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點古文
-
2 # 最後的談話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劉長卿之手。講的是詩人在清明過後登城眺望,雲山就在眼前,其間的百花即使鮮豔也難忘清明的傷感,讓人難有欣賞的興致。 但是放眼望去廣闊的平原上因為多出了很多新的人家又升起了更多的煙火,這才讓人感到勃勃生機。草色滿地,江水向遠處流淌直到與天相接。想一想長安在哪裡呢?就在所指的夕陽那邊。
個人理解,祝樓主身體健康。
-
3 # 漁樵酌晚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劉長卿之手。講的是詩人在清明過後登城眺望,雲山就在眼前,其間的百花即使鮮豔也難忘清明的傷感,讓人難有欣賞的興致。 但是放眼望去廣闊的平原上因為多出了很多新的人家又升起了更多的煙火,這才讓人感到勃勃生機。草色滿地,江水向遠處流淌直到與天相接。想一想長安在哪裡呢?就在所指的夕陽那邊。
-
4 # 靜竹詩雨
這是唐代詩人劉長卿《清明後登城眺望》中的前四行。
大意是,清明節過後,詩人登城遠眺,一片春意盎然。側目顧盼,只見白雲飄逸、遠山遙邈,如在面前。繁華錦簇,春色又見,年復一年。俯瞰萬戶千家,才守寒食、又歷清明,重燃人間煙火,喜迎春歸。
有必要說說第四行中的兩個詞,如果不明其意,恐怕會對理解本詩造成障礙:
萬井,指的是古代的一種計量單位,以地方一里為一井。
新煙,指寒食節過後,人們重新燃火(做飯、為生計)所生成的煙。另,寒食節是指冬至後105天,也即清明節前一、兩天。這一天要禁菸火,吃冷食。
以上只是就這四行詩的字面略約地說了一下。因為這只是該詩的頭一節,至於全詩究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一種心情,以及文字背後究竟掩藏了什麼,那還得要從整首詩來分析。顯然就不屬於這個“問題”的範圍了。
-
5 # 朔漠風塵
一、原詩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二、釋義1.註釋:
睥睨:城樓上的小牆。井:古代井田制,八家為井。可引申為人口聚居地,市井。
新煙:重新燃起的煙火。清明節有融合了寒食節禁火吃冷食的習俗,故清明這一天老百姓是不能生火的。遙指:向遠處指。
2.題目釋義:清明節過後登上城樓眺望遠處風景。
3.全詩釋義:看這清明後的風景,遠處雲山霧罩彷彿就在城牆邊一樣。城外百花又像往年一樣開放了,清明節後市井裡又重新升起了煙火。綠草已經遮住了裸露的土地,遠處的江河流向天邊。長安在哪裡呢?就在夕陽落下的地方吧!
三、賞析這是劉長卿的一首五言絕句。第一句“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這一句開篇點明瞭作者觀景的時節與觀景的位置,為下文寫景做了鋪墊。第二句“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這一句對仗工整,意境優美。“百花”寫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萬井”寫出了一片繁榮的景象。第三句“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這一句作者極目遠眺,繼續向我們描繪遠處的春景,草色青青,江流澎湃,意境壯闊。第四句“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這一句作者把目光停留在夕陽落下的地方,想到了遠在天邊的長安,藉此抒發心中的情感。
四、總結總體來看,這是一首典型的借景抒情詩。詩的前三句,作者向我們描繪了清明節後春意盎然的景象;詩的後一句借景抒情,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回覆列表
這句詩出自唐代劉長卿的《清明後登城眺望 》,劉長卿被稱為“五言長城”,足見其詩藝術水平之高。原詩如下: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這兩句詩難理解之處就在於睥睨(pì nì)二字。睥睨指的是城上小牆,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再來看這句詩就容易多了。清明後天清氣和,景物也明亮起來,遠處天空的雲層堆疊成山,遠遠望去彷彿橫亙在城牆前。這兩句交代了時令,點明瞭清明過後周遭氣象,語句凝鍊,採用白描手法刻畫景物,也為後文做了鋪墊。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兩句,百花一如往日時光春意盎然,春氣動,市井中煙火氣氤氳。
作者簡介劉長卿(718年—790年),字文房,河南洛陽人。唐朝時期大臣、詩人。天寶年間,進士及第。至德年間,授監察御史,遷長洲縣尉。大曆年間,出任江淮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坐貶睦州司馬。剛直犯上,兩度遷謫。唐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工於詩,長於五言,自稱“五言長城”。名作有《逢雪宿人》、《送靈澈上人》等。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