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鑫雨親子講師
-
2 # 姚永紅xian
一.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富有責任心是成人成才的重要標誌,有人說能力不足,責任可補;責任不夠,能力不能補。水平相當的人幹著同樣的工作,為什麼有的能幹得很出色,有得卻工作平平,甚至常出現失誤。智力水平相當的學生,為什麼有的嚴格要求自己保質保量得完成每一次作業,而有的卻不催促不交作業,甚至是應付公事。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培養起責任感,孩子如果有了責任感,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是自己應該盡力做好的一件事,就會從嚴要求自己,自覺地做好份內的事。二.對孩子進行批評或教育,要尊重孩子,還要耐心細緻。俗語說“兒大三分客”,就是說對自己的孩子要尊重,要把他放在一個成年位置上與他商量問題。可以說,你把孩子看成什麼人,孩子就極有可能成為什麼人。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對一個天真無知的孩子,你可以精心把他培養成一個出色的人,也可更容易地把他變成一個罪犯。三.會愛自己的孩子。一位教育家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連老母雞也知道的事,關鍵是怎樣愛自己的孩子。我覺得過於嬌慣孩子,怕孩子吃苦,這是家長的共性。智慧、要耐心細緻,不要只是簡單批評或說服。四.家長要與教師保持經常性的聯絡。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往往不如教師瞭解得多,何況有的學生向家長彙報假情報,不說真話。所以要想家庭和學校雙方面共同對孩子的教育有所促進,家長就要更多的和我們的教師進行交流。五.家長要捨得拿出一些時間和孩子交流。孩子需要的並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和家長的真誠、平等交流。只有平等交流,使孩子敢說真話,才能真正全面的瞭解孩子,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六.家長的言行要與學校教育相一致,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認識。七,提醒家長們高度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安全大於天,幫助學校教育孩子時時、事事不忘安全。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其它的一切都沒有意義。
-
3 # vip美術威哥
教育是一門科學藝術與學校教育相比,它更偏重於良好的行為品德,習慣,健康心理的培養。受到人口政策的制約。現在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祖輩過多的關愛。在家裡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所有人圍著轉的小太陽,生活條件十分優越!經受挫折和磨礪的機會越來越少,父母對子女驕縱溺愛,缺乏教育,導致許多孩子任性,自私,傲慢無禮、貪圖享樂,在學校與同學難以相處,不會處理人際關係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還有一些家長正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學習的家長往往有這樣的思想觀念,學校是專業的教育場所,學校裡的老師,一個個都是教育家,在家裡教不好,孩子只有送到學校裡面讓老師教育才行,這樣的思想常常會為會成為阻礙孩子健康成長和發展的絆腳石!在缺乏家庭教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在接受學校教育的時候,常常表現出下列問題:
第一:自我為中心,缺乏“他人意識”。
家長要改變舊的教育觀念。“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年代已逝。父母與孩子的社會地位應該是平等的,因而父母也應該尊重孩子,孩子有它的獨立的思想,獨特的思維方式,作為父母應該時常換位思考了解孩子的需要,並做積極肯定與支援,及時發現孩子有錯誤。這個錯誤是父母認為的,孩子卻不認為是錯。畢竟孩子的社會閱歷不深,還有許多東西是他們未知的,這時的父母更多的應該是說服教育,用淺顯易懂的例子,用心平氣和的語調講明這樣做的危害性,而不是過去那種大聲苛責,除了打就是罵這種簡單的教育方式,沒有從思想上解決,孩子也許當時服從,但內心是不服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如果長期積存!一旦爆發出來,後果可想而知。
第二:家長應該瞭解一些現代教育思想時代在不斷髮展,各行各業都需要出類拔萃的人才,你的孩子即使考不上大學成不了,“李四光”“陳景潤”,但他也許能成為“徐虎”“劉翔”之類的人才,你有何必苦苦要“分”,要孩子考大學呢?現在推行是素質教育培養的,是身體素質,文化素質,思想素質都好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光有高分,身體素質,思想素質不好,即使考上大學將來也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也會被社會淘汰出局,甚至走上歧途!那時後悔也無濟於事了。
①家長放任不管,年輕父母忙於工作,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孩子生下來以後就一直由老人照管有的一直在鄉下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父母則像探親一樣,每隔多長時間去看望一次,隔代親使老人對孫輩的愛常常會陷入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這種缺乏理智的愛,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的,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思想”自私,任性等不良個性,讓他們吃飽穿暖,管他們吃喝拉撒,但對於該教孩子什麼,該讓他們學什麼就無從得知,所以老人帶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是特別的任性,依賴,驕橫!這種孩子一般都把爺爺奶奶看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父母則是可有有無的,孩子普通話也不懂,不會與人分享合作,把自己和爺爺奶奶的世界看作是整個世界的全部。
②家長包辦代替
孩子在傢什麼事情都有大人包辦,多數孩子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甚至認為吃飯穿衣等生活方面都是大人的事情,而不是我自己的事情,家長在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包攬下來,他們以為這樣就是把孩子照顧的很好,殊不知這樣,反而扼殺了孩子自己動手本能,更抑制了他們動手的積極性和興趣。
③家長重智輕能型,現在家長都比較注重孩子知識的培養,不難發現家長也確實在這方面花的時間,但是好多不良習慣,也同時在這些孩子身上體現,太多的問題都讓我們感覺到,現在的家長普遍都是重知識教育,親能力培養。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紀。他需要全方位發展的人才,有一個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獨立生活的能力,相信他他才會在這個激烈的世界中求生存,求發展。
④孩子個性太強,現代個性強硬的孩子比例越來越多,如不愛說話,不愛和同學一起玩,獨來獨往,這些習慣都不可能與生俱來都是後天由於生活習慣的影響而形成的家長過分溺愛,無論孩子怎麼樣都是正確的。
⑤家長教育不一致。太多了我就不一一訴說了!
-
4 # 清溪ABC
我不懂得大理論,談幾點自己的體會。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責任。我們家孩子小的時候,一直在雲南的姥爺姥姥身邊,過著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當小孩上學讀書到二年級,我發現小孩對功課不是很興趣,姥爺姥姥也不在意,只是一如既往地給小孩百般溺愛,小孩能夠正常上學正常回家就好了。這不利於小孩的成長的。於是,我決定立即將小孩接到身邊上學,發現她的作業經常沒做完,還顯得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我告訴她,做好作業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透過做作業促進知識的“消化"。在耐心教育引導的基礎上,我帶她到同學家走訪,看同學的作業。慢慢的她懂了,像同學那樣認真做好作業。過一段時間,學習成績進步很快。
到高三的時候,小孩告訴說,有同學老是抄她作業,總是受老師表揚,內心不平衡。我告訴她,不要在乎老師表揚,抄作業是不好的習慣,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自己不學習,將來害的是自己。高考揭曉,抄作業的同學名落孫山,我小孩順利進入一本。
大學畢業,小孩和她的同班同學一起被同一家用人單位作為預選錄用物件,可名額只有一個。她想到,如果最後面試,主考官問同學的表現該怎麼回答?心裡很矛盾。我們告訴她說,應該實事求是的說,鼓勵她多介紹同學的優點和長處,絕不能去貶低別人。她說,那樣自己就沒有優勢了。我們引導說,工作崗位重要,人品更重要。不能靠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那樣,即使得到想要的工作,也不是很光榮。她照做了,最後還是她被錄用。
現在,小孩工作很順利,與周圍人員關係融合,很開心。如今回想起來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引導的好,小樹能長成大樹,否則,誤入岐途悔之晚矣。
-
5 # yan138128
教育孩子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經驗證明,重視家庭教育的家庭孩子學習成績都很好,父母首先應該言傳身教,父母不一定需要有多少文化和知識,關鍵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和孩子一起愛讀書,一起討論學習的問題,認真解答孩子的問題,如果解答不了就查閱資料解答。
-
6 # 天天向上的頑童
每個家庭,其實都是一所學校。家庭教育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
1.讓孩子懂得愛,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其實任何教育都是“愛”的教育,在家庭中,父母要以身作則,夫妻之間要互敬互愛,讓孩子感受到溫馨和諧;父母愛國家、愛社會、關愛他人、熱愛大自然,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懂得“愛”。
2.讓孩子有教養,有教養的核心—懂得尊重,父母要互相尊重對方,不要動輒貶損對方,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貶損別人,在公共場合,父母除了以身作則,還要注意要求孩子:多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要以自己為核心。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會使孩子受益終生,也是對社會負責。
家庭教育,看似簡單,其實,是需要每一個家長仔細琢磨的一門學問,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孩子們的情況也千差萬別,但我認為,如果做到了以上兩個方面,就成功了一多半。
-
7 # yan138128
教育孩子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經驗證明,重視家庭教育的家庭孩子學習成績都很好,父母首先應該言傳身教,父母不一定需要有多少文化和知識,關鍵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和孩子一起愛讀書,一起討論學習的問題,認真解答孩子的問題,如果解答不了就查閱資料解答。
-
8 # 紅梅工筆佛畫
有人說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自己知道的這個人是蘇聯教育家A•馬爾庫沙說得:“.教育只在某種程度上是一門科學,而在更大的程度上講是一門藝術”
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需要求真;教育是一門藝術,藝術需要創造。對於科學可能更需要科學家專家來闡述更好,而自己只是想分享一些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如果就創造性來說,自己覺得還是有一點與眾不同,稱不稱得上藝術,只能是各位體會了。
性格是最重要的,培養起來也需要點創造性。
自己認為培養孩子有一個好性格是最重要的事,也有專家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如何如何會怎樣怎樣,反正會有很多理論,自己想的到沒有這麼複雜,首先相信每一個父母最希望孩子的,就是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快樂的一生。
再者,透過自己的人生大家可以有這樣的體會,每個人的一生都存在這太多的未知,太多的變化,沒有人說擁有知識,智慧,能力或者是財富,成功,甚至家長很成功可以把孩子一切都安排好,孩子就一定會快樂。
而能夠讓孩子做到最大可能快樂的,只有孩子無論面對任何的挫折困難痛苦,孩子自己可以笑對,可以樂觀的面對處理,孩子才能是真正的快樂。
心理學家們認為,幸福是一種主觀的東西,它的生理機制可能根植於大腦中心,這也是多數神經生理學家們持有的觀點。自己通俗的理解,快不快樂自己說了算,而無疑有一個好的性格,就等於將樂觀根植於大腦,才真正能隨時自己感到真正的快樂。
那麼對於好的性格,也許有遺傳的原因,但肯定也可以後天培養。我們知道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大多都是小時候遇到什麼才埋藏下來,所以好的性格從出生就該開始培養,當然也就需要有一些藝術性。
自己回想總結一下,大概不同階段不同事情有這樣幾種方法。消滅萌芽,無為而治,潛移默化
消滅萌芽主要是在孩子很小時,或者說什麼不懂事的時候,這就需要用心和狠心。
孩子小時儘量避免哭鬧,這就需要家長多用心,其實孩子小時哭鬧原因主要是生理的需要,渴了餓了拉了尿了不舒服孤單等等,家長就要多用心,讓這些在萌芽中就消滅。
大一點更多是需求不能滿足,比如要東西不給買或者根本不能買,這就需要家長狠心,寧可讓孩子一次哭個夠,也不能哭起來沒完。
另外大一些就是無為而治,都說老子的道對華人的思維,中國的藝術影響很大,但往往我們自己卻忽視了。
有一種說法家長太能孩子無能,所以,請學會放手吧。縱然孩子會遇到千溝萬壑,跨過去,就是成長的勳章。
最令人欽佩的父母,是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還有貫徹始終的就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這也包括很多方面,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言傳身教肯定是很重要的。
再者就是不必太強調,刻意的去讓孩子如何做,比如自己對孩子藝術的培養,就是參加各種藝術活動,而且是去玩,為了培養孩子繪畫,就買了各種美術用具,專門騰出一角,想什麼時候畫,畫什麼都自己決定。
還有就是遇到一些重大事情突發事情,從容淡定,其實就是從小一種意識的培養,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的事,什麼事都是可以解決的。
當然,對於孩子的教育,還可能會有很多,但好的性格不但重要,其實對於其他孩子的教育也是很有幫助,比如能力的培養,與人相處的融洽,對於困難的面對等等,好的性格可以讓這些都變得更容易,而孩子自己也能更好的適應。
-
9 # 天天向上的頑童
每個家庭,其實都是一所學校。家庭教育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
1.讓孩子懂得愛,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其實任何教育都是“愛”的教育,在家庭中,父母要以身作則,夫妻之間要互敬互愛,讓孩子感受到溫馨和諧;父母愛國家、愛社會、關愛他人、熱愛大自然,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懂得“愛”。
2.讓孩子有教養,有教養的核心—懂得尊重,父母要互相尊重對方,不要動輒貶損對方,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貶損別人,在公共場合,父母除了以身作則,還要注意要求孩子:多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要以自己為核心。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會使孩子受益終生,也是對社會負責。
家庭教育,看似簡單,其實,是需要每一個家長仔細琢磨的一門學問,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孩子們的情況也千差萬別,但我認為,如果做到了以上兩個方面,就成功了一多半。
-
10 # 老蔣微課堂
1.關於運動
我明白:他們並非所有的人都能成為冠軍,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運動健將。但我知道,運動將幫助他們每一個人去認識和估價自己。運動已經教會這些十一、二歲的孩子理解了“需要”,“可能”,“不能”這些詞的真正涵義。
孩子們很難接受成年人提出的那些抽象的要求:好好學習,聽大人的話,要有生活目的。
“而在運動中,所有的東西都不是抽象的。好好學習——就可以訓練成長;取得十項成績——就可以透過少年級;定期訓練——就可以成為運動健將。”
2.關於危險
家長同志們,生活總是充滿了困難,如果隨心所欲地生活,那反倒有害。困難是逃避不的了,即使您能夠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真空玻璃罩裡培養,將他與一切實際的和臆想的災禍、感染、煩惱隔絕開來——危險依然不可能排除。
為什麼?
因為人早早晚晚反正要進入大千世界,進入由獨立的、相互影響的和敵對的人們組成的社會。
不是排除危險,而是將危險納入我們的教育過程,在允許的情況下,小心地、一點一點加以引導,期待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會不斷經受困難的考驗。這樣就有可能免除危險。這就是我期待於我們的家長的。
3.關於善與惡
對於人來說,無所謂性本惡、性本善這種問題。一個人是按照生活所給予他的影響而成長的。惡同善,都是從童年時代—早期的孩提時代,從幼兒剛剛蹣跚學步時開始,經歷漫長的歲月逐步養成的。請不要限制兒童善的發展,也不要限制兒童信心的發展。兒童對善的吸收有如海綿一般。
4.關於工作
從信中我發現了一令人費解的規律。不論男孩,還是女孩一談起宇航員、試飛員以及北極考察人員的工作來,簡直頭頭是道。而對於護士、汽車技師、建築師以及一般產業工程師的工作卻所知甚少。當談起自己父母及親朋的工作時,他們無知得簡直令人吃驚。如果父親把家庭的收支情況以及什麼是工資等概念統統講給兒子,一點壞處也沒有。
5.關於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就象在外觀不美的、普通的灰質土壤裡生長的森林一樣,也應當在極普通的“日常 生活”中萌發出來。
6.關於個性
關於兒童個性問題已經有很多專門著述。然而,很多人對這個概念仍持有某種懷疑態度:“孩子尚未入學,怎麼會有個性呢?”
當然,個性如人的智齒一樣,在一定時期內是顯露不出來的。個性的產生、發展、形成是從新生嬰兒與周圍環境發生聯絡時開始的,是從他那纖嫩的小手企圖捕捉太Sunny線時開始的,是從他第一次探著身子去夠搖籃上晃動著的、五顏六色的小球、小魚或小環時開始的……
兒童不是袖手旁觀者,而是積極的活動者。對於兒童來說,一切事物都同樣是活動者。
惋惜弄壞了的新玩具;捨不得被打碎了的整套餐碟——這類心情都不難理解。但是,我敢相信,這些損絕不是毫無意義的。
毫無損失就能認識世界是可能的嗎?
人們為了獲得知識總要付出代價,而且在多數情況下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他們怎麼也不能被視為壞孩子。他們被最高尚的信念所引導,被最誠摯的感情所激發。如果成年人不理解孩子們的心理,那麼過錯就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叔叔、嬸嬸們身上。他們常常忘記,孩子們是用與他們不同的方式來思維的。
要想不為兒童們天然的好奇心付出過高的代價,尤其是在兒童剛剛開始獨立活動的階段,務必按照所謂的“安全規章”去做:
鍋柄應放在爐灶的內側;
檯布要鋪得不溜下桌面;
茶壺及熱鍋要儘量靠裡放;
門要關緊;
所有鋒利的物件須放在孩子們夠不著的抽屜內;
電插座要用膠布封住;
垃圾應倒入頂蓋嚴緊的箱內;
藥物及“家用化學品”儘量藏在較可靠的地方;
書架底層的書籍須排列緊密,以免幼兒將書拉出。
儘管有了這一切預防措施,在您的家中仍會有小小的事故發生。這樣的事實在難免,請您儘可能寬容一些。
7.關於遊戲
在遊戲中,兒童的個性可以得到特別充分的發展。那種認為遊戲純屬娛樂、消磨時間的人是大錯而特錯了。遊戲是創造的開端。
一般講,兒童的遊戲有時甚至令人煩惱,使人厭倦,把房子弄得亂七八糟。那也最好不要打斷他們,特別是不要用粗暴的、武斷的喝斥禁止他們。
兒童在遊戲中不斷完善、成長,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不要妨礙他們!最好能幫助他們!
怎麼幫?
首先您要親身參加他們的遊戲。這對孩子非常重要。當孩子們看到他們的媽媽,還有一向嚴肅的、忙碌的爸爸也參加了自己的遊戲的時候。您只消知道這一點就行了。因為這一來,父母就再也不會說遊戲是無聊的胡鬧了。
8.關於童話
我們要發展孩子們那種天然的幻想力,或者至少不要妨礙它的自由發展。在這方面,對小孩子來說,閱讀神話故事特別重要。現在有時可以見到一些父母不顧一切地反對孩子們閱讀童話作品,竭力把他們教育成老成持重、四平八穩的人。我人向這樣的父母進一言:從這樣的孩了中既不能培養出數學家,也不能培養出發明家。
9.關於財產
如果您一味崇拜那些東西,認為財產就是您的上帝,那麼您的孩子有兩條路,他們可能在的信條下成長起來,象您一樣,擴大了貪婪進的隊伍,或者他們從反抗的感情出發變成了“無神論者”。等到那時,您就會哭您的高腳杯、鏡子和便宜的棕色鋼琴啦……
10.關於嬌寵
您疼愛孩子,但又不能嬌寵。否則就會陷入盲目,看不到孩子的缺點,不能及早發現孩子性格上、習慣上應該改正的某些壞毛病。
-
11 # 紅梅工筆佛畫
有人說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自己知道的這個人是蘇聯教育家A•馬爾庫沙說得:“.教育只在某種程度上是一門科學,而在更大的程度上講是一門藝術”
教育是一門科學,科學需要求真;教育是一門藝術,藝術需要創造。對於科學可能更需要科學家專家來闡述更好,而自己只是想分享一些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如果就創造性來說,自己覺得還是有一點與眾不同,稱不稱得上藝術,只能是各位體會了。
性格是最重要的,培養起來也需要點創造性。
自己認為培養孩子有一個好性格是最重要的事,也有專家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如何如何會怎樣怎樣,反正會有很多理論,自己想的到沒有這麼複雜,首先相信每一個父母最希望孩子的,就是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快樂的一生。
再者,透過自己的人生大家可以有這樣的體會,每個人的一生都存在這太多的未知,太多的變化,沒有人說擁有知識,智慧,能力或者是財富,成功,甚至家長很成功可以把孩子一切都安排好,孩子就一定會快樂。
而能夠讓孩子做到最大可能快樂的,只有孩子無論面對任何的挫折困難痛苦,孩子自己可以笑對,可以樂觀的面對處理,孩子才能是真正的快樂。
心理學家們認為,幸福是一種主觀的東西,它的生理機制可能根植於大腦中心,這也是多數神經生理學家們持有的觀點。自己通俗的理解,快不快樂自己說了算,而無疑有一個好的性格,就等於將樂觀根植於大腦,才真正能隨時自己感到真正的快樂。
那麼對於好的性格,也許有遺傳的原因,但肯定也可以後天培養。我們知道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大多都是小時候遇到什麼才埋藏下來,所以好的性格從出生就該開始培養,當然也就需要有一些藝術性。
自己回想總結一下,大概不同階段不同事情有這樣幾種方法。消滅萌芽,無為而治,潛移默化
消滅萌芽主要是在孩子很小時,或者說什麼不懂事的時候,這就需要用心和狠心。
孩子小時儘量避免哭鬧,這就需要家長多用心,其實孩子小時哭鬧原因主要是生理的需要,渴了餓了拉了尿了不舒服孤單等等,家長就要多用心,讓這些在萌芽中就消滅。
大一點更多是需求不能滿足,比如要東西不給買或者根本不能買,這就需要家長狠心,寧可讓孩子一次哭個夠,也不能哭起來沒完。
另外大一些就是無為而治,都說老子的道對華人的思維,中國的藝術影響很大,但往往我們自己卻忽視了。
有一種說法家長太能孩子無能,所以,請學會放手吧。縱然孩子會遇到千溝萬壑,跨過去,就是成長的勳章。
最令人欽佩的父母,是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還有貫徹始終的就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這也包括很多方面,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言傳身教肯定是很重要的。
再者就是不必太強調,刻意的去讓孩子如何做,比如自己對孩子藝術的培養,就是參加各種藝術活動,而且是去玩,為了培養孩子繪畫,就買了各種美術用具,專門騰出一角,想什麼時候畫,畫什麼都自己決定。
還有就是遇到一些重大事情突發事情,從容淡定,其實就是從小一種意識的培養,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的事,什麼事都是可以解決的。
當然,對於孩子的教育,還可能會有很多,但好的性格不但重要,其實對於其他孩子的教育也是很有幫助,比如能力的培養,與人相處的融洽,對於困難的面對等等,好的性格可以讓這些都變得更容易,而孩子自己也能更好的適應。
-
12 # PMY0808
家庭教育是有藝術性的。藝術是美的表現形式,因此家庭教育以“美“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是藝術。
家庭教育的藝術性體現在:
1,心靈美。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互幫互助,重活髒活搶著幹,有了困難爭著幫,遇到責任不推諉。
3,環境美。家庭環境的優劣不在於富裕或貧窮,在於家庭成員對家庭環境的治理。有一次,我家訪到學生家,黃家經濟條件較差,房房傢俱比較陳舊,但黃家室內室外收拾得井井有條,乾乾淨淨,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隔壁李家新房子新傢俱,庭院雜草叢生,再看室內,牆上有蛛網,臺上有灰塵,擺設雜亂無章。這兩家形成鮮明的對比,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4,行為美。帶孩子參加公益活動,攙扶老年人過馬路,公共汽車上主動讓座,不亂吐痰,不亂寫亂畫等等,這樣的小事家長要做到,教育孩子從小做到,“從我做起,從小做起"。
家庭教育就是家長用美好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常言道: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做給別人看"。家長是子女的樣子,子女是家長的影子。美好的家庭走出優秀的孩子,這個規律是不會改變的。
(潘明煜,致力於中小學教育問題探討。)
-
13 # 老蔣微課堂
1.關於運動
我明白:他們並非所有的人都能成為冠軍,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運動健將。但我知道,運動將幫助他們每一個人去認識和估價自己。運動已經教會這些十一、二歲的孩子理解了“需要”,“可能”,“不能”這些詞的真正涵義。
孩子們很難接受成年人提出的那些抽象的要求:好好學習,聽大人的話,要有生活目的。
“而在運動中,所有的東西都不是抽象的。好好學習——就可以訓練成長;取得十項成績——就可以透過少年級;定期訓練——就可以成為運動健將。”
2.關於危險
家長同志們,生活總是充滿了困難,如果隨心所欲地生活,那反倒有害。困難是逃避不的了,即使您能夠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真空玻璃罩裡培養,將他與一切實際的和臆想的災禍、感染、煩惱隔絕開來——危險依然不可能排除。
為什麼?
因為人早早晚晚反正要進入大千世界,進入由獨立的、相互影響的和敵對的人們組成的社會。
不是排除危險,而是將危險納入我們的教育過程,在允許的情況下,小心地、一點一點加以引導,期待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會不斷經受困難的考驗。這樣就有可能免除危險。這就是我期待於我們的家長的。
3.關於善與惡
對於人來說,無所謂性本惡、性本善這種問題。一個人是按照生活所給予他的影響而成長的。惡同善,都是從童年時代—早期的孩提時代,從幼兒剛剛蹣跚學步時開始,經歷漫長的歲月逐步養成的。請不要限制兒童善的發展,也不要限制兒童信心的發展。兒童對善的吸收有如海綿一般。
4.關於工作
從信中我發現了一令人費解的規律。不論男孩,還是女孩一談起宇航員、試飛員以及北極考察人員的工作來,簡直頭頭是道。而對於護士、汽車技師、建築師以及一般產業工程師的工作卻所知甚少。當談起自己父母及親朋的工作時,他們無知得簡直令人吃驚。如果父親把家庭的收支情況以及什麼是工資等概念統統講給兒子,一點壞處也沒有。
5.關於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就象在外觀不美的、普通的灰質土壤裡生長的森林一樣,也應當在極普通的“日常 生活”中萌發出來。
6.關於個性
關於兒童個性問題已經有很多專門著述。然而,很多人對這個概念仍持有某種懷疑態度:“孩子尚未入學,怎麼會有個性呢?”
當然,個性如人的智齒一樣,在一定時期內是顯露不出來的。個性的產生、發展、形成是從新生嬰兒與周圍環境發生聯絡時開始的,是從他那纖嫩的小手企圖捕捉太Sunny線時開始的,是從他第一次探著身子去夠搖籃上晃動著的、五顏六色的小球、小魚或小環時開始的……
兒童不是袖手旁觀者,而是積極的活動者。對於兒童來說,一切事物都同樣是活動者。
惋惜弄壞了的新玩具;捨不得被打碎了的整套餐碟——這類心情都不難理解。但是,我敢相信,這些損絕不是毫無意義的。
毫無損失就能認識世界是可能的嗎?
人們為了獲得知識總要付出代價,而且在多數情況下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他們怎麼也不能被視為壞孩子。他們被最高尚的信念所引導,被最誠摯的感情所激發。如果成年人不理解孩子們的心理,那麼過錯就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叔叔、嬸嬸們身上。他們常常忘記,孩子們是用與他們不同的方式來思維的。
要想不為兒童們天然的好奇心付出過高的代價,尤其是在兒童剛剛開始獨立活動的階段,務必按照所謂的“安全規章”去做:
鍋柄應放在爐灶的內側;
檯布要鋪得不溜下桌面;
茶壺及熱鍋要儘量靠裡放;
門要關緊;
所有鋒利的物件須放在孩子們夠不著的抽屜內;
電插座要用膠布封住;
垃圾應倒入頂蓋嚴緊的箱內;
藥物及“家用化學品”儘量藏在較可靠的地方;
書架底層的書籍須排列緊密,以免幼兒將書拉出。
儘管有了這一切預防措施,在您的家中仍會有小小的事故發生。這樣的事實在難免,請您儘可能寬容一些。
7.關於遊戲
在遊戲中,兒童的個性可以得到特別充分的發展。那種認為遊戲純屬娛樂、消磨時間的人是大錯而特錯了。遊戲是創造的開端。
一般講,兒童的遊戲有時甚至令人煩惱,使人厭倦,把房子弄得亂七八糟。那也最好不要打斷他們,特別是不要用粗暴的、武斷的喝斥禁止他們。
兒童在遊戲中不斷完善、成長,使自己變得更加高尚。不要妨礙他們!最好能幫助他們!
怎麼幫?
首先您要親身參加他們的遊戲。這對孩子非常重要。當孩子們看到他們的媽媽,還有一向嚴肅的、忙碌的爸爸也參加了自己的遊戲的時候。您只消知道這一點就行了。因為這一來,父母就再也不會說遊戲是無聊的胡鬧了。
8.關於童話
我們要發展孩子們那種天然的幻想力,或者至少不要妨礙它的自由發展。在這方面,對小孩子來說,閱讀神話故事特別重要。現在有時可以見到一些父母不顧一切地反對孩子們閱讀童話作品,竭力把他們教育成老成持重、四平八穩的人。我人向這樣的父母進一言:從這樣的孩了中既不能培養出數學家,也不能培養出發明家。
9.關於財產
如果您一味崇拜那些東西,認為財產就是您的上帝,那麼您的孩子有兩條路,他們可能在的信條下成長起來,象您一樣,擴大了貪婪進的隊伍,或者他們從反抗的感情出發變成了“無神論者”。等到那時,您就會哭您的高腳杯、鏡子和便宜的棕色鋼琴啦……
10.關於嬌寵
您疼愛孩子,但又不能嬌寵。否則就會陷入盲目,看不到孩子的缺點,不能及早發現孩子性格上、習慣上應該改正的某些壞毛病。
-
14 # 斕曦梨落
親子教育 生活常規教育 一日生活教育 隨機教育,幼兒教育分為五大類,
藝術教育分為:讓孩子發展美 瞭解美 認識美。
社會教育分為: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 。
健康教育分為:良好的生活習慣 ,健康的身體 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情緒 。
科學教育:探索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
語言教育分為:讓孩子喜歡說主動說想說。
-
15 # PMY0808
家庭教育是有藝術性的。藝術是美的表現形式,因此家庭教育以“美“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是藝術。
家庭教育的藝術性體現在:
1,心靈美。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互幫互助,重活髒活搶著幹,有了困難爭著幫,遇到責任不推諉。
3,環境美。家庭環境的優劣不在於富裕或貧窮,在於家庭成員對家庭環境的治理。有一次,我家訪到學生家,黃家經濟條件較差,房房傢俱比較陳舊,但黃家室內室外收拾得井井有條,乾乾淨淨,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隔壁李家新房子新傢俱,庭院雜草叢生,再看室內,牆上有蛛網,臺上有灰塵,擺設雜亂無章。這兩家形成鮮明的對比,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4,行為美。帶孩子參加公益活動,攙扶老年人過馬路,公共汽車上主動讓座,不亂吐痰,不亂寫亂畫等等,這樣的小事家長要做到,教育孩子從小做到,“從我做起,從小做起"。
家庭教育就是家長用美好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常言道: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做給別人看"。家長是子女的樣子,子女是家長的影子。美好的家庭走出優秀的孩子,這個規律是不會改變的。
(潘明煜,致力於中小學教育問題探討。)
-
16 # 云云的日記
相信不少家長都和我有一樣的感覺:自從有了孩子,家庭教育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們的心聲,可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呢?記得前些年北京曾做過一項按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進行劃分的調查,調查物件:680名小學、初中生的家庭,調查內容:在校表現與家庭教育水平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家庭,其孩子在校表現優等生的佔95%,基本沒有後進生;而家庭教育水平不當的家庭,其孩子在校為後進生的卻高達85%,幾乎沒有優等生;而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其孩子在校為中等的佔2/3,並有15%左右為後進生。這項調查還給我們這樣一個結論:如果我們把不當的家庭教育提高到一半水平,則後進生就會相應減少五倍左右;如果我們把一般的家庭教育再提高到較好水平的家庭教育,則優等生會增加三倍左右。而在美國學生眼中,華裔家庭的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什麼事都是媽媽說了算。媽媽像只老母雞,孩子如同小雞,總要靠母雞的翅膀來保護。“中國媽媽”在美國學生口中成了一句諷刺語,這令不少華裔學生煩惱。不少媽媽對此感到委屈,認為“中國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也有不少家長反省,認為潛意識裡的溺愛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父母並非與生俱來就能掌握教育孩子這門藝術,而必須透過學習,首先是“閱讀”孩子,讀懂孩子這本“書”,孩子這本“書”是一本變化的書,一天一頁,一年一章。願天下父母不僅僅是一個家“長”,一輩子學習,才能夠與孩子共同成長。
-
17 # 斕曦梨落
親子教育 生活常規教育 一日生活教育 隨機教育,幼兒教育分為五大類,
藝術教育分為:讓孩子發展美 瞭解美 認識美。
社會教育分為: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 。
健康教育分為:良好的生活習慣 ,健康的身體 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情緒 。
科學教育:探索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
語言教育分為:讓孩子喜歡說主動說想說。
-
18 # 大嘴英
家庭教育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父母的育兒理念方面
天下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從孩子呱呱落地那天開始就在強化,然而很多做家長的並未從家庭教育的頂層設計入手,所以往往是事與願違。以下的家庭教育理念,家長必須融匯到靈魂深處,才能養育出優秀的全面發展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進步。
1. 積極樂觀的家庭氛圍
只有父母先重視教育了,孩子才會正視學習,並且在父母的培養下養成好習慣,收穫好成績。
心理學家發現,孩子積極樂觀的品質是可以培養的,而且必須根植於家庭教育中。父母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正在耳濡目染地影響著孩子,讓孩子能夠笑著面對生活與學習。
2. 嚴慈並濟的家庭
教育孩子光靠愛是不夠的,還要有嚴格的管教,正確的指導,以及恰當的方法。好孩子一定是父母精心教育出來的,熊孩子一定是父母放縱溺愛出來的。
3. 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
經常聽人說:一個好父親,勝過200個好老師。父親對孩子的影響,給予孩子的教育,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在父親的陪伴與教育下成長的孩子,會更加樂觀、開朗、自信、上進,比起從小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各方面的優勢都很明顯。
父親意志堅定,孩子就學會了百折不撓;
父親勇敢獨立,孩子就學會了堅強無畏;
父親胸懷寬廣,孩子就學會了大度包容;
父親博覽群書,孩子就學會了愛上閱讀
父親三觀正確,孩子就學會了積極向上;
父親敬畏規則,孩子就學會了文明守法;
父親是非分明,孩子就學會了堅持原則……
父親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每個父親都是使者,只有使者不斷進修,端正自己的觀念和品行,所培養出的孩子才能自立於人群之中。在一個家庭中,父親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也是最好的教育資源。每個男人都可能成為父親,但不是每個父親都有能力成為一個好父親。成功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成功的父親,給孩子樹立優秀的榜樣,建立遠大的格局。父親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將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力量源泉。
4. 母親的情緒決定孩子的命運
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說過,影響他一生的人,是母親:"母親教會了我什麼是大愛和親情,什麼是寬容和理解,什麼是憐憫和同情,什麼是誠實和恥辱,什麼是堅強和不屈,什麼是人生和處世,什麼是學習和生活,什麼是夢想和志遠。”
如果說父親是家庭中的掌舵者、領導人,那麼母親則是一個家庭的調節閥、供氧機。對於孩子來說,父親是最信任的人,母親就是最依賴的人。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來自於母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母親就要給予充分的愛,讓孩子體會到安全感,從而產生對於他人、對於這個世界的信任。
英國教育家巴盧說過:教育始於母親膝下,孩童耳聽一言一語,均影響其性格的形成。
母親喜怒無常,孩子就恐懼擔憂;
母親怨天尤人,孩子就鬱鬱寡歡;
母親溫和慈祥,孩子就樂觀溫暖;
母親少說多做,孩子就務實勤奮;
母親尊師重教,孩子就尊敬師長;
母親寬容大度,孩子就有同理心。
母親決定一個家的溫度,影響一個家庭的教育文化氛圍,更在潛移默化中決定著孩子的人性溫度,人格高度,理想信念。
-
19 # 云云的日記
相信不少家長都和我有一樣的感覺:自從有了孩子,家庭教育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們的心聲,可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呢?記得前些年北京曾做過一項按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進行劃分的調查,調查物件:680名小學、初中生的家庭,調查內容:在校表現與家庭教育水平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家庭,其孩子在校表現優等生的佔95%,基本沒有後進生;而家庭教育水平不當的家庭,其孩子在校為後進生的卻高達85%,幾乎沒有優等生;而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其孩子在校為中等的佔2/3,並有15%左右為後進生。這項調查還給我們這樣一個結論:如果我們把不當的家庭教育提高到一半水平,則後進生就會相應減少五倍左右;如果我們把一般的家庭教育再提高到較好水平的家庭教育,則優等生會增加三倍左右。而在美國學生眼中,華裔家庭的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什麼事都是媽媽說了算。媽媽像只老母雞,孩子如同小雞,總要靠母雞的翅膀來保護。“中國媽媽”在美國學生口中成了一句諷刺語,這令不少華裔學生煩惱。不少媽媽對此感到委屈,認為“中國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也有不少家長反省,認為潛意識裡的溺愛對孩子造成了傷害。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父母並非與生俱來就能掌握教育孩子這門藝術,而必須透過學習,首先是“閱讀”孩子,讀懂孩子這本“書”,孩子這本“書”是一本變化的書,一天一頁,一年一章。願天下父母不僅僅是一個家“長”,一輩子學習,才能夠與孩子共同成長。
-
20 # 三字經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看到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很多,因為之前沒有去想過多的延伸,現在想想話還是很有道理的,藝術是什麼?藝術就是創造,藝術就是有很多無限的可能,藝術就是給人帶來很多具有美感和人生價值,藝術也是一條路,教育就含有很多種的方向性,而家庭更有更寬廣的意義和無限的空間。
2.我們想想人在媽媽的肚子裡的成長,和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就是一門藝術,家庭,就是誕生藝術的地方,人的吃喝拉撒睡也是一門藝術。家庭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形態和生活方式和演繹方式,也許你在家裡是生活朦朦朧朧的,也有的生活得很美的,也有生活的很邋遢的,不管你是什麼樣子的?本身都是一種藝術
3.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這就表現在家庭的生活裡,方方面面。孩子出生從什麼都不懂,到長大成人,成才,這一過程就是藝術的體現,有的人成為了歌唱家,有的人成為了舞蹈家,有的人成為了畫家,有的人成為了書法家,科學家、漫畫家、設計家、研究家、作家、人家、收藏家、冒險家等等,沒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
4.之前對家庭教育的認識,沒想到這麼多,想到最多的就是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父母的態度,心態,脾氣,情緒,人格等對孩子的影響,孩子成長和家庭教育之間的重要性。
回覆列表
感謝提問,家庭教育真的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永遠沒有止境的藝術。它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藝術需要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父母需要有一顆隨時線上的藝術之心。
父母如果能把生活過得藝術,兒女的成長世界就不會太匱乏。
我們常常發現,有很多孩子小時候很用功成績也很好,但到了大學卻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得了空心病,或對生活非常茫然。這其實不是孩子缺乏目標感,而是孩子缺乏美感。
孩子從小被培養成考試的機器,被教育只有分數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一切都不用看重。久而久之,孩子忘記了自己的生命其實是獨一無二的,是可以透過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發現和創造世界的美好的。
而這種品質和習慣的養成,與父母自身美感和藝術感的缺乏不無關係。
試想,一個普通的父母通常要求孩子多做作業多拿高分,而一個喜歡音樂的父母則會經常帶孩子去聽音樂劇,一個喜歡繪畫的父母會經常帶孩子去看畫展,久而久之,孩子之間會有怎樣的差別不言而喻。
當然,如果受限於經濟不能給孩子太高階的藝術培養,但至少我們可以在家居佈置中增加藝術感,在日常生活中多體會感恩和愉悅之情,同時多帶孩子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去逛逛不花錢的博館館,去參加一些公益藝術沙龍。從自身開始提升對藝術的欣賞能力,孩子也自然而然會培養出藝術的品鑑力。
第二、藝術從模仿起步,父母的以身作則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一個整天打麻將的父母,孩子通常很小就認識紅中白皮;一個會打人的父親,孩子不是膽小懦弱就是暴躁叛逆;一個喜歡花花草草的媽媽,通常會讓孩子感受到自然的美麗;一個熱愛閱讀的父母,也通常會讓孩子沉浸在書香中。
孩子在2-3歲是模仿敏感期,7歲之前受父母影響最大,因此在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說到更要做到。孩子關注的是你的行為而不是你的說教。
第三、藝術重在創新,家庭教育也需要千人千方。
藝術的價值在於,每一件藝術品都是被創造出來的,而不是被模仿或批次生產出來的。
而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那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因人而異,而不是千篇一律。
比如有的孩子天性大大咧咧,神經大條;有的孩子天性敏感細膩、感受力強;有的孩子繪畫天分極高;有的孩子天性就喜歡賺錢;有的孩子喜歡觀察細小生物,有的孩子喜歡打鬧遊戲......無論是哪一種品性,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特點之別。而如果我們家長可以在孩子兒童期多陪伴多嘗試多觀察,及早發現和挖掘孩子的天賦潛能,孩子就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天性,而不是被逼成為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
第四、藝術需要愛的滋養,沒有愛一切家庭教育都無從談起。
真正有生命力的藝術品,背後都是愛的語言。
梵高的向日葵是對愛的嚮往,齊白石的蝦是愛的流動,《勃朗寧的詩》是對愛的追求,《巴黎聖母院》是愛的不同方式的詮釋。
一個內心充滿愛渴望愛的人,才能在他的作品出展現出愛。
一個家庭充滿愛的孩子,才能在他的生命成長中不斷釋放愛。
都說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愛媽媽,其實說的就是,一個對孩子成長最有利的家庭氛圍,是時刻感受到愛的滋養。
因此,家庭教育就是一門藝術,它需要父母有一雙懂得發現美的眼睛,需要父母做到以身作則,需要父母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採用不用的養育方式,需要父母時刻給予孩子愛的感受。
如果能做到這幾點,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會擁有幸福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