承有序”早已在古玩文物界墮落成了有話語權卻無甄別能力和水平的無能、無道、無知無恥之徒拒認民間真品、珍品甚或臻品的“尚方寶劍”,把古玩文物鑑定界的醜惡、邪惡與罪惡淋漓盡致地發揮到了極致!“傳承有序”,我呸!
上幾件古玩圖片,以證上言,以餉同道。
北宋吉州窯神聖之品黑釉外鷓鴣斑內剪紙三兔紋雞心碗。
北宋吉州窯神級臻品黑釉白珍珠雨灰白色木葉紋碗。
北宋吉州窯神級臻品黑釉外玳瑁釉內剪紙仨蟋蟀紋雞心盞。
-
7 # 金一閣
你們都沒明白他們這些人說的傳承有序是什麼意思。他們說的是一件東西只要在近一、二百年內,能夠有故宮的記錄、有名人的記載就行。最關鍵在於"名人"這兩個字上。因為名人才有這個能力證明這件東西的真偽,而廣大的貧民百姓是沒這個能力的。所以說只有具備這個條件下的東西才是東西[捂臉][大笑][呲牙]其它的他們一概不認。管你東西是什麼,都不重要。所以大家以後想要弄件真東西的話,首先不是看東西而是先找到記錄這件東西的證明材料然後再下手✋[可愛][大笑][呲牙]
-
8 # 李冀農
通過幾十年收藏,應該說這話還是有道理的,擁有好藏品的人,一定是有愛好有錢有品位有機緣的人!.差一條都很難獲得好藝術品!
-
9 # 潞河堂古玉館主
古玩傳承有序都是故事,除了書法字畫有文字的東西上邊有作者和歷代收藏者的印章和題拔,還有就是故宮的有帳的東西是傳承有序,後進貢入宮的都不能算,因為入宮之前的經歷只能當故事聽,只包括當時宮廷自產自藏的東西是傳承有序,現在連國外拍賣行都學國內拍品備註出自某某公爵家族,某某將軍家族也只能當個故事聽聽,還得看東西,好東西自己回說話。
-
10 # 周弋
貧苦百姓後人沒有傳承有序的東西,只有資本家財主富商後人才會有。傳承有序把窮人淘來的寶物拒之門外,越窮的越窮,越富的越富。
-
11 # 秦渝趙秋實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傳承是什麼?唐宋元明清一個朝代一個朝代傳到了現在,都是炎黃子孫,華夏血脈這就是傳承,包括物品,美食,工藝,思想等等,一件古玩藝術品歷經磨難,滄桑,終於重見天日,只要在中國人手中,就是最好的傳承,流失海外在迴流的可以叫傳承,在國內的卻沒有合理的說法,這不正常,出國就能身價倍增,有了身份證,這是恥辱,是對我們祖先的不敬,中國人自己說好沒人信,外國人說好就大肆宣傳,這是什麼邏輯?標準的文化漢奸。有序更可笑,請問誰能說出自己家100年發生的大小事情,真正的傳承有序是一個民族的思想,一門技術的發揚光大,一個華夏兒女的愛國熱情。收藏界的傳承有序就是一個笑話,一個阻止民藏進入最高藝術殿堂的門檻。
-
12 # 康橋78
這是一種教條或者什麼的冼腦公式。後人沿著前人的製造與道路演義並進,後人仿前人並有所創新改變才使得中華文化一脈相承。流傳至今的古董形制只是年代不同而已,無論如何他都是中華民族歷史留下的遺存,難道就不叫傳承有序了?並非所有的古董文物必須經過什麼侵略者之手,並非經過什麼人之才才叫傳承有序。僅借稀奇古怪之手而叫賣他人純粹是一種騙利之態。
-
13 # 鄭為民3
所謂傳承,就是從古至今有存留下來的一切事物。並不是那些不學無術的所謂專家的說詞。傳承包羅萬有,盡皆有序。並不是一件古物在某家族留傳史。歲月流逝,朝代更迭,曾經的皇親國戚,如今亦是平頭百姓,難道就不是傳承嗎?遠古物事如今現世,難道就說無序嗎?這些專家,可笑至極!
-
14 # 孟掌櫃vlog
所謂“傳承有序”說
傳承有序不可細究。宜粗不宜細,一細問題就來了。何謂傳承有序?簡單點說,即上一代往下一代傳續,下一代對上一代的所傳物件進行儲存保管收藏等等。
傳承有序的儲存物件也非常苛刻,專指可活動物件,如某件古董、書畫等。不可活動的物件是指建築類和固定性遺存,比如故宮、寺廟、古墳、巖畫以及不可隨意移動的古蹟類(這類固定物件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並流傳)。
而活動物件即使有某些相關的記載、明細、登記等,也不一定能保證有全部中間相繼環節的佐證,而失掉其中任何一環,都很難被定性為傳承有序。難就難在:一個是傳承,一個是有序。都要以時間、地點、人物、可靠記錄來說話。否則,就不可能被完全採信。這是因為證據本身的可信度還須再證明。比如,弄一箇舊的包裝盒之類的輔助性東西來旁證,或拉扯海外迴流、名家名人等等諸多想盡之方法,已到了使人驚訝物品真假屬性竟然還附加這些華麗內容,不能不令人擔憂以至無言以對的程度。之所以擔憂,是因為真假本身實在和名家名氣以及海外無關。至於為提高檔次之考慮之初衷,已不是用傳承有序之類可以解釋清楚的。
再加以“潤色包裝”,更使該說法神乎玄乎,但也更使人憑添疑惑。
若是跨國類物品,又會增加多少可信度和考證環節?
在所謂傳承有序的說法中,還習慣把某件物品的買賣成交或展覽等通通拉扯進來,目的均是為某件物品獲取天價作鋪墊。只有說得越神,吸引力效果將會使一切疑問都可能暫時降低甚或煙消雲散。一時間,物品所謂的真實性或價值被“傳承有序”所大大給力。
其實,對所謂“傳承有序”,尚無刨鍋砸碗考證到底者,如非要窮究到底找出破綻並非不可能。好在有願意相信者。願者上鉤,天經地義。這裡,不但名字好聽,且上等次。
不願上鉤者,或只能說一句:傳承有序永遠不等於物品屬性(真或假)。如讓時間來擠水份,其最終不被擠出去的把握實在不大。
除了傳承有序,現在還有流轉、流傳有序等等說法,都存在不可細究之問題,分析起來同上述情況大同小異。一句話,千萬別被忽悠了。
-
15 # TY笑犇
傳承有序只有歷史文化!研究還原歷史真相!器物自己會說話,定真假!同一器物在大眾手裡假,磚家騙到手就真。這是偽大師!偽傳家編故事!大作家!傳承有序是偽大師!偽專家搶奪話語權,打壓民藏的手段!器物自己會說話,辯真假!
-
16 # 大明御瓷
所謂的"傳承有序,海外迴流",只是偽專家、文物拍賣私益集團的美麗謊言。欺騙的是不懂文物鑑定知識的國內傻逼富豪,任何一件有著幾百、上千年的文物藝術品,誰也無法說得清楚它中間經過了多少人的手傳下來的,東西的真假唯有東西本身可以反映出來,而不是道聽途說。
回覆列表
所謂“傳承有序”,就是要藏家自證藏品不是你盜墓所得,或者至少證明藏品是你爺爺留給你,而且你能證明,你爺爺也不是盜墓賊[可愛]這難度有點大[我想靜靜]所以到國外找個爺爺(海外迴流)是最省事的,國外的爺爺是搶的還是盜的,這沒人管[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