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奇事大分享
-
2 # 老華帶你飛
相信國內非常多喜歡足球的觀眾對於國足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態度,每國足隊友拿著百萬千萬的頂薪卻做著毫無技術含量的事情來,在賽場上面怎麼都踢不好足球,但在賽場外抽菸喝酒,紋身泡妞卻樣樣精通,這也使得很多的國內的觀眾對其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和失望透頂。
提到國足就可以想到很多,”白斬雞“是它的代名詞,“高薪低能”更是國足的代名詞。眾所周知,即使球踢得再爛,國足球員的工資照樣在百萬千萬年薪以上,而且足球隊員的工資從不拖欠。就連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說過“國足為了高薪,不肯去海外。”可以說國足不是為了榮譽而戰,而是為了薪資。
可能是今年網路上對國足攻擊的太厲害,足協也意識到國足的工資太高了,馬上採取了措施。中超國內球員個人薪酬(不含獎金)最高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參加2019年亞洲盃、2022年卡達世界盃預選賽的國家隊球員在個人最高薪酬限額基礎上上浮20%執行。這就是備受關節關注的當時足協新政中的“工資帽”,與此同時,關於球員已有合同的執行方式,足協也作出了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在中國足協新備案的合同按限額簽訂;合同尚未到期的球員,待合同到期後再按限額重新簽訂。
從長遠發展看,高薪低能的中國職業足球確實到了大面積限薪的時間節點,只有真正摒棄金元足球、尊重足球規律、擠掉足球泡沫,只有讓更多年輕球員延續留洋夢想,中國足球才可能在十年乃至二十年後有所進步,到時候自然而然能進世界盃。
-
3 # C羅專區
我覺得國足缺乏的不是物質上的飢餓感,而是深受“過度職業化”的環境影響。
都說國足的成績差,青訓斷層,那為什麼以前就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呢?在中超之前,我們還是甲A聯賽,那時候雖然偶爾有假球,但大環境還是好的,球員為了生活、為了夢想而踢球,想要出人頭地,就必許成為國內的佼佼者或者靠實力去海外留洋,這樣才會有大筆的獎金等著自己。在中超時代來臨後,大量的資金注入足球市場,企業家們不管賺錢還是賠錢都願意往這裡扔錢,當然,這是一個好的想象,不過這也帶來了一些列的問題。
球員有了豐厚的獎金,誰還願意去海外踢球?打個比方:在家鄉找個工作能掙5000元,你跑外地去也只賺5000元,還要在外租房子,受當地人的氣,你會如何選擇?這個現在國內球員不想留洋是一個道理,有時候真不是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而是不想!這一點我就佩服武磊了,放棄國內2000萬的年薪,跑到國外去拿100萬歐的年薪。
“限薪令”,這個政策就是來改變現狀的中超的“限薪令”已經確定實施,這將大大改變目前中超天價年薪的現狀,不過說實話,這也是足協迫不得已的做法。我們喜歡職業運動員拿高薪,但得值這個價,你看梅西和C羅拿幾億RMB的年薪都沒人說,就說鄭智拿1500萬的年薪,你看有幾個球迷說他什麼,就因為別人就值這個價。國足的球員拿著千萬年薪,卻踢不贏敘利亞月薪1500RMB的球員,你說擱誰不難受?
適當降薪,我覺得最大目的就是讓球迷們看清現狀,不是在國外的低級別聯賽混了2年就叫留洋!在國內最優秀的人也只能拿1000萬,想要掙更多的錢,就去外華人那裡要!
足協的各種政策永遠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提高中國足球的水平,現階段國足最大的目的就是衝擊世界盃!短期內我們看不到青訓的成果、政策實施的效果,不過長期下來,我認為肯定比現在的要好,中國足球真的已經爛到底了,以後進步一點那就是進步,相信中國足球的未來肯定會更好!各位,意下如何?
-
4 # 龍布勞內
濟南傲龍足球隊助理教練的淺見:降薪只會讓現在的國足越踢越爛。
中國足壇目前的現狀是,一群有錢人清楚的知道,給自己孩子投入十到二十年的小錢,足校學費,給管理者和教練送禮之類的,這些錢對於平民家庭來說是天文數字,但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九牛一毛。當孩子被“培養出來”後,錢這一方面,回報是巨大的,而孩子往後的物質生活是無憂的。但是99%的此類孩子,都是無思想的,他們或學習能力差,各種課業成績不理想,透過文憑讓他們能為自己以後的生活做保障那是天方夜譚;或思想品德差,中小學在學校裡就是個混混,抽菸喝酒泡妞打架那是稀鬆平常,甚至九年義務教育上不完就被退學,那家長怎麼辦,把他送進體校?他有那個能在市運省運甚至奧運拿獎牌的實力嗎?大部分沒有,而足校,都很平庸,不用你的個體閃光,只要錢到位,你照樣能在這一職業活下去。
當你去踢業餘足球的時候,你會發現,八成業餘球隊很難堅持四五年,分崩離析那是必然的。出現這種原因就是因為,本身我們華人從小受到的團體榮譽感教育就幾乎為零,所有的應試教育其實都在鼓勵全校第一,全市全省全國第一,而足球是一個團體運動,一個集體如果因為團體榮譽感的缺失,那麼它就會沒有責任感,沒有融入感,不會去為這個集體做付出,遇到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不會去委曲求全,堅決不退讓。
業餘足球如此,何況職業足球呢,俱樂部可供選擇的球員,都是一群行屍走肉。
華人的團隊意識差,加上中國的青訓的水平很業餘。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專業水平上,我們絕大部分的職業球員都是最不職業的,而這,跟降不降薪沒有關聯。
c羅,降了薪會比現在更好嗎?以前提前一小時到達訓練場,降了薪會提前半天嗎?
我個人認為,我們國家的足球,場上十一個人裡的每一個人,不管你給他1000萬年薪或者1萬元年薪,他都能做到同樣的拼搏,他都會為了集體榮譽去拼命,他在青訓初期就擁有一顆熱愛足球熱愛集體熱愛國家的心,那時候,國足,將無往不勝!
-
5 # 毛毛喝茶說球
足球發展推進市場化是必然之路,但是需高的球員工資必將降低球員的技術水平,就算請裡皮有好的戰術但是卻沒有好的技術,那裡皮的工資也是白給,國足球員的工資已經達到歐洲聯賽的球員收入水平了,但是技術卻遠遠達不到,降薪和規範足球市場,某個地產商給球員開出需高的工資,不但沒有使中國足球進步反而使其落後了,中國足球的發展降薪雖不是必然之路,但是就目前的國內足球市場還遠遠沒有達到現在的工資水平,那規範足球市場才是當務之急,降薪也是其措施之一。
-
6 # 足壇二三事
在國足四十強賽戰平菲律賓、負於敘利亞之後,足協不堪輿論壓力,決定對中超球員採取限薪政策。
但在我看來,限薪令的出臺更像是自己孩子在考試成績不理想之後,父母對孩子的一種體罰,並不能真正改善中國足球的現狀。足協就好像在對國足的球員說:“你踢不好?那我罰你!如何提高?我不知道,你自己反省!”
前段時間爆出國足門將顏俊凌在上海市內以7000萬人民幣的價格全款購入一套房產,雖然最後被證實這是球迷看國足不爭氣,一氣之下偽造出的付款收據,但從這件事中還是能夠看出目前中國球員的薪水之高昂。作為對比,敘利亞戰勝中國隊的進球功臣奧馬裡月薪是多少呢?答案是1370元人民幣!國足的隊員們現在年薪不菲,成績卻難以和自己的薪水相匹配,但即便降低他們的薪水,他們的水平就會提高了嗎?我認為也許起到的是反作用。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球員們習慣了高薪,被降薪後或許會更加自暴自棄,不思進取。
再者,足球本就是成材率極低的一個行業,球員的職業生涯也很短暫,倘若沒有豐厚的薪水作為回報,哪個家庭還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去體校練習足球呢?這樣一來,中國足球的群眾基礎將會越發薄弱,踢球的人越來越少,成績也將越來越差,最終導致惡行迴圈。
因此,限薪令並不能從根本上幫助到中國足球的提高,足協這一怒之下出臺的政策日後或許又將成為中國足壇歷史上的一個笑談。
-
7 # ZG足球話題
其實不是降薪不降薪的問題,是現在這幾批球員水平的問題,國足也不是沒有踢出過精神氣的比賽,然而比賽除了拼勁十足,其他的東西一樣看不到。球員一樣渴望勝利。然而技術不允許。等什麼時候我們的年輕球員能夠經常進奧運會,國奧、國青球員能夠經常性的出現在世界性的大賽中的時候,那個時候才有可能進世界盃。
-
8 # 江湖文武
我覺得目前的確一些國足球員缺乏物質上的飢餓感,如果適當降薪,重新制定球員薪酬考核打分體系,對球員的積極性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也對足球環境會有很大的改善。
首先,目前國足球員都是各個中超俱樂部的相對來說頂尖的球員,在俱樂部拿著豐厚的薪酬,動輒百萬、千萬,並且俱樂部還會開出一些比賽的獎金,刺激球員拼命更好的踢球,為什麼會這樣,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國目前的球員儲備人才不足,造成了俱樂部用這樣的方式留住目前最好的一批球員。這種模式也造成了球員去了國家隊,積極性大打折扣,怕受傷,影響在俱樂部的收入,這也是球員在俱樂部和國家隊表現出的冰火兩重天的原因。
我想透過適當降薪,只是一方面,還要透過更加合理的球員薪酬體系,來營造球員積極向上的氛圍和球員為國征戰的自豪與榮譽,比如
一方面透過限薪,一方面要透過球員打分制來決定,也就是球員要透過每場比賽的出場表現,由球迷委員會來為整場球員的每個隊員表現打分,分高者薪酬也高,分低者薪酬也低,無論是俱樂部還是國家隊,都實行這種方式,刺激我們的球員,只有憑真本事才能拿到高薪酬。這樣透過這些方法,來改變目前國內球員的競爭,為中國足球的發展可以打造一個更好的環境。
-
9 # 白的還是黑的
能不能打進世界盃不好說,但肯定成績比現在要好
國足現在是越來越差,為什麼
1:最主要的就是足球環境不好,懂球的接觸不到管理,踢得是商業足球
2:球員腳下技術太差,態度不行,團隊之間毫無配合
3:薪水太高,成績在差也能買得起別墅豪車,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物質壓迫感(這是國足成績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結:
1:現在的國足想要打進世界盃還任重道遠,他們不缺錢,不缺訓練環境,更不缺名帥指導
2:現在的國足缺的是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為國爭光的自豪感,紀律性,腳踏實地的鍛鍊和團隊配合,拼盡……
總之外在的的一切國足都不缺,想要踢得好,降薪是必然要的,不然沒有成績還拿高薪,國足永無出頭之日
回覆列表
有用,但這要多方面的配合。還要降的厲害一點,不要不痛不癢。要讓國足們知道不努力就沒有飯吃
2018俄羅斯世界盃,中國除了國足沒去,其他基本都去了,國足球員沒有踢進世界盃,沒有任何羞愧的表現,反而出國旅遊,吃喝玩樂,不愧是世界上心理素質最強大的一支隊伍。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支球隊能夠像國足這樣保持這麼好的穩定性,多年踢不進世界盃,拿著一年幾千萬的高薪,豪宅住著,豪車開著,美女陪著,人生到了這種地步,還有努力的必要嗎?
足協釋出降薪令,限制國足球員的收入,總感覺這樣的規定對國足來說是不疼不癢的,起不到大效果,一群不思進取的球員,可能只有實行淘汰制,工資一降到底,從高處掉下來才能有所改變吧,這樣幅度的降薪再從其他獎金上漲回去,是沒用的。並且中國足球已經越來越激不起在關注的興趣,前些年職業化初期,國足的比賽就是熱身賽都很關注,而現在,連十強十二強的重要比賽都覺得無所謂了。可能是心裡的熱血已經被這支球隊和這個國家吸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