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於左
-
2 # 溫長卿
這個說法聽起來十分令人激動,但恐怕並非事實。
細節多謬的蒙文史籍
就筆者所見,類似記載出自17世紀初的一部佚名蒙文史書《蒙古黃金史綱》:
征服女真國剛剛凱旋,漢地的景泰皇帝便統率軍隊,前來討伐蒙古了。中途相遇,漢人築起重圍,無法接近。也先太師佯為退卻,卻另派出後哨,待漢人從戰壕裡出來,也先太師反擊,漢軍大潰,除三百人不曾離開陣地以外,餘者皆遭屠戮。生擒一人,問道:“你們何以不動?”那人回答:“我等系大明皇帝的臣子,豈可棄君逃跑?”當追問“哪個是你的皇帝”時,那人把掩藏地下的皇帝指了出來。於是從坑中拽出皇帝。砍不傷身體,環刀卻一段一段地落刃了;捆綁起來,拋入水中,則浮而不沉。既然無術加害,只好遵照夢的指示,將景泰皇帝給了額森薩瑪依。《蒙古黃金史綱》有關土木之變前後的記載存在很多問題。譬如引文中就把正統皇帝誤認為景泰皇帝;後文說也先封鎖抓到皇帝的訊息,但歷史上在被俘的次日,英宗就讓人帶信回京,索要“珍珠六託、九龍段子、蟒龍、金二百兩、銀四百兩”等財物來“賞也先”(袁彬《北征事蹟》)可見對於這部書是不能輕信的。還需要對照另一方面的明朝漢文史料。
(朱風、賈敬顏譯《漢譯蒙古黃金史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漢文史籍中記載的真相
有關土木之變,當事人李賢、袁彬、楊銘都留下了自己的記載,可以說是珍貴的一手史料。
成化朝閣臣劉定之也編纂了《否泰錄》,專門記載這段史事。其中提到英宗在明軍潰敗時說:“上與親兵乘馬突圍不得出,被擁以去。”說明英宗是企圖騎馬突圍的,而非固守不動。這裡的親兵更可能是騰驤四衛管轄的勇士,這些勇士是永樂朝以來由精銳軍士與從蒙古地區逃回明朝境內之人組成的作戰部隊,其戰鬥力應好於負責日常儀仗的錦衣衛校尉、將軍等群體。事實上作為錦衣衛校尉的袁彬,就是另外被擒,而不是和英宗一起被俘的。
之後的情節,英宗曾告訴在他被俘期間隨侍的翻譯楊銘,楊銘口述的《正統臨戎錄》一書中有記錄:
也先差使臣同大吉前來,未到我營,我起營了。差來使臣察氈就將大吉殺了。也先來將我營亂了。我下馬,蟠膝面向南坐。有一達子來剝我衣甲,我不服他剝,達子要傷害我。有達子兄到來,問說:『怎麼的?』達子回說:『我要他的衣甲,他不肯與我。』達子兄說:『這個人不是等閒的人,動靜不象個小人兒。』就將我拏去見也先弟賽刊王。我就問:『你是也先麼?你是伯顏帖木兒麼?你是賽刊王麼?你是大同王麼?』賽刊王驚懼,不花就上馬去見也先,說:『我的愛馬的拏將一個人來見我,問那顏名字,問我的名字,問大同王名字,怕不是大明皇帝?我來報得那顏知道。』這裡說的很明白,英宗下馬坐下,與《否泰錄》騎馬突圍不成功的記載是可以相容的,但與《蒙古黃金史綱》“躲在地下”的記載完全不同。按《蒙古黃金史綱》的說法,瓦剌人是從俘虜口中得知英宗的身份的。但按英宗自述,瓦剌人來要剝英宗衣甲時都不知道他是誰。這也從側面說明當時並沒有什麼人還在保護英宗,否則很容易看出英宗身份特殊,不必由“達子兄”來推理。
這樣看來,“300錦衣衛保衛英宗”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除非認定英宗有意隱瞞這段並不光彩的被俘經歷,而要營造他孤身一人在大軍中存活下來的神話。但事實上,英宗復辟以後,對當年在草原上侍奉他的袁彬、楊銘、夏福等人都公開加以優待,顯然並沒有隱瞞的意思。
近年來有關明代錦衣衛的文藝作品不斷出現,為其帶來了不少人氣。但探究其相關歷史時還需謹慎對待,以免為其增加本不存在的光環。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英宗朱祁鎮坐像)
-
3 # 李大腳vlog
錦衣衛最初是朱元璋所設定,一開始的名稱是“拱衛司”,護衛皇帝人身安全是它的重要職責之一,屬於明朝皇帝最貼身的禁衛親軍。而且錦衣衛本身也擔負著一定的軍事職能,包括刺探軍情、策反敵將等等。所以,明英宗朱祁鎮當時御駕親征西北,必定有一部分錦衣衛隨行負責他的貼身防衛。
關於土木堡之戰中,明英宗朱祁鎮身邊的親兵護衛問題,戰後交戰雙方的史料中都有記載:
《蒙古黃金史綱》記載:“待漢人從戰壕裡出來,也先太師反擊,漢軍大潰,除三百人不曾離開陣地以外,餘者均遭屠戮。”
明朝高岱《鴻猷錄》記載:“虜以勁騎蹂陣入,奮長刀擊我師,大呼觧甲投刃者不殺。眾裸袒相蹈籍,死屍蔽塞川,野諸宦豎宿衛士矢被體如蝟。上與親兵乘馬突圍不得出,遂下馬據地坐。”
明朝方面講了明英宗朱祁鎮隨親兵突圍失敗,蒙古方面則講出了300人之數。正是這300人在最後時刻,以“我等系大明皇帝之臣子,豈可棄君逃跑”為誓,守著皇帝死戰到底,明英宗朱祁鎮則是在他們全部戰死後被俘。
雖然尚無確切史料證實這300人的身份,但從他們面對死亡所表現出的忠誠來看,應該是與皇帝關係最為親近的錦衣衛,而不大可能是一般計程車兵。
-
4 # 黑炭是隻貓
小編個人認為在土木堡之變中這個事情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並沒有這個事。
小編翻看了不少關於土木堡之變的歷史資料,沒有找到可以立證這個說法,最後在一本《蒙古黃金史綱》找到了出處,但是這本十七世紀的著作作者不詳,大家可以認為它是一本野史。所以說三百錦衣衛保護到最後這個說法沒有任何實際上的史料支援這個說法。不過錦衣衛作為明朝的儀仗隊,肯定會跟著明英宗一起外出,不過在一場大敗仗中,可能會有錦衣衛保護明英宗,但是應該不存在整整三百錦衣衛這樣完美的數字,所以我說這個事情不存在,或者說不真實的。
在《蒙古黃金史綱》中記載到“漢軍大潰,除三百人不曾離開陣地以外,餘者皆遭屠戮。生擒一人,問道:‘你們何以不動?’那人回答:‘我等系大明皇帝的臣子,豈可棄君逃跑?’當追問‘哪個是你的皇帝’時,那人把掩藏地下的皇帝指了出來。”我個人感覺這個相當扯淡。具體原因我們從兩點分析。第一:這個歷史能不能相信?這個書可靠嗎?答案就是不可靠。為什麼呢?就是這本書說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兒子,說明成祖朱棣是元順帝的兒子。你可行了吧!人家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把你們打的和孫子一樣服服帖帖,像兔子一樣落荒北逃,你還擱這吹牛逼呢。第二點:大家很瞭解我們漢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辱而臣死。就這樣的古代背景下,一個臣子說“我等系大明皇帝的臣子,豈可棄君逃跑?”然後轉頭就把皇帝賣了,可信嗎?我的天,錦衣衛要求可是相當嚴格,就這樣賣主求榮的臣子,不用別的他同僚轉頭就是一刀,還讓你說話了,所以說這本歷史書寫的真實性太低。在《明史》中得記載簡單又粗暴。一句簡簡單單的“帝北狩”,沒了。但是《否泰錄》中記載這段史事就比較詳細了。其中提到英宗在明軍潰敗時說:“上與親兵乘馬突圍不得出,被擁以去。”翻譯一下就是“皇上和親兵騎馬想突圍突圍失敗,被人群擁擠過去了”。這個時候幾十萬的人擁擠著,就是一對情侶抱著十有八九也被擠開了。在《正統臨戎錄》中也記載了,當時皇帝是自己承認身份的,根本不是別人說的。然後在《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中記載到“癸亥虜眾奉車駕次雷家站,以錦衣衛校尉袁彬來見,上問‘能識字否’?彬對曰‘能。’遂令侍左右。是日,命彬以書與千戶梁貴回京,取九龍蟒衣、叚匹及珍珠六託、金二百、兩銀四百兩,去賜也先。”大體意思就是“瓦剌軍隊綁架了聖上的車駕到達了雷家站,這個時候錦衣衛校尉袁彬前來見駕,皇上問道:‘你認識字嗎?’袁彬說‘認識’。皇帝就讓他在左右侍奉這。第二天,命令袁彬寫了詔書,然後讓錦衣衛千戶梁貴帶著詔書回京,去取金銀珠寶賞賜也先。”這說明什麼?說明當時軍隊整個被打爛了,人跟人都混了。錦衣衛校尉都是後面才見到皇帝。所以說真也錦衣衛三百跟著,這個事情也輪不到袁彬起草詔書,然後讓梁貴送回去。可見當時明英宗朱祁鎮真的身邊沒人了。至於為什麼《蒙古黃金史綱》會記載有三百人的錦衣衛跟著明英宗朱祁鎮,我個人推測應該就是蒙古人當時吹牛呢。這樣可以顯示咱們瓦剌的強大,你看看我們一仗打敗了五十萬人。抓住明朝皇帝時人家身邊還有三百人呢。厲害吧!不過明英宗朱祁鎮身邊當時肯定有貼身的錦衣衛,當時肯定死傷嚴重,寥寥無幾了。真的有三百錦衣衛也不存在自己跟瓦剌攤牌自己是皇帝是吧!
-
5 # 集賢院居士
明史的英宗本紀裡面沒有找到相關記載。查遍資料,可能來於蒙古史料記載300錦衣衛在土木堡保衛明英宗”的說法。這個十分刺激的“歷史真相”,的確有它的文獻依據,但有出處顯然≠是真相。最早的記載,應是一部成書於17世紀初,作者不詳,名為《蒙古黃金史綱》的蒙古文書籍。
-
6 # 趣撩歷史
《明史》中關於土木堡之變的記述相對簡單,只說了明英宗御駕親征,在土木堡被圍,明軍被擊潰,將士戰死數十萬,自英國公張輔以下多名朝廷重臣殉國,然後一句“帝北狩”,明英宗被瓦剌捉到北方,這麼大的歷史事件就記述完畢,簡單粗暴到了極致。
在《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中記述相對詳細了許多。《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一》中提到,在明英宗被俘虜後,
癸亥虜眾奉車駕次雷家站,以錦衣衛校尉袁彬來見,上問:“能識字否?”彬對曰“能。”遂令侍左右。是日,命彬以書與千戶梁貴回京,取九龍蟒衣、叚匹及珍珠六託、金二百、兩銀四百兩,去賜也先。瓦剌軍隊帶著明英宗駐紮在雷家站,這時候錦衣衛校尉袁彬來拜見皇帝。明英宗問袁彬:“你識字嗎?”袁彬回答說:“我識字。”然後英宗就安排袁彬侍衛在身邊。並且讓袁彬起草詔書,讓錦衣衛千戶梁貴帶著詔書回京,去取金銀珠寶賞賜也先。
大家注意了,錦衣衛校尉袁彬是英宗被俘後才來的,但是千戶梁貴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從上下文的關係來分析,梁貴一直就在明英宗身邊,而且應該被京城的官員所熟知,否則如果安排袁彬帶著詔書回京的話,京城留守的官員根本都不認識你,怎麼判斷詔書的真偽以及傳達的資訊是否屬實。所以根據史料記載分析,我認為土木堡之變中,三百錦衣衛保護明英宗為子虛烏有,但是明英宗身邊最後確實有錦衣衛保護。
-
7 # 春先生的世界
三百錦衣衛應該是沒有,但確實有錦衣衛保護在明英宗旁邊。從幾個地方可以看出:
一是在楊銘寫的正統北狩事蹟中說楊銘被帶去見明英宗,這時候有時紀信、李虎、袁彬三人在侍。
二是其中一個侍衛袁彬還回京傳達明英宗的旨意,帶回珠寶送瓦剌首領。
-
8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看了幾個回答,貌似都在顧左右而言他,這個就沒意思了,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何必強答呢,居然還有那麼多人為他們點贊——那麼我就來回答一下吧。首先,土木之變發生之際,英宗身邊確實有錦衣衛的存在。因為錦衣衛的職能,除了打探偵察和秘密抓人、關人,還有一項便是做皇帝的儀仗隊和保鏢。
每當皇帝因祭祀或巡遊而出宮時,錦衣衛也要在駕前扈從。他們有的負責沿途巡視,有的負責在鑾蹕與京城之間傳報訊息,有的在駕旁侍騎,傳奏御輦的起落。作為皇帝的貼身衛隊,為了保證皇帝的安全,錦衣衛必須防患於未然。他們於是時時出動,刺探可能威脅皇權、危害朝廷的行為和言論,並捉捕和審訊嫌疑人。他們的這項任務被皇帝特許,並逐漸演變為軍事特務的職能。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出警入蹕圖》中能清楚地看到隨駕扈從的錦衣衛官軍。
其次,咱說說土木堡之變發生之際這些錦衣衛是怎麼表現的?請大家注意了,當時瓦剌騎兵殺到明英宗身邊之際,大部分侍衛自然也包括錦衣衛都溜號了(不要以為他們像武俠片裡那麼牛逼,那些都是假的),只有兩個人留在了皇帝身邊。這兩個,一個叫袁彬,一個叫哈銘(後賜漢家姓名曰楊銘),前一個是漢人,後一個是歸化明朝的蒙古人。
英宗被也先抓走之後,這兩個錦衣衛便成了皇帝身邊最後的依靠,在蒙古期間,皇帝所有的一切,包括吃飯穿衣一直到與也先的談判,都由這兩人負責。每到夜晚,北風刺骨,落難到草原蒙古包的皇帝難以入睡,袁彬便解開衣服將皇帝凍僵的腳裹人懷中取暖;每逢隨軍轉移車馬不能行,他便揹著明英宗而行;當英宗心裡鬱悶,長吁短嘆之極,他又反覆開導,堅定皇帝回國的信心。
當時,也先曾有意招明英宗做自己的妹夫,袁彬勸英宗辭退。也先又選了六個蒙古美女給英宗,也是袁彬教明英宗回覆說:“等朕歸國之後,迎娶令妹,你到時候再把這六個美女送來當陪嫁好了。”由此瓦解了也先的陰謀。也正這個緣故,也先曾打算殺死袁彬,緊要關頭,明英宗趕到,他置皇帝尊嚴而不顧,哭求也先,終於將袁彬救下。
當然,最終明英宗得以回到北京,這兩名錦衣衛也得到了不錯的回報。
-
9 # 讀歷見聞
錦衣衛最初是朱元璋所設定,一開始的名稱是“拱衛司”,護衛皇帝人身安全是它的重要職責之一,屬於明朝皇帝最貼身的禁衛親軍。而且錦衣衛本身也擔負著一定的軍事職能,包括刺探軍情、策反敵將等等。所以,明英宗朱祁鎮當時御駕親征西北,必定有一部分錦衣衛隨行負責他的貼身防衛。
關於土木堡之戰中,明英宗朱祁鎮身邊的親兵護衛問題,戰後交戰雙方的史料中都有記載:
《蒙古黃金史綱》記載:“待漢人從戰壕裡出來,也先太師反擊,漢軍大潰,除三百人不曾離開陣地以外,餘者均遭屠戮。”
明朝高岱《鴻猷錄》記載:“虜以勁騎蹂陣入,奮長刀擊我師,大呼觧甲投刃者不殺。眾裸袒相蹈籍,死屍蔽塞川,野諸宦豎宿衛士矢被體如蝟。上與親兵乘馬突圍不得出,遂下馬據地坐。”
明朝方面講了明英宗朱祁鎮隨親兵突圍失敗,蒙古方面則講出了300人之數。正是這300人在最後時刻,以“我等系大明皇帝之臣子,豈可棄君逃跑”為誓,守著皇帝死戰到底,明英宗朱祁鎮則是在他們全部戰死後被俘。
雖然尚無確切史料證實這300人的身份,但從他們面對死亡所表現出的忠誠來看,應該是與皇帝關係最為親近的錦衣衛,而不大可能是一般計程車兵。
-
10 # 深度工場
有網友問:據說土木堡之變中,有三百名錦衣衛在明英宗朱祁鎮的身邊保護他到最後,真是這樣嗎?那麼首先我們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錦衣衛到底去沒去土木堡。
《實錄》載:“車駕發京師親征。……命下逾二日即行,扈從文武吏士皆倉猝就道雲。”此前三天,“命在京五軍、神機、三千等營在營操練者人賜銀一兩,……兵器共八十餘萬。又每三人給驢一頭,為負輜重。”可見,這次明軍主力全部都是京軍三大營的精銳力量。
《明史》卷八九《兵志一》正統二年選兵事說:“令錦衣等衛、守陵衛卒存其半,其上直旗校隸錦衣督操,餘悉歸三大營。”可見,當時,還是有一半錦衣衛等親軍隨同皇帝出戰了。
最後明軍5萬騎兵在成國公朱勇帶領在孤軍冒進,在鷂兒嶺全軍覆沒,隨後,蒙古兵合圍明軍主力。明軍駐紮的地方沒有水源,挖地6米都看不到一點點水,經過2天時間,明軍無論士兵,還是戰馬都已經飢渴難忍。
此時,蒙古軍放開包圍圈一角,哪裡正是水源地的位置明軍紛紛出走已經架設完整的陣營,衝出去搶水喝,但是才前進幾里地,數萬蒙古騎兵從四周猛烈衝鋒過來,明軍完全崩潰。
已經連續行軍,疲憊不堪,缺糧少衣,還2天沒有喝水,又離開了自己的堅固設防陣營的明軍,在數萬蒙古騎兵衝過來的時候,完全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所謂:“寇復圍,四面擊之,竟無一人與鬥,俱解甲去衣以待死。”等於是放棄抵抗,跪下等死。
明朝大軍傷者一半,死者三分之一,全軍覆沒,著名統帥英國公張輔等百餘位大臣都死於亂軍當中。明實錄記載,當時確實有一支規模很小的護衛軍保護著明英宗在戰場上左衝右突,想衝出去。
但是突圍無望,此時護衛將軍樊忠氣憤之下,大喊:“王振老賊,是你這奸佞誤國葬送我大明數十萬將士,汝罪惡滔天,饒你不得,吾為天下誅此賊!”一錘打死了禍國殃民的王振,這位陝西世襲武將家庭出身的皇帝護衛將軍在保護明英宗突圍的時候,被蒙古騎兵亂箭射死在戰場上。
隨後,錦衣衛校尉袁彬帶領衛隊繼續保護明英宗突圍,但是最終突圍無望。明英宗跳下戰馬,座在地上,等著束手就擒。隨後,袁彬也一直在蒙古草原上伺候被俘以後的明英宗。後來袁彬協助明英宗再次繼位,被封為錦衣衛都指揮使。
-
11 # 紀元的尾聲
雖然朱祁鎮兩次登基的“皇帝形象”都不是很好,但他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性格卻是很明確的,只是有關於“土木堡之變”的事件中,朱祁鎮壓根沒有追封過任何錦衣衛烈士,而且最後將朱祁鎮送回來,也是瓦剌人,所以這“三百錦衣衛”,說起來讓人摸不著頭腦。
在明朝的所有政治系統中,“錦衣衛”是最為神秘的,就算是東西廠,明朝的史料都對其職能有著明確的記載,對其主要組成群體有著記載,可是錦衣衛,從朱元璋建立起,一直到明朝滅亡,關於他們“啥事都做”的傳聞不絕如縷。
正因為眾說紛紜,這才讓錦衣衛顯得神秘,所以才有了朱祁鎮御駕親征的時候,一直有“三百錦衣衛”保護著他的傳聞。
那麼就從正史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三百錦衣衛保護朱祁鎮”的這個事情,可能性有多高。
錦衣衛真的會陪朱祁鎮去打仗嗎?
錦衣衛正式成型於“洪武十五年”,這個時間點非常敏感,乃是朱元璋在誅滅了“胡惟庸黨”之後的權力高度“真空期”,大量的相權掉落出來,而朱元璋一時之間又無法全面掌控相權,所以朱元璋就將自己的“儀鸞司”改造成“錦衣衛”。
這個機構,是完全直屬於皇帝朱元璋的,所謂“錦衣”,就是這個獨特的“衛”身份的象徵,而錦衣衛這種特務制度,也不是朱元璋首創,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為了加強皇權,也建立了“繡衣使者”,所以朱元璋就是拾起了古人的智慧。
那麼錦衣衛在理論上有多少人呢?
錦衣衛本身的編制就是一個“衛所”,根據明朝“衛所—千戶—百戶”的衛所體系來算,錦衣衛也是“五個千戶”組成的,而一個千戶的人數就有1120個人,所以錦衣衛理論上的總人數不會超過5600人。
但在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對錦衣衛進行了“增千戶”,錦衣衛很特別地發展成了“十一個千戶所”,分別是“中左”、“中後”、“中前”、“中後”、“前前”、“後後”,前後加起來這十一個千戶,讓錦衣衛的總人數達到了理論上看容納的12320人。
雖然在洪武末年,朱元璋再次增設“六千戶”,讓錦衣衛高達十七個千戶所,但後來的六個千戶都是搞後勤的,所以一般不被視為常規的“特務”組織。
就在錦衣衛成型的時候,整個朝堂掀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朱元璋擺明告訴了朝廷文武、皇親國戚、王公大臣:
“朕搞了幾千人來專門監視你們”。
一時之間,朝廷人心惶惶,就連走樓梯都有好幾個老臣踏錯臺階摔跤的,也不知道是心虛還是緊張,這一切都因為朱元璋給予錦衣衛的“鎮撫司”(分南北兩司,錦衣衛主要是北鎮撫司殘暴)一種特權,叫做“先斬後奏”、“獨立查案”的特權。
說白了,朱元璋自己在創造一種破壞司法的制度,可是誰敢跳出來指責朱元璋。
不過關於鎮撫司到底多麼讓人恐懼,這暫且不提了,主要還是說說在錦衣衛之中,有關於對皇帝“貼身保護”的力量。
有的人說,錦衣衛是朱元璋的特務機構,怎麼可能還會保護朱元璋,保護朱元璋肯定是有“親軍都尉府”來安排啊,事實上,這個說法沒有錯,但錦衣衛保護朱元璋也同樣沒有錯,因為“親軍都尉府”,後來也被合併了一部分進入錦衣衛:
洪武二年改親軍都尉府,統中、左、右、前、後五衛軍,而儀鑾司隸焉。
其實錦衣衛最早起家的“儀鸞司”,就是親軍都尉府的“下屬機構”,所以很多人指出“錦衣衛也同時是皇帝保鏢”的說法是錯的,其實這並不嚴謹,錦衣衛本身,就被朱元璋把“親軍”整合在裡面了,而這些親軍,他們有一個很強大的名字,叫做:“大漢將軍”:
所隸有將軍、力士、校尉,掌直駕侍衛、巡察緝捕。已又擇公、侯、伯、都督、指揮之嫡次子,置勳衛散騎舍人,而府軍前衛及旗手等十二衛,各有帶刀官。錦衣所隸將軍,初名天武,後改稱大漢將軍,凡千五百人。
錦衣衛裡的“親軍”體系很明確,分“將軍”、“力士”、“校尉”三個層級,他們負責的工作就是保護皇帝,然後給皇帝親自審查辦案。
不過朱元璋很聰明的一點做法就在於,他選的錦衣衛軍官,都是“王公大臣”的嫡次子,為什麼這麼做,朱元璋所用的深意奧妙無窮,最重要的是,保護朱元璋的“大漢將軍”,有1500號人,另外還有七個軍官,所以這支“保鏢隊伍”,就有1507號人。
而大漢將軍的職能是什麼呢?
凡朝會、巡幸,則具鹵簿儀仗,率大漢將軍等侍從扈行。
既然做保鏢就要有保鏢的樣子,更何況是朱元璋的保鏢,大漢將軍們在皇帝沒事做的時候就“站崗”,有事做的時候就緊緊跟著,最重要的是,如果“御駕親征”,這一千多號人,也是要跟著的。
這也是為什麼在朱棣時期,會有錦衣衛深入草原地區“打探情報”的案例,這些幹著最高保密級別活的,正是錦衣衛中的“大漢將軍”。
雖然在朱元璋、朱棣時期,錦衣衛先後都被削弱,但削弱而不是取消,這就說明最核心的一部分肯定還是在的,而最核心的那一部分,毋庸置疑就是這“大漢將軍”,因為東廠可以把錦衣衛的“特務工作”給分走,但是親軍的工作,還是得錦衣衛來負責,畢竟他們就是做這個起家的。
特別是在明仁宗時期,明仁宗還將給朱棣看了幾十年“大門”的一百多個“大漢將軍”直接提升為“百戶”,讓他們世代享受待遇,所以即便到了明宣宗時期、明英宗時期,大漢將軍依然還存在著。
如此來看,朱祁鎮親征的時候,帶著數百個錦衣衛一同北上,這個可能性是極高的,假如朱祁鎮自己沒有作死削減大漢將軍規模,那麼他更有可能就是帶著“一千五百個”錦衣衛作為保護他的核心力量北上。
如果有,那這些保護朱祁鎮的錦衣衛哪去呢?
那麼既然是很有可能存在著保護朱祁鎮的錦衣衛,那在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包括朱祁鎮被俘虜的時候,這些錦衣衛為什麼沒有挺身而出?
這一切,都得從潦草到不行的“英宗親征”(土木堡之變”說起。
土木堡之變發生之前,朱祁鎮就連連發生決策錯誤,他被“三楊”當年輔政南征北戰的氣派給影響到了,加上他的父親朱瞻基和曾祖父朱棣都有親征大勝、鎮壓蒙古的英雄事蹟,他也想要追隨前人的腳步。
只是朱祁鎮自己沒有想到另一層情況:
朱棣駕崩在北伐歸來的路上。
朱瞻基後期放棄了和蒙古死磕,改為和平交流。
這都說明了大明和蒙古死磕並不是一種最好的辦法,可是朱祁鎮身邊有太監王振在左右他的決定,於是朱祁鎮腦子一熱,不顧兵部的反對,決定御駕親征。
其實御駕親征這件事情並不是錯的,因為作為皇帝,還是朱元璋的子孫,他要做點大臣反對的事情,那可以理解,加上在此前,瓦剌上報“三千使者”的數量來向大明要賞賜,而後還派了五萬兵馬南侵大明,造成大明邊境損失數萬將士,這等恥辱不報非君子。
只是親征歸親征,準備得先做好,可朱祁鎮就是愣頭青,完全沒有考慮到“準備”的問題,自以為霸氣宣佈完親征,就回去做勝利的大夢了。
朱祁鎮帶領著“神機營、三千營、五軍營”這核心三大營北征,加上其他的各種軍隊,總北伐軍規模達到24萬人左右,要是放在朱棣的年代,蒙古方面就已經提前跑路或者認輸了,可是朱祁鎮在宣佈親征和正式出發的時間,就隔了兩天,這意味著什麼?
這就意味著,二十幾萬大軍的後勤,根本就沒跟上。
那即便是糧草沒跟上都好,只要朱祁鎮依靠著老將,比如四朝老臣“張輔”這種人物打一場“速度戰”,以人數、炮火、進軍速度的優勢碾壓瓦剌,那麼這一戰也是大勝,可問題是,朱祁鎮竟然讓太監王振監軍,這等同於給了一半兵權給王振,而王振,根本就不懂打仗。
在行軍的過程中,忽然明軍前線四路大敗的訊息傳來,王振聽了臉色一變,又百般暗示朱祁鎮撤退,就在這時候,朱祁鎮竟然聽從了王振的意思,帶人撤退,也許是從這個命令起,朱祁鎮的“威嚴”就掃地了,註定這一支軍隊的軍心渙散,逢戰必敗無疑。
而後來就發生了王振藉著撤軍的機會,想帶著大軍回自己的家鄉“耀武揚威”,發生了一系列繞路事件,最終在土木堡駐紮的時候,被瓦剌軍隊打聽到情報,包圍了明軍,壟斷了水源,最終爆發大戰,明軍幾乎被一邊倒地屠殺,朱祁鎮最終被捕。
在混亂之中,張輔還有一系列老將全部因為保護朱祁鎮鏖戰而亡,在後來的統計中,土木堡之變還損失了文職體系的不少官員:
兩個尚書、三個侍郎、一個副都御史、一個左通政、三個太常寺少卿、一個太僕寺少卿、三個給事中、三箇中書舍人、十一個個監察御史
要知道這些人可以說是大明最核心的政治班底,都在土木堡之變中淪陷了,更何況保護朱祁鎮的“錦衣衛”,當朱祁鎮被抓的那一刻,就意味著這些錦衣衛早已經被瓦剌人殺得乾乾淨淨了,不然朱祁鎮也不會被抓。
而且錦衣衛的“名聲”不僅明朝人內部不喜歡,人家瓦剌也很討厭,因為錦衣衛在戰前搞的情報工作讓瓦剌和大明作戰備受威脅,所以瓦剌人第一時間就不會放過這些手段百出的錦衣衛。
在土木堡之變,也仍然有很多軍士被俘虜,至於他們後來到底被如何處置了,大明歷史沒有記載,但按照歷朝歷代草原民族俘虜的中原“壯丁”慣例來看,他們很有可能讓這被俘虜的漢族將士在草原娶妻生子了,也是因為這個政策,反正最不可能的就是將這些人放回大明朝。
朱祁鎮對錦衣衛掌控和操作的完全失敗。
被瓦剌人抓去之後,朱祁鎮就過上了擔驚受怕的生活了,但這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他內心的煎熬和譴責,雖然他不懂打仗,雖然他頭腦發熱,但是他有常識,他知道二十多萬大軍,而且還有“三大營”對大明朝意味著什麼,說白了,他葬送了大明的根基。
除此之外,張輔等老臣為了保護他而戰死,讓他無法走出陰影。
在抓住了朱祁鎮後,瓦剌人立即開始了“威脅”工作,就拿朱祁鎮來做文章,要從大明朝廷身上撕塊肉下來,所幸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后沒有腦子發熱都答應,而是理智地扶持了朱祁鈺當皇帝,讓朱祁鎮當“太上皇”,最終在於謙等人帶領下,逼瓦剌發動攻城戰。
後來于謙成功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守住了北京,瓦剌人的力量也幾乎消耗殆盡,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把朱祁鎮放回去和朱祁鈺“內鬥”。
事實上,朱祁鎮是典型的“愣頭青”皇帝,如果他在戰前做好一切準備,包括做好錦衣衛的“情報工作”那麼根本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可惜錦衣衛是完全直屬於皇帝的組織,其他的大臣根本沒有權力指手畫腳,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朱祁鎮本人沒有“情報”意識,那麼錦衣衛就不會運轉,而王振也好,其他的文武大臣都好,都沒有資格過問朱祁鎮關於錦衣衛的事情,更沒有資格指揮錦衣衛。
土木堡之變,本質上就是“情報缺乏”、“指揮失當”所造成的大敗,朱祁鎮和王振這對組合,完全把大明的精銳給葬送了,說句好聽點是戰敗了,說難聽點,就是朱祁鎮自己帶著人馬去給瓦剌“刷”功績了,這種行為不是一般的愚蠢,也為大明此後的孱弱埋下了伏筆。
假如朱元璋、朱棣知道有子孫把錦衣衛利用成這個樣子,想必都會氣得翻身破口大罵,在朱棣親征的年代,錦衣衛發揮的作用極其關鍵,好幾次圍堵攔截敵人,都是靠錦衣衛的情報和偵查,而朱祁鎮帶著錦衣衛親軍去送人頭,怎麼能讓人不氣憤。
再之後,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這裡面又有錦衣衛的身影,所以真的當朱祁鎮開始學會利用錦衣衛的時候,已經是“內鬥”的時候,這也難怪朱祁鎮被後人不斷詬病,確實是正事沒幹,壞事卻做盡。
結語:
關於土木堡之變中“三百錦衣衛”的傳聞,其實本身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但他們能保護朱祁鎮到最後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在二十多萬大軍都被瓦剌人壓倒性地屠殺下,錦衣衛也不可能支援多久,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陪朱祁鎮到最後,甚至保護朱祁鎮回到北京。
錦衣衛這支具有神秘色彩的組織,或許在整個明朝,也只有在朱祁鎮的手中才蒙塵了,若不是朱祁鎮一系列讓人“看傻眼”的操作,錦衣衛未免不能在北伐中建立大功。
也有可能是在土木堡之變中,錦衣衛這支親軍的數量受到極大的“減員”,所以在明朝中後期,錦衣衛的“人數”逐漸放開,沒有了限制,只可惜到了大明朝的“末日”,錦衣衛也沒有力挽狂瀾,號稱十數萬人的錦衣衛沒有人影,甚至還有錦衣衛投降李自成。
這到底是皇帝的落後還是錦衣衛的腐朽,真的是讓人難以言喻了。
回覆列表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七月,瓦剌也先大軍侵犯大同,明英宗下詔御駕親征。
明英宗率領幾十萬明軍離開北京,浩浩蕩蕩,經居庸關、宣府,抵達大同。隨即回師,在宣府一帶被也先的大軍追上,明軍被包圍在土木堡,全軍大亂,自相踐踏,幾十萬人死難,明英宗被俘。
那麼,當明英宗被俘時,身邊真的還有三百名錦衣衛的將士在護衛嗎?
答案是否定的。
先說說錦衣衛。
錦衣衛屬於明朝皇帝的侍衛部隊,主要職責有侍衛、緝捕、刑獄等,當皇帝朝會、外出巡幸的時候,錦衣衛也會充當儀仗隊。而錦衣衛的高階官員更是隨侍皇帝左右,屬於貼身侍衛。
土木堡之戰,明軍退兵時被圍殲,形勢異常混亂,許多明軍將士是被自己人踩死的。這種時候,錦衣衛的將士們當然要拼死保護明英宗。問題在於,此時還有蒙古軍隊在往來衝擊,他們並不知道明英宗也在軍中。
楊銘在《正統北狩事蹟》中這樣寫道:“……我師大亂,上乃下馬,(蟠膝)面南坐。有一虜(剝衣)甲,不與。將不利,其兄來曰:‘此非凡人,舉動自別。’”
明英宗南面而坐,一個蒙古士兵看到他的鎧甲很高階,過來要脫下去,明英宗不給,蒙古人就要動手殺人,被同伴攔住。
這說明,此時明英宗身邊的護衛基本都被消滅,就算還有幾個,也放棄了抵抗,但肯定不會有三百人。
楊銘在《正統北狩事蹟》中說他被帶去見明英宗,“……乃往見駕。時紀信、李虎、袁彬侍,上問:‘來者為誰?’”
這時候,被俘的明英宗身邊已經有人了,其中這位袁彬就是錦衣衛的一位校尉。
袁彬和楊銘後來一直陪伴在明英宗身邊,他口述事變的經過,寫成《北征事蹟》一書,關鍵的情節是這樣的:
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明軍潰敗之日,錦衣衛校尉袁彬被俘。
第二天,袁彬被帶去見明英宗:“皇上在雷家站高崗地上。眾坐達子圍著,是臣遠觀認的是我英宗皇帝。臣叩頭哭。上問:‘你是甚麼人?’臣說是校尉。”
袁彬見到明英宗的時候,明英宗是在一處高地上,周圍坐滿了蒙古人。這也說明,被俘的明英宗基本是光桿司令。
明英宗聽說袁彬會寫字,就留他在身邊。而楊銘在這之後才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