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快樂樂每一天UP

    商業問題,成本為先,有成熟產品,自研有點吃力不討好。另外技術也是問題,高階器件部分領域國內確實有缺失。畫素,成像是大家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其他提升消費者難看到。

  • 2 # 小浩聊機

    自主研發可不是容易的事,你以為其他廠商想被別人卡脖子嘛?誰都想自主研發!但需要巨大的資金和很長的時間,投入是非常巨大的,現在國內也就華為有很多的自主研發,但也有很多的外國零件,並不是完全自主研發!

  • 3 # 三葉微風

    哈,這跟產業鏈分工,全球協作的趨勢有關,這跟造啤酒的不造啤酒瓶蓋子是一個道理。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專注點,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生存下去。

    當然也有例外,例如三星,基本覆蓋手機整個產業鏈的所有核心:處理器,螢幕,記憶體。這需要企業有非常雄厚的資本,國內的華為有朝這個方向發展的趨勢

  • 4 # AI科技猿

    我做中國產晶片自主研發多年,回答一下本行業的問題。

    手機廠商為什麼不進行核心部件研發,比如CPU?因為自主研發太難了,我從事中國產晶片研發9年時間,對“中國芯”的研發之路,我最有體會了。

    晶片研發週期長,失敗率高,很難做出效能強悍的晶片

    一款晶片的設計,包括晶片的需求設計,晶片IC部閘電路版圖設計和軟體部門的模擬驗證,臺積電生產,晶片封裝,晶片流片回來對樣片測試,最後才是量產完給客戶應用。

    別看這個過程用了不到一百字,但是其中的辛酸只有真正做過的清楚。一款晶片從無到有,如果中間不出問題,少則10個月時間,多則1年。

    這是假設我們的設計的沒有任何問題,如果晶片封裝完回來發現有問題,就得重新修改,重新去臺積電生產。臺積電一次流片都是千萬起步,而且在臺積電的生產要耗時至少3個月。華為麒麟990最終雖然商用,但效能上,事實其實的說跟高通驍龍多少還是有差距。

    自主研發晶片,投入資金高

    自主研發成本之高遠遠超過業外人事的想象。華為的麒麟990是華為自主研發的,那華為這款晶片到底花多少錢?

    網路爆料麒麟990的流片成本臺積電收取3000萬美元,加上晶片內使用的各種IP授權費,比如高通ARM的版權費,寒武紀的NPU授權費等等,還有高通的專利費,自研晶片費用(基帶,相機ISP等),還有華為工程師的工資和獎金。全部加起來是一個天文數字,一般公司無法投入如此的科研經費。

    除了華為在自主研發晶片,其他家都在向高通購買。但中國產替代之路是每個手機廠商的必經之路。“得芯者,得天下”,晶片作為戰略部件,必須要中國產替代,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如果認為我說的有點道理,請點贊,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沒有因為一個角色而不喜歡一個演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