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陳聊汽車

    你好,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用機器抽油和利用重力放油的話各有各的好處,可能大部分人習慣了利用重力放油這種方法,會認為這種方法比較好。以下從幾點進行比較:

    (1)透過重力放機油,殘留在發動機內部的廢舊機油量大約在20%左右,而透過高壓抽機油殘存量在10%-15%,所以還是用機器換機油乾淨。

    (2)透過重力放機油的時間會比較長點,而且機油越多,時間越長。

    (3)透過重力放機油,不會帶走附著在零部件上的油泥,而機器抽油的話,抽油壓力大可以吸附帶走零部件上的油泥。

    (4)使用成本。重力放機油投入少,機器抽油成本高。

    總結:新車的話兩種換油方法都可以,使用何種方法換油取決於4S店的裝置投入。

  • 2 # 車品e家

    保養更換機油時,會發現修理廠或者4S店有兩種方式進行操作。一種方法是直接拆下油底殼上的放油螺絲,讓機油自動流出來,這種方式就是傳統的重力放油;另外一種方法是使用一種叫做抽油機的裝置,把抽油管從機油尺部位插進去,把舊機油抽出來。哪種方法好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是:名花各入眼。哪種方法都不可能把舊機油完全換掉,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綜合分析。

    舊機油殘留量比較

    透過重力放油,殘留在發動機內部的廢機油量大約在20%左右,這個資料比較切合實際。因為透過重力換機油是透過拆下油底殼螺絲,油底殼螺絲一般都在在油底殼的側面的,這也是為什麼還會有一部分的舊機油殘留在機油殼裡的主要原因。

    透過抽油機換舊油殘存量在10%~15%,不過這是需要把抽油管放到油底殼最下面的位置才能達到這個效果。實際上有的車型油底殼設計了擋板,軟管不能完全插到底。即使可以插到底,如果操作時抽管插不到位也就抽不乾淨。

    換油操作及時間比較

    重力放油的時間會比較長點,而且機油越多,時間越長。重力放油一定要將車輛用舉升機升起來之後,再透過油底螺栓放油。現在很多車型都有發動機下護板,拆下來也挺花時間。如果車主自己外加裝了護板,那就增加了時間。重力換油還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拆下和裝上放油螺絲除了防止螺絲滑絲,還得防止螺絲沒擰緊,螺絲鬆脫等情況發生,另外重力放油還容易弄髒油底殼。

    再來說說抽機油的方式。這種方式的操作非常的簡單,把抽油機的吸油管從機油尺部位插進去,注意需要把抽油管插到油底殼底部位置。然後接通電源,舊機油就被吸出來。這種方式很受修理廠和4S店歡迎,因為方便快捷,操作簡單,也不會弄髒發動機和油底殼,由於不需要拆裝放油螺絲,能夠更好保護油底殼。

    發動機內部雜質清潔

    重力放油就像淋浴一樣,利用重力自然流出,具有沖洗效果。使用過的舊機油會有一些雜質產生,這些雜質長期在沉澱在油底殼下方,透過重力放油方式,機油能把那些雜質帶出來,放油的時間越長雜質就會流得越乾淨,越徹底。不過很多車的放油口並不是在油底殼的最低點,所以也還是會有一些雜質殘留。

    重力放油的方式很難帶走附著在零部件上的油泥,油泥有一定的附著力,重力作用下放機油流速不快,只有接近底部才會形成比較大的衝擊力,因此一些附著在發動機縫隙內的汙泥的很難被帶動。但抽油機可以,因為抽機油是靠壓縮空氣來抽取的,抽油壓力大可以吸附帶走零部件上的油泥。

    所以說兩種方式都有優缺點,因此在機油更換的方法選擇上注意以下三點:

    一種情況是根據發動機油底殼的材質來決定,如果你的發動機油底殼是鋁材質的,就儘量選擇抽油機進行更換機油,如果是鐵質油底殼,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都可以。

    另外一種情況是根據機濾的位置來決定。機濾在發動機上部的,一般都採取抽油,這樣抽機油、加註新機油都不需要再拆卸發動機下護板了;機濾在發動機下部的,因為換機濾也要拆下護板,因此大多都採用重力放油。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車型取消了機械機油尺,改用電子感測器,並在車載大屏上顯示油位。由於沒有了機油尺,也就沒有了可以抽油的地方,因為抽油管也需要從機油尺的管道伸入,這種情況就只能選擇重力放油。

    第一,兩種換油方式,都會有一定的舊機油殘留,至於殘留量的多少取決於廠家設計的油底殼。相反假如所有的機油全部放乾淨,那麼在啟動發動機的時候曲軸、連桿等部位沒有留存的機油潤滑反而會損傷發動機。所以說少量廢舊機油殘留對發動機沒什麼影響,只要換機油的時候放出來絕大部分舊機油就好了。

    第二,舊機油裡面的殘渣、金屬屑會在不斷迴圈中被機濾過濾掉。因為油底殼機油泵在將機油向發動機上部輸送的同時會對機油進行過濾,然後機油才會進入潤滑油道,所以對發動機內部不會有損傷。

  • 3 # 自在大俠在天邊

    我覺得還是跟車有一定關係。上一部車是雪鐵龍的老富康,8V發動機,從上部用泵抽油可以抽的非常乾淨。抽完油之後,我習慣還是把放有螺絲開啟,基本上是一滴油也放不出來。如果是重力放油,然後再用泵抽,也抽不出多少油。所以富康車是可以抽乾淨的。後來換車換了輛豐田COROLLA的1.2t,還是那臺抽油泵,嗯,很抱歉,抽不乾淨。老辦法抽油抽到只剩氣泡時,關掉抽油泵,開啟放油螺絲,大約放出了100多毫升機油吧。

  • 4 # zhangy7141

    最好的辦法是輔助吹氣,這樣殘油可以放得更加徹底,以我2.5排量的馬自達cx 5為例,不使用輔助吹氣,只能加4.4—4.5升新機油,輔助吹氣後,可以加5.2升,一大桶4.2升+一小桶1升。幫車友會的2.0輔助吹氣,原來加4.2升一大桶要剩0.5—0.6升,現在全部加完,機油液位不到中間位置,

    我為了用輔助吹氣,自制了一個小玩意,利用舊機濾,使用快接頭,便於和壓縮風連線,加了個開關控制氣量不要太大,從機油濾芯位置吹氣,一般5-10分鐘就OK了

  • 5 # 甜夢汽車

    用機器抽油和利用重力放油各有好處,各有特點。我們做這行業很多年,遇到各種車型,特點不一,所以要靈活運用。

    如果說做保養用什麼方法放油,要看機濾位置,有的機濾位置在上面,開啟機蓋就能看到,就用機器抽更方便快捷。例如奧迪·寶馬·賓士都可以用機器抽油。有的機濾在下面,放油螺絲也在下面,需要把車子升起來,既然升起來了,肯定就在下面重力放油。例如本田,大眾。

    如果說那種放的油更乾淨,這個問題也要看車型,有的放油螺絲最下面位置,重力放油會放的乾淨一些,有的下面有格擋,在下面放油放不乾淨,機器抽油會量多些。整體來說,抽油比放油要費油量多。

    如果要論哪種對發動機好,各有千秋吧。下面放油會認為放的徹底些,把機油殘渣都流出來了,但是上面抽油用氣體也會把油灰帶出,我們操作還是下面放油操作比較多。機器抽油比重力放油,加註新機油要多些。

  • 6 # 阿勇修車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我經常給人家換機油的時候,一般建議客戶重力換油,因為這種方法可以把發動機裡的機油放的更乾淨一些,所以個人覺得,油底殼放油好一些。

  • 7 # 妄想預言家

    修了幾年車,機器抽油比重力放乾淨,現在大部分車型都可以用機器抽油。重力放油,新增輔助裝置也可以把廢機油放乾淨,不過好多4s和修理店都會以這個為噱頭來收取一定的費用。

  • 8 # GUCEE2017

    1.發動機機油抽取泵是用於抽出汽車發動機底殼中的機油同時又可以從50加侖油桶中再加註發動機中的精巧裝置,主要用於大型汽車修理廠的保養,或者機械加工行業的廢切削液抽取加註。其驅動動力來源於高壓氣動,其設計原理都是透過抽出中轉瓶中的空氣使瓶內產生負壓,機油就會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透過機油管流入中轉瓶,從而實現抽出機油的目的。dehol.com.cn

    另外,該泵還是更換制動液、玻璃水、液壓油的理想裝置,也有人將其用於魚缸換水。

    2.油底殼放油是目前4s店和修理廠常用的方式。

  • 9 # 程子云

    這個放機油也是有發展過程的,在15年前汽車放機油是用油底的放油螺絲,再用盆接舊機油。後來汽保工具推出了油車、很多修理廠和4S店都是用油車接舊油。油車通常都是可以抽機油的,所以修理工就用油車抽油、油車抽油是把抽油管從插機油尺的位置插入發動機油底殼進行抽油。有些豪華車是沒有機油尺的但是發動機上也會預留個抽油口。對於哪個更好從放油乾淨程度都是一樣的。只是抽油不需要把車舉起來更省力,特別是有些車機油濾清器是在發動機上部的,不需要舉車就可以換機油。所以一些修理工為了自己省力就會說抽油抽的更乾淨。油車抽油看下圖

    隨著時代進步現在又有更好的排油裝置,那就是裝置換油,裝置換油也很簡單就是在用油底螺絲放油的前提下、再透過機油濾清器安裝位置用壓縮空氣進行吹除發動機油道里的殘留機油,這樣一臺發動機可以多排出0.4一0.8升機油。很多朋友會顧慮那發動機油油道里沒有機油再次啟動發動機由於發動機油道里沒有機油會增加機械磨損,不必擔心這個裝置是有預潤滑的,可以再給油道注入新機油。圖下為裝置換油

  • 10 # 愛車大家說

    效果都差不多,發動機執行中都會產生一定雜質,所以機油裡都有清潔成分,清洗下來一些油泥,一部分被機濾過濾留在機濾裡,另一部分沉澱在油底殼裡。從油底殼放油時部分油泥會隨著廢機油流出去,但是還有一部分沉積。而理論上真空抽的時候管口則可以接觸到這些油泥,能吸的更乾淨徹底,但是實際操作中都是一插到底開抽,抽完都不動位置,清潔面積有限,所以效果反而沒有直接放好。如果抽油時能夠來回讓管子在油底殼動一下就可以吸出更多沉積的油泥。

    實際上是從油底殼放油還是抽油只要操作得當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而具體使用哪種方法主要還是看機油濾清器的位置。

    像上圖,Magotan的EA888發動機,機油濾清器打開發動機蓋就能看到,所以不用舉升機和地溝就可以輕鬆更換機濾,這樣很方便,可以提高效率。

    而像上圖的EA211-1.4T的機濾則在下方,這樣在更換機濾時就要將車升起,既然升起了那就一起把機油放掉吧。在大眾的4S店最常見用抽油法放機油了。

    現在很多人推崇抽油,認為抽油比放油徹底,放油螺絲經常拆卸會損壞油底殼,這都是想當然的說法,下面看分析:

    上圖是我朋友的車換機油時拍的,他的車託底把油底殼撞變形了,否則以這個位置來看可以輕鬆把廢機油放完。不存在放不乾淨的情況。

    至於說經常拆卸放油螺絲會損壞油底殼的我想說你這麼怕傷車乾脆別開了,供起來得了。幾千公里拆一回都能損壞,汽車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有一次一輛Q5換機油,它的油底殼是樹脂的,放油螺絲也是樹脂材料,而且需要專用工具,看到這情況他們直接給抽了,一來是怕拆壞油底殼和螺絲,二來也沒有原廠的放油螺絲。

    所以說抽油放油都一樣,根據情況決定。只要按照操作規範來就行。這裡提醒大家注意這兩個問題:

    1.如果從油底殼放油的話最好更換一個新的橡膠墊,畢竟橡膠容易老化,而且也不貴。

    2.如果你的車去4S店保養最好別在休息室待著,現場看看,這樣他們操作起來更規範。我去保養車都是在場看,曾經看著維修工從地上撿起沾滿塵土的抽油管直接插到機油口裡開始抽油,都不帶擦一下。雖說一丁點不會產生太嚴重後果,但我想大家都不希望自己愛車被這樣對待吧。

  • 11 # 品評豪華車

    這主要是跟汽車設計有關。同時也跟4s店保養的方式和習慣有關,有些車型的放油孔並不是在油底殼的最低點,也就是說放油螺絲孔並不是油底殼折最低,直接用重力放油方式是放不進的因此只能採取用抽油機抽的方式來換油。

    但是還有的車使用抽油機是抽不淨的,機油尺孔內含彎曲結構設計,抽油機軟管不能順著插入油底殼。只能採取重力放油。

    理論上來說,如果是在熱車狀態。重力放油相對要乾淨一些,但是如果放油螺絲和油底殼最低點存在著一定的高度差,仍然會有0.2到0.3升左右的機油是不可能被放乾淨。

    實際上車有也不用過份的強調幹淨與否,由於機油濾芯的存在,即使些許的雜質也會被油機油濾芯進行過濾,不可能進入發動機的迴圈系統。

  • 12 # 惡魔霸

    本人從1997年買的第一輛二手菲亞特126p開始,就自己動手換機油,這習慣保持至今,期間換了五輛車一直使用這種方法,無論新車二手車統一適用,方法很簡單,效果不敢說全北京第一,前三名應該沒問題。注意我所說的效果指的是舊機油放乾淨與否的程度!!!就是找一家修車小門臉,前提必須有氣泵,開始換油,開啟油底殼螺絲,先讓舊機油自然流出來,等到沒有油流出時,注意終於輪到我出手幹活了,其實到這步絕大多數換油的地方都該加入新機油了,拿出氣泵換上吹氣用的那頭,開始往發動機裡吹氣,吹氣時要那破布堵住發動機口,別跑氣,用吹氣管慢慢的輕輕的在發動機裡穿梭,以便每個角落都吹乾淨,吹一分鐘左右即可,還沒完,因為本人完美主義者,所以儘量做到不留缺憾,擰上發動機蓋,拔出機油尺,再從這伸進去,吹30秒,你會發現還能有舊油噴出來,到此發動機裡就不會再有一滴舊油了。本人不是搞汽修的,就是怕舊機油放不乾淨,所以每次都自己動手。買了第一輛新車去四s店做首保,自己溜進操作間,跟師傅說明來意,還真不錯,人家師傅還真讓我自己吹的。這方法我用了二十多年了,所以我的車每次都是一萬公里換一次機油,好多修車的師傅看我換機油都說頭一次見有人這麼幹,絕逼原創,哈哈哈哈!!!!

  • 13 # 巨犟人上門保養修車

    巨犟人║明確告訴大家,用收油機來更換機油的方式,要比重力放油(油底殼放油)方式更乾淨、更徹底;一般情況下抽油機換油要比重力放油多用一升甚至更多!

  • 14 # 智慧改變命運

    1.從設計角度:

    油底殼放油螺塞設定口就是用來放機油的,為了放油徹底設計上放油螺塞位置是油底殼最低位置,同時放油過程中能夠利用放油重力帶走沉澱在油底殼的油泥和機件磨損雜質。

    這種不借助外力的換油方式叫重力換油法。

    2.維修保養角度

    2.1重力換油法的缺點換油時間長,換油不徹底,主要是殘存在機油道的機油(殘餘留量10%-15%不等)。

    傳統的做法是:a,利用發動機離合器檢修口,用外力轉動發動機飛輪使殘留在發動機油道的機油儘可能多的放出; b,發動機靜置4個小時以上使機油充分流回油底殼從而流出。

    同時要注意機油濾(俗稱機油格)是殘餘機油的重要部位,為了提高換油效率利用重力法換油時機油濾應該拆掉。

    安全事項:熱車機油溫度比較高因此換油時要等發動力冷卻下來,以免燙傷。

    2.2泵吸更換機油

    如何提高維修保養效率?

    利用泵吸換油的方法應運而生。

    理想的泵吸口位置選擇在油底殼放油螺塞位置。

    泵吸的優點是換油效率高,換油比較徹底,新式換油泵可以計量換油的量。

    泵吸時是否先拆掉機油濾,取決於泵的吸力,具體操作參見泵說明書。如果泵吸時不拆,那就泵吸結束後拆機油濾,泵吸力不大機油濾處還會殘留少量機油。

    安全事項:a,熱車機油溫度比較高因此換油時要等發動力冷卻下來,以免燙傷。b,泵吸時泵不能長時間空載運轉(具體參見泵使用手冊)。

    3.兩種方法的比較

    現實中一般會採用重力換油和泵吸換油結合的辦法,延長泵的使用壽命。

    泵吸的優點除了換油效率高外,更重要在於便利環保和節約成本。

    3.1便利環保表現在廢機油的機油回收集中收納的便利性。

    3.2節約成本

    主要表現在機油不在更換期時的發動機本體機件(換活塞環等)維修時,泵吸濾清(高檔的泵會裝置回收機油濾清器)後的機油可以重複使用,從而節約維修成本,機油回收利用有利環保。

    現實中,機油回收利用不利於維修單位賺取機油買賣。一般維修單位不採取機油回收,甚至故意讓使用者自我選擇。

    泵吸的這個優點也就沒了!

  • 15 # 三號搓
    泵抽

    泵抽方式優點是速度快,但是抽不乾淨。因為殘油會附著在零件表面,機油粘度越大流動越慢,再加上泵抽方式在最後快要結束時,由於抽油管長度和泵壓的關係始終無法抽取到油底殼底部最淺的一層機油,等待一段時間開啟放油螺栓會發現依然有殘油流下來,所以泵抽方式並不可取。

    油底殼拆解

    很多具有專業知識並且愛乾淨有條件的司機會自己動手拆解,目的是放油的同時檢查和擦拭曲軸箱,先拆放油螺栓進行放油、還要再將油底殼拆下,這麼做當然沒問題,效果很好,提升了機油流動速度、增加了流動範圍,並且拆解油底殼10多個固定螺栓也不是什麼難事。但前提是需要一個升降機(龍門架)、或者利用帶有地溝的場地,而我們私家車主很難找到這些工具和場地,比較費時間、麻煩、埋汰,所以拆解油底殼也並不可取。

    放油螺栓

    放油螺栓放油比較簡單,缺點還是因為機油粘度特性導致等待的時間較長,我們可以藉助些工具效果事半功倍,比如油底殼內的殘油已經不流動了,藉助一個吹氣槍對準機油尺套管內進行吹氣作業。其次車主朋友們注意到沒有,不同車型油底殼構造不同,比如寶馬系列的放油螺栓就設定在油底殼正下方,這樣的設計非常方便放油作業,另外類似長安SUV系列放油螺栓並不在最下方,而是設定在油底殼側面,平行於最低面,這樣由於水平的關係殘餘機油無法痛快地流出。方法是借用千斤頂頂起放油螺栓方向相反一側的車身(或者在單個輪胎下方墊起硬物),使得車身向放油方向位置傾斜,利用重力原理可以清除油底殼的殘油。

    是否需要清洗發動機後再加新油?

    理論上是這樣的,如果放完機油不去沖洗發動機,加註的新油多多少少還是會變黑色,當然不至於那麼太黑。這樣的話發動機其實並沒有徹底乾淨,如果經濟允許的話,放完舊油後擰緊放油螺栓,再倒入一小部分新油(機油數量低於廠家額定數量就可以),發動機怠速幾分鐘即可,停車放掉殘油再加入額定的新機油,雖然麻煩但是保養的效果非常徹底。

    總結

    自己的愛車需要我們的精心呵護,很多朋友長時間不換機油,總覺得沒事一樣開,豈不知時間越長機油越黑潤滑失效、摻入的雜質進入曲軸後油封內,在曲軸與油封間高速運轉摩擦導致脆弱的油封損壞而漏油等等很嚴重的問題。

  • 16 # 汽車風雲榜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經常和客戶進行爭論,很多的客戶認為機油透過放油螺絲放出來會比較乾淨一點,但是因為我們經常對汽車進行維護保養,其實抽油和油底殼放油,最乾淨的方式幾乎都是用抽油機進行抽機油,會把機油抽得更乾淨

    因為在我們進行抽機油的時候,是將抽油管插入我們的油底殼內,進行抽吸機油,而抽油機的抽油壓力插入我們的油底殼內,進行抽吸機油,而抽油機的抽油吸力會非常大,可以直接將我們油底殼內,甚至發動機曲軸箱形成一個很大的負壓,可以將我們有的課內的所有機油完全抽乾淨

    我們甚至在抽油機,抽完所有機油之後,我們把車輛舉升上來,拆開放油螺絲觀察過,用抽油機抽過的發動機機油,在擰開放油螺絲之後,裡面是沒有一滴機油滴出來的

    因為我們不同的汽車油底殼形狀是不同的,有的油泥殼頂部會形成一個凹陷,將我們的機油裝在裡邊,導致我們在更換機油的時候無法完全把機油排出來,所以我們透過抽油機進行抽機油,會將我們發動機內的廢機油抽的更乾淨一些

    其實我們經常在對汽車做保養,所以也有一些經驗告訴大家,我們放機油也可以將我們的廢油放得很乾淨

    那麼大家記住這一個方法:

    我們在放機油之前,要保證發動機的溫度達到正常溫度,這時候我們由於機油溫度升高,粘度就會變低,變得非常稀,這次我們放機油的時候,機油就會流的更快,流的更乾淨一些

  • 17 # 非專業車評

    換機油泵抽與重力放油究竟哪個好?從理論上上說當然是抽油泵抽的更乾淨,畢竟是負壓的可以把油泥都給抽上來,而對於油底殼來說,有的車的油底殼內部是不規則的,多多少少會有些溝溝壑壑、縫隙等,這些部位的油、油泥只憑借重力是放不乾淨的。

    而抽油機抽掉油泥的效果更好,但在平時的操作中,大部分直接把抽油管直接插到油底殼,然後就開抽,全程就在一個地方杵著,也不調整下角度,就導致了只有那一個點的油泥排除的很乾淨,而其它部位的油泥可能根本抽不到的,也不用談什麼抽油機抽的乾淨了,關鍵得看操作人員活幹的到不到位,憑我的經驗無論是上位、下位其實效果都差不多,實際並不是理論,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多情況是理論條件下所不具備的。換句話講,整天這有油泥、那有油泥的,其實沒那麼嚴重,沒事哪來那麼多油泥,正常使用車輛3、5萬KM清洗一下即可,指望著抽油機與重力放油能除多少油泥呢?所以各位車友不必太在意那種方式放機油,我最新的一輛車在4S保養5回了,3次抽、兩次放,無論抽還是放都不可能把油底殼徹底排乾淨,所以呢不必放在心上,無論用哪種方式都不會對車子造成什麼問題的。

  • 18 # 開啟車窗說靚話

    現在大多數汽車更換機油都是採用中力更換,所謂重力更換,意思把汽車舉升,在發動機底部拆下油底殼,拿出油濾芯,讓機油自然流出的方法。

    這個方法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機油無論如何都放不乾淨,發動機裡面多少會留下一點舊機油,這樣就會在我們更換新機油後,發動機裡面的機油會增多,在我們行駛過程中,導致瞬時油耗會突然增多。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抽油法換油,這類方法比較不常用,我走訪了多加修理廠和4S,對這個抽機油的方法基本不用,可能就是覺得麻煩,還得有相應的抽油孔,就是油標尺所在的孔,還得看發動機油濾是外接還是內建。

    這個方法抽機油效果比較好,能夠把發動機裡面的機油全部抽出來,但是一些一線金屬顆粒是無法抽出來的,如果機油濾芯是內建,那還得拆油底殼更換,根本就沒有任何必要採用該方法更換機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後父親培養網紅兒子,6歲就得喝啤酒走鋼絲,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