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聞道齊魯
-
2 # 陳廣逵
4.1.[原文]
[原文通釋]
孔子說:“鄰里仁厚是美好的。居處不選擇仁厚鄰居,怎麼算明智!”
[註釋]
①里仁為美:鄰里仁厚是美好的。裡,鄰里。周制,五家為鄰,五鄰為裡。
②擇不處仁:居處不選擇仁厚鄰居。處,音chǔ,動詞,居處。“擇不處仁”猶言“處不擇仁”。
[解讀與點評]
“里仁”,實際上講的是居住環境,“里仁”有時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有時又是可以自己選擇的,孟母擇鄰而居,大概就屬於此例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們的道德修養既是個人自身的事,又必然與所處的外界環境聯絡在一起。儒家重視居住環境的選擇,重視對朋友的選擇。與仁德者住在一起,耳濡目染,受到的必然是仁德思想影響;反之,就不大可能形成仁的情操。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常常為擇鄰感慨,好鄰居很重要啊!之所以說“鄰居有時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原因就是受經濟條件等限制,我們沒有更多的機會自己去選擇鄰居。嗚呼!吾今方知昔孟母擇鄰之不易耳!
-
3 # 老老的月光
子曰:“吾欲仁斯仁至矣”。可見仁是人人皆可有一份的。那是不是仁仁皆同呢?
看看論語裡的表述,對不同人不同事,仁的內涵都在變化。所以仁的第一層含義就是“人”,以人為本,因人施教。咱說到儒,就一定要先把“人”字大大地豎立起來。
有了第一層含義“人”,自然有了第二層含義該做怎麼樣的人呢?“仁者愛人”。那麼從哪裡愛起呢?
我聽到過這麼一個故事。說《孔子家語》中有這麼一段話,孔子問: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回答說,“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貢的回答是,“智者知人,仁者愛人。”而顏回的答案是“智者自知,仁者自愛”。孔子對顏回的回答給予了最高的評價。
也就是愛人首先要從自愛做起。愛惜自身,不要去做汙濁的事,不要消磨於苟且,不要放縱於慾望,不要放棄自己的道去迎合他人。愛我即是“克己”。克己即為愛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
第三層意思就該說說仁的愛是什麼樣的愛了。老祖宗造字從不馬虎,所以咱再從字形上分析:仁者二人也。也就是說仁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不是我與“他眾人”的關係,這樣就成為平等無差的愛了,那是墨家的,道家的,基督的愛,但不是儒家的愛。“二人”是指我與每一個獨立的人,因為這個人與我關係的遠近而愛有差等。從孝敬父母開始,夫妻恩愛,子女之愛,敬奉師長,友悌兄弟,友愛朋友,和睦鄰里,愛護族人,提攜鄉親,援護同袍,愛我同胞,一層層攤開延伸,及至鳥獸生靈,山川草木。既越伸越廣,也越攤越薄。這種次序就是倫理。仁者之愛不是盲目的愛,不是慾望的愛,也不是狂信的愛,而是有倫理的愛。
夠長了!就此打住,不考驗看官的耐性了。總之,仁是個說不盡的話題,但更重要的是去做。孔子給出的仁是從瑣碎細小之處即可著手的,是真實生活性可操作的。給父母端飯送水是仁,替陌生人把一下門也是仁。慷慨蹈死是仁,不踩青苗也是仁。回到我開頭那句話“仁遠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
4 # 掛在明堂射古今
看到這個問題,又把楊伯峻先生著的《論語譯註》拿了出來。
翻到《里仁篇》看到第一句就是說的“里仁”:“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楊伯峻先生把這段譯成白話文:“孔子說:住的地方,要求仁德之所在才是好的。選擇住處,卻不住仁德之所在,怎能算是聰明呢?”
他在餘論裡還說:“這一段話,究竟孔子是單純地指‘擇居’而言呢,還是泛指,‘擇鄰’、‘擇業’、‘擇友’等等都包括在內呢?我們已經不能肯定。”還舉例《孟子.公孫丑上》說明孔子這句話是指擇業,還說:“因此譯文於‘仁’字僅照字面翻譯,不實指為仁人。”
從這段中可以看到,如果按字面理解,“里仁”就是有仁德的君子要選擇有仁德的地方”也可以理解要和有仁德的人作鄰居。正如在《里仁篇》結尾的地方孔子說的“德不孤,必有鄰”,我覺得應當看成是對第一句的引申。
楊伯峻先生在“餘論”中還引用了《易·繫辭上》的話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又引用《乾·文言》裡孔子說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來作為“德不孤”的解釋。
楊伯峻先生引用的繫辭也是孔子寫的,從“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也可以看出是對“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引申,而這兩句更是對“德不孤”的引申。里仁按我來看就是德不孤。
孟母三遷的典故就是對里仁最好的解釋,還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對里仁的解釋。里仁說白了指的就是環境,你居住要有好環境,你擇業也要有個好環境,這個環境的關鍵是什麼,當然是人了。所以你要交友要交有仁德的益友,你居住要選擇有仁德的鄰居的地方居住,你擇業也要選擇有仁德的人開的公司。
在里仁篇裡可以看到這是孔子對君子仁德的理解。比如,孔子說不仁的人是不能長久的處在貪困和安樂的環境中;而有仁德的人可以安貧樂道,也可以在富貴中象陶朱公那樣三聚三散。楊伯峻先生在餘論用了“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來解釋,現在看來也還是有其現實的社會意義。
從現在來看,孔子的環境論還是很重要的,誰不想要一個好的社會發展環境呢。我想這就是孔老夫子的里仁給我們今天留下的智慧吧!
再從“德不孤,必有鄰”看,從個人來說就是這個人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從國家看也是一樣,一個國家強大了,用她的國家道德去和世界交往,時間長了就會日久見人心了,世界各國也會自願的隨著這個國家一起前進!
還有在里仁篇中有很多儒家的重要思想,所以里仁篇在《論語》中還是很重要的。儒家思想中的很多智慧也是需要我們今天繼承的!
-
5 # 路人甲湖光山色
選擇住在哪裡,與什麼人交往,往往反應一個人的內在追求和品性。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多數人就喜歡和消極的庸俗的人在一起,因為往下走是最舒服的。只有那些願意不斷克己修身,不斷積極進取的人,才能做到“里仁”。喜歡與仁人在一起,說明自己也在追求仁的品德。這是人群中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
回覆列表
《論語》主要圍繞“學、政、禮、仁”四個方面展開論述,前面論述了“學、政、禮”,本篇開始論述“仁”。“仁”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同“道”一樣涵義廣大,涉及方方面面,既虛無難測,又具體而微。“仁”被視為儒家的核心思想,多是由於儒家對“仁”這一概念闡述相對較多的原故,其實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都多少涉及到“仁”,只是不如儒家關注的多、研究的深,故各家對“仁”的理解與定義也具有較多差異。因為儒家注重“仁”這一思想觀念,所以使“仁”具有了更多儒家特質,故在《論語》中理解“仁”這一概念時,要多從儒家思想出發,不可侷限於其他思想對於“仁”的簡單定義。
本篇題目“里仁”,既是依例取篇首二字,又是特意如此編排,含有一定深義。在儒家思想中,“仁”首先是作為道德修養的一種標誌或境界來被定義的,從這個角度看,“仁”屬於形而上的概念;其次,“仁”又可以直接被用來定義一個人或一件事,從這個角度看,“仁”又屬於形而下的概念。就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而言,形而上的“仁”指人的思想認識,形而下的“仁”指人的行為表現。以內外區別,思想認識屬於內,行為表現屬於外。“里仁”之“裡”,則含有內部的意思。“里仁”二字作為題目,其含義要概括全篇內容,故立意要高,“里仁”二字便蘊含著對“人的內裡之仁”的定位。人的內裡之“仁”,在儒家思想中不僅指人對“仁”的概念性理解,更指人透過修養所達到的“仁”的境界,即“道”的境界。從這個層面來講,“里仁”之“裡”又有“依附”之義、“趨向”之義,即指趨向於“仁”的境界,更指趨向於“道”的境界。全篇內容,就是圍繞如何理解、認知、達成“仁”或曰“道”的這種境界而展開論述的。
4.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本篇中,除最後一章外,採用的全是孔子的話,這又有什麼涵義呢?仁是一個一般人難以達到境界,又是一個不易表達清楚的概念。或許在儒家看來,只有道德修養真正達到仁的境界的人,才有資格談論仁。孔子無疑是被視為達到了仁的境界的人,故多采用孔子的話論述仁,以示本篇所論為“政”為“真”。
“里仁為美”。這句話是本篇文章的論點,也是統領全篇的核心,其它章節基本上都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裡”在古代是一種地方建制名稱,所謂“五家為鄰,五鄰為裡”,“裡”就相當於一個小鄉村,後被引申為“鄉里”,有“居住”之義,故“里仁”一詞後人多理解為“與有仁義的人在一起”。聯絡後面“擇不處仁”一句,似有道理。但《論語》編者編排此句於此,語義絕不僅限於此。與有仁義的人在一起固然是道德修養的一個方面,但對於修道來說,則僅是個開始,最終還是要靠自身修養達到仁的境界,這才是本章本篇乃至全部《論語》給予“里仁”一詞的涵義,這亦是整個儒家思想的宗旨。“美”是對一切凡是符合道德要求的事物的贊同,可以說是對符合客觀現實的一種主觀評價。如“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子謂韶:‘盡美矣’”。“美”的評價雖然符合客觀,但終究是一種主觀行為,人為的因素居多。“仁”作為道德修養的境界,是一種客觀存在,等同於“道”的屬性,無所謂“美醜”,本應超越人為的評價,又為什麼要以帶有人為因素的“美”來形容“里仁”呢?
在儒家思想中,從道德修養這個角度看,“仁”與“道”是具有相似性的,很多時候,說一個人“仁”就等於說其“得道”。但“仁”與“道”畢竟不同,“道”超越人的知識,而“仁”不離人的知識,但又不是人的知識。這裡不妨藉助一下比喻。如果把“道”形容為“天”,則“仁”就相當於從天降至人間的一個“通道”,這個“通道”雖在人間,但直通天上,故屬性與天相似。雖與天相似,但畢竟位在人間,見不到天上風光,與天上不同。人要到天上,則先要進入此上天的通道。而“仁”就是人藉以上天的一個世間“通道”,這個“通道”貫通天上與世間,雖統稱為“仁”,但有上下差別,居上者等同於居於天,居下者等同於居於地,居於天即居於道,居於地即居於人的認知。居於人的認知,也是道德修養的一種世間境界,這種世間境界也是人對道的一種正確認知,是“合禮”而又“為政”的一種“學”的修養狀態。對一般“學”者或修道者而言,這種居下之“仁”也是一種不易觸及的境界,需要經過很艱難的道德修養歷程才能逐漸接近。“里仁”,就有向此居下之“仁”看齊、趨近的意思,仍屬於人為認知的範疇,這既是“先王之道”,亦同於“禮之本”,故可稱之為“美”。
“擇不處仁,焉得知”。“擇”,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除非人死了或得了道。選擇的總是有利於自己的,最有利於自己的,莫過於得道。因為得道才能得“知”。這個“知”前面多次提到過,不是指人的頭腦算計、思得的“假知”,而是指得道後自然具備的通天徹地的“真知”,具有這樣的真知,則無往而不利,就如同《西遊記》中的如來,即使有再大本事的孫悟空也逃不出其手心。這還不僅指洞明世間與非世間的萬事萬物,更指能成就世間與非世間的萬事萬物。所謂修道、修養,都不過是為了得到這種“真知”。“真知”必須藉助於道德的修養,而“處仁”則是道德修養的核心。“處仁”即“里仁”,即“擇仁”。“裡”與“擇”與“處”都是指一種存在狀態,意思接近,沒有大的區別。之所以重複同一個概念,既是起強調作用,又是相互照應,以利於理解。總之,“里仁”是為了“得知”,“得知”必須藉由“里仁”。這是本章所要表達思想的核心。
本章上來即“里仁為美”,還有接續上篇“禮樂盡美”的思想。從這方面看,“仁”又是“禮”的深化。“禮”強調外在表現,這個表現是“美”,而“仁”則強調內在功能,這個功能就是“知”。學者亦當從此細微處辨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