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豹眼看歷史

    三國時期的魏蜀吳,其歷史存在感並不僅僅取決於其實力,更多的是他們在後世中的認同感。

    由於《三國志》的影響,史學界對曹魏的認同感比較強,歷史存在感也就更強一些;《三國演義》在民間影響很大,蜀漢在民間的認同感較強,其歷史存在感也就更強。比較尷尬的是,東吳勢力遠遠強於蜀漢,但《三國志》不認同,《三國演義》也不認同,在史學界和民間,都不認同孫吳,因而其歷史存在感就不強。

    01

    《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對曹魏、司馬氏多有溢美之詞,致使蜀、吳存在感降低。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原是蜀國的官吏,263年,蜀漢滅亡以後,陳壽多年不被舉薦。西晉建立後,西晉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張華,欣賞其才華,推舉他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

    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鉅著《三國志》。

    《三國志》成書後,就受到了時人的好評。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複,記事詳實,取材十分嚴謹,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

    《三國志》與前三史一樣,都是私人修史。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

    但陳壽畢竟是晉臣,晉朝又是承魏而有天下。所以,《三國志》尊曹魏為正統。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

    按照史書紀傳的習慣,一般只有帝王的傳記才稱為本紀。曹操並沒有稱帝,只是曹丕稱帝后,追尊曹操為魏武帝。但陳壽還是為曹操作了本紀。這就是說,陳壽是認可曹魏正統地位的,並把曹操看作為帝王。

    這一點,在《魏書·武帝紀》中就有明確的體現。陳壽稱呼曹操都是太祖、公、魏公、魏王。而在《蜀書·先主傳》中稱呼劉備就是先主,在《吳書·吳主傳》中直呼孫權為權。

    從這個稱謂中,就可以看出魏蜀吳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這就是編纂史書為政治服務的一個典型例子,也是《三國志》的一個特點。

    由此看來,蜀、吳儘管都已經建國稱帝,但陳壽老先生並不認可。

    陳壽雖然名義上尊曹魏為正統,但實際上依然把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如實地記錄了三國鼎立的局勢,表明了它們各自為政,互不統屬,地位是平等、相同的。

    但《三國志》對曹魏、司馬氏還是多有迴護、溢美之詞,這是其最大的缺點,受到了歷代史學家的批評。

    不管咋說,由於《三國志》的地位和影響,後世難免會尊崇曹魏,視曹魏為正統。因而,蜀漢、東吳的認同感、存在感就會受到影響。

    02

    《三國演義》褒劉抑曹貶低吳的傾向,讓東吳存在感進一步降低。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幷州太原人。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有志圖王”的羅貫中也曾參與其中。他與施耐庵在蘇州結識,並以師徒相稱,而且一起參加了張士誠反元起義政權。

    由於張士誠不接受羅貫中等人暫緩稱王的主張,令羅貫中大失所望,之後就離開了。

    明朝建立後,因為羅貫中曾經與朱元璋為敵,便放棄了讀書入仕的機會,專心創作。

    羅貫中著述頗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國志通俗演義》,這部書對後世影響很大,這就不必多說了。現在還有許多人把他描寫的故事,當做歷史史料來看待。

    全書以宏大的結構描繪了漢末三國時期複雜的政治軍事鬥爭,起自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作品譴責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反映動亂時代人民的痛苦,表現出對請明政治、對仁德之君的嚮往,體現了鮮明的“擁劉反曹”傾向。

    演義最早的是嘉靖本,現在最流行的是清代毛綸、毛宗崗父子的修改本,順治時期金聖嘆批註的版本影響也很大。

    在這裡就不去品評各版本的思想理念是否正確,僅說一點,不管是反曹還是擁曹,但曹魏的存在感還是很大,卻把孫吳幾乎是拋在了一邊。本來孫吳的勢力遠在蜀漢之上,不管是統治的地域、人口規模、經濟軍事實力,以及政權存在的時間,都遠遠超過蜀漢。但在羅貫中筆下,孫吳卻成了打醬油的。

    羅貫中先生要提倡一種思想、理念,這無可厚非,演義之所以深受民眾喜歡,還是滿足了普世的觀念,這是小說成功之處。

    但不得不說,這僅僅是一部小說,不代表歷史史實。演義中的劉備、曹操都是羅貫中先生塑造的藝術形象,跟史書不同,具有很強的主觀性。信與不信、如何看待就在於讀者自己啦。

    因此,由於對三國時期最有影響的兩部著作《三國志》、《三國志通俗演義》,不是褒曹就是擁劉,無形之中提高了魏、蜀的歷史存在感,而把孫吳給有意識地忽視了,從而在史學界和民間都對孫吳的認同感不高,也就影響了其歷史存在感,這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應該公允、公正地去看待這段歷史,或許更好一些。

  • 2 # 戲君看史

    看到這個問題,我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思考下,覺得原因很簡單:東吳的存在感確實很低,因為對普通大眾來說,瞭解歷史的方式是透過教科書和看小說看影視。

    東吳流傳下來的經典詩詞或者出彩的歷史人物不多,我們上學的時候基本學不到,所以覺得東吳的存在感很低。我們上學以來,語文課本學習了諸葛亮的《出師表》、《草船借箭》,歷史課學習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等。

    畢業很多年了,記不得歷史課的內容了,去百度下載一份關於三國點考題:

    從中可以看到,9道題只有1道題是有東吳周瑜的,其他大部分都是蜀漢的人物,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等。

    三國題材的電影電視劇沒有一部是以東吳為主題的

    其中演蜀國的電影有《關雲長》、《三國之見龍卸甲》,電視劇有《武神趙子龍》、《臥龍小諸葛》、《三國英雄傳之關公》、《武聖關公》,東吳為主角的電視劇電影基本沒有。

    由此可見,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獲取的資訊,關於東吳的資料遠遠低於蜀漢,所以覺得東吳的存在感低。

  • 3 # 京寧話說歷史

    三國中東吳勢力雖強於蜀漢,但存在感不如蜀漢,筆者認為原因有如下幾點:

    1.相比起曹魏來,東吳勢力不及。

    三國時,中國經濟重心仍然在曹魏控制的北方黃河流域,孫吳所在江南地區相對來說,還比較落後而處於開發階段。蜀漢勢力雖然也不強,但因秦國李冰父子修築都江堰早已是“天府之國”。居有“天府之國”,雖然與東吳“半斤對八兩”,經濟上未必佔據絕對優勢,但顯然與還未大規模開發的東吳來說,也暫且顯的並不差。

    2.相比起蜀漢來,東吳沒有皇統。

    古代的皇統很重要。曹魏曹丕憑藉其父曹操長期經營的勢力,假借漢獻帝禪讓做了皇帝。蜀漢劉備自稱皇叔,曹魏篡漢,劉備稱帝重建漢室,續接皇統。孫權的東吳割據江東,沒有曹魏和蜀漢皇統的合法來源。孫吳在曹魏曹丕和蜀漢劉備稱帝后於222年稱王,到229年才稱帝,應該說是有原因的。

    3.周瑜、魯肅不在後,孫吳戰略短視。

    周瑜和魯肅是東吳的戰略家,當時北方黃河流域具有經濟和軍事優勢,孫權聽從周瑜和魯肅建議,在赤壁之戰中,採取聯劉抗曹戰略,穩定了江東,形成三國鼎足之勢,但周瑜和魯肅之後,孫吳戰略上搖擺不定,首鼠兩端,既沒有曹魏之勢力統一天下,也沒有諸葛亮北伐之主動戰略,戰略上的短視致使東吳被邊緣化,存在感不強。

  • 4 # 遊歷往事

    東吳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東吳自從孫策和周瑜去世以後,從孫權任命魯肅為大都督以後,東吳的方略就是以自保為主,鞏固江東,再也沒有爭奪天下的雄心和能力。魏蜀是天敵:魏國是取漢而代之,蜀國是以漢作為延續。“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所以蜀國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六出祁山,頻頻與魏國作戰,就是因為天敵的原因,不可能進行談判和議和。相反,東吳可以跟兩國都可以進行談判和共處,左右逢源。如果是動兵也是不得不動或者為了利益而進行出兵,並沒有那種天敵屬性。

    蜀漢一直高舉興復漢室剿滅國賊的旗號。孫氏世為漢臣反而助賊。孫權奪荊州後又密謀奪益州。孫權把關羽的人頭送到曹操那裡去。曹操表奏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孫權接著派人進貢。孫權還任命周泰為漢中太守,劉璋為益州牧。從法理上否定劉備這個益州牧,也有以劉璋引誘其舊部的意圖。當時孫權率軍坐鎮公安。

    在孫策死亡之前,他甚至在策劃突襲許昌,奪取漢獻帝的控制權。雖然這未必會成功,但是我們從中能看到孫策積極進取的一面,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但是隨著孫策的死亡,孫權的上位,整個東吳政權變得裹足不前。孫權上臺以後,整個東吳集團,東吳政權對外主要做了兩件事情,奪取了荊州,完善了長江防線。還有一件事就是多次進攻合肥不下,孫權這麼做其戰略思想和民國時期的小諸葛白崇禧的設想一樣,就是守江必守淮。

    蜀漢在現代社會中的存在絲毫不亞於魏國和吳國的,其實這都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力太強大了。在三國演義中是以蜀國為正統的,而曹魏的實力最強,所以只有東吳躺槍了,因此在三國演義之中東吳就是一個很沒有存在感的國家。

  • 5 # 一般小賤

    因為曹魏採取了一系列防禦策略,讓孫吳無法在戰略上突破江北地區,孫權只能轉而限江自保,不再發起能改變局勢的大戰,所以後期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

  • 6 # 狗蛋兒max

    1因為實力根本不強!

    2三國演義洗腦了! 其實三國曆史很短,三國才短短几十年。本身純在感都是三國演義的加持,再加上現在的影視劇動漫都以蜀國為主角演。你被洗腦了,才是事實!

    真正的歷史主觀上就是正統是曹操那邊的!

    還有一點就是吳國弱!原因人口和實力外加地理位置!

    中國歷史上基本統一戰爭都是從北方打到南方,基本沒有南方打到北方的!

  • 7 # 風嬙遙度天際

    一方面是演義是以蜀國為主的,第一視角是蜀漢,而蜀漢大多數是在北伐曹魏,所以對孫吳的描寫少了很多,吳國是很重要的,三國鼎立麼,缺一不可啊,當時天下三分其實並不是均分,天下人口七分,曹魏佔四、孫吳只佔二、蜀漢僅佔一。但是二十萬這個數量看起來還比較可觀,但是卻分散在西起江陵、中據武昌、南抵建業的數千公里的長江防線上。而駐守在那裡的部隊是不能隨便抽調的,但凡是哪個點上被曹魏攻破了破綻那整條防線都垮了。所以東吳真正能抽調出來用於的機動部隊和主動進攻的兵力並不多。

    演義寫的是(蜀漢英雄傳)正史上軍備力量沒有電視劇上動輒七十萬,八十萬那麼多部隊的。

  • 8 # 鹹魚談歷史

    主要是政治原因和地理位置原因

    1.得權不正。蜀漢是宗親後繼,皇權正統;曹魏是代國篡權,歷史多見;孫吳稱帝則無根無據,在封建制度下這種名義也是很重要的。

    2.地勢不正。蜀漢佔西南,天府之國,高祖龍興之地;曹魏佔中原,山河表裡,天元龍脈之所;都是傳統政權迭代的地方,而東南自然弱了很多。

  • 9 # 經典守望者

    用網路上的話來說,存在感是刷出來的。魏國長期被王朝視為正統,一直是歷朝歷代所研究品讀的物件。以至於這個時期都被成為“魏晉南北朝”,自然影響力也就提高起來了。而到了明代以後,一本《三國演義》橫空出世,從民間的層面開始對三國故事做了重新認識,蜀國從上到下的知名度直線上升,經過了數百年的傳播,蜀國的存在感自然要顯著提升。

    東吳在當時的情況確實比較強大,東吳不僅打退了魏國和蜀國的多次進攻。而且晉朝滅亡蜀國之後十五年才真正擊敗收服了孫吳,可見孫吳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不僅是可以依靠長江天險,而且憑藉強大的水軍足以抵擋上游的蜀國和對岸的魏國進攻。這樣雖然不宜進取,但是國家卻自保有餘。只不過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沒有太多的文人墨客對於吳國進行描寫刻畫,樹碑立傳,所以存在感自然就低了。

    吳國在《三國演義》主要是屬於襯托型角色,一方面襯托蜀漢陣營的重用智慧,一方面是用來反映偏安自保的歷史事實,繼而與諸葛亮的六出祁山,興復漢室做出對比,著色的地方確實不多。

  • 10 # 大白白野

    我也有同感,感覺存在這種現象。

    三國這段歷史讓華人感興趣,熟悉和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有密切關係。《三國演義》採用“尊劉抑曹”觀念,描寫劉備和曹操事情較多,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從而讀者對蜀漢和曹魏這兩個國家事情知道多一些。像東吳將領甘寧、淩統、程普、丁奉很優秀,但描寫他們的故事不多,他們沒有蜀漢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影響力大。讀者熟悉這些人物,進而對這個國家瞭解。

    受中國傳統觀念影響。曹魏地處中原,國土面積廣,人口多。中國是由中原地區逐漸發展起來的,定都中原,佔據中原的國家往往以正宗自居。劉備是漢室宗親,以漢、賊不兩立,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為已任,奮鬥目標,所以蜀漢影響力大,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人是由涿郡,燕趙之地興起,在公孫瓚、袁紹、曹操、劉表等多處呆過,最後才在蜀地找到落腳地,建立政權的,這些人活動範圍,影響力比孫權一般人廣而大。相反,孫權東吳政權常常被人認為偏安一隅,所以,實力強於蜀漢,但知名度,影響力好像沒有蜀漢強,導致歷史存在感不如屬國。

  • 11 # 詫寂說史

    東吳的實力強於蜀國,但存在感比較低。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東吳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

    東吳自從孫策和周瑜去世以後,從孫權任命魯肅為大都督以後,東吳的方略就是以自保為主,鞏固江東,再也沒有爭奪天下的雄心和能力。

    二、魏蜀是天敵

    魏國是取漢而代之,蜀國是以漢作為延續。“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所以蜀國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六出祁山,頻頻與魏國作戰,就是因為天敵的原因,不可能進行談判和議和。

    相反,東吳可以跟兩國都可以進行談判和共處,左右逢源。如果是動兵也是不得不動或者為了利益而進行出兵,並沒有那種天敵屬性。

    三、江東士族只願自保

    朱、張、顧、陸四大家族作為東吳的政治和經濟支援,並不願常年征戰,只求自保。孫氏雖為江東領袖,但並非本土家族的孫氏需要依靠江東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援。如果赤壁之戰時沒有周瑜和一干孫堅心腹,或許那時候已經被世家大族一同投降曹操了。

    現既沒有周瑜那種力挽狂瀾的英才也沒有一批鐵桿心腹作為朝中主力,只能依靠這些士族子弟,自然無法鬧出太大的動靜了。

  • 12 # 上將噯福斯

    主要受文藝作品(包括戲曲小說評書等民間文學)的影響。因為絕大多數華人,都是透過文藝作品瞭解三國曆史。

    三國的各類文藝作品,都要向觀眾講一個完整的順暢的故事。這就要求它必須有個主線,來把東漢末年一直到三國統一的近一百年的歷史串聯起來。

    而幾乎所有廣為流傳的文藝作品,都是以劉備集團的故事來作為敘述的主線。

    所以,劉關張趙雲諸葛亮等等,就成了重點描寫的主人公。三國文藝作品,實際上成了他們的奮鬥歷程精彩演繹,重點著墨、用筆記多。

    相應的,描寫其他勢力的篇幅就要大量削減,如果不分主次,一律長篇大論詳細敘述,就會讓觀眾、讀者眼花繚亂,摸不著頭腦。

    所以,像袁紹、袁術、劉表、張魯、劉璋、馬騰等各地諸侯,三國演義中都是高度簡略的敘述。

    曹操和孫權,也都是次要人物,所以也要略寫。

    但曹操是討董卓十八路諸侯之一,又與劉關張瓜葛極多,一起討董卓,平黃巾,圍繞徐州反覆的爭奪,曹操劉備與呂布的三方恩怨,劉備參與密謀刺殺曹操,等等等等,一樁樁一件件,把兩人緊緊連在一起。寫劉備,就要寫曹操。所以,三國演義前半部分,曹操因為劉備的關係,也有很多很多戲份!僅次於劉備集團。

    孫權集團則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他們偏居東南,與早期的劉備沒有任何牽連。所以在赤壁之戰以前,對孫權集團敘述很少,存在感很低。

    到了後期,也是一樣。劉備集團是主角,他們的存在感當然最強。他們和誰聯絡多、衝突多,誰的存在感就會多一點。

    諸葛亮五次北伐,打的都是魏國。蜀漢主要的敵人始終是曹魏。寫東吳當然少了,而且即使寫,也多是把東吳君臣作為跳樑小醜來描寫的。

  • 13 # 臨石觀海

    為什麼感覺東吳的實力強於蜀國,但是在三國曆史存在感不如蜀國?

    三國中按整體實力來說,曹魏為首,東吳次之,蜀漢再次之。那麼為什麼東吳存在感不如蜀漢呢,個人認為有文學傳播的原因,也有蜀漢東吳各自特點的原因。

    文學傳播對存在感的影響

    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而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這就造成了魏蜀人氣較高,而東吳在哪裡都不是正統,別小看這個正統性,缺乏代入感,人氣肯定高不了。

    蜀漢雖然在《三國志》中篇幅最小,但架不住《三國演義》群眾基礎大,且把蜀漢人物都描寫的光彩照人,智慧化身諸葛亮,忠義化身關雲長,智勇雙全的趙雲,都是自帶流量的明星,而反觀三國演義中的東吳,心胸狹窄的周瑜,老實木衲的魯肅,著實很難讓人喜歡。

    國家及君主風格不同對存在感的影響

    劉備從一個居無定所的草根,顛沛流離,最後成長為一方雄主,而且有著光復漢室的口號加持。而孫權繼父兄基業,據長江之險,雖有爭雄天下之志,但鮮有主動出擊的魄力,基本都是在維持三國的穩定局面。劉備是創業者,而孫權是守業者,劉備是歷經千難萬險創下基業,而孫權是繼承了遺產。雖然創業難,守業更難。但對旁觀者來說,創業過程相對精彩,也更吸引人。就好比玩遊戲,自己註冊一個新號肯定比別人給你一個號玩的更有意思。

    這是我認為在人們心目中,東吳存在感比蜀漢低的原因。

    各國博弈造就精彩三國

    然而實際上,三國之所以為三國,也是因為各國都有自己的倚仗,或佔中原,或擁山險,或據長江,手下也都是是人才雲集。蜀國有臥龍鳳雛,東吳有四大都督,蜀國有五虎上將,東吳有十二虎臣。而且東吳還是唯一一個在三國三大戰役中兩戰兩勝的國家。而各國之間的博弈,也造就了三國的精彩紛呈。

    總結:綜上所述,之所以在歷史中東吳存在感不如蜀漢,是受文學傳播的影響,以及蜀漢東吳不同的發展歷程所決定的,與實力強弱關係不大。

  • 14 # 歷史鑑春秋

    三國時魏蜀吳三國鼎立,共同演繹了一曲氣壯山河、蕩氣迴腸的歷史讚歌;但看完小說的人常常會掩卷遐思 ,感覺三國裡的故事總是發生在吳國的少,好像存在感不如蜀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一、因為三國演義小說的作者在創作中秉承傳統的封建思想,認為蜀漢為三國中的正統,是漢朝的延續和繼承;所以在書中突出蜀漢事蹟的描寫,在故事敘述和演繹中吳國往往成為陪襯和配角。

    二、吳國的國策一貫遵循隨遇而安和保守防禦的策略,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已歷三世,國土盡佔江東富庶繁華之地;所以在安逸清閒環境裡生活的各階層人士不想戰爭,只想渡過平安富足的日子,造成了吳國和另外兩國摩擦少的原因。

    三、蜀漢政權自己認為代表漢室正統,所以它的使命和口號就是要完成統一大業,要統一必須先要消滅國力強大的魏國,由此魏蜀兩國展開了數十年的戰爭 ;戰亂頻繁,如蜀國的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和荊州爭奪戰、漢中戰役等都是以蜀國為主角開展的,孫吳除了後期的夷陵戰役外再沒有大的爭鬥角逐場面。

    正因為蜀國發生的戰爭最多 ,它的故事和傳說在三國中也就最突出;東吳偏安一隅,沒有和魏蜀爭奪天下雄心壯志,給人造成了在歷史上存在感不如蜀國的感覺。

  • 15 # 方圓論壇

    對於三國時期歷史最具有參考價值的就是陳壽所著的紀傳體國別史《三國志》。《三國志》共著有六十五卷。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從史籍記載篇幅來看,蜀漢也是地位最低的。《魏書》約佔全書的二分之一,《吳書》約佔三分之一,《蜀書》約佔將近六分之一。之所以會造成這種情況也是有客觀原因存在的。因為三國陣營中曹魏和東吳都有史官。而且在陳壽著《三國志》的時候,曹魏已經有官修的王沈的《魏書》和私撰的魚豢的《魏略》。東吳也有官修的韋昭的《吳書》。偏偏蜀漢並無史官記載任何史料。從這點來看,最沒有存在感的應該是蜀漢才對。

    之所以會給人造成東吳存在感不高的原因是,相對於蜀漢和曹魏一直死磕不止。東吳不僅稱帝的時間上要比曹魏和蜀漢晚。更重要的是東吳孫權稱帝可以說是名不正言不順。曹丕篡漢建立魏國。劉備繼承漢室建立蜀漢。孫權呢?無名無份。所以只能晚很多年才稱帝自立。而且東吳並沒有自己鮮明的政治主張。一方面東吳始終在不停的向曹魏稱臣。另一方面又不停的和蜀漢聯盟。本來東吳實力不弱,而且還是主要角色。結果東吳硬生生把自己搞成了次要角色。

    從另一方面看,造成蜀漢成為了三國時期正統假象的原因還是由於小說的影響。尤其是小說《三國演義》確實影響了相當一部分人。造成的結果就是許多人把杜撰的小說當成了歷史。羅貫中的小說中,尊劉貶曹傾向極為嚴重。在羅貫中小說中刻意的把蜀漢塑造成了三國曆史正統,也成為了主角。曹魏成了二號主角。而東吳徹底成為了龍套角色。但事實上三國時期以曹魏為正統。因為陳壽是晉朝臣子,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從史書上也可以看到,《三國志》為曹操、曹丕、曹叡分別寫了本紀。而蜀漢和東吳只是列傳。沒有紀。這也說明了三國時期的主從關係。

  • 16 # 良雋

    三國裡面,蜀是褒義的,魏是貶義的,吳則是平偏貶的。這樣的定位,自然不會讓吳國大肆鼓譟,其存在感弱於蜀是理所當然的嘍

  • 17 # 冷月鉤沉

    筆者認為,蜀國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密不可分。

    在羅貫中的描述中,劉備創立的蜀國是漢朝正統,而東吳和魏國則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亂臣賊子。

    加上後來幾個朝代的宣傳,讓蜀國成為三國中影響最大的一個國家。

    那麼,從蜀國內部來說,他們的文臣武將在古代歷史上,也是東吳和魏國不能相比的。

    文臣以諸葛亮為例,他從三顧茅廬出山以來,按照三分天下的謀劃,幫助劉備從一個居無定所的流浪者,成長為擁有益州,荊州和漢中地盤的諸侯,本身就是一個讓人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

    加上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盡心盡力輔佐劉禪,最終累死在北伐途中的經歷,老百姓心裡對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更加佩服和敬重。

    武將方面,關羽,張飛,趙雲,黃忠和馬超這樣的五虎上將,更是英雄和忠義的化身。

    古代老百姓最講忠和義,他們五個正好符合大眾的口味和心理。

    而東吳方面,除了早期的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有著非常亮眼的表現,其他的人再也沒有超越周瑜的人物出現。

    可惜周瑜死的太早,導致東吳在外人看來,都是一群酒囊飯袋。

    特別是在三國後期,孫權稱帝后越來越昏庸,聽信讒言導致內部出現黨派之爭,讓後人所不恥。

    加上東吳本來就是漢朝的一方諸侯,既沒有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沒有劉備的大漢皇族血統,讓人難以接受。

    孫權稱帝其實在歷史上看來,是名不正言不順的,曹操一方不承認,劉備更加是嗤之以鼻。

    加上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現在劉備的角度來寫三國鼎立,劉備的主角光環就更加耀眼。

    曹氏集團好歹還有篡漢自立的罪名,讓人批評,賺取了不少的關注度。

    而江東的孫氏集團則真的是偏安一隅,存在感實在是越來越低。

    加上孫權一直採取自保,沒有稱霸天下的野心,讓人對他的興趣越來越低。

    所以,蜀國雖然最弱,但是在三國中的人氣最高,存在感最強。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重感情的男人,為自己深愛的女人流淚,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