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的3D

    不是春天的詩

    《憫農》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這首詩是唐朝李紳所著。說的意思是如果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首先,作者用層層遞進的筆法一步一步的描繪農民辛苦勞作到獲得大豐收的景象。最後又用農夫猶餓死來突出最終作者想表達真正問題!是不是看到這裡你會問:作者想表達什麼問題呢?其實這也是作者寫這首詩想要達到的效果。這首詩最後就是想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

  • 2 # 半支蓮6

    這首詩不是寫景詩,也就不是寫春天的詩。而是從習以為常現實生活中,提出了深刻的社會問題。

    《憫農》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封建社會,農民以耕種土地為生。春華秋實是自然規律,依據這一規律,農民在春天的時候種下"一粒粟",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萬倍的糧食。這種收穫並不是區域性的,而是“四海無閒田”規模,全國的農民都在耕種,這豐收是全國性的。按照以上的邏輯,農民應該是豐衣足食,安享太平了。但是,實際情況是,農夫還有餓死的!

    這是不問之問,是殘酷的現實!從春種到秋收,農民要經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田間管理,要經過擔水灌溉的艱苦勞作的。結局卻是這樣的悽慘,有良心的人都會得出答案的。那就是統治者為了腐朽生活的橫徵暴斂,為了擴大疆土的窮兵黷武!

    現代社會,《憫農》二首詩也成為兒童啟蒙教育的必選,從稚嫩的聲音吟誦出的不在是沉重與黑暗,而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對仗之美、韻律之美。但願我們的孩子們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更好的明天而努力學習。

  • 3 # 詩詞曲裡讀中國

    感謝提問,分享一些個人觀點~

    提到《憫農》,大多數人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名言幾乎成為了代代相傳的中華民族艱苦、樸素、節約美德的一種象徵。

    而實際上,唐代詩人李紳一共寫了兩首《憫農》,上面這句出自更為大家熟悉的《憫農》(其二),而其一卻因為很多原因流傳的沒有那麼廣,不過依然闡釋了很深刻道理。如題主所言,這首詩跟春天相關,卻不是作者想看到的“春天”。

    《憫農》(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詩的意思不難理解:

    春天種下一把穀子,秋天能收穫萬顆糧食。

    這麼大的國家沒有一塊閒置的土地,(應該會收穫更多的糧食),但是種地的農夫卻餓死了。

    ▲興,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這首詩跟春天有關,卻不是詩人不願看到的春天。

    《憫農》(其一)的第一個字就是“春”,這首詞當然跟春天密切相關,第一句也描繪了春種秋收的喜悅場景,這正是春天的魅力,是春天帶給這個的饋贈。

    然而詩人卻不願意看到春天,因為詩人洞察到了這樣的春天帶來的豐收背後“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

    詩人李紳在這首詩裡面把誇張和對比用到了極致,也在對比中更加感受到農夫的不易和可憐。

    對比一:一粒粟vs萬顆子。

    “一粒”當然是誇張了,農夫怎麼可能就只種下一顆種子呢。只是詩人為了透過“一粒”和“萬顆”的對比,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說明了風調雨順,也為後兩句買下了伏筆。

    對比二:四海農田vs農夫餓死。

    按照上面“一粒”到“萬顆”的描述,那幾年的年成是很好的,風調雨順,糧食豐收。但是,四海的良田都種上了良田,還獲得了豐收,用辛勞和汗水創造了這一切的農夫不但沒有享受到成果,反而餓死了!!這就是詩人不願意看到的“春天”!

    兩相對比,我們不僅為老百姓的死而憤慨,更要憤怒的發問: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

    1000年後的馬克思對這個問題給出了回答。

    馬克思說:“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蹟),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絡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

    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裡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聰明的詩人沒有說出來,他將這一切的憤怒、疑惑留在了文字幕後,讓讀者自己去尋找,去思索。而讀者自己想明白的效果,要遠比詩人直接告訴你答案來的衝擊更強烈!

    不過,我們不得不佩服,李紳身處唐朝,還是朝廷計程車大夫階級,曾經當過4年的宰相,能夠提出這樣深刻的問題,實為不易,可見標題“憫”字用的是多麼貼切。

  • 4 # 賴頭充

    詩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蹟),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所以憫農一不是描寫春天的詩。

  • 5 # 白雲3498

    《憫農》是唐詩中的名作,一度編入教調書應用,可見詩的分量。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一旦發生災難,農民的困難最大。這是歷史所驗證,不可存疑。《憫農》的作者李紳深觸其心。

    民國十八年,蘭州方園幾百公里大荒旱,民間歌謠:人吃人,狗吃狗,鷹雀老鴨吃石頭!

    後來的三年困難時期,七十歲上下的農民都不會忘記,因饑荒斃的人口村村皆是,路路倒浮。

    《憫農》不但文學藝術高,而且是真實的社會圖畫,全詩是並非春天到秋天,而是概括一年四季。

  • 6 # 宗海

    提到《憫農》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 “鋤禾日當午”其實這是憫農其二,那麼藉著問題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憫農其一:

    憫農其一唐:李紳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背景:

    根據唐代範攄《云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記載,我們可以推斷出這首詩為李紳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作。

    分析:

    本詩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以數字起筆,兩者間產生明顯對比,凸顯出勞動人民的豐收盛況,用“種”和“收”皆表達了勞動者們的辛勤勞作。第三句展現出天下沒有荒地全是良田,前三句的連貫,讓讀者腦海中馬上產生金秋收貨季,碩果累累的生動畫面。這三句詩人用以遞進的寫作手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為第四句詩做好鋪墊。

    “農夫猶餓死”,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前三句與第四句形成強烈反差,從而迫使讀者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當時朝代的黑暗,勞動人民的弱小與無助。

    個人觀點這非春天詩,詩人所著正是描寫了基層勞動者生活的無助,在同情弱者時更想以詩來提醒當朝官員能夠善待百姓,同時為後代做好前車之鑑。

    (以上僅個人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妻子對她姐姐的孩子太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