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窮拆箱

    首先我想你應該說的是手機業務。小米的其他業務相對於華為來說並沒有明顯的交集。

    華為手機業務目前全球銷量排名第二,雖然受到國際市場銷售下滑的影響,但是由於國內銷量暴增,仍然佔據全球銷量第二的寶座。而全球銷量最好的三星手機,目前在國內手機廠商的競爭下銷量基本和不計了。

    正是由於華為在國內銷量老大的地位。所以小米每次釋出會經常提到的友商就毫無例外的就是暗指華為。由於中國是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最大的消費市場。所以也是手機企業必爭之地。在國內出貨量佔全球銷量份額比重越大對於公司的銷售業績貢獻越是給力。

    所以國內市場對於小米和華為都是非常重要的。華為作為國內出貨量最大的手機品牌,必然會成為其他手機品牌對標的企業。這也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出貨量不僅代表佔有率的多少,也代表國內消費者對於這個品牌的認可。這才導致每次小米產品釋出就會對華為的手機進行對標。其實這也算是一種營銷手段,透過比對彼此的產品,讓消費者來更多認識自己的產品,無形當中自己產品的熱度也就漲了起來。就拿這次小米釋出的小米10來說,又是同樣的套路。

    其次同行是冤家。彼此之前的業務是有競爭的,無形當中消費者也會對比兩家產品。

    其實都是市場競爭決定的。每個企業都對行業老大的地位窺視。無形當中就給人們感覺每次都是小米懟華為。

    所以他們並不是內訌,而是由於同類型企業之間的競爭關係決定了彼此的角色。只是兩個彼此競爭的企業而已。

  • 2 # 老黃說機6

    謝謝邀請,華為銷量國內廠商第一,要比較當然和第一比,ov有時候比他差,自然不放眼裡,而國外廠商他又不敢;自身沒銷量,原本要依靠技術投入支援但投入大、時間長、不一定有回報,所以最快最好的辦法就是氣勢上不輸,至少營銷做到位,博人眼球;某米靠這起身,自身這方面條件很滿足。

  • 3 # CRceci

    謝邀,明顯這個就是商業互掐,雙方把對手的產品缺點都擺出來,放到社交平臺上去,讓其成為熱搜,然後讓產品的曝光率增加。你仔細看看雙方內訌的內容,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手機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各自系統,硬體的通病,只不過是由著名的公司管理層的嘴裡說了出來,就變成了熱搜

  • 4 # 小熊下山

    華為經過前幾年的佈局與發展,在中國產品牌中已經穩坐第一把交椅,無論是全球出貨量還是市場佔比都遙遙領先,比如2016-2019,華為全球出貨量分別為:1.39億、1.53億、2.06億、2.41億,對應市場佔比分別為:9.5%、10.5%、14.7%、17.6%,逆市上漲,在美國對華為實施制裁之前,國內及海外市場都是節節攀升。

    小米受到華為、OV迅速發展的影響被擠壓了相當大的空間,加之衝擊高階之路一直無法成功,勉強靠紅米中低端機型維持住了基本盤,但總出貨量和市場佔比卻不盡人意。同樣2016-2019,小米全球出貨量分別為:5290萬、9807萬、1.19億、1.26億,對應市場佔比分別為:3.6%、6.3%、8.5%、9.2%,雖穩中前進,但對比華為、OV顯得捉襟見肘。

    本來作為中國產手機中品牌影響力最深的兩大廠商競爭的激烈不言而喻,而使用者的高度重疊也讓小米坐立不安,如根在喉。

    華為被美國全面制裁後,因為失去了谷歌GMS移動服務的支援,海外市場城門盡失,海外銷售量和營業額都大幅下滑,在這種情況下,華為如果想要維持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的增長,國內市場顯得越發重要,而國內市場就是相互之間的強佔份額,轉化使用者,加之2019年開始,華為同樣開始在Alot、電視領域上發力,在5G優勢加成下,越來越多的業務板塊與小米形成了勢如水火的直接對立局面,在5G時代即將到來的前夕,在下一個時代風口的面前,雙方各種隔空互嗆、各種突破底線的攻擊貶低,自然就不可避免了。但是資本市場,激烈的競爭是很常見的一個事情,最終會是什麼走向,我想還是要回到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本身上來,唯有品質能夠代言,唯有產品可以取勝!

  • 5 # 路程遠474

    因為弱者要進步唯有攀高枝,小米除了槓華為之前還喜歡和蘋果三星槓,你看過小米槓vivo opp嗎,因為這兩家和小米一樣都是組裝機沒有核心實力。

  • 6 # 海歌看電影

    無論從品牌知名度還是產品銷售量來看,華為都遙遙領先於小米。雖然兩家公司現在都屬世界500強,但小米剛衝入榜單不久,華為和小米不屬於一個體級,從經營時間上來比較,小米成立時間短,而華為已經經營快三十年了。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華為透過長時間時間的沉澱積累了大量的技術經驗和市場,商場本如戰場,小米只能用自己的方法開啟市場,不過也是靠本事吃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提高醫護人員社會榮譽,形成尊崇敬讓社會風氣,有哪些可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