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冶鐵匠

    看到楊潔、導演、《西遊記》和童年等這些字眼,我就想起八十年代末的某個夏天的早晨:

    一大幫孩子端坐在一臺黑白電視機前,房間裡聽不到平日裡那種響徹雲霄的吵鬧聲,大家都盯著電視螢幕上的雪花點,靜靜地等待畫面的跳轉,彷彿在自發的進行一種莊嚴的儀式……

    不是說當時沒有其他的娛樂方式,那時候,可供我們玩樂的專案比如今的孩子們玩的那些玩意兒多了去了。

    而是說,能夠使得大家都把暑假作業和別的玩耍暫放在一邊,就這樣乾等著《西遊記》的播放時刻,並不多見。

    那時,我所在的小縣城裡,還沒有彩電的蹤影,黑白電視機那就是一種高檔貨,哪個家庭想要買到,還得有關係才行。

    在計劃經濟的年代裡,一大幫人守著一臺黑白電視圍坐在一起,是很常見的事情。

    如今,家裡的電視機已經記不清換了多少臺了,尺寸也是越換越大,《西遊記》的版本也看過若干個,但還是覺得當初的86版最好看。

    由此可見,外在的形式並不重要,裡面的內容才是關鍵。

    那麼,86版《西遊記》的出現,對我們的童年意味著什麼?

    在非常合適的時間出現的一部非常合適的精品之作。

    當時的片源非常少,神話故事更少,適合孩子們看的片子就更別提了。

    《西遊記》在正確的時間恰如其分地出現了——至少對於那個年代的孩子們來說是如此。

    不得不說句題外話:以前的片子雖然少,但精品湧現的機率出奇的大。

    然而,好多的精品只適合大人看,小孩又看不懂,看了也似懂非懂,是以為難。

    《西遊記》的誕生,填補了這個空白,欣賞這部作品,不需要特別的理解能力,而且這是一部為數不多的真人版的神話電視連續劇。

    好多孩子就因為看了這部電視劇而去尋找原著來讀,繼而逐漸對於更多的原著產生了閱讀的興趣。

    神話故事的魅力,就在於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西遊記》給孩子們打開了一個可以無限遐想的空間。

    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的一部神話小說,這更是一部老少咸宜的電視劇。

    別以為只有小孩喜歡看,其實,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有可能會喜歡,每個年齡層次的人看了都有自己的理解,大人看了還可以逗逗孩子。

    於是,燒火棍,竹節甚至鋼筋條都有可能成為我們手裡的“金箍棒”,只是,總感覺手裡的傢伙不夠如意。

    在好多人的童年夢境裡,一根金箍棒在手,他們就成了齊天大聖,這定海神針鐵常常伴隨著他們並不強壯的身軀一起去披荊斬棘,一路降妖除魔……

    這種幻想當中,包含著無數個孩子對於種種美好事物的憧憬。

    總之,這是一個關於童年記憶的問題,很難說,缺少了某一部作品,我們的童年會有什麼不同。

    但可以這麼說,有了這部電視劇的存在,我們的童年確實受到了一些影響。

    真要論,不如改為:這部作品,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什麼樣的記憶更好點吧。

    在我們的人生中,總會有某個時刻,會想起當年的一些影像,這些影像會觸發同時代的其他記憶,並且無可替代。

    這種記憶不會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消散,反而歷久彌新,更顯珍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三孩子如何學好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