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硬核心理

    失業實際上會產生一種所謂的疤痕效應,即伴隨著健康風險的增加,人生的機會在相應的減少的——這是失業者最苦難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失業對你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害的:失業者會抑鬱、失眠、焦慮、擔憂、自殺、無助感、自尊心低、營養不良、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心臟病、酗酒、吸菸增加,和身體健康下降。犯罪風險的增加也與失業有關。失業者更有可能濫用藥物和從事犯罪,尤其是入室盜竊。這些問題就會帶來疤痕效應。

    我主動性失業已經一年多了,在我的人生中,廣義上來說,我大多數時候都處在失業的狀態。我還在讀書的時候,鍛鍊了兩項技能,一是寫作,以前是職業作者,二是計算機程式設計,這兩項技能都可以不需要出去應聘,都可以在家裡工作賺錢,而不用遭遇失業問題。

    最後一次離開公司,我就決定再也不去應聘了。因此失業在家,失業在家不等於沒事情可幹。對於我這樣的自由職業者來說 ,自律是吃飯的第一技能。因為空閒時間太多,而人性都偏於安逸,強迫自己朝著目標前進,需要很多額外的動力,這不像你在公司,有人有制度把你管著。

    我一直認為,集中精神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呆在家裡,你只要出門就會與人接觸,就會受到各種資訊的干擾,剔除沒意義的朋友,減少沒意義的社會活動,都是集中精力做事情的最好方法,我也是這麼幹的,刪減了百分之九十五的聯絡人,外界的聯絡和干擾頓時就降低了幾乎為零,其次,手機每小時設定一次提醒,到了點,就提醒自己做事,這麼做的好處是:給自己心裡暗示,促使自己注意重要的事情,日積月累,就會形成習慣

    對於大多數失業者來說,最頭痛的事情就是沒工作,進而沒有收入,這就會形成疤痕效應。形成疤痕效應的根本是什麼?還不是你沒有競爭力嗎?找不到工作的問題,只能在自己身上,歸因錯誤會給自己帶來就業的困擾,比如說,你覺得自己能力強,能力強為什麼找不到工作?用人單位肯定是用能力強的人,如果大多數單位不用你,只能證明你不行,但你可能會認為是別人有眼無珠,這就是問題。金子在哪裡都發光,這是真的

    就我來看,作為一個長期的失業者,如果你是,就應該利用這些時間來檢討自己,面對自己的不足,用人單位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你的能力能給企業帶來收入,總會有一家用你的,你不是諸葛亮,天底下只有劉備賞識你。

    當然,你也可以嘗試著在家乾點什麼,想幹什麼,首先得靜下心來學,學有所成,學以致用。失業之後的任何困擾都不是最終的問題與結果,如果你有所謂的疤痕效應,一定要從強大自己來做起,讓自己能力的維度高一點,專業精一點,失業就不是問題了,如果你只是在應聘的路上疲於奔命,那麼失業很可能會再次光顧你。

  • 2 # 娛樂最新奇

    當年第一次失業是在34歲,被工作了5年的外企拋棄,因為人事鬥爭,毫無鬥爭經驗的我成了犧牲的棋子,繳納了一筆不菲的情緒稅。剛失業那會其實還好,突然從忙碌的工作狀態裡停下來,就像在高速上剎車,那一瞬間有些不知道該幹啥。然後就跟著感覺走。出去玩。那會沒孩子,老公也在外地工作,沒有什麼牽掛。就買了去西安的飛機票,訂了城牆下的青旅,4人間。到西安的時候已經是晚上9點了,同事和朋友專門在我下塌的青旅開設的酒吧等我。去了就跟他們一起喝酒聊天,好不快活。後面那一個禮拜,每天走到回民街吃各種西安小吃,老米家的肉夾饃,還有街頭好喝的甜甜的梨水,裡面還有紅棗,烤麵筋無比美味,挨家挨戶得吃。一個人跑到城牆上租了輛腳踏車,繞完了全部城牆,累但開心。突然放飛,也發現過去原來那麼虧待自己。無數個加班的晚上和雙休日,跟同事沒日沒夜的拼,參加學術會,召開地區推廣會,參加公司年會,頻繁的出差,開發陌生市場陌生客戶,永遠寫不完的報表……現在統統都over了。那一個禮拜睡到自然醒,醒來就出去玩,晚上回來跟同房間的遊客交流心得,上鋪是英華人,大學老師,特意gap了一年出來旅遊,旁邊鋪位是一個大一的學生,小孩兒特單純可愛,室友裡還有一位是來西安出差,因為喜歡青旅的氛圍每次特意過來住青旅,還得住多人間的那種,熱愛跟世界各地的人交流。跟室友們相處很愉快,想起昔日工作中,刀光劍影般得你來我往,如今的這種單純的人際關係,簡直是天壤之別。去完了西安接著去泰國,跟著旅行團去的,比較坑,不好玩,景點安排也不好,行程也特敷衍,還老想著讓你掏錢付自費專案。因為是春節前最後一批團遊,價格還死貴。那次旅行感受並不好,當初報團是聽一個常聽的電臺節目,裡面主持人忽悠,這次臺裡組織熱心觀眾泰國遊如何如何,還有主持人陪同一起。結果到了發現,的確是主持人沒錯,但是是一個邊緣節目的電臺主持新人,染著黃毛一身奇裝異服的小孩兒,他也跟我們吐槽說,臺裡比較有名的熱門主持人去的都是歐洲團、美國團這種高大上花費高的團,言下之意,他這種人微言輕的新人自然要去我們這種含金量不高的小團了。呵呵噠,被電臺收割了一次,我自願的,認了,但從此不會再相信任何所謂平臺的推薦。遊山玩水了一圈回來,又過了個春節,一個月就沒了。接下來開始修改簡歷,聯絡獵頭找工作了。當時主要投遞的簡歷網站是51job、智聯招聘,那會還沒有獵聘網。然後就是同事們推薦的相熟的獵頭聯絡方式都給我了。面試機會陸陸續續會有,有些我看不上的公司開始我不想去,後來一想,我需要拿這些公司練練手,這樣好不斷總結經驗,真正遇到自己心儀的就能從容應對了。之前跳槽的時候被一家美國大公司坑過,明明人事部門都內定了人選,還要掩耳盜鈴得對外公佈招聘資訊,居然也有面試安排,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是從那家公司任職的朋友知道,這個職位早就內定了內部人選,但因為種種原因,人事部門需要走一個過場。從那以後,我對利用公司平臺來完成自己的錘鍊就沒有了道德壓力,彼此利用吧。這個方法真的有用的,尤其是最後一個流程,對方問你有什麼需要問的嘛,我就大刺刺得問,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你們選擇我來面試,能否分享下理由。透過這種交流,我更全面的知曉了招聘方所關注的焦點和我自身所具備的優勢。每次面試結束,我自己會回想、總結、反思一下,每次都會發現問題。儘管這樣,這個過程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期,第一次失業,我在家整整待業了9個月。真的是越到後面越焦慮,根本不享受每天不用上班的日子,因為這種閒暇讓你沒有安全感,時刻提醒著你自己,你是一個沒有工作的人,你在坐吃山空。那會的確在坐吃山空,積蓄本來就不多,每個月還要繳納房貸,還要養車。當時老公收入並不高,離我比較遠,但因為我得隨時去面試,所以也不敢貿然跑去他那裡,生怕錯過好機會。後來遇到過2次眼看著要談成的工作機會,我也很看重,對方也對我滿意,但都在最後一刻,黃掉了。一次是因為,那個職位那家公司內部有一名員工主動申請到這個崗位上,人事部門會優先考慮內部人選,我就被pass掉了;第二家是大區經理看好我了,但沒想到新來的香港人女總監不要我,嫌我已婚未育。呵呵噠,我就這樣,眼瞅著機會離我而去。心情沮喪到極點,乾脆買了張火車票跑去江西,當時老公在那裡。那一個月,過的像神仙一樣,跟愛人遊山玩水,他所在的專案有租好的三室一廳的房子,有配好的車子方便他們去專案部現場。雙休日沒有工作任務的時候,我們就開車去飽覽大好河山,平時自己做做飯,跟他同事們一起黑皮黑皮,相處非常愉快。這期間,一直在背單詞,學外語,身處外企這種環境,英語好是能爭取更多好機會的,我自然不願意浪費時間。現在想來,待業期間,利用閒暇時間去做對自己未來有發展意義和成長性的事,還是比較值得的,而且從心態上來講,也是一種積極的暗示。從江西回來,繼續面試。談了一家新成立國內公司的省區主管職位,對方看好我,希望我儘快上班,我一問收入,算了,婉拒了。當時知道情況的姨媽還說我,為啥要放棄這個機會,我告訴她,我能值更高的價格,這個價格我不去。大概2周後,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個香港口音的男人打來的,問我工作背景等等問題,我意識到對方可能是公司高管。立刻打起12分精神,找到一個安靜的角落裡,認認真真回答。然後對方說,他會把我的簡歷交給人事部門,負責人會跟我聯絡。下午接到了人事經理的電話,知道是一家瑞士小公司,在中國業務一直不大,全部員工才25個人。上午打電話給我的是這家公司在國內的老闆,丹麥籍香港人,因為老闆看到我在網上發給他們的簡歷,我的公司背景是他過去工作公司的競爭對手,所以感興趣想聊聊。其實那會,我的自信心已經被挫敗得差不多了。面試了大半年,不是沒有公司要我,但都是我不想去的職位,要麼薪酬低,要麼職位不理想,我看上的人家都不要我。人事經理通知我去北京總部面試,並且告訴我老闆想讓我做一個課件演講,看看我的學習能力如何。接下來的那幾天裡,我開始熟讀所有跟公司產品有關的專業知識,開始認認真真的準備課件;此外,我在溝通中發現老闆對直銷模式感興趣,我特意在網上調研了醫療產品直銷的可行性,做了一個計劃外的調研報告給到老闆。在北京的公司會議室裡,聽完我的產品講述,老闆和人事經理一起跟我談薪酬,他們提供的職位,比我過去的工作升了2級,薪水翻了2倍。他們需要的所有的條件我80%都符合,好像是天上掉下來的一般,我就這樣拿到了offer。拿著剛簽好的offer,在回去的計程車上,好像做夢一般,格外的不真實。回想這9個月來的新鮮感、身心的放鬆、面試的奔波、工作機會的波折、到最後嚴重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幾乎在我最絕望的時候,遠超我預期的工作機會,就這樣不期而至。慶幸我自己的矯情,不是心儀的工作機會,一定不去,如果沒有這份堅持,我可能早就為了工作而去工作,草草簽一份自己並不中意的offer一般。這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有站在我身後堅定支援我的家人,我的老公,感謝他們對我的縱容和理解,沒有讓我揹負沉重的家庭責任,沒有為了生計餬口而在第一時間上班。為了愛自己的家人,更努力的經營工作和人生,他們值得我們去拼去努力,不是嗎?

  • 3 # 窩窩頭鬥魚頭頭

    聽這麼說,現在應該是徘徊期,彷徨中

    前年我離開工作了六年的上海公司,來到蘇州的一個小縣城,一切都反差很大,工作找的也不如意,工資比自己心裡預期的還要低,就一直徘徊,有半年吧!這半年去了南通,徐州,合肥,杭州,常州,很多地方,就出去看看,當時也是因為買房子,給小孩上學。我記得當時找了一個公司,做教育培訓的,剛上幾天班,然後就去南通買房子,沒上幾天就不去了,工資也沒要,房子買完就去廠裡上班了,上了半年,到去年四月份,就不幹了,現在在做家裝這塊,也是因為有了房貸,有壓力。

    我在家帶了半年,也想出去找工作,心態不好,想自己做,沒資金,沒技術,也不知道做點啥,上班吧,也不想去,掙那麼一點工資,感覺還不如不去,就這樣磨磨唧唧就耽誤了半年。

    其實主要還是心裡作祟,年輕人不要怕嘗試,要多走,多看,多嘗試。不怕做錯,大不了從頭再來,比在家待著好,起碼可以找個事兒做,不要閒下來,不然就越來越沒有鬥志,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弄,找個人帶你,親戚,朋友,即使錢少點也可以多學點東西。會有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市場上vivo Xplay5、華為P9、小米5、一加3和金立S8哪個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