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貞
-
2 # 大橘子侃古詩
提問: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孔子每次進入太廟,都會問,問太廟裡的工作人員。孔子是魯國最懂禮的人了,每次進入太廟,還事事問。這裡的工作人員就有了懷疑之心,有一個工作人員以為孔子不過如此,並不是真正的懂禮,他就說,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鄹是孔子的出生地,孔子的父親就是鄹邑大夫。這個孔子也沒那麼懂禮啊。
子聞之,曰:“是禮也”。孔子聽說了以後說,這就是禮啊,孔子自己懂禮,但是不能自大,不能指指點點啊,要謙虛啊,所以每次進了太廟,什麼事情都問問這裡的工作人員,這是對他們的尊敬。
-
3 # 鄉下老果
《論語.八佾篇》: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次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孔子進入太廟祭祀時,每每遇到自己不懂的事,都仔細的向人詢問。有人就說:“誰說鄹邑大夫的兒子懂得禮儀之道啊?他進入太廟祭祀,事事都要向人詢問。”孔子聽後說:“這就是禮儀啊。”
《論語》是孔子門下弟子記錄孔子平時言語編撰而成,集中體現了孔子的倫理道德.政治主張及教育原則,是儒家學派的著作經典之一。孔子對周禮非常熟識並按照周禮來嚴格規範自己及門下弟子的言行。他進入太廟祭祀,每件事問別人,有人質疑他的行為,認為他不懂禮儀,孔子不以為意,卻說這就是禮儀。
孔子“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行為,體現他謙遜的態度,同時也表明孔子對祭祀太廟的虔誠謹慎。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一個人都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參照別人的言行,必能找到自己可以師法之處,比自己好的方面,加以學習,然後改正自己不好的方面,使自己的言行更加合乎禮儀。
隨時注意學習別人的長處,以他人的缺點引以為戒,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這不僅僅是對提高個人修養,也是促進人與人互相尊重的最好途經。
-
4 # 頁線442
子入太廟。廟前問:“雙手推兮,單手焉?"或曰:“雙手”。子曰:“左跨進或右焉?"或曰:“左進”。…明天再說了。
-
5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論語》中“子入太廟,每事問”出自《論語·八佾》,原文是:“子入大廟,每事問。”其中大,音太。大廟,即太廟,周公廟。古時開國的君主叫做太祖,祭祀太祖的廟叫做大廟。周公(姬姓,名旦,文王四子)因采邑在周(陝西岐山北)而得名周公,是魯國最先受封的君主,所以叫大廟(太廟)。
這一章句,我是這樣理解的:⑴“子入太廟,每事問”,其意思是:孔子進入周公廟,每件事都要問一問。⑵孔子這樣做的原因是:①重視禮。禮,即周禮,孔子十一歲,就跟魯太師學周禮,這個周禮是孔子文化的本原,所以重視禮。②孔子崇拜周公,遵從《周禮》,所以進入周公廟,每件事都要問一問,不能有差錯。
嚴正宣告:
-
6 # 暱稱鳳
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吾師也!對自己不懂的事情不能裝懂,多向別人請教,禮賢下士。
-
7 # 王營評教育
《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片斷: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為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大體意思是講,孔子進入太廟,每件事情都要問個究竟。有人說:“誰說鄹縣那個人(指叔梁紇)的兒子懂得禮,他進入太廟,每件事情都要問。”孔子聽了這話,說:“這就是禮。”
“學問”這個詞本身就包含兩層含義,首先是學,向書本學習,向老師學習,向實踐學習,從而掌握大量有用的知識;其次是問,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惑和不懂的問題,要虛心向別人請教,從而使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素質,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孔子深諳此理,他在學習周禮的過程中,不僅系統學習和整理了周朝保留下來的大量文獻資料,而且親身實踐,在參加魯太廟舉行的大典時,不恥下問,實地印證自已在文獻中學來的關於禮的知識,這難道不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嗎?
可惜,時代發展到今天,這一優良的學習傳統並沒有在教育中得到很好地繼承。我們經常見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完成既定的知識傳授任務,常常採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只顧讓學生被動地聽課、被動地記筆記,學生既沒有問的時間,也沒有掌握問的方法,就像一架裝載知識的機器,對教師傳授的知識奉為絕對真理。這種沒有思考,沒有疑問的學習方式,久而久之,使許多學生變成了只會依賴他人、沒有主見、 “讀死書”的書呆子。將來走向社會後,這些知識在學生頭腦中變成了一堆毫無生機的死知識,不但不會對解決實際問題發生任何作用,而且會縛束學生的手腳,影響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學和問是學習活動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我們培養的許多學生走向社會之後,之所以有知無識,有知無能,不會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也許與我們在教學中沒有教會學生問的方法、養成問的習慣有直接關聯。“學”是積累,“問”是探究,是印證,是更高一級的學習,只有將學和問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因此,讓學生養成“問”的良好習慣,教會學生“問”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的質量,而且可以啟用學生的沉睡的大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問”當然要抱定謙虛謹慎的態度,提問者要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明確提出自己的問題,被問者也要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態度,將自已的知道東西和盤托出,如果雙方觀點有分歧,可以展開更深入的討論,這就是對待學問的正確態度。像孔子那樣入太廟“每事問”,以至於遭來眾人的譏笑,卻認為是“禮”,這是一種更為謙虛的態度,也是更高境界的“問”。如果自作聰明,不懂裝懂,在有些事情上則往往會“失禮”,比如我們到國外參觀考查或旅遊,對於某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或風土人情,凡是看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多學多問,如果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則往往會有失大雅,給自己臉上抹黑。
回覆列表
孔子是一個"我"字,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非一個我字。我要作一個君子,一個對家國有用的人才即君子。這是儒學的最根本的東西,即人倫人道。
子入太廟,每事問,就是孔子注重學習和進步的體現。天地人三才,人不能脫離天地的掌控而自我主宰,所以天時地利人和是成事的根本,這是現代人需要統籌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