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焦慮抑鬱怎麼辦
-
2 # 生活來點心理學
這也可以理解為是在家庭暴力的環境下成長起來
那我簡單說兩句
不會有幸福的童年是肯定的了.
作為一個這樣的孩子,我只能說我不去怨恨我的父母,我只能去接受,去感恩,但始終不可能遺忘.
這種孩子一般有社交障礙,對暴力特別牴觸,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性格古怪,比同齡人成熟.
學業容易因家庭變故受影響.
這種孩子的感情生活或婚姻生活一般兩個極端,一種是因為童年陰影始終畏懼婚姻不結婚,另一種是遇到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然後因父母婚姻的不幸而更加珍惜彼此的感情,吸取了父母的經驗教訓最終反而能得到幸福.
容易有暴力傾向,將家暴延續至下一代人.
這種孩子的人生要麼一直走下坡路(感覺不到被愛 沒有安全感 出現心理問題 男女關係混亂),要麼自強不息尋求自我療愈(自我保護意識極強 兩性交往中不會太容易受傷 當然也不太容易找到真愛 但始終嚮往被愛 有獨立人格 更加堅強 更加惜福 比同齡人成熟 站得高看得遠 ).因為堅忍的性格和強大的內心可能會有成功的事業,但童年的陰影始終難以消除,對自我及他人的貶低欲也很強.
-
3 # 尬鬍渣大叔
猶記得小時候父母經常會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錢的問題等等引起爭吵,每次都吵得驚心動魄,記得吵的最厲害的時候,奶奶過來打了爸爸一巴掌,然後這個吵架才控制住,我跟哥哥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著。這給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壓抑,只要有人高聲跟我說話我的心裡就會產生恐懼感甚至想逃離那個場所。
父母的吵架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心理影響呢?
1、會讓孩子陳勝恐懼感,缺乏安全感。當父母吵架的時候,大人的激烈言行在孩子的眼裡就好像是世界崩塌了一樣,容易讓孩子產生無助、害怕、悲傷等情緒,但孩子用語言表述不出來,只能用“哭”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2、父母的吵架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我記得我的媽媽吵架時經常會說“要不是因為孩子,我早和你離婚了。”聽到這話時,我在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愧疚感,那會就在想“如果沒有我,那該多好。”經常聽到父母說同樣的話,導致我的內心很自卑,因為感覺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為我的原因造成的。
-
4 # 薅羊毛的優惠券線報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或多或少遇到過家庭問題,對我們的心理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我經歷的父母爭吵問題:
我在一個在混亂和充滿衝突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有一對經常暴怒的父母。只要它們觀點不一致,它們就會大聲嚷嚷,誰也不退步,最終無一例外以吵架結尾。
有一次,放學很久了,媽媽還沒有來接我回家。晚上,我將這件事告訴了爸爸,然後它們爭吵了起來。媽媽十分生氣的衝我怒吼:都是因為你,我們才吵架的!
這句話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它深深地刺激了我,我至今還記得。
對我的影響:
1. 缺愛
從小我並不缺衣少食,卻從來都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和父母之間有強烈的距離感。即使是與親密的人相處,也會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使我無法對自己以外的其他人表達出溫暖和愛。
從小我就以為,只有自己變得優秀,才能感受到父母的愛。長大後,我變成完美主義者,以高的離譜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以及自己身邊的人。而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夠好,也就會很難對自己的伴侶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感覺和想法。
2. 溝通有問題
以至於從小到大我都認為,大聲爭吵和辱罵是正常的溝通方式。直到我離開家上大學,我才意識到我也在用這種溝通方式去和別人相處,這種溝通當時很容易傷害到別人。與他人相處過程中,經常會產生信任問題。
3. 缺乏安全感
童年,我常這樣想:如果連父母都不能讓我感受到安全感和愛,可想而知這個世界是多麼混亂而危險啊!
我認為家庭生活是不穩固的,所有的關係都是脆弱和不可靠的。因此,我不想要結婚。 我是怎麼疏導自己的: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將童年的行為模式帶入成年,並在長大成人後一再重演父母的問題。
我嘗試過以下這些方法:
避免陷入受害者身份我們必須學會要避免陷入這樣的幻覺——在幻想裡,我們在家庭中是完全無助、無能為力的受害者。事實並非如此。尤其是,隨著我們不斷長大,我們能夠選擇我們在父母之間發揮怎樣的作用的。
與自己的過去握手言和,並解決它們反思在積極身上出現的那些不恰當的行為模式,改變他們提高我們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我們對於家庭中成員現在的關係是有責任的。因此我們也有力量去改變在我們成年後的家庭的關係。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的勇氣、堅持。
-
5 # 梓月情感
父母爭吵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很害怕父母分開,因為孩子愛父母兩個,孩子的內心還不夠成熟,沒有形成思維體系,不懂成人的世界,不知道為什麼吵架,孩子會認為自己做的不好才導致父母爭吵。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開始明白為什麼父母會吵架,但是童年的陰影仍是會留下。
-
6 # 心理諮詢師小施
一、變得害怕無助;
看著父母爭吵,作為孩子,起初會感到害怕(源於激起了自身的迫害焦慮,害怕父母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自己),然後是無助感(自己的能力當時不足以勸導父母,平息爭吵,會讓自己的自戀受損,變得無助)再是逃回自己的世界裡。(面對充滿危險的父母,只好把注意力轉向自身的內心,防止遭受迫害,變得內向)
二、與攻擊者認同;
雖然逃回自己的內心暫時安全,但對心理的影響是長久的。遇到相似的場景,又會激發自己的害怕,為了保護自己,只得向父母認同,變得和他們一樣――充滿攻擊性,這樣一來,就有能力去抵抗外來的攻擊了。
三、影響親密關係。
有關係總比沒有好,人是處在關係中的。長期處於爭吵環境中的孩子,會對婚姻產生恐懼。源於對異性的害怕,害怕會重複以前的關係。或者總是引導別人來攻擊自己,重新體驗,試圖修復自己經歷的創傷。
改變:
一、重新建立穩定的關係;
去找諮詢師諮詢或者尋找一個安全型的伴侶,對以前的關係進行重新體驗,建立穩定的新的關係。
二、找尋自己,接納自己。
正確看待自己,瞭解自己,時常注意自己的情緒感受,有憤怒的時候,不要壓抑,允許它的存在。接納一個真實的自己,不看低也不高看自己。
-
7 # 均若
記憶中好像父母沒有吵過架(至少沒有當著我的面)。童年時候,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爸爸都是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才回家。媽媽在家照顧我們讀書,做農活。所以我從沒有見過父母吵架,這一方面倒沒有影響我什麼。後來剛上初中,家裡開支越來越大,爸爸媽媽就一起外出打工了,我們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陪伴的日子,才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那時候,什麼都不懂,卻也沒有誰可以說。而後走進社會,什麼都要靠自己去摸索,這些年也走得比較辛苦,但是沒有想過埋怨父母,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誰家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自己身邊呢。
-
8 # 鋮懶懶
記得小時候因為家庭的經濟問題,爸媽經常吵架。那時候我和妹妹雖然小,但是也心裡難過。心裡會特別恐懼,害怕爸媽會分開,然後這個家庭破碎,這個擔心一直延續著,我和妹妹老哭,直到後來爸爸看出來了,爸媽吵架也少了。到現在也很少吵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說文解字中對教育是這樣定義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兒而使其作善也”。可見父母的言傳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孩子的影響也很大,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重要影響因素。有人說,最大的教養就是爸爸愛媽媽。因為我希望所有的爸爸媽媽都能顧及到孩子的感受,不要經常吵架,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要覺得孩子小,其實他們都懂。可能你們吵架打架都給孩子性格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給孩子造成重大的心理陰影。
據說孩子出生前上帝都會帶著孩子在天上環繞一圈,那是孩子在選爸爸媽媽。既然孩子選擇了你們,那就應該好好教育他成人,行為示範,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家,那也不枉費孩子來這裡世上一遭。
願你我共勉!
-
9 # 小白論呀
這裡不得不提及一個詞原聲家庭,不可忽視,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確實不容小覷,有句話說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癒。所以說童年父母的爭吵如果很嚴重,一般會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心理陰影,陰影的大小取決於爭吵的嚴重程度。對我個人而言,還好吧,印象中他們沒吵過
回覆列表
童年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段時間,也是一個人的性格塑造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得到了父母良好的照顧的兒童,會有比較強烈的安全感,長大後比較自信,勇於直面困難。相反,在這段時期,沒有得到父母的良好的養育,就會嚴重缺乏安全感,長大成年之後,由於缺乏安全感,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焦慮、抑鬱、自卑、怯懦、更有暴力傾向,家庭生活很難幸福,當然事業也不會有較大的成就。
那什麼是得到了父母的良好的養育照顧呢?是指有一個完整的原生家庭,父母性格相對溫和,對小孩有無條件的愛和接納,無論小孩的長相如何、智商高低、學習成績好壞、各方面的能力如何,都不影響父母對小孩的完整的愛。這樣的父母更多地是以身教影響小孩,注重培養小孩的價值觀、學習能力、生活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小孩按大人的計劃成長,更不以學習成績論英雄,也不在小孩做錯事或不聽話的時候進行打罵責罰。
相反,沒有得到父母的良好的養育的小孩,通常可能遭遇了這些不幸:父母的遺棄、打罵虐待、嚴苛的要求和責罰、拔苗助長、父母之間不恩愛不和睦、父母冷戰或長期吵架打架、父母離婚或外遇等等。
題主所問到的童年的時候父母長期吵架對兒童的身心影響,無疑是屬於第二種。在父母長期冷戰、吵架、打架、鬧離婚的狀態下,小孩會有相當強烈的恐懼感,這種生活狀態下成長的兒童,嚴重缺乏安全感。
由於嚴重缺乏安全感,自己又還幼小,無法對抗這個令他恐懼的世界和生活,他就會變得焦慮和抑鬱,成年後,自卑、情緒不穩定、易焦慮易抑鬱、自信心不足、自尊心低下、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能給他穩暖和保護的人。所以這樣的人,能比較容易地被誘騙,比如大家經常聽到的一個棒棒糖就能被哄得以身相許,就是這個原因。
我們每一個人,出生的時候都無法自己選擇什麼樣的父母和家庭。無論我們的童年的經歷和遭遇是什麼樣的,我們都可以選擇和過去和解,原諒父母的因為無知而沒有把自己養育好的傷害,對自己由此而產生的缺乏安全感和導致的焦慮抑鬱自卑等等負面情緒作了結。努力重新培養自己的安全感自信心,完全地接納自己相信自己愛自己,努力過上正常的幸福的生活。
我 是 心 理 學 老 師 ,有 任 何 疑 問 可 以 在 評 論 區 提 問 ,我 抽 空 回 答 大 家 的 問 題 。
祝朋友們都幸福,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