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文說牆體彩繪
-
2 # 萬里獨步去
人和人不一樣,就像小馬過河,不要聽大象的,也不要聽松鼠的,自己悠著勁來才是上策。
本人親測,47歲老男人,每天徒步1.5到2萬步,堅持兩年多了,一天沒停。目前不但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反而走沒了三高,體重減了30斤,腰圍從三尺二減到二尺七,兩年沒吃一片藥,連感冒都沒有過。
三月底,我將迎來徒步10000公里。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健康的行列。還是那句話,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才是最好的,不著急,悠著來。
-
3 # 初心融創
有人為了追求一萬步的走路效果,往往用一個半小時一口氣從家走到單位,衣衫都溼透了。然而,這種“大汗淋淋”的健身方式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有的人身體本來就比較虛弱,如果再超負荷行走會讓體力透支,不僅沒起到健身效果,反而會傷身體。建議每次走到微微冒汗就停下來,每天分三次走和一次走完的效果差不多,還更健康。
健走是有氧運動,對身體有好處,但想要達到健身效果,單純靠走是不行的,即便每天走一萬步,伴隨大量進食也同樣無效。體重太重的人每天走一萬步,還可能對踝關節和膝關節造成損傷。
-
4 # 使用者58673282256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身邊開始流傳出這麼一句話:每天走一萬步對身體好處多多,所以越來越多的人以每天走一萬步為目標,開始練習行走,那麼每天走一萬步對我們的身體真的是有好處的嗎?每天走一萬步沒有什麼缺點嗎?
行走確實有助於健康
堅持走路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健身方式,現在很多人的工作方式都是坐著,一坐一整天,身體都僵硬了,並且全身會出現一些小疙瘩,堅持步行就能有效的預防這一點。
首先就是放鬆脈搏,經常不動彈我們的脈搏也是容易僵硬的,每天都堅持走路,那麼我們的全身就會放鬆了。
其次就是增強我們的心臟功能,醫學上講走路能讓心臟跳的更加有力,而且還能增強我們身體的血管的彈性,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所以說步行是可以增強全身的彈性的。
除此之外,走路還能增加我們的肌肉力量,生活沒有規律的話,會導致我們全身的肌肉僵硬沒有彈性,經常走路也會讓我們的關節變的更加靈活起來。
而且走路還可以保持身材,讓我們的體形更加美麗,還能排出我們身體裡面的垃圾和血液裡面的垃圾,減少我們的腹部脂肪,保持體形的完美,還能讓我們的氣血變的更加暢通,人也會變的更加愉快。
每天走一萬步會不會傷害到膝蓋
其實走一萬步真的沒有那麼難,每天走一萬步並不是讓我們每天跑一萬米,一萬步我們出去散散步基本上就回來了,刻意的走路也是可以的。
走一萬步,並不是跑一萬步,跑步的話是要循序漸進的,因為突然跑得太多是容易損傷膝蓋的,但是走路不會,所以說走路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真的是有好處的,每個人都可以練習走路,走路的姿勢對了,也有助於塑造我們的身形。
如何正確練習行走
其實我們可以每天堅持快走四十分鐘,這種運動方式強度也不大,對很多人都有著很不錯的鍛鍊效果,但是我們在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腳步要正,曲臂擺。
人在走路的時候,都會有一點輕微的外八字,這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會造成影響的,需要及時調整,用不良的走姿鍛鍊,不但起不到健身的效果,還會加重對關節和膝蓋的損傷,所以學走路鍛鍊之前,先練好走姿吧。
-
5 # 山人品茶
毎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差異不僅是年令,重要是生活節奏快慢,體能。就如同吃藥一樣,有人三天就好了,有人伍天才行。老年人去西藏妥妥的,年輕人卻病了。
我說自己吧,年過花甲了,每天早上飯後,(8點半至9點半)不過一小時走路。平均10分鐘1000步,中間可以快走10分鐘1100步。院子裡繞走,10分鐘一圈。關健是運動前熱身關節,亊後做點伸展,放鬆。一年前髖骨節扭過,不敢走的過快。現在可以快速行走30分鐘。
運動鞋,和身體姿態很重要。我比較喜歡一個人快走,聽著音樂,讓身體和意識保持一致最好。往往和鄰居大姐同路,一路說話,走了一萬步,亊後不舒服。
每天走自己感覺舒服的步數(6000步正負500步)止言少語,有一雙適合鞋
-
6 # 小荷健康科普
愛鍛鍊是好事,但人們對運動往往存在一個誤區,以為運動量大、速度快、時間長的鍛鍊才有效,這是不正確的。過量的運動也會對機體造成“反噬”的,對身體,特別是心臟造成損傷,體力不會提高,反而下降,起不到鍛鍊的效果和意義。
首先,要學會判斷過度過度出冷汗、身體虛弱和過度疲勞感、面色蒼白或發紅、心跳過速等都是運動過度的表現。
1、感覺到身體疲勞:運動後身體疲勞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疲勞現象持續2~3天或者更久,就可能是運動過度的結果。
2、肌肉疼痛:運動健身之後乳酸堆積,肌肉的疼痛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疼痛持續3—4或更長時間,就要降低運動強度了。
3、噁心嘔吐:運動之後噁心嘔吐,如果不是飲食引起的,那多數是由於肌體運動過量,缺氧造成的。
4、頭暈頭疼:在劇烈運動之後會出現頭暈頭痛,出冷汗、面色蒼白或發紅、心跳過速,這主要與血壓變化、血液中氧氣含量過低有關。
5、感到精神壓力:健身和運動的初衷是緩解壓力,使身心愉悅,如果運動之後感到身心不能放鬆,反倒感覺身心俱疲,也是在提示運動量大了!
運動過度有何危害?1、超負荷的劇烈運動可誘發意外。未經過特殊訓練的人,運動強度要適當,儘量避免突然超負荷運動。超負荷運動會使心臟迴圈系統不堪重負,需要的血液量和氧氣量會突然增加,而供給量卻相對減少,在這種血、氧供不應求的狀態下,運動者的心臟會出現急性缺血,繼而出現心臟驟停和腦血流中斷。
2、運動過度可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害,影響健康。人們在劇烈運動時,可產生免疫抑制蛋白,也可引起免疫細胞凋亡,使免疫細胞數量減少,淋巴球(lymphocyte)數減少,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功能減退,最終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在機體免疫能力降低的情況下,當遇到病菌、病毒侵襲時便容易罹患感冒、肺炎、胃腸道感染性疾病。
3、運動過度可造成運動能力下降。過大的運動量,會使各器官系統的功能都有所下降,會增加運動性貧血的發生率,這種貧血多為缺鐵性貧血,原因不明。反過來,貧血可造成運動能力不足,機體的反應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彈性減小。
4、運動過度可使機體受傷的機會增加。運動過量,會引起中樞神經疲勞,大腦皮層功能下降,運動者會出現反應遲緩,判斷失誤,精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導致運動中跌倒、撞傷的機會增多。
5、長期運動過度,會使人產生精神依賴。大運動量會使人體產生的一種“嗎啡樣物質”增加,這種物質大量釋放到血液中,使人感到興奮,可抑制各種不適與疼痛。時間一長便會成癮,一旦停止運動,便會產生沮喪、抑鬱、易激動、焦慮不安等不適的感覺。
6. 容易造成骨關節運動損傷。
如何合理科學的運動?1.運動專案選擇
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專案。例如:①腦力工作者應選擇散步、慢跑、游泳、爬山、打球、體操等;②肥胖者可選擇長跑、騎腳踏車、游泳、跳繩、球類等活動;③身體消瘦者可選擇俯臥撐、單雙槓、拉力器、舉啞鈴等來增強肌肉力,選擇跑步、健美操、游泳、球類等來促進消化吸收功能;④老年人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宜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廣播體操等活動。
2.運動量
普通人群的每天運動強度一般為6~8個千步當量。
速度為4 km/h(3 min行走200米)即 步行10 min的活動量為1個千步當量。
3.運動時間
應每週鍛鍊不少於五天,每天應不少於30分鐘,這是運動時間的底線。每次運動在60~90分鐘為宜,這樣既有利於提高身體機能,又利於恢復體力。
回覆列表
每天三萬步“磨”骨刺,半個月後坐上了輪椅
42歲的劉女士膝蓋長了骨刺,聽人說,大量走步可將骨刺“磨平”。劉女士開始每天咬牙走完三萬步。一天走下來,劉女士的膝蓋疼得像針扎,可她仍堅持要把骨刺“磨”掉。半個月後,劉女士不僅膝蓋紅腫,就連走路都走不了,最後坐著輪椅到醫院就診。經診斷,膝蓋的骨刺不僅沒有好,而且還出現了積水、發炎。
“每天我都能接診兩三位走路‘磨’骨刺的中老年患者,他們不知道在哪聽的傳言,基本天天暴走3萬多步,最後把膝蓋傷成關節炎,輕的坐了幾個月輪椅,嚴重的做了手術置換關節。”市五院運動創傷科副主任郝振勇說,骨刺不是“刺”,它的表面是有滑膜、有軟組織的,是“磨”不好的,走多了只會加重“骨性膝關節炎”。
平時“零揪”週末狂走 年輕小夥走壞了腰
25歲的彬彬平時坐辦公室,很少有時間鍛鍊。自從買了智慧手環,每天設定走一萬步,平時“零揪”步數,直到達標。週末則到江邊大步流星地暴走三萬步。一個月後,彬彬感覺腰部痠痛,直不起腰,到醫院檢查,發現患了腰肌勞損。
郝振勇說,“不少人看似在賣力地走步鍛鍊,可實際卻陷入了誤區:‘零揪’步數或過量走步、走路姿勢五花八門、鞋子太硬都給身體帶來了損傷。”
“手環記錄的步數會將生活步數和運動步數混淆,‘零揪’消耗的是葡萄糖,達不到健身的效果;而節假日突擊的運動量會增加腰部、膝部的壓力。”郝振勇說。
到底咋走才算對?
一雙慢跑鞋:走路地點絕大多數是缺乏緩衝支撐的硬地面,必須選擇一雙緩衝效能好的鞋子,有的人走路時就穿著普通的皮鞋、布鞋、平底鞋。一到兩個小時路程走下來,下肢多個關節的磨損相當嚴重,造成足弓受傷,跟痛症隨之而來。還要注意,穿鞋的時候裡面一定要配合穿上柔軟舒適的棉襪。
走前要熱身:可先慢走5至10分鐘,並伸展腿部肌肉,每個動作維持約30秒,待身體準備好了,才可以開始走。
姿勢很重要:站直身體,收腹提臀,眼睛平視前方,輕輕抬腿邁出腳,然後從腳跟到腳尖“滾動”著落下,再抬另一隻腳。走路時臀部適當地向前扭動,讓腹部肌肉承擔更多的力量。
記時別記數:運動看的是時間,而不是步數,每天快走40-60分鐘可達到運動強度。步行運動最好是鍛鍊完微微出汗。三伏天裡,切記不可鍛鍊到大汗淋淋,以免受風或中暑
注意!
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骨關節疾病的患者,最好諮詢專業醫生,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