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魯直

    魯直認為,諸葛亮不會隨劉備討伐東吳;即使去了,可能會在小戰中討到一些便宜,但是可能會失去更大的地盤,蜀國滅亡會更早。

    原因有三:

    第一,諸葛亮絕不會同意跟隨劉備去攻打東吳

    諸葛亮早年在《隆中對》中就告訴過劉備,蜀國和東吳還是聯合起來才有出路,兩家不能打仗。儘管荊州被東吳攻取,但是仍然不能打,否則會面臨兩面受敵,蜀國無法抵擋。

    第二,關羽敗亡、丟失荊州之後,蜀國損失巨大,在實力上已經走了下坡路,蜀國已經沒有多餘兵力取回荊州

    首先,劉備、諸葛亮他們入川后,當地人不服氣,需要兵力鎮壓。

    其次,劉備剛奪回了漢中這塊北伐的必經之地,需要重兵把守,就要從成都平原腹地往那裡運輸糧草、物資。那麼,為什麼不就地解決?對不起,此前曹操攻取過漢中,把那裡的人民和財物全部遷到秦嶺以北魏國去了,然後又主動退走,這裡成了無人之地。這一招很毒辣,比諸葛亮的空城計更高明。

    還有,原來劉備從荊州帶去的五虎上將都老的老、死的死,實力不比從前了,連關羽死時都59歲了。

    第三,即使諸葛亮同意跟隨劉備攻吳,也未必能勝。

    其一,從地圖看:自從劉備失去荊州後,魏、蜀、吳三國鼎立,沒有了荊州的蜀國就是偏安一隅的小國了。

    從蜀國帶兵出川,可謂順勢而下;但是一旦失敗,退回去很難。俗話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軍出川易,萬一失敗回去也難。諸葛亮一生謹慎,肯定明白這一點。

    其二,諸葛亮的帶兵能力一般。

    你看,諸葛亮六出祁山皆敗就是證明。千萬不要因為《三國演義》被誤導,諸葛亮應該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而不是軍事家。只有韓信這樣的,才稱得上軍事家。

    總之,劉備率軍討伐東吳,如果帶上諸葛亮,勝算基本沒有,而且會連大後方也被曹魏襲擊丟掉,蜀國滅亡更快。

    時間:2020年2月18日

  • 2 # 煮酒漁樵

    1.劉備出征一般都是諸葛亮監國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以丞相尚書事,假節。張飛卒後 ,領司隸校尉。

    由此可以看出,在劉備出征的時候,必須有親信的重臣來鎮守成都,而這個人既要有足夠的職位和威信可以壓制住各方的將領,協調關係,還要有緊急情況下的臨機處置權。

    那麼,在劉備率領傾國之軍出征的時候,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也就只可能是諸葛亮了,而且諸葛亮“假節”,具有必要時刻的臨機處置的權力。

    順便說一句,就是大家一致嘆息的趙雲沒有出征的問題,事實上趙雲雖然只是雜號將軍確實劉備的親信,“蜀八劍”只賜給了關張趙和諸葛亮。

    那麼趙雲留守的定位其實可以認為是監視,震懾諸葛亮。

    2.劉備是蜀漢最重要的軍事將領,沒有之一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遂領徐州。袁術來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陽。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使拒夏侯敦、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敦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璋遣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拒先主於涪,皆破敗,退保綿竹。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軍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劉備軍事集團所有的戰爭均是劉備親自指揮。只有在需要分兵的時候才會和關羽分別統帥,也就是說,劉備與關羽是蜀漢集團事實上的兩大軍事領袖,而劉備是其中的核心。

    關羽敗亡之後,就只剩下劉備自己了,因此後人在評述夷陵之戰的時候,都認為最大的損失不在於兵馬與糧草而是在於劉備自己因此病故。

    3.諸葛亮在劉備時代的定位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 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以丞相尚書事,假節。張飛卒後 ,領司隸校尉。

    這三段記載分別是劉備在荊州,成都及稱帝后對諸葛亮職位上的安排,從記載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劉備時代的諸葛亮,其定位一直是保障後勤,根據地建設以及留守處主任這種角色。

    其實從劉備荊州之後的出征軌跡上可以清晰的看出,劉備時期的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沒有得到過發揮。

    荊州時期劉備的主要軍事參謀是龐統,龐統陣亡後則是法正,法正病故之後諸葛亮在軍事上有了一定的建議權,但是也經常不被採納,所以才會長嘆:“法孝直若在,一定可以勸阻主公”。

    劉備征討江東,首席軍事參議則是在關羽敗亡之後逃回蜀漢的馬良,可見真實歷史上的劉備其實一直是不看好諸葛亮在軍事上的才能的。

    4.假設諸葛亮同去,歷史程序仍然不會改變

    即使諸葛亮隨同出征江東,歷史的程序仍然不可能改變,因為劉備出征江東的兵力與東吳其實是大致相當的,蜀漢當時總人口不過九十四萬,怎麼可能像《三國演義》所述出兵70萬呢,據考證最多出兵不過八萬,這裡還包括了巫山的蠻族部落。

    而在戰略上來說,荊州其實一直是三分,三國各自佔據三郡,劉備出兵後迅速收復了原來的三郡之地,但是這種情況下是無法防禦的,強行守備只能是再釀關羽的悲劇,而且蜀漢也沒有了第二個關羽。

    因此劉備只能繼續進軍,希望收復吳三郡,只有這樣才可能堅守荊州,但這又是東吳所無法忍受的,只能與劉備決戰。

    劉備勞師遠征,兵力上戰略上都不佔優勢,即使諸葛亮親自跑來參贊軍機,也是於事無補的,而且劉備也不是很信任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結語:

    其實這個問題的主要出發點是建立在《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神話的基礎上所提出的,《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給人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真實歷史上則並非如此,比如赤壁之戰基本就沒他什麼事情,都是周瑜所為,以諸葛亮當時在劉備集團的地位和定位,都不可能和書中所說的一樣起什麼決定性作用。

    同樣的性質決定了諸葛亮即使出徵江東,也是起不了決定作用,他在軍事上的發揮只能是在蜀漢喪失了大量軍事指揮官的“六出祁山”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不秒回的人,心裡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