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Q小姐的自愈室
-
2 # 樓下老喬
是的。曾經有人說一個家庭關係的好壞,看看這家的廚房就知道了。的確,每次飯點,廚房裡熱氣騰騰,油鍋滋滋,家人在廚房進進出出,端盤子,切菜,想必一家人關係融洽。能夠經營好一日三餐,你一定也是個會生活、懂生活、熱愛生活的人。
-
3 # 蘿蔔and恆仔
熱愛廚房是中年人喜歡家的溫暖,享受家的生活,卸下包袱為家人美味佳餚,看著家人吃得香的時候顯得特別的滿足,也是一種熱愛生活,走向成功 成熟的一種表現,所以說中年人熱愛生活是從廚房開始
-
4 # 走在路上亦是風景
有一定的道理,不全面。
其一、熱愛生活,不等同於一種愛好。
人到中年,熱愛生活的表現是多方面、多形式、多樣化的。喜歡一件事、愛好一項活動等都是單一性的,比如熱衷於廚房只能是一種愛好,而不能就說明熱愛生活。
其二、熱愛生活,不等同於一種享受。
人生在世,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物質的,表現在吃飯、穿衣;二是精神的,表現在文化、娛樂。如果一個人一味的追求物質生活享受,為此熱衷廚藝,滿足自己的飲食起居,這隻能說是享受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其三、熱愛生活,而是一種態度。
積極的人生,尊老愛幼的責任擔當;
嚴謹的人生,嚴以律己的道德擔當;
享樂的人生,衣食住行的美麗擔當;
精神的人生,笑面春風的瀟灑擔當;
活在中年,走出自己幸福的意境,把工作做好、把家庭維護好、把老人孩子照顧好、把欣喜在心底存放好、把歡樂在臉上安置好、把美麗在身上穿戴好、把愉快的歌聲演唱好、把大寫的人字做好,生活就會美好,融入其中,便是享受生活、熱愛生活!
個人觀點,如有偏頗,權當杜撰。
-
5 # 愛不搖擺
中年人熱愛生活有很多方式,但是說中年人熱愛生活是不是從廚房開始的,這還有待論證。
既然提到了中年人,首先我們要明白:40—55的人才是中年人。既然這個歲數了,那麼中年人的父母親不是年老體衰就是已經離世。而他們的孩子也必定是在10—20歲之間,一定都還是在校學生。基於這個標準,我再來談談中年人和廚房的淵源:
中年人下廚房是情勢所逼可以這樣說,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沒有多少人願意下廚房,都想吃現成的。下廚本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切、洗、炒、盛,樣樣必須手工操作,這對於不喜歡下廚的人來說,必定是煩惱賽過樂趣。
到飯點了,看看年邁的父母親,走路拄柺棍都打飄,你還讓他們做飯,估計一頓飯要做上幾個小時,再說你也不忍呀。再或者,老人家在廚房摔倒了,那不又得自己掏錢叫救護車,不值當。想想,還是自己做。
飯點了,再看看孩子,不是沒回家就是在寫作業,或者是在玩遊戲。你讓孩子做飯,孩子只會給你回答三個字:“我不會”;“做作業”;“正忙著”。再說孩子是咱的心肝寶貝,國家的花朵,祖國的棟樑,我們要愛護呀。沒辦法,還得有勞我們(中年人)親自掌勺。
一日三餐不吃行嗎看看現實生活中的中年人,他們熱愛生活的方式頗多,像什麼旅行、健身、嘮嗑、釣魚……大家看看,那個中年人沒有點業餘愛好和生活愛好。
愛好能把肚子填飽嗎?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餐不吃餓得慌。我們不能因為有愛好而不吃飯吧。
中年人下廚是責任和義務有些中年人可能會說:下廚就下廚唄,咋下廚還成了中年人的責任和義務。可能有人會說:“我天天下館子”。可以,你可以天天下館子,但你的孩子和父母親總要吃飯吧,他們不可能每天將就、湊合吧。你在外面吃飽喝足打飽嗝了,或者說你今天沒胃口,乾脆不吃飯,回到家,看到廚房的鍋灶還是冰涼的,還不是要馬上生火做飯。
綜上所述:中年人熱愛生活是從廚房開始的嗎?這個問題有它的兩面性,那就是/不得不吃飯/和/不得不做飯/。
回覆列表
“想要抓住一個人的心,
首先要抓住那個人的胃。”
每天上下班的你是如何解決晚飯的呢?
因為工作太忙,又太累不想去買菜,還因為做飯不好吃和不會做飯。所以在路邊的攤位邊玩手機邊等著炒粉和炒麵;坐在簡潔的快餐店便利店狼吞虎嚥,匆匆解決;一手夾著揹包,一手拿著麵包飯、團邊走邊吃;晚上還要加班的上班族直接用泡麵解決。
飯要怎麼吃才能愉快呢?為什麼很多人寧願花錢吃不健康的快餐也不願意自己買菜做飯?
壓力的環境,壓抑的我們
我們的壓力無處不在。緩解壓力有兩種途徑——問題解決和情緒處理,分別透過改變壓力事件和改變應激後的情緒反應來解決問題。
生活中的壓力如果置之不理、任其發展,它可能會引起更大的麻煩。
要相信,在我們的生活中,約70%的壓力事件都是可以解決的。對於無法改變的既定事實,例如親人去世、自然災害等,可透過情緒調節、行為調節、認知療法。
情緒和行為調節包括合理用藥、參加社會活動、找朋友宣洩、尋求社會支援,遠離現實情境,去運動等轉移注意力。除此之外,注意健康放鬆、飲食和睡眠。
艾利斯的合理情緒治療是認知心理治療中的一種療法,也稱理性情緒療法。其理論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並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於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比如你生氣,並不是因為某人做了什麼,而是你對認為此事不妥的觀念,讓你情緒失控。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用煮飯去緩解我們的壓力。
減壓大法之“廚房療法”
在國內,“廚房療法”指的是健康的養生食療法。但在國外,“廚房療法”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情緒療法了。
不少人認為,煮飯等家務活是女人該做的事情。其不然,廚房是一個多元素和多元化的場地,既是夫妻、親子之間的交流、分享與互助的媒介,又是各種食物、火候和鹽油醬醋迸出創造性火花、滿足味蕾的特定環境,同樣也是展現廚藝的用武之地。
放鬆身心的方式很多,例如吃甜度較高的食物,可以在短期內可以產生積極愉悅的感覺,但長期攝入高含糖食物會對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憂傷的時候,到廚房去》有一段這樣描寫:“ 她往返於母親的房間和廚房,樂此不疲,在攪拌蛋清與澱粉時、在聽到烤爐“叮”的一聲時,她體會了一週從未有的快感和解脫,從未與自己的心如此貼近,似乎只有這一刻世界是永恆的,是屬於自己的。”
尤其是身處異鄉又孤獨難耐之時,來自家庭的食物是我們思念的慰藉。
為家裡人做飯是一種緩解壓力和保持心情愉悅的方式。在做飯的過程中,把自己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來,關注營養和新鮮程度,用心挑選食材、擇摘、切、清洗、分裝,結合養生的方式按照順序進行煎炒烹炸煮,再精心擺盤,拍照,與家人朋友分享美味佳餚,得到正反饋,做飯者的整個身心在這個過程中是愉悅和滿足的。
廚房式育兒法
愛做飯的人,通常積極、熱愛生活。一方窄窄的廚房,兩個鍋兩個灶,一個案板,一個水池,就是他調兵遣將的馳騁沙場。
有條不紊的做飯習慣會滲入日常生活。古人道:“治大國如烹小鮮。”那些熱愛做飯的人,總會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哈里特·馮·霍恩有句名言:烹飪就像愛一樣,要麼全心全意投入,要麼完全放棄。
廚房和食物跟在孩子的生命早期時建立健康飲食習慣有關。父母為孩子提供健康和愉快的食物選擇,預防中風、糖尿病和肥胖等生理疾病;父母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體驗,防止產生痛苦記憶和飲食失調;親子之間的廚房活動也可以提升親子關係的融洽度。
不少心理學者認為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遠大而深遠的,如果孩子在童年時沒有得到有效的廚房教育和家務鍛鍊,他們可能會慢慢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敏銳度,變得拖延、浮躁而衝動;沒有讓孩子們意識到烹飪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成年後的他們很難對廚房產生持續的熱情。
塑造生活中的藝術家
對於愛做飯的人來說,最開心的事情並不是烹飪食物自己食用,而是分享。做飯很需要別人的鼓勵和支援,為生日親人朋友準備一頓晚餐和做蛋糕,當自己做出的美食被其他人所讚賞和喜愛時,這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愛做飯和熱情好客的特質讓你的朋友圈越來越大,越受歡迎。
食物分享是親屬們之間的重要聯結,家庭餐在建立社交活動和團結氛圍有著深刻的情感意義。
“想要抓住一個人的心,首先要抓住那個人的胃。”
滿足胃是大事。和諧友愛的家庭不一定處處完美,但做飯與吃飯不快樂的家庭,一定不是100%幸福。
與柴米油鹽、鍋碗瓢盆在一起的細膩日子,叫有滋有味。愛做飯的人把房子和出租屋變成了家。與愛烹飪、懂生活、樂於分享的人一起生活,和TA攜手逛菜市場,做飯炒菜,用熱氣騰騰的氤氳,啟用每一個溫暖的日子。
要知道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感受一個人的品質,通常都是在廚房裡。開玩笑說,小夥子要找個愛做飯的姑娘,姑娘也要非愛做飯的人不嫁。
讓家人愛上做飯
“這道菜太鹹了。”
“為什麼不煮……”
“XX煮的比這個好吃多了。”
……
韓劇《請回答1988》裡寶拉爸爸和媽媽每次吃飯都會大吵一架。爸爸抱怨沒肉吃,媽媽責罵他賺錢少。在這樣的情感負擔和受挫感下,媽媽做飯是不會有信心的。
不論你身邊那個人做飯好不好吃,請你一定不要比較,要說鼓勵的話。社會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個人獲得的激勵越多,越自信,在工作或學習領域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心理學的經典條件反射可以讓一個不愛做飯的人愛上做飯。
吃過他親手做的菜後及時鼓勵,在其他親戚朋友面前繼續表揚。情境激發愉快經驗,會讓人動力十足,信心滿滿,把成功歸因於個人努力和能力,提升了他的心理預期。循序漸進,他會真的愛上做飯,也更愛你。
將廚房作為載體的藝術——烹飪,反映出人對生活的態度。每一個愛做飯的人,都是積極、溫暖、熱愛生活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