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龍嶺品味生活
-
2 # 林胥子
一門父子三詞客,兩岸同胞一家親。
你說的是蘇洵,蘇軾,蘇轍,唐宋八大家之三蘇,名氣影響深遠。
我說的是中國,臺灣,一奶同胞都是中華民族炎黃兒孫,血永遠濃於水。
-
3 # 鮑中伍
軾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下聯:十二寡婦楊家將。注:上聯暗示北宋文學詩人蘇軾父子,下聯十二對一三,寡婦對父子,武將對詞客,又都是北宋時期傳奇人物。
-
4 # 斯之爾文
上聯(求):一門父子三詞客,
下聯(對):兩代母女五詩人。
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江蘇吳江人,明代才女。她出生於書香世家,聰穎好學,才智過人,工畫山水,能詩善詞,著有詩集《鸝吹集》,收錄800餘首詩。其長女葉紈紈、次女葉小紈、三女葉小鸞、五女葉小繁均工詩詞,並著有詩集。1636年,葉紹袁將愛妻和子女的作品編成《午夢堂集》,流芳後世。
-
5 # 張子曰
一門父子三詞客,
七生輪迴一丈夫。
一門,對七生;
父子,對輪迴。父子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輪迴,則是自己前世今生的關係。本來覺得父子對輪迴似乎有些不妥,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讀,一家三才子可以說是興盛,一人七世報國,則更顯忠誠勇武。這樣一對,反而更突顯了一種對照美。所以覺得還是可以的。
三詞客,對一丈夫。
基本完美的絕對。
另外說下,這裡只是対對子,雖然引用的是日本人的典故,但是不代表其他,希望大家不要過多解讀。
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下七生輪迴和七生報國的典故。
楠木正成(Kusunoki Masashige;1294年?—1336年7月4日),幼名多聞丸,明治時代起尊稱大楠公,為鎌倉幕府末期到南北朝時期著名武將。他在推翻鎌倉幕府、中興皇權中起了重要作用。他的家世居河內國赤坂村。1331年的元弘之變中,正成參加後醍醐天皇發動的倒幕運動,舉兵下赤坂。1333年據守千早城,大破幕府征討軍,促進各地反幕軍的興起。建武政權建立後,正成以其有功任河內國守、河內、攝津、和泉三國守護及記錄所寄人等職。建武3年(1336年)二月,叛軍足利尊氏軍隊進攻京都失敗,撤至九州,四月捲土重來。五月楠木正成同新田義貞所部聯合迎擊於兵庫一帶,湊川之戰兵敗自殺,時年四十有三。[1]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後醍醐天皇,後世以其為忠臣與軍人之典範,被視為武神。正成死後,曾一度被北朝定為“反賊”,後改正。然在南北朝著作中皆受到稱讚,或贊之為“智仁勇兼備之良將”、“忠臣義士之龜鑑”,或譽之為“賢才”和“武略勇士”。原官位正五位,1880年追贈正一位。此外楠木正成與戰國末年的真田信繁、源平合戰的源義經並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1336年5月29日,正成、正季兄弟兩人和足利直義在湊川(今神戶市)對戰,經過數次戰鬥,直義大軍反而受到楠木正成孤軍的迫擊,直義的坐騎被箭射倒,曾一時陷於險地,最後不得不向須磨的上野方向撤退。足利尊氏親帥吉良、石堂、上杉等6000騎前往救援。楠木軍與其激戰數小時,傷亡慘重。儘管如此,正成仍然不屈服,率領殘兵繼續抵抗。到最後身負數傷,精疲力竭,無奈跑進湊川北部一村莊的老百姓家裡,檢查身上受傷,竟有11處之多,部署僅剩73人,而且全部負傷,實在不能再戰。正成向胞弟正季問道:“說來善惡的一生是按臨終的一念來解脫的,九界(佛教十界中除去佛界的九個世界,即菩薩、緣覺、聲聞、天上、人間、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當中你的願望是哪一界?”“我的唯一願望是七生(輪迴七次)同樣生於人間,消滅朝廷的敵人。”正季哈哈大笑說。“罪孽深重的你我都這樣想呀!那樣的話讓我們一起更換生世來達到這個夙願吧!”正成神色非常高興地說。於是為了“七生報國”,兄弟兩人互刺而死。接著楠木正成一族13人和部下六十人都進入客廳自盡。 -
6 # 東方奇輝
這上聯說的是,宋朝古文大家父蘇洵和其子蘇軾蘇轍,因同出一門,又尤其擅長詩詞,故被時人稱為一門父子三詞客。這三人與當時同是宋朝的歐陽修王安石曾鞏並稱為宋朝古文六大家,後人又把唐朝的韓愈和柳宗元加進去,合稱為唐宋古文八大家。因為這八大家出自唐宋兩朝,所以才有這下聯:
兩朝古文八大家。
-
7 # 東方之易風水之家
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
這個上聯,本有下聯:千古文章八大家。
宋朝以詞最盛名,父蘇洵子蘇軾蘇轍號稱父子三詞客,尤以蘇軾最佳,皆出自同一門第。三父子與當時的歐陽修,曾鞏,王安石並稱宋朝古文六大家,後人又與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
這幅對聯說的就是這個事情。
原對聯只是仰視。我們湊合著對,就是圖一樂哈。
1、兩岸兄弟一家人。
說的是大陸和臺灣,血脈相連,兄弟一家。
2、兩宋江山一趙家。
說的北宋和南宋,都是趙家天下。
請各位看官指教,雅正!
-
8 # 睡醒的獅王
下聯對:三朝元老一良臣。注: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歷經康雍乾三朝,大學士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入值南書房。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鬆弛的吏治,後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後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張廷玉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
9 # 大峰上雨
我的下聯:千年歲月一師哥。
蘇軾家的文化思想及作品流傳到今只有蘇東坡出名,堪稱大師級文人。原有的下聯“千古文章八大家”沒有韻味;千古與文章沒有必然聯絡,對仗也不如我的工整。不妥。
-
10 # 烏蒙一小卒
謝邀!看來命題人出這個命題,是想讓我們各位文友大膽作答,挑戰傳統,有所創新。原上聯是"一門父子三詞客",下聯為"千古文章四大家"。"一門父子三詞客,是說宋代的蘇洵(父親)和蘇軾、蘇轍(兄弟倆)都是詞作家。而"千古文章四大家",指唐代的韓愈與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與蘇軾。以上六個人與王安石、曾鞏並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可見出其文學才華。要重新改寫下聯,就得好好地斟酌。
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
下聯:文化傳承數萬代/
-
11 # 千許諾言
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下聯:九姓師徒兩狀元。我原本想對:十個泮生兩狀元的畢竟九姓範圍太大了,一一相對,平仄壓韻做了修改。背景介紹:先祖陳洵仁受邀在六屏山“東溪精舍”講學。授徒十個泮生,後十子皆登科其中李騏、馬鐸為狀元,陳全為榜眼其餘七名泮生吳實、林應、周瑤、謝復進、高沂、高淮、林山喬也相繼中了進士。更傳下“代君郊天”和“同母異父兩狀元”等傳說這是長樂歷史上最輝煌的一頁篇章。一所名不見經傳的精舍,幾間普通茅亭因此而蓬蓽生輝。陳洵仁,字思允,長樂江田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刑科給事中。
-
12 # 使用者6756634026
小生試答此聯:吾雖無文,但於對聯方式而不以上重一而對仗,本以一為二,三以九的方式而對仗,上聯詞客意思表達會當說客形容,故此批答雙聯供參考。第一付對答下聯(二姓聯姻生九子)第二付對答下聯;(二戶迎接九嘉賓)。希望讀者來文指教共同探討。致謝!
-
13 # 楓145879080
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下聯:岳家忠魂雙父子/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老母所生雙狀元/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兩代忠義六烈士/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半路夫妻六個娃/對得不好,不要見笑!純粹娛樂,健健大腦!
-
14 # 夜火蟲
位於四川眉山的“三蘇祠”有一副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聯說的是蘇門父子三人均為填詞的名家,下聯中所言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韓、柳、歐、蘇四家,其中蘇家包括的便是“三蘇”。這副對聯充滿了對蘇門的無限讚譽。
-
15 # 一綹春風79682225
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指北宋三蘇一家(蘇洵,蘇軾,蘇轍)!下聯如何對呢!忽然想起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和兄弟太宗趙光義,兄弟倆都是君王!到了徽宗趙佶兩個兒子(欽宗,高宗)又當了皇帝!下聯這樣對:兩代兄弟四君王!
-
16 # 老槐樹下1
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
下聯:一母兄弟三進士。
"一母三進士父子九同朝",出自曲阜龍灣河口村,清朝時期,顏子六十代孫顏光猷、顏光敏、顏光孝(應是學字後邊加反文旁,)三兄弟,先合考中進士。曾分別任浙江學政,吏部郎中,刑部郎中等職。
-
17 # 楊老帥
來個歪對,博友一樂。拋磚引玉,共同學習。
上聯: 一門父子三詞客,
下聯: 三徒侍師取經僧。
-
18 # 手機使用者7425409272
上聯 : 一門父子三詞客
下聯 : 東周列國四君子
注 : 四君子,即東周齊國相國孟嘗君(田文) ; 趙國相國平原君(趙勝) ; 楚國大將春申君(黃歇) ; 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
-
19 # 率悟而安
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
下聯:八卦乾坤九宮格。
(八卦對一門,乾坤對父子,宮格對詞客也算可以吧)
-
20 # 1覽眾山小
一門父子三詞客
兩對鴛鴦四倒影
回覆列表
多謝相邀。看到此上聯,當然教人想到北宋文豪“三蘇”父子。要對下聯,自然是封神演義人物“魔家四將”入句。聯對如下:
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
下聯:同胞兄弟四天王 拋磚引玉,期待大方妙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