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釘棺材
-
2 # 茶餘飯後聊閒天
因為,武松的故事最精彩,其實那也是民間最精彩的流傳故事之一。武松電視劇呢也是拍的最好的。。所以讀者都喜歡武松,我也喜歡,和魯智深李逵一樣嫉惡如仇,但更有智慧,智勇雙全。但是誇獎武松武功在梁山能排前三的就不是讀者了,是電視觀眾了。
-
3 # 頭上朗月
無疑,武松是施耐庵"水滸傳"一書中所著力刻畫的典型人物之一 ,出場時便以景陽崗打虎做鋪墊來表現其勇力過人 ,在和大郎的兄弟聚首中則寫照得那樣親深情重,鬥殺西門慶有仇必報,不畏權貴,醉打蔣門神拳法精妙,武功卓絕,血濺鴛鴦樓剪除群醜 ,惡氣長舒;所以,"一言以蔽之",在他的身上集中了正義,果敢,堅韌等堪為鐵骨錚錚我們民族的優秀品格,千百年來成為國人心目中倍加推崇的精神寄託,這難道不是揮之不去的一種英雄情結嗎?
-
4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最受人們喜愛的英雄武松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看了這段熟悉的描寫,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是誰吧?天傷星行者武松是也。武松是《水滸》中最膾炙人口的人物,對於廣大中國人來說,這絕對是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而在老百姓心目中,那“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水滸英雄的代表理所當然是武松,可以說他是梁山第一好漢,一個敢做敢當的熱血青年,前半部《水滸》壓軸的人物。
武松是施耐庵最嘔心瀝血刻畫的人物,一個人就佔了整整十回的篇幅。這號稱“武十回”的故事(從23回到32回)是《水滸》中最有名的章節,其中如“打虎”、“殺嫂”、“鬥殺西門慶”、“打店”、“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都是突出刻畫英雄形象的精彩篇章,也是老百姓們最津津樂道的故事。
武松作為《水滸傳》的靈魂人物,他一生的故事,可謂多彩多姿。武二郎第一次英雄出場,就是赤手空拳打死危害四方的吃人老虎。比起李逵、解珍解寶兄弟的殺虎,武松打虎是真正的硬碰硬,最有英雄氣概的。武松因為打虎有功,被陽穀縣縣令破格提拔為步兵都頭。結果巧遇哥哥武大郎,兄弟團聚。但當他替縣令把在任兩年多的搜刮金銀送回東京的時候,耐不住寂寞的嫂子潘金蓮與西門慶勾搭成奸,導致了武大郎的死。而武松在得到確鑿的證人和證據的時候,早已上下行賄的西門慶已經封住了縣令的良知。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武松只能選擇自己解決,殺嫂,鬥殺西門慶。最後被“脊杖四十,刺配兩千裡外的孟州”。
然而,這世間到處惡人橫行。孟州小管營施恩其實也是個地方惡霸,結果在與同樣混跡官場的黑暗勢力蔣門神“黑吃黑”的比拼中大敗虧輸。於是,為了對付蔣門神,他別有用心地籠絡武松,和他結成了異姓兄弟。深感知遇之恩的武松為了報答施恩,醉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結果又引來了官司:孟州守禦兵馬都監張蒙方,受了蔣門神和張團練的大量賄賂,定下“指鹿為馬”的栽贓陷害之計,將武松陷入死牢。於是完全冤枉的武松,死罪可免,活罪卻難逃,成為梁山上唯一的一個雙重發配的人物,這次是以戴罪之身“脊杖二十,發配恩州”。
但是,黑惡勢力並沒有放過他,仍要置他於死地。武松是個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快意漢子,當他明白到這個社會已經沒有公正可言、法律已經不能相信之時,他奮起反抗,用身帶枷鎖連殺兩名防送公人、兩名蔣門神的徒弟!相對比林沖、盧俊義面對相同兩個公人董超、薛霸的窩囊行徑,武二郎的表現可圈可點,實在是讓人看了快意酣暢!武松的這次反抗,標誌著他和這個黑暗社會的徹底決裂,所以他會摸回孟州城,連殺張都監滿門十五口;粉牆上留下的,是乾淨利落的八個大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快意恩仇,除惡務盡,真男兒本色也!
武松血濺鴛鴦樓以後,在張青和孫二孃的幫助下,轉換成頭陀打扮。從此,江湖中再也沒有了打虎的武都頭,卻多了一個疾惡如仇的漂泊的“行”者,從孟州城到蜈蚣嶺,再到孔家莊、二龍山,最後在梁山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所以,我們說:武松是一個生活在《水滸》中活生生的“人”,他熱情坦蕩、敢愛敢恨,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懲惡鋤奸,但求盡力,事在人為。他率真豪邁,就像我們身邊的鐵桿朋友,能夠仗義執言,能夠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不僅如此,武松還是一個真心為朋友的好漢。梁山上結拜兄弟特別多,宋江更是把“結拜成異姓兄弟”當作拉攏人心百試不爽的法寶。而武松,儘管也和宋江結拜,但對他並不像李逵一樣盲目崇拜,他有著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當武松在梁山上第一個喊出“反對招安”的時候, 宋江肯定是很意想不到的。武松就是這樣的人,他的心裡,始終記得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哪怕這恩惠是別有用心的!徵方臘時,施恩溺水身亡,武松得知後放聲大哭一場。全書中惟獨我們武二郎有這樣的描寫,對比於其他好漢,這一點上顯現著友情耀眼的光輝!
武松,正如他自己所說:“從來只要打天下這等不明道理的人,我若路見不平,真乃拔刀相助,便死也不怕”。
滲透在武松性格中的古代英雄的力、勇、智,充分寄託著正戰勝邪、善戰勝惡的理想。人民渴望充溢著武松這樣的力、勇、智的英雄,正反映著歷史的要求,因為喘息在殘酷封建統治下的人民,想起而反抗,就只有依靠自己的力、勇、智。也正因為如此,武松才成為了最受人們喜愛的水滸英雄!
武松因誤認為在家鄉打死人,而遠離家鄉,投奔滄州柴進府中避禍,開始柴進對武松還是比較看重,可是由於武松喝醉後對其他莊客非打即罵,所以時間久了,柴進也慢慢有的對武松冷落,因宋江的到來而知道被打之人並沒有死,所以回家去哥哥武大郎
隨著武松回家,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十字坡大戰孫二孃,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武松在征討方臘的戰鬥時,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後班師時武松拒絕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為清忠祖師,賜錢十萬貫,以終天年,最後以享年八十善終。
金聖嘆對武松的評價非常高,武松身上有很多普通人的影子,又有很多人做不到的地方,有人說武松快意恩仇,也有人說武松濫殺無辜,但是無論對錯武松絕對是感情豐富的硬漢,重感情而又絕情,粗俗而又細膩,面對強勢而不妥協,對壞人趕盡殺絕,暢快淋漓而沒有拘束,盡情釋放自己的烈焰,也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可能這正是很多讀者喜歡武松的原因吧?
回覆列表
要說《水滸傳》中的人物誰的知名度最高,恐怕非武松莫屬。在過去,有專門說寫武松的話本、小說,在現代,有專門演武松的京劇、快書,現如今,專寫武松的電視劇也早於全本的《水滸傳》以及其他人物。然而,武松這個人既不崇高也不完美,他身上有著很多這樣那樣的毛病。他一出場就是在柴進莊上避難,因為喝醉了酒就要鬧事,所以弄得柴進莊上上上下下很不待見。在景陽岡下酒店裡喝酒,人家好心好意勸他酒後不要過崗,他卻認為人家要訛詐他的錢財,擺出來就是一副與人為壑的心態。嫂嫂對他有點兒不莊重的表示,他上來就要拿拳頭說事,全不是對待女人該有的做法。在大樹十字坡和孫二孃接觸,在醉打蔣門神之前,都有調戲婦女的嫌疑。還有,他殺張都監時,一口氣殺了十幾個人,其中不乏無辜。但是,儘管武松身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都不妨礙古今有那麼多人喜歡他。那麼,人們為什麼會如此喜歡武松呢?景陽岡打虎,奠定了武松的英雄地位
武松回家看望哥哥來到景陽岡下,酒家告訴武松景陽岡上有大蟲,武松並不相信,反而認為這是酒家訛詐。等到上得崗子,看見陽穀縣的榜文,這才相信這崗子上真的有老虎。可是,這時候“欲待轉身再回酒店”,又怕“吃他恥笑,不是好漢”,所以只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毅然決然地上了崗子。從這一點來看,武松具備了一個英雄應有的起碼條件,那就是,既然決定了就不後悔,無論是面對什麼樣的困難。如果是前思後想,瞻前顧後,或者是進進退退,即便是想得再周到,也不是武士英雄所為。武松的這種行為,正是普通人所崇拜和可能採取的行動。等到真的老虎出現了,武松也是害怕的,他不僅叫出了聲,還躲閃在青石邊,充分表現了他作為普通人畏懼老虎的一面。但是,當這一切躲不過去的時候,武松沒有聽天由命等死,而是和老虎拼命一搏,當哨棒打斷了的時候,武松赤手空拳也要和老虎相搏,這才是真正的以命相搏。人們願意看到這樣的英雄出現,也願意接受這樣的英雄。假如說,武松是做好了一切準備再去打老虎,那是成名英雄所為,也不可能為平民所效法。當武松把老虎打死以後,渾身已經沒有了力氣,“手腳都蘇軟了”,他害怕再跳出一隻老虎來,只得“掙扎下崗子去”。走了一會兒,“只見枯草從中,鑽出兩隻大蟲來”,武松大喊了一聲:“啊呀,我今番罷了!”原來卻是兩個獵戶裝扮成的老虎。這時候的武松,才是最真實的,人們有理由喜歡這樣真實的人。另外,武松這次的打老虎,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為兇險的一次。這隻老虎“極大”,已經傷害了二三十條人命,成為官府必須獵殺的物件。官府把任務交給了獵戶,除不去這隻老虎就要挨板子,儘管如此,這隻老虎還是繼續在景陽岡上為害。專門打獵的人都靠不近這隻老虎,反而被它吃了七八個,所以,他們只能用虎皮矇住自身,以防止再被吃掉。當他們見到武松時,第一反應是這如果是個人,一定是吃了“忽律心、豹子肝、獅子腿”,要麼就是一個鬼。還有就是,武松唯一的一件武器——哨棒,根本就沒有起作用,他是用拳頭打死的老虎,這更能夠體現出英雄本色。正是在這諸多條件之下,更顯得武松這次打虎是非同尋常的壯舉。可以說,武松打虎,奠定了他的英雄地位。有仇必報,決不讓壞人逍遙法外
武松出差走的時候,哥哥好好的一個人,也沒有聽說平時有什麼大病,可等他回來,一個大活人就這樣沒有了,不由得心生懷疑,因此上必須要問個明白。當他從何九叔那兒知道了哥哥是被毒死的時候,他是想透過縣衙裡的知縣來替哥哥伸冤的,只可惜,這個知縣平日裡得到西門慶的好處太多,臨時又貪圖賄賂,就把這官司給駁了回來。這種司法腐敗是社會的極大不公,一個縣裡的都頭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情何以堪!當然普通百姓只能是默默忍受,其結果就是仇恨的怒火在胸中積壓。但是,這個都頭不是一般人,他叫武松,他的胸中裝不下那麼多的怒火,他要替哥哥報仇。於是,武松找來了一干鄰居,讓潘金蓮供出殺害了哥哥武大郎。武松殺了潘金蓮,又殺了西門慶,再把王婆解到縣衙裡,可以說是把殺害哥哥的所有壞人一網打盡。古人講究“有仇不報非君子”,武松不但替哥哥報了仇,他更為普通人出了一口氣,為某些人樹立了一個榜樣!當官府依靠不上的時候,原來還有武松這樣一種報仇除惡的方式!假如有人遇到或者看到太多的不公,又怎能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現實的武松?假如一個人有一個崇拜物件,他難道會不喜歡這個人嗎?見惡必除,除惡務盡
武松幫助施恩打了蔣門神,奪回了快活林,也因此得罪了張都監和張團練。他們設計陷害武松,卻因為一些有良心的官員的呵護沒有被弄死。但是,這些人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們利用押解的機會想把武松弄死在路上,這和林沖的情況幾乎是一模一樣。不過,武松不是林沖那般懦弱,他看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情,因此不等這些黑心的“公人”下手,先把這些人給處理了。在這個問題上,林沖表現的是逆來順受,頗讓人同情,而武松選擇的是懲惡,給人感覺是痛快。對於大眾來說,對待壞人就是要先下手,決不能坐以待斃,讓壞人恣意妄為。但是,這些人畢竟是小嘍囉,是執行者,僅僅是殺了他們,總有點兒讓人不解恨,不甘心。武松的行為正好滿足了人們的這個心理需求,他是這樣想的:“雖然殺了四個賊男女,不殺得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如何出得這口恨氣!”武松是這樣想的,喜歡武松的人也是這樣想的,因此,武松殺了這三個為首作惡的人,自己出了這口“恨氣”,喜歡武松的人也出了這口恨氣!能讓人解氣的武松,人們沒有理由不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