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雪盡馬蹄歡
-
2 # 申不器
連城訣總體來說是一部悲劇,從梅念笙開始到狄雲結束,出現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非常巧妙的印證了因果迴圈報應不爽。我們今天以電視劇為主,簡單說一下。
首先說梅念笙,身為一代大俠,名揚江湖,收的徒弟卻一個比一個差。名氣的背後可能就是眼光出現問題,身持絕世武功連城訣卻不交給徒弟,還當著徒弟的面說他們要是練成絕世武功必定危害江湖的話。連城訣藏著武功也藏著絕世寶藏,武功不高可以修煉,錢卻是人人想要的,梅念笙固然高潔,但三個徒弟卻不是這種人,他們引而不發,只等梅念笙有落難的時候,果然與血刀老祖一站,被三個徒弟找到機會。梅念笙本有機會殺死三個徒弟,卻最後被三徒弟的師徒之情打動,又被狠狠偷襲,只能狼狽而逃,縱有丁典相救,卻也是另外一個迴圈,梅念笙含恨而亡與他的識人不明有關,這也算一種報應吧!
接著說丁典,空有神照經跟連城訣兩大絕世武功,卻喜歡上了淩退思的女兒。淩退思本事不大,卻是一個絕頂惡毒之人,為了寶藏不惜一切,假仁假義卻又長著一副忠厚老實的面孔,為了寶藏,關了丁典多年,丁典為了能日日看見凌霜華,沒有選擇反抗,每天對著窗外的花彷彿對著心愛的人。丁典是無助的,他日日被淩退思折磨,卻沒想帶著凌霜華早日遠走高飛,直到淩退思再次利用她,她毅然自毀容貌保全心愛之人,因為她知道父親不會那麼好心,最後慘遭活埋,還連累丁典為其分心中毒而死,還好狄云為他們合葬也算了了他們的情緣。淩退思的下場則是死在連城訣寶藏之中,斷子絕孫,曝屍荒野,也算自作孽不可活。
最後說狄雲,狄雲的不幸就是收養他的人是那個殺害自己師傅的三徒弟戚長髮。狄雲的悲劇就來自於師傅,師傅表面對他疼愛有加,實際上只是為了用他打掩護,讓兩位師兄認為不是自己偷了劍譜。師妹表面對他傾心不已,實際上一遇到別人陷害就立刻不信任他,還嫁給了別人。愛應該是相互信任的,多年的瞭解比不上一次烏龍的陷害,你說戚芳對他是真心的嗎?幸好狄雲一路上得遇丁典,得其傳授兩大神功,才能一路平安走來,殺血刀老祖,殺花鐵幹。也得遇了水笙,最後隱居雪谷。
總體來說,連城訣是黑暗的,原書狄雲更慘,還成了殘疾,所以我們不以原書來討論,連城訣中壞人都有自己的報應,恩恩怨怨都是來自人心的貪婪,最後套用電視劇的一句話:最大的寶藏就是一個不離不棄的愛人一個肝膽相照的朋友。連城訣中沒有恩怨,只有對寶藏的貪婪
-
3 # 129客棧
人性的原型……真正的人性的樣子,叫做一念之間,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只有面對現實世界的時候哪一面傾向的更多一點
-
4 # 品味時空
正巧這兩天看了《連城訣》,最大的印象就是有很大一部分內容都在表現人的陰暗面。
為了奪取連城訣內記載的鉅額寶藏地點,徒弟背叛了師父,師兄弟互相欺騙,師父不信任徒弟,父親利用女兒,丈夫傷害妻子……。花鐵幹在雪山圍困之時,為了活命,跪求血刀老祖,在捱餓時竟然把兄弟的屍體都吃了。
主角狄雲很善良一直非常倒黴,然而是幸運的是在面臨困難之時遇到了丁典學到了神照經,遇到了水笙姑娘從此兩人命運就緊密聯絡再一起。
最後在奪寶時,人性醜惡一面背表現的淋漓盡致,整個是群體互砍,為爭奪寶物那麼多人互相殘殺,狄雲兩個師伯和師父最後全死了,爭奪財寶引起地陷,武功高有機會逃離的人為了多拿財寶不願離去,所有在場奪寶的全部被沉到地底全都掛了。
狄雲因為對財寶沒有貪念,所以提前離開躲過大劫。
-
5 # 旭姐的生活
《連城訣》猶如《素心劍》,可以理解為面對價值連城,是否能保持素心靜對
因就是貪,果變是貪後的代價……
就像看見下圖這幾位美女一樣,能否做到坐懷不亂!能否心無雜念!
-
6 # 慶達觀影
《連城訣》的雪谷羽衣這段支線劇情,寥寥數筆,就寫透了一對名為”鈴劍雙俠“的情侶的愛情悲劇。
”鈴劍雙俠“之一,是該書的女主角水笙,另一個,是她的表哥汪嘯風。相信對這個人物的印象,絕大多數讀者也就視如宋青書、鄭克塽、衛壁一般的趾高氣昂、心胸狹窄的”少年英俠”。
這樣的典型炮灰型男配角,在金庸小說世界裡,當然是不配得到真愛的,所以女主角最終也明智地理所當然地轉投他人懷抱,和男主角狄雲共建連理,好一個意料之中的大團圓結局。
不必諱言,筆者初讀《連城訣》一書時,對汪嘯風此人,同樣也是這個印象,然而時隔幾年後,重溫一遍時,因著彼時理解的不同,所得到的觀感也完全兩樣:
只看到了一個真心付出愛情,真心守護愛情,卻遭到了背叛與傷害的性情男子,為之無限惆悵。
為救愛侶的揮劍奮戰,隻手相連後的咫尺天涯,都遠去了。在雪谷外的苦苦守候,整整半年,她卻在為另一個男子細心織著羽衣。
短暫重逢的喜悅, 海誓山盟的諾言,卻被不再信任不曾體諒衝得無影無蹤。
且不說眾口爍金積毀銷骨,要相信被淫僧擄去半年的表妹依舊無垢,這種童話中才會出現的事,不是太強人所難了麼?
你願承受她的一切傷,撫平她的一切痛,她卻只當你在冤枉、在誣衊、在傷害。
怎樣的處事得體,顧全雙方的體面,顧全大家的體面,在她看來,都成了對她的冤枉、誣衊和傷害。其實,當女人真心愛著你的時候,心裡只裝著你一個的時候,怎樣的不快她都會體諒,錯也是對;
當女人已經變心了,當她心裡裝了別的人,當那個人的影子越來越大,你的影子越來越小時,對也是錯,裂痕早已產生,每一點輕輕的碰撞縫隙都會擴大;當女人甚至不願向你撒謊時,當女人甚至不願去掩飾去解釋時,一切都已徒勞,愛情已如逝水。
青梅竹馬,廿年相守,敵不過半年的生死一線,動魄驚心。你去殺欺辱她的淫僧,她卻只當你是小氣,是嫉妒。她打你的那一巴掌,只是給一切做了了斷。但一切的終結,早早在她在雪谷的假裝摔倒,嫣然一笑去哄騙另一人時,就已註定!
其實,在感情的天平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汪嘯風,是水笙,是狄雲;是狄雲,是戚芳,是萬圭;是殷梨亭,是紀曉芙,是楊逍;是令狐沖,是嶽靈珊,是林平之;是於萬亭,是關明梅,是陳正德,是慕容景嶽,是薛鵲,是姜鐵山……
狄雲是主角,他得到了水笙;令狐沖是主角,他得到了任盈盈;即使是殷梨亭也終於有了他的楊不悔;慕容復還有個阿碧痴心守候……而汪嘯風呢,最後只配去黃金大佛下充當一個奪寶的小丑麼?一切本不該是這樣的 ……
狄雲拿著那對做繡花樣子的紙蝶,耳中隱隱約約似乎聽到戚芳的聲音:「你瞧,這麼作孽!人家好好一對夫妻,你活生生把它們拆散了。
鈴劍雙俠,勞燕分飛!
-
7 # 雪齋話情
《連城訣》這部小說,不同於金庸其他武俠小說,首先男主人公的遭遇就很不相同。金庸其他作品的男主人公,運氣好得出奇,桃花眾多,奇遇連連,最後功成名就,受到萬人敬仰,攜手摯愛逍遙江湖,成為江湖武林的傳說。狄雲作為《連城訣》中的男主人公,是所有金庸武俠小說中最慘,最冤的一個,書裡和他接觸過的人幾乎都給了他不同程度的傷害。
師傅戚長髮根本沒把他當成真正的徒弟,不停地利用他,最後為了獨吞寶藏還想殺了他。
師妹戚芳,是狄雲一生所愛,卻被表現所迷惑,深深地誤解了他,最後另嫁萬圭,直接將狄雲逼上了絕路。
萬震山父子,以及萬震山名下的弟子,言達平,知府凌退之一個比一個心腸歹毒,統統都是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把狄雲往死裡整,根本沒把他的性命當成一回事。
丁典是狄雲平生最大的恩人,對狄雲而言,如父如兄。丁典和凌霜話忠貞慘烈的愛情對狄雲的影響是深重的。遇到丁典是狄雲人生命運的轉折點,但是在一開始不明真相的情況下,丁典也是經常對狄雲拳打腳踢,惡言相向。
水笙心地善良,也曾經縱馬踩斷了狄雲的腿,後面三番幾次誤會狄雲,弄得狄雲都不想再理會她。
“落花流水”中的陸天抒, 劉乘風,水岱三人對狄雲諸多誤解,欲除之而後快,花鐵幹原形畢露後,為了私慾,處心積慮想要殺了狄雲,殺不了就想盡辦法破壞狄雲的名聲。
寶象,血刀老祖這些反派也是在最後要置狄雲於死地的人。
綜上所述,只要是狄雲接觸過的人物,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都有對不起他的地方,照理來說,在這種情況下,狄雲會黑化是很正常的,讀者也會理解他,但是狄雲沒有黑化,反而成長為一位武藝高強,明辨是非,淡泊名利,視金錢如糞土的俠義青年。
狄雲對人性,道德,仁義的堅守,告訴了讀者什麼叫赤子之心。他在自己最為艱難的情況下,依舊想著怎樣去堅守道義,他對水笙全無男女之情,卻為了心中的道義差點為了救她幾次失去性命。水笙最後是相信他了,當然代價也是慘重的,要不是有雪谷的特定環境,要不是有神功護體,狄雲只怕死了也得不到水笙的信任。
書裡到最後也沒有狄雲洗去汙名,揚眉吐氣的場景,也就是說,他在人們的心目中依舊是“小惡賊”。到了最後,他帶著戚芳的女兒空心菜沒有去別的地方,而是回到了曾經最想離開的雪谷,外面的世界,他已經厭煩了,對他而言,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除了囚牢,就是雪谷。只是他沒想到,水笙在這裡等他。水笙在花鐵乾的挑撥離間,惡意汙衊下,被表哥汪嘯風誤會和狄雲有染,也被世人唾罵,她和狄雲有了相似的經歷,也就有了和狄雲相同的選擇。這也就說明,天下之大,芸芸眾生,只有水笙是理解狄雲,信任狄雲的人了。反之,狄雲對水笙而言也是如此。兩個被世人唾棄誤會的人,帶著失去父母的孤女空心菜,在荒無人煙的雪谷開始新的生活。
狄雲歷盡重重劫難,學武歸來,也並沒有對昔日的仇人展開報復,他的想法還是很單純的,只想告訴師妹戚芳真相,讓她知道自己不是她誤解的那種人。若是萬圭沒有殺戚芳,他是不會殺萬圭的。對於仇怨,他已經放下了,真要尋仇,要殺多少人呢?
不管遭受怎樣的磨難,不管遇到多大的誘惑,不管學了多高深的武功,狄雲始終初心不改,還是原來那個淳樸忠厚,直率真誠的鄉下小夥子,只不過變得比之前聰明瞭一點。狄雲不去找仇人復仇,但是惡人自有天收,後來那些對不起他的人最後統統都被傳說中的寶藏葬送了,這就是所謂的因果迴圈吧。
自古以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是亙古不變的規律。誰能放下對錢財的執念,誰就可以逃離這條規律,放不下,就等著吧。
回覆列表
舉頭三尺有神明,言從口出要躬行
世間萬事終有報,又有誰人可以逃
《連城訣》是金大俠的長篇小說之一,又名《素心劍》,有直指本心的意思。
因果迴圈這個問題感覺要結合原著和電視劇(吳越版)來回答,最典型的因果迴圈應該是花鐵幹了吧,電視劇中說若不能親手為劉乘風報仇,便死在自己的鐵槍之下,後本性暴露求饒於血刀老祖,最後被狄雲用他自己的槍定死在旗杆之上,這是電視劇版的,原著中爭奪財寶中毒而亡。
《連城訣》總體來說是一個悲劇,幾乎所有人都家破人亡,結局也只能說悲劇中的一點亮光,主題旨在揭露人性的醜惡,透過醜陋的一面反證美好的一面,全書看的很揪心和無力,那種被命運操控的無力感,但又可以努力的保持自己心頭的那份Sunny,可能這就是《素心劍》的原因吧,
《連城訣》,《素心劍》,面對【價值連城】,是否能保持【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