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費歐娜陳
-
2 # 泛黃的記憶8
記得小時候每次拿到壓歲錢就交給爸媽,自己從未掌管!也就是到了高中之後壓歲錢才自己拿著!畢竟太小亂花是小有的時候估計也就丟了!
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同樣面對這樣的問題!之前我就自己花了,後來想想這是給孩子的!於是我就拿著壓歲錢除去來回給同輩份的家人孩子的!還會剩下一部分!完全淨賺啊!呵呵!我給孩子在銀行開通了屬於自己的銀行卡!把錢存進去!打算等孩子大了!想要買些自己想買的東西但又不是必須品時!讓他花自己的錢去買!當然孩子小的時候密碼什麼都有父母保管!
-
3 # 像風一樣吹過4
春節,家長髮紅包發到心酸、孩子收紅包收到手軟,一般來說,哪家孩子收壓歲錢不收個成百上千,多的甚至能收到上萬元。這可不是筆小數目啊!看著孩子收到了沉甸甸的壓歲錢,家長在高興、感謝之餘,這問題也跟著來了:這筆錢咋處理好呢?
讓孩子自己理財吧,又不放心。完全不讓孩子動這筆錢吧,又說不過去。這可咋辦?
近日有媒體報道,4名初一學生做了一項關於中小學生春節紅包收支情況調查。調查問卷題目主要包括紅包來源、金額數量、用於哪方面等問題。透過朋友圈、微信群、QQ群發放,以及到電影院門口、家屬院內發放,進行實地調查,最終統計顯示收回有效問卷256份,調查結果是怎麼樣的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73%的孩子收到紅包超15000元
從數額上來看:壓歲錢在2000至5000之間的比重最大,佔41.8%;
35.94%的孩子金額在2000以下;
而其餘則是5000以上的孩子,超過15000元的孩子佔比2.73%,看來,很多孩子過一個春節就能成了“萬元戶”呢。
壓歲錢怎麼處理才好?
現在孩子收到的壓歲錢數額越來越大,當然,大多數父母還是習慣性地“收繳”、或者把這筆錢暫時保管起來。但其實,透過過年收壓歲錢這個機會來給孩子培養理財意識,培養“財商”,絕對千載難逢。放在平時,孩子沒有機會學習打理這麼“大宗”的財富。
方式1:把壓歲錢分放進3個“儲蓄罐”
“儲蓄罐”1——“需要”
日常開銷,包括生活中常用的如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等,比如公交車費、餐費、書費。這一部分錢最好是留著現金,讓孩子看得到裡面的錢。
“儲蓄罐”2——“想要”
這個是孩子的夢想目標。起初時可設定得偏低一點,如孩子想要的遊戲機、玩具等等。這部分金額可佔壓歲錢總數的50%以上。可以存進銀行。
“儲蓄罐”3——投資賬戶
投資賬戶裡的錢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存進銀行,二是由父母代購理財產品。例如買股票、基金、少兒保險等,這個罐子裡的錢是用來生錢的,也就是要想辦法投資,讓錢越來越多。父母最好不要輕易挪用這筆錢,保證孩子的知情權。
方式2:開設壓歲錢賬戶,長期儲蓄理財
孩子十四五歲時,父母應該嘗試把壓歲錢賬戶的管理權轉交給孩子。如果父母之前的功課做足,就不用擔心剛進入青春期,略帶著叛逆的孩子把壓歲錢轉手變成了一堆遊戲幣。當然,在轉交之前,父母應該和孩子進行一次認真的談話。讓孩子談談對金錢的理解和未來對賬戶的設想。對於金額特別大的賬戶,父母也可以逐年或者分批轉交。
如果還是不放心,也可以先不動用,然後把這些錢作為孩子上大學的基金。讓孩子知道他長大了,而且自己也有錢了,應該用自己的錢去交學費,這樣既可以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孩子也可學會自力更生,對自己負責。
方式3:父母暫為代管
周女士的女兒今年4歲,每年的壓歲錢周女士都用來給女兒買些她想要的東西,剩下的就計入家庭收入。周女士說,“現在孩子對壓歲錢還沒概念。有時紅包給到她手裡,她把錢拽出來,發現不是動畫片就扔一邊去了。女兒在上幼兒園期間的壓歲錢我們替她做主,等上小學之後我們就會考慮把壓歲錢給她,指導她買真正需要的、有用的東西,比如電腦、參加夏令營等。”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父母還可以帶著他們做一個簡單的壓歲錢賬本。對於0-3歲的孩子,父母可以把孩子的壓歲錢做成一本成長記錄冊;等孩子3-5歲,可以讓孩子看著賬本自己數壓歲錢;等孩子上了小學,學會了寫字計算,可以讓孩子自己記錄,算一算累計金額。
方式4:用壓歲錢教孩子理財
鄭女士在兒子出生後的第一個春節,她就幫兒子開了銀行賬戶,用來存紅包。在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她就把這些壓歲錢湊個整數,買入了基金。每年她還會用兒子的壓歲錢做一些投資管理,她讓孩子自己計算壓歲錢,或者給他看買入的基金或股票的曲線圖。假如孩子有些興趣,就給他簡單地講講金錢與投資。
教會孩子善用"壓歲錢", 還要注意這些細節! 1.支出使用有計劃
——幫助孩子草擬"壓歲錢"使用計劃,按照"先學習,後生活;先添衣,後零花"的次序安排支出,並嚴格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使用這筆錢。
2.收支賬目要會記
——教會孩子記錄收支流水賬,每用一筆錢,都要記清時間、用途和餘額,讓孩子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心中有數。這樣孩子既能養成會管理錢、會花錢、把錢用在該花的地方等好習慣,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自立意識。
3.家庭觀念要加強
——當家裡出現一些經濟困難,或者需要購買大件物品時,讓孩子也出一部分錢,這不但合理使用了孩子的壓歲錢,而且可以增加孩子的家庭觀念,提高孩子的責任感。
4.要懂孝敬和關愛
——家長還應該告訴孩子,壓歲錢是長輩愛心和祝福的體現,除了自己使用外,還可以買一些禮物送給長輩,表示對長輩的孝敬和熱愛。當社會和有困難的人需要時,也可以拿出來作為愛心捐助,使壓歲錢的使用更有價值、有意義。這種壓歲錢的使用是對孩子愛的情感的教育體現,使孩子感受從接受別人的關心關愛,到對別人的關心關愛的一種情感體驗與轉化.
-
4 # 天籟134764048
我小時候大概八歲起媽媽就把壓歲錢幫我存成了定期。後來我用壓歲錢買了一副羽毛球拍和其他的學習用品。等我看到存摺上本金加利息大於我存入的數字時,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那之前零花錢真的都零零散散的花掉了。有時甚至想不起來這錢到底花到哪裡去了。後來有了自己的存摺,就會在每個月拿到零花錢的時候先存起來。攢到一定數目再拿起來集中幹一件大事。到現在也有這樣的理財習慣。錢不花出去這不好,隨便亂花也不合理。要花在看得見用得著的地方
這個問題本身不限於壓歲錢,孩子對自己的可以支配的錢都感感興趣的。從小進行理財的教育對提高財商,客觀的看待與錢物的關係都有好處。
-
5 # 伊寧玄雪
有的小朋友就想不明白了:“壓歲錢是長輩給的,我為什麼不能自己管理壓歲錢?”不少家長卻認為:“小孩子自制力不強,需要我們代為保管。”
學生的困惑壓歲錢被迫上交父母挪用來打麻將
對於10歲的桐桐(化名)來說,春節最開心的除了有吃有喝有玩,還有壓歲錢可以拿。可是他不喜歡其他長輩當著父母的面拿壓歲錢給他,因為一轉身就會被父母以“怕掉”、“怕會亂花”等名義拿走。
更讓桐桐無法容忍的是,有一次,他看見媽媽打麻將錢不夠用時,從桐桐的
紅包
裡把錢抽出來放在了麻將桌上。李嬌正在唸高三,從小到大,每年收到壓歲錢,她都會主動交給母親。李嬌說:“母親總說替我保管,但是後來錢不是被媽報了補習班,就是她自己投到
股票
裡了,說是會還給我,但現在依然沒見錢影。”其實,李嬌不在乎錢到底去了哪兒,畢竟零花錢,平時父母沒少給她。她擔憂的是,沒有
理財
的經驗,她很快要離家去唸大學,能否管好自己的生活
費、獎學金。春節期間,有人做了一項關於中小學生春節“紅包”收支情況調查,報告顯示,超5成的的學生將壓歲錢交給父母保管。
家長的“好意”零花錢照給壓歲錢上繳是代為保管
“女兒過年能收到不少紅包,但我們也要花不少錢給其他晚輩包紅包,這樣就互相抵消了。”李女士的話說出了當今不少家長的心聲。
李女士說,過年送紅包是家裡一項大的開支,通常送出去的比自家孩子收回來的要多,所以把孩子的壓歲錢收起來可以彌補一點“損失”。
也有家長認為,平時,孩子缺什麼家長都會買,壓歲錢便該由家長代管,計劃用於以後的教育支出。如果家裡遇到買房、裝修等大事急需用錢,也會暫時墊用,等到手頭寬裕了再補上,不用分得那麼清楚。
教師觀點理財啟蒙從管好壓歲錢開始
黃小路是內江市桐梓壩小學的教導處主任,為了培育孩子的理財意識,學校專門開設了理財實驗班,教育學生如何保管錢,如何花錢,如何錢生錢。對於壓歲錢如何保管,黃小路主張由孩子來支配,因為理財啟蒙從管好壓歲錢開始。
作為一名70後,黃小路還記得,小時候過年能拿到兩毛錢的紅包就很開心了,有一年,她一共收穫了2.7元的,家長很大方地交給她自己支配。在合理規劃下,她買到了心愛的玩具、學習用具。
“現在的孩子壓歲錢都不少,有的甚至有幾千上萬,更要學會合理規劃。”黃小路認為,讓孩子自己保管壓歲錢,可以讓他們學會如何管理、運用,哪怕是花錯了,也可以在反思中成長。在這過程中,家長就需要側面關注,正確引導。
讓孩子學會理性消費的同時,還可以讓他們學會錢生錢。有的小朋友參加學校的跳蚤市場,或者到超市購買小攤位,銷售自己的手工藝品。這樣既鍛鍊孩子的生活技能,也鍛鍊其消費、理財意識。
-
6 # 陸妍如
我小時候壓歲錢是要上交的,基本上能留下來的錢很少。理由是我的壓歲錢是父母用他們的錢交換來的,所以為了收支平衡,是要交還給父母的。
我現在自己有孩子了,我不打算回收她的壓歲錢。一方面我們的經濟能力不需要靠回收她的壓歲錢來彌補給出去的空缺。另外一方面我給她建立了自己的賬戶,她可以支配屬於她的錢(超過規定數額的時候需要請示一下我),簡單的告訴她什麼是錢,目前只是把她的錢簡單的分為儲蓄和零花。我計劃等她再大一點的時候,告訴她什麼是理財,用她自己的零花錢培養她的金錢意識與金錢觀。
-
7 # 方老師數學課堂
又快過年了,孩子的壓歲錢又開始了。紅包本來是個好東西,但是現在過年時候,我就特別煩這個紅包。大家把一些紅包遞過來遞過去,滿天飛舞,其實太多了,就沒有什麼意思了。
壓歲錢,最開始只是一個非常好的寓意和祝福,是長輩對於晚輩小孩子的一個過年的祝福。幾角錢,或者幾塊錢,拿張小小的紅紙,抱起來,拿給孩子。寓意過年了,小孩子牛崽崽狗崽崽一樣,滿山裡到處跑,活潑可愛,健康快樂成長。
可是到了現在,確實有些變味。壓歲紅包,成了很多人的一個負擔,不知道人情該怎麼分。收了別人紅包怎麼辦?自己該不該給別人打紅包?
孩子的紅包怎麼辦?最後去哪裡了?一般都是父母代為保管。或者連代為保管都不是,直接就是進了父母的腰包。其實,有些紅包,表面是給孩子,實際就是給大人的。
所以,你的問題,孩子的壓歲錢應該交給父母嗎?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還有些紅包剛收到,就立馬就原封不動的還回去他家的孩子了。就是經過了一個手,紅包閃亮亮登場,又馬上退場了。哈哈。
現在孩子的壓歲錢主要有兩種方式,大多數是進了父母的腰包,少部分是專門給孩子開了一個儲蓄戶頭。給孩子存了起來。美其名曰,教育基金。
那麼,到底到了多大不應該收壓歲錢呢?這個也不一而論。一般來說,小孩子還是每年都有的吧,長輩都會給,再大一點,上學初中高中,一般長輩也還是會給,上大學的時候,也會給。
但是參加工作了,別的長輩一般就不給了。但是,父母,爺爺奶奶都還是會給你壓歲錢。當然,參加工作了,你給父母和爺爺奶奶的紅包應該更大。這是孝敬的美德。
-
8 # 輕風教育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又能得到長輩的壓歲錢了。對於孩子的壓歲錢給應不應該交給父母,我認為要區別對待。
對於還未上學的小朋友,由於他們的自理能力還有限,壓歲錢給父母保管為好。但可以告訴孩子,這些錢爸媽都不會私自用,只是替他保管,今後可以創造一些用這些壓歲錢的情境,帶孩子一起用,讓他們能從小養成好的消費習慣。
對於小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消費能力。父母把壓歲錢完全“充公”容易讓孩子內心產生抗拒。家長可以不代管,但可以提出要求,這些壓歲錢要在家長的指導下去使用。家長可以有計劃地訓練孩子如何用錢,家長只提出原則,具體內容則由孩子全權負責,家長不直接干預,但要監督、檢查。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去買孩子需要的東西,同時示範如何更改消費,還可以有意引導孩子用壓歲錢在一些適當的機會買禮品給長輩或做其他有意義的事,培養他們的孝心和愛心。當然對於一些本就大手大腳的孩子,家長也可以給他們代管,但要說明原因。
對於初中及以上的學生而言,家長想代管都可能有難度,但也不能放之任之,要監管。可能告訴他,錢可以自己支配,但每次用錢都得告訴家長,而且如何用了不該用的錢,家長有權沒收。
給孩子壓歲錢是中國傳統文化,有著美好的寓意。雖然現在家庭生活條件好了,錢也寬裕了,但真的不建議給孩子太多的壓歲錢。
-
9 # 模板君
到現在,自己23歲。除了大學後的壓歲錢在自己手上,之前的都不在。據父母說是給我存著,生錢。但是我都結婚,有孩子了,從來沒有見過。
基於壓歲錢,要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來看。有的家庭的確比較困難,用兒子的壓歲錢也可以。有的家長怕孩子亂用或是丟了,收起來也可以。但是隻要不破壞父母訂給孩子的規則,孩子自己拿著也沒問題。
我的安排:從兒子出生開始,每月有一筆零用錢,買的基金,他的專有賬戶。別人平時給的紅包也買基金。有次老公手上錢不夠,借用了孩子的錢,後面補回來了。孩子的就是孩子的。以後孩子有自主意識開始,會教他合理規劃用錢,規劃後剩下來的,我存雙倍給他,買基金。
-
10 # 法與罰
謝謝邀請就壓歲錢該不該上交給父母,這要根據當時的經濟收入而定,例如80年代以前,家庭的經濟收入都很底,孩子收到的壓歲錢,二至三元錢己很不錯了,留給孩子幾毛錢,孩子們己很高興了,其餘的都上交給父母,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收到的壓歲錢至少幾千元,或者上萬元,這些壓歲錢,我認為即不應該交給父母,也不應該給孩子亂化,最好的方法就是替孩子開個理財賬戶,替孩子買個理財產品,這樣等將來孩子長大後,不僅有些創業基金,也可以用這筆錢幹自己想幹的事。我認為這樣比較餒當。個人觀點,有不對之處望大家一指正。
-
11 # 恬淡虛無30
孩子的壓歲錢理論上屬於孩子,
給孩攢著,
用於孩子身上就可以了!
為什麼偏要由孩子支配呢?
-
12 # 我的誰9102
一般都大人保管。給孩子一些讓自己保管使用,畢竟孩子小,自控能力差,如果小孩自己有能力管錢的話,應該給孩子自己管理!
-
13 # 蟒塬碎語
現在孩子的壓歲錢越來越多,家長可以給孩子單獨開一個賬戶做為孩子的教育基金。如果孩子上了小學以後,可以鍛鍊讓孩子記一個收支流水賬,鍛鍊孩子的理財和管理能力,也讓孩子學會有節制性的消費。
-
14 # 匠人傳承說教育
孩子的壓歲錢應該有他自己處理。可有的人會問:孩子那麼小,壓歲錢他知道怎麼處理嗎?
是呀,孩子小當然不懂得如何去處理,家長可以去銀行以孩子的名字辦理一張銀行卡,把壓歲錢給他存到銀行裡,每年的壓歲錢都存在這張卡里,等孩子成人以後就把銀行卡給他,告訴他這卡里存的是從小到大的壓歲錢,給你了自己妥善處理吧!
我就給寶寶的壓歲錢存到銀行裡了,告訴寶寶“媽媽把你的壓歲錢都存到銀行裡了,等你長大了就給你!”如果不把壓歲錢給存起來,家長就容易給花掉了,還是給存起來吧!
-
15 # 甲骨遊學
1、怎麼花錢,體現價值觀
過年時,孩子會有一大筆壓歲錢,足顯家長厚愛。不過要注意,這筆錢是“不勞而獲”的,如果讓孩子覺得理所當然,會驕養他們的心。
我們會給孩子一些恩典,比如壓歲錢中預留一部分錢,作為他們的基金。在此之後,他們必須透過勞動掙得金錢,比如洗碗5角之類。攢夠之後,他們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東。
這樣,給一定數量的壓歲錢,能體現家長對孩子的恩典,是白白給他們的。不過,更重要的是培育他們殷勤勞作的好品質。
2、怎麼花錢,鍛鍊預算能力我們發現,如果給他們自由去選擇買禮物,俺家男娃會一直買玩具汽車,一輛接著一輛買,不知道疲倦。等錢花完了,他們會哭,再買其它的玩具,沒錢了。
這時候,我們會抓住機會,給他們將預算的概念,幫助他們建立合理的理財技巧。比如,儲蓄佔30%,愛心奉獻的佔10%,日常支出40%,投資20%。
這樣,他們就逐漸瞭解,如果買玩具汽車,必須在科目“日常支出”的範圍內,如果超出就不能再花了,除非勞動掙取。
3、怎麼花錢,鍛鍊溝通能力夫妻花錢,常會發生口角。究其原因,背後的價值觀不一樣,優先次序不一致,這都導致溝通障礙,影響家庭氛圍。
我們鼓勵孩子多溝通,瞭解對方的觀點,同時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
如果遇到衝突,要反省內心的價值觀。要是以“自私自利”的動機出發,肯定會出現問題的。同時,也要教會他們“妥協”的藝術。在談判時常常使用,僵持不下時,主動尋得最大的“共識區”,作出一定讓步,以換取更大的進步。
總結我們作父母的,可以使用生活的小事,
幫助孩子學習真正的智慧、能活出來的“知識”。
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培養他們為人處事的能力,生活的常識以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1)三娃奶爸,勤奮父親,育兒達人。(2)教育技術極客,《說文解字》影片被騰訊收錄為精品內容。(3)教育領導力碩士,海外名校畢業,全A拿下。 -
16 # 使用者用道理說話
肯定是大人保管,總之不管在什麼時候還是讓孩子自己少拿錢,我家孩子從小對壓歲錢不感興趣,每當收了親朋好友的壓歲錢都立即給媽媽,十歲左右讓她自己收著她不要,因為是獨生子女,平時從不缺她什麼,一直到參加工作前春節收的壓歲錢都交媽媽,從不過問她有多少錢,反正平時她有需要家裡都會給她,參加工作後直接把工資卡交媽媽,每月需要多少,家裡都會給她,她只要了工資的三分之一,後來利用業餘時間跟朋友做點淘寶,賺的錢給媽媽買化妝品和衣服,剩餘錢會去理財和投資,親戚朋友都誇我的孩子很懂事。因為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告訴她,父母賺錢不容易,春節的壓歲錢很多都需要禮尚往來,所以小孩子不可以隨便花錢,需要什麼可以跟父母商量解決。
-
17 # 雲想想風響響
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孩子們這新的一年裡平安喜樂。
壓歲錢分兩種,
一種是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崇,對晚輩的祝福
一種是晚輩孝敬長輩,意寓長壽安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子女生育控制後,不管是出於溺愛還是面子,壓歲紅包也水漲船高起來
壓歲錢對於家長麼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壓歲錢已經變成人情互換,一般能多餘的是來自未婚但參加工作的舅舅叔叔,姑姑阿姨哪裡。
以我家庭出發,孩子們雖然七歲左右,但也意思到錢的重要,有花錢的需求,拿到紅包,會讓他們說感謝,但紅包得上交,到大年初一那天我會給她們準備20元的紅包作為壓歲錢,這個錢足夠這個年齡段他們買到一樣合適的玩具,既有年味也有意義
壓歲錢對有些未婚卻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是一筆不小的壓力,提倡給孩子們減少壓歲錢,金額最好在限制100元以內,這樣不失心意也沒有壓力
-
18 # 吾桐樹下2015
無論你從哪裡拿到,你的壓歲錢基本都是父母給的。
我小時候只拿父母和爺爺奶奶的壓歲錢。
我太太因為家境比較寬裕,可以保有全部的壓歲錢,當然,因為她腦洞比較大,常拿錢去幫助班裡困難的同學。
-
19 # 草人一小胡
給孩子!因為:
1.許久不見,這是親戚朋友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2.平時沒空,這是親戚朋友給孩子的一份愛心!
3.相見恨少,這是親戚朋友給孩子的一份厚望!
4.開心滿意,這是親戚朋友給孩子的一份祝福!
壓歲錢傳統說法是希望來年孩子們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遠離疾病困苦、一帆風順地長大。
而如今更是一種寄託與期望!希望孩子們心中記住我們這份親情!同時,壓歲錢是長輩給後輩的,要是給大人還有意思嗎?大人只是可以替孩子暫時保管罷了!大人可以用這份錢來給孩子買孩子想要的任何禮物,把這份錢用在孩子身上,還可以給孩子存起來!這也是間接的把最好的祝福給孩子在大人身上體現出來的最好方式啊!
個人謬論,勿見笑!還望指導賜教!
-
20 # 新校長來也
我認為應該給父母,作為小孩的我們暫時還沒有理財意識,打賞直播,遊戲消費,這些等都是一分鐘就能解決你所有的紅包,壓歲錢應該交由父母,父母也是要給小孩紅包的,交由父母合理安排你的學費等
回覆列表
現在孩子一到春節,親朋好友都會相互給孩子壓歲錢,個人的做法是孩子很小的時候,在對金錢還沒什麼意識形態的時候,壓歲錢肯定由父母幫忙保管。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了(分個體認知情況而定)對金錢有意識了,作為家長就應該好好地加以引導孩子對金錢的保管與實用。我家孩子在對金錢有意識後。我們是給他一個存錢罐,然孩子存起來,可以買自己學習方面的用品。當然比較多了後直接跟他說留在那裡將來自己上大學需要花費很多,可以為自己存在那裡上大學用。如果需要支出買東西,必須提前告訴爸媽錢的用途。得到父母允許後方可支配。平時家裡孩子也不怎麼缺需物品,所以孩子也沒怎麼花他的這個錢。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金錢對他的誘惑會越來大,只要父母循序漸進的加以好好引導,相信孩子是不會亂花的。在孩子的零花錢上大人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平等權益,不能一來就高高在上,要讓孩子感覺的父母對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