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世說情話

    給孩子零花錢之前需要考慮幾個問題.1.孩子多大?孩子的需求多大?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零花錢的需要是不一樣的,比如,三四歲的孩子,很多時間是不需要零花錢的,因為家長基本豆吧孩子所需要的東西都購買了,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求相對小。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每天有一定的零花錢是有必要的。2.在給零花錢前,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金錢意識。3.和孩子定規矩,區分必要的,不必要的,想要的,不想要的,最好有個約定。4.一旦約定好,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給孩子自由掌控的權利,這也是孩子逐漸獨立的一項重要內容。

  • 2 # 二傻子家的傻子

    給孩子多少零花錢是一個非常值得很多家長思考的問題。並不是說家庭條件非常好,就給孩子很多零花錢,家庭條件不寬裕的話,就只給一點點零花錢。我們給孩子零花錢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理財意識。因為很多孩子對錢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一般父母給多少就用多少。

    首先,對於小學生來說,建議父母不要給他們零花錢,如果孩子需要什麼,父母可以代勞給他們買好。小學生年齡還太小了,對錢沒什麼概念,如果父母給他們零花錢,他們可能圖一時新鮮,揹著父母去買垃圾零食吃,或者充遊戲面板什麼的。這些情況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見了。但也可以給他們一點點零花錢,有研究表明,有零花錢的孩子比沒有零花錢的孩子更懂得財務管理。

    其次,對於初中生和高中生來說,父母可以給孩子零花錢,但是要限制額度,不能說孩子要多少就給多少,這樣只會養成孩子揮霍無度的習慣。父母在給孩子零花錢的同時教會他們對自己零花錢支配的預算,然後每筆開銷都要記錄下來,下次領零花錢的時候拿出來跟父母核對一下賬目,父母可以給孩子分析一下哪些是可以節省下來的,哪些是沒有必要買的。

    最後,對於大學生來說,父母可以根據孩子讀書城市的生活水平來給他們零花錢,但也要要求孩子合理的花銷零花錢,不能一有零花錢就買買買。

    因此,父母再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培養孩子的正確消費觀是非常重要的。

  • 3 # 說出自己的聲音1983

    隨著孩子的學齡增長來給零花錢,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給的錢來之不易,即使你很富有也不要多給,要樹立孩子的金錢價值觀

  • 4 #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年齡越小,間隔越短

    孩子年齡越小,計劃與控制的能力越差,因此,給零用錢的間隔應該越短。一般說來,10歲前的孩子一週給一次,10歲以後的孩子可以酌情半個月、一個月給一次,直到延長到一學期給一次。

    定人定時發放

    零用錢的發放最好定時定人,如每週一發放,類似工資的發放形式。在這個時間發放,可以避免週末發放迅速赤貧的現象;定人發放,可以防止重發冒領的情況。

    金額

    零用錢的標準應酌情而定,要考慮到零用錢將要涵蓋的消費專案,要考慮到父母的經濟狀況,要考慮到場行情(參考其他小夥伴的標準),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水平。一般說來,10歲前的孩子的零用錢通常不包括日常的生活消費,如車費、飯錢等。7歲以下,建議每週的零用錢不要超過5元。

    結構

    零用錢可效仿成人薪酬的結構工資制,由基本工資與額外的獎勵與報酬構成。除每週固定的“基本工資”外,孩子可透過家務勞動獲得報酬或通過出色表現獲得獎勵。這樣,孩子會慢慢領會到,只有靠勞動與努力才能賺到更多的錢,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美事。

    零用錢怎麼用:

    1、學知識

    3歲以後,孩子就可以學著認識紙幣和硬幣了。認識錢幣不光是讓孩子說出錢幣的面值,還應知道它們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如乘公共汽車時,讓孩子去投幣,知道有空調的公交車票比沒空調的貴;夏天,讓孩子去冰棒,瞭解不同品牌的冰棒,價格是不一樣的;去兒童樂園時,讓孩子知道10元錢可以玩哪幾樣遊樂活動等。

    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讓他們見證零兌整、整兌零的交換活動,瞭解錢幣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

    2、學消費

    孩子在花錢東西的過程中,父母要教會孩子審慎決策,形成合理的消費觀念,培養基本的消費能力。

    .“什麼”——學習按需消費

    有了錢,並不是想什麼就什麼,父母要幫助孩子逐步分辨: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哪些是浪費,知道該花的錢要花,不該花的錢要省。

    透過零用錢,你可以向孩子傳遞良好的生活理念,如商品是不完的,我們必須學會理性地取捨,在滿足部分願望的同時,就得節制其他的慾望;一個人的財富與地球上的資源都是有限的,節儉是一種美德,它可以使我們能夠把更多的錢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向誰”——學會比較與選擇

    小孩子往往拿到錢就往商店跑,找到商品就是它了。大一些的孩子,也許稍稍懂點質量優劣與價格貴賤,但大多也不能兼顧二者,要麼一味追求品牌,要麼盲目追求省錢。

    確定要的東西該向誰、哪種?父母不妨在帶著孩子逛超時,在琳琅滿目的商品陳列架前貨比三家,比較貨品的質量與價格,學會綜合權衡。

    .“怎麼”——學學討價還價、找零核對

    “討價還價”其實是一個有趣的心理遊戲,讓孩子明白商家的出價與物品的實際價值之間是有空間的,學一點“生意經”,避免以後“吃大虧”;附帶著,孩子的語言表達也得到了鍛鍊。

    帶孩子一起東西時,簡單的運算可以讓孩子去完成;讓孩子替大人跑腿東西時,要求他彙報價格與餘額,這些都是訓練孩子找零核對的實戰機會。

    3、學理財

    孩子上小學以後,就可以利用零用錢進行相關的理財教育了。

    A、給孩子開設一個銀行帳戶,讓孩子熟悉金融機構辦理手續的一般程式,知道帳戶裡的錢屬自己所有。

    B、學會計劃開支,比如可以讓孩子擬一個本週開支的清單計劃,為自己的各項開支作一個大致的預算。

    C、學會記帳與核算。用一個小帳本記錄自己的開支專案,週末核算看是否有不理性的消費,收支是否平衡,各項開支與預算是否有出入,是預算不合理還是消費失度,及時總結以便調整下週計劃。

    D、針對大眾物品,可以讓孩子體驗一下積攢與借貸的意義。比如,孩子想一雙輪滑鞋要元。父母可以提議孩子透過勞動報酬與表現獎勵爭取額外的收入,同時每週積攢5元,攢足3個月,湊滿60元,再向父母借貸40元,2月還清,付息2元。在這些半真半假的金融活動中,孩子可以真切地領會到儲蓄與借貸的意義與價值。

    4、學習愛

    總是在算計著金錢,難免會功利,要讓孩子知道錢的意義不只是錢。

    比如,捐贈活動中父母掏錢孩子捐贈,除了達到募捐的目的,孩子並沒有受到愛心教育。最好是讓孩子掏自己的錢,孩子就會面臨得與失的權衡與選擇,這時無論捐多捐少都是愛心的洗禮。節日或生日時,讓孩子用零用錢為家人一些小禮物,用錢來傳遞愛與表達愛。這樣,孩子才能懂得錢除了可以滿足人的慾望,還有更多更高的價值與意義。

    特別提醒:

    .不要把家務與零用錢簡單掛鉤

    家務是每個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孩子份內的勞動如收拾玩具、保持自己間的整潔必須完成,不該計取報酬。額外的勞務可以考慮適當報酬,如幫媽媽去小區的便利店包鹽,找的零頭不妨歸他。

    .錢是錢,愛是愛,不要混淆

    零用錢的有無、多少與父母對孩子的愛無關,這一點父母都清楚。但我們仍然會不自覺地向孩子暗示兩者的關係,比如“你最近表現很不好,我不喜歡你這樣,再這樣做就別指望我下週會給你發零用錢了”、“我爸我媽就是比你爸你媽心疼孩子,你看他們給咱兒子這麼多壓歲錢”、“親愛的,今天我過生日你什麼禮物都沒,是不是你已經不愛我了。”

    .讓零用錢成為家庭制度

    關於零用錢,父母應鄭重其事地和孩子進行協商,要讓孩子感覺到零用錢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項制度,不是父母對孩子施壓的一張王牌,不會因父母的情緒好壞而隨意增減數量。零用錢協議一旦達成,雙方都必須遵守。

    孩子在零用錢的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錯,不要責怪孩子,給他機會鍛鍊,錢就會越花越明白。

    在美國,父母從孩子3歲起就開始利用零用錢由淺入深,分階段、有計劃地進行教育,如:

    .3歲能夠辨認硬幣和美元紙幣;

    .4歲知道每枚硬幣是多少美分,並認識到無法把商品光,必須做出選擇;

    .5歲知道基本硬幣的等價物,知道錢是怎麼來的;

    .7歲能夠將數目不大的錢找零,能夠數清楚大量硬幣;

    .8歲知道可以透過做額外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在儲蓄帳戶裡;

    .9歲能夠制定簡單的一週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

    .10歲時懂得每週節省一點錢,以備大筆開銷使用;

    .11歲時懂得從電視中發現事實;

    .12歲能夠制定並執行兩週開支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中的術語。

  • 5 # 若果果果果

    我直接說說我家的情況供參考,大兒子上六年級前,我們是不給固定零花錢的,就是他想要錢直接跟我們說要買什麼,基本我們都會給他。等他上六年級後,放學要去晚託班,晚託班是包飯的10塊錢一天,所以一個星期我就給他20塊錢當零用錢,當然如果花沒了可以跟我要。但是一個星期下來每天接他的時候都喊餓,就問他吃飯情況,她說因為是拼桌吃的,要是去的晚一點就沒菜了,於是一家麵包房,我辦了一張卡存了200塊錢讓他放學先去填填肚子。另外再加一句,每週不固定會帶他去超市採購,所以家裡吃的基本不斷的。

    這樣的情況維持了一個月,發現維持不住了,首先麵包房200塊錢半個月就用完了,因為他每天帶著同學一起用的,每週20塊錢的零用錢是不夠用的,還問爺爺奶奶要過幾次,於是我便問他,買了什麼?他跟我說同學請他喝奶茶、吃手抓餅、香腸等等,他不好意思光吃桃的,所以第二天就回請他們,我聽了以後並沒有罵他,畢竟這個想法四個對的,但是我跟他分析了下就這一個月他的開銷,及晚託班的吃飯的情況,還有就他吃的東西里面全是垃圾食品。雖然想法沒錯,但是行為不對。所以麵包房的卡里我暫停了充值,當然零用錢也沒漲,但是約定好如果同學請他吃東西了,他要回請就跟我說,我另外給他錢。我本來的想法是嘗試一個星期。但是才兩天,他們班主任就在班級群裡點名批評了天天跟他一起去晚託班的同學,老師連續兩天發現他們在校門外小賣部吃冰淇淋、辣條,那會4月份,天氣也不熱,透過溝通。原來有個同學他家長每週會給他100塊錢,所以每天他都有錢請班裡的同學吃東西。

    我想說的是,孩子的零花錢不在給他多少,要看他怎麼花錢,我認為零花錢可以給,但是支出方向家長要有個數,不是說要計較到沒一塊錢,但是要大概知道花在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租屋如何自己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