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亮哥話健康
-
2 # 義膽禪心
往往不健康的東西都很誘惑人,比如油炸食品,不但黃燦燦的顏色很誘惑人,而且口感非常好,泡麵,是打工族和旅遊族,喜聞樂見的一種食品,不但方便,味美可口,而且又便宜,很受打工族的喜愛,但這些食品屬於油炸食品,對健康是有一定弊端的。
燒烤也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把肉和菜,穿成串,加上各種佐料,在炭火上烤一烤,再抹上一點油,味道真是誘人,燒烤屬於垃圾食品,因為經過高溫燒烤,大大減弱了肉食當中的營養,而且燒烤食品,還含多種致癌物,經常吃燒烤,會有癌症和各種疾病的風險。
辣條,醃菜,臘肉,都不屬於健康食品,由於他口味特殊,很受人們的喜愛,但建議要儘量少食。
-
3 # 甜脆大蘋果
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基因還停留在幾萬年前,而我們的身體已經處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
幾萬年前,吃的越飽,越油膩,熱量越多,活下去的可能才越大,那些每天就喜歡吃兩根黃瓜的人早就餓死了。
基因要求我們努力獲得更多的能量。所以甜的,油膩的,熱量高的食物能給我們最大的滿足感,而現在,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我們想吃幾個炸雞腿就吃幾個,這場面基因也沒見過呀,吃出來的毛病茹毛飲血的老祖先想都沒想過呀。
所以,不是你愛吃的東西都不健康,而是你愛吃的東西吃太多了。
-
4 # silenthill152783825
高糖和高油脂食物不能說是不健康 任何事都有一個度 你每天只吃青菜 那我可以告訴你青菜也是不健康的 站再遠古人類的角度來看 人類生存需要的是能量 能量來源越多 那麼你生存的機會也就越大 所以人類自然的在飲食和口味上更傾向於高熱量食物 這是基因決定的 現代人類不用餓肚子了才是多少年的事 我們幾百萬年形成的基因合口味習慣是不可能這麼快就改變的
-
5 # 美食理想
1.用料廣博
中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多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為各種動植物原料的生長和繁衍創造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再加上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先民們創造性地開發了許多醃製品、乾製品,使中國常用原料的數量達到了3000種左右。與此同時,中國還不斷透過對外交流引進新的食物原料,從漢唐到明清,從近代到當代,引進了數量眾多的優質原料,胡豆、胡瓜、胡蔥、黃瓜、南瓜、茄子、番茄、辣椒、番薯、洋蔥等。中國烹飪所用原料數量之多,居世界之首。正如林語堂先生在《吾國吾民》中所說:“凡屬地球上可吃的東西,我們都吃。我們也吃蟹,出於愛好;我們也吃樹皮草根,出於必要。”
2. 選料嚴格
由於地理、氣候的不同,使得各地大量出產不同的優質資源,如東北的大馬哈魚、鹿、林蛙、人參、野菌;渤海灣地區的海參、各種貝類;廣東地區的各種海產魚類;西南地區的花果蔬菜、江魚河鮮等。單以中國老百姓最常用的豬肉而言,其優良品種就有東北的黑豬、四川的榮昌豬、浙江的金華豬、廣東的梅花豬、雲南的烏金豬等。因此,中國廚師在製作很多名菜時選料非常嚴格。如製作“東坡肉”時,必須選用軟五花肉,不選其他部位,即使是肋條肉和硬五花肉也達不到最好的效果;“糖醋里脊”、“抓炒裡脊”則必須選用豬的通脊,而不是小裡脊;“北京烤鴨”一定要選擇北京的填鴨,配上山東的甜蔥和六必居的甜麵醬。
-
6 # 田雪吃出漂亮
我們對於糖、油、鹽豐富的食物,是天生的喜歡。這是存在於我們的基因裡的。因為有這些味道的食物,往往能量比較高。糖讓我們愉悅、油帶來香氣,鹽增強這兩種味道。
也正是因為我們對於這些味道的喜歡,才能夠讓我們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找到這些食物,吃掉這些食物,儲存成能量,幫助我們生存下來。
但是隨著工業化的發展,食物越來越過剩,我們必須學著拒絕一部分“好吃的食物”,因為我們的基因不會然我們自動停止,我們對美味的慾望可以說是無止境的。
但是過多的“美味”帶來的災難,讓我們更痛苦。細水長流才更有價值。
變美、變瘦、變的健康、增肌、減脂、改善亞健康,都不是一款食物或者幾款食物就可以搞定的事情。身體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飲食結構,在一個週期內相對均衡的飲食結構。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追求任一特定食物來達到改善目的的人,都是因為心中沒有這個基本的科學常識。所以,好好吃飯是必修課。
一、弄清楚每天都該吃哪些食物種類,就算及格:
1、主食
2、蛋白質類食物(魚肉蛋奶豆)
3、蔬菜
4、水果
5、脂肪
6、水
二、弄清楚每一類食物的分量,就算80分:
▪️簡單版:
1、主食:三餐各一個拳頭
2、蛋白質類食物
▫️魚(水產類):一個手掌
▫️肉(禽畜肉):半個手掌
▫️蛋:一隻
▫️奶:300ml
▫️豆:拳頭大小豆腐
3、蔬菜:每天吃一道彩虹,餐盤一半的體積是蔬菜
4、水果:三個拳頭大小
5、脂肪:2.5個白瓷勺的油
6、水,4-5瓶礦泉水的量
▪️精準版:
1、主食:250-400g (生重)
2、蛋白質類食物
▫️魚(水產類):50-75g
▫️肉(禽畜肉):50-75g
▫️蛋:50g
▫️奶:300ml
▫️豆:25g黃豆或者相應黃豆製作的豆製品
3、蔬菜:300-500g
4、水果:200-350g
5、脂肪:25g
6、水:1800ml
三、如果能做到食物多樣混搭、粗細糧搭配、低溫少油少鹽烹飪,少加工多天然食物,就可以達到滿分。
▫️要有一半的主食是粗糧
▫️只吃瘦肉、不吃加工肉
▫️蔬菜中要有一半綠色葉類菜
▫️超過300ml的奶類,喝脫脂奶
▫️烹飪油換著花樣吃
如果希望好好吃飯,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更有把握,還有很多很多細節可以深入來學習。
我叫田雪。
我在推廣“好好吃飯”的理念。
我總結建立了211飲食法,用最簡單的方法幫你學會如何好好吃飯。
掌閱APP上的音訊節目《吃出漂亮 簡易高效的女神餐譜》收聽量排名第一。
我認為:
好好吃飯,應該是精英階層的基本生活狀態。
重新定義吃飯,一起全面升級生活方式吧。
-
7 # 春城才子
我覺得這個是習慣問題,有很多又好吃又健康的美食,其實最重要的是你要控制量,當你把美食的量控制好的情況下,我們吃的大多數食物是人們所需要的,而且是很有營養的。
如今,我們的健康出現問題,並不是我們的營養不夠或者缺了什麼,有的時候是我們的營養過剩了,同時因為某方面營養過剩,導致了身體缺乏另外幾種元素,最後導致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人類從遠古時代發展至今,經歷過從無到有,有戰爭,有和平,有發展,到如今,物質極大豐富,我們離原來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漸行漸遠。但是,我們的基因裡還是沒有完全擺脫原來的影響,遇見香的,小時候少吃的東西往往控制不住自己。
基因的影響,再加上應酬的增多,壓力增大,誠信體系的不完善,會讓大家感覺到現如今食品安全很有問題,其實很多還是自己的自控力問題。重油重糖重口味的食物在市面上屢見不鮮,少吃其實對健康無傷大雅,只不過有些人天天吃,那麼好吃的東西就不健康了。
-
8 # 茄子營養師
過去吃零食既是一種享受,它能夠給我們的身體補充了一定的營養,但過去的零食多是自然狀態的,沒有什麼新增劑。而再看現在零食,各類新增物是應有盡有啊,比如像很多的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增稠劑等,大多對人身體健康有著不好的影響,所以我說現在吃零食要睜大眼睛,有些零食是不可以多吃的,否則可能造成健康問題。
健康時報的記者對消費者曾進行過隨機的零食調查,消費量排在前面的不健康食品是蛋黃派、曲奇餅乾、薯片條、果肉脯、燒烤物、爆米花、果凍等,僅從營養的角度講,其價值是很低的,不過,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香味濃、吃起來特別的香甜、食用方便,深得消費者的喜愛,但卻給健康帶來了隱患。
這裡給大家普及一個小知識,我們大多聞起來很香的食物,裡面的脂肪含量都是不低的,因為這個香味就是由其中的芳香烴發出的。所以大家之後在吃零食的時候也要注意哦。
-
9 # 只有營養師知道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首先來看我們愛吃的東西有啥?
甜食,糕點類的,比如芝士蛋糕、肉鬆麵包、蛋黃酥、椰汁糕,好吧,光是說著口水就要流出來了。還有啥,各種肉,比如五花肉、炸雞腿、牛排、小龍蝦。各種零食,巧克力餅乾、曲奇餅乾、薯片、鍋巴,舔舔手指再來一包。還有呢,火鍋、麻辣燙、烤串、路邊攤……
以上說的食物想必都是大家的愛,總結一下規律:糖多、脂肪多、油多、辣子多、口味重。所以光看這些特點,大概就知道了果然和我們說的健康不咋沾邊。糖多,容易誘發高血糖,脂肪多油多,離高血脂也不遠了,辣子多,鹽多,味精重,口感是好了,但高血壓正在對你虎視眈眈。
為什麼人們就是喜歡又甜又膩的食物呢?
可能還要追溯到更早,記得在《人類簡史》中提到過,我們祖先的年代,那時候原始人大部分是族群生存,大家過著狩獵為生的生活,所以被稱為狩獵者。狩獵者們並不是天天可以補到獵物,有時候一個部落可能也沒法搞定一頭猛獸供給族人填飽肚子,而且出征就意味著搭上性命,所以,能量對於大家來說都很珍貴,特別是能夠提供葡萄糖、高蛋白質和高脂肪的食物,所以如此一來,祖先們的DNA裡基本都刻著高能量的需求,自然口味就會更偏向於高脂高熱高糖食物。
這種遺傳因素依然印刻在我們的DNA裡面,所以我們現在還是很自然地偏向這些高脂高熱高糖的食物。但往往在物質豐富的現代,我們用不著出去拼命,出去狩獵,不過這種基因的改善至少還要讓心腦血管疾病再威脅到更多的人,也需要更長的時間。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首先要搞清楚人為什麼有的食物是喜歡吃的,而有的食物是不喜歡吃的。我們華人追求的是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可能更容易忽視一些健康問題。一道菜上來,就是先看賣相,這是色,聞聞氣味,這是香,再品嚐,這就是味。透過眼、鼻、口(其實應該是舌)三個器官,將美好的印象傳入大腦,大腦會產生一種快樂的分泌物—多巴胺,所以你就愛吃。多數人在家中做菜的時候呢,往往單純講究實惠、健康,而忽略了“色香味”,所以感覺索然無味,而這些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會增加好多調味品,刺激人的感官,之前就聽說過不良商家甚至在板面里加“罌粟殼”來坑害百姓。酸甜苦辣鹹乃人生五味,中醫認為分別與人體的五臟相對應。《彭祖攝生養性論》強調:“五味不得偏耽,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鹹多傷心”。就是提醒大家不管是多愛吃的都要講究一個量,不能過度。火鍋、燒烤、洋快餐還有不明的各種零食對於大多數人確實是喜歡的,過多的食用固然有害,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饞蟲子來了偶爾吃一兩頓是無關緊要,也可能恰恰表示人體缺了此類食物。而所說的健康飲食多數是索然無味的也不全然正確,現在好多的養生菜也是色香味俱全啊。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生活方式西方化,增加了諸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發病率,危害人體,我們應該養成好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戒菸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