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穎樂之父
-
2 # KUN的Vlog
1,自我管理的模式。也就是說讓員工自己對自己的行為、目標、承諾等等負責。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充分的讓一個人的積極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
2,共同參與的模式,說白了其實團隊作戰的方式。所有的員工都能夠擰成一股繩,團結的為目標而戰。彼此之間互相激勵,好處就是讓一個人充分發揮了創造力。
3,檢查評比模式。這個有利於提高工作的效率,還有工作的質量。而且也可以讓一個人的業務能力,還有管理水平慢慢提高。
-
3 # 使用者3707148494978317
這個不能硬搬硬套,得適合企業自己的模式,打個比方,根據企業的盈利模式,利潤,人員,房租,水電,底薪,產品成本價效比才能對比出企業的利潤,有利潤才會有績效呢,你說是不是?
-
4 # 八卦婆那些事
績效管理微觀針對的是個人,宏觀面向的是企業。績效改善和能力提升作為績效管理的主線,始終貫穿於整個績效管理活動中。績效設計、績效實施和績效反饋與面談,這是績效管理的三部曲,就像一根羊肉串,這三個部分串在績效管理的主線上。
績效管理是一個博弈的過程,企業主總希望把績效目標定的高一些,職業經理人總希望這個目標低一點。究竟怎樣才算合適?績效管理的導向是績效改善和能力提升,圍繞這一主線的績效設計才是合適的。
(一)績效設計
1、績效目標。績效設計的過程就是將組織、部門、員工個人的績效目標與企業經營管理方向目標趨向一致的過程。
績效設計是一個“先總後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首先需要確定整個公司績效目標,接著是部門的績效目標,然後才是個人的績效目標,這個順序不能亂,一亂就是“方寸大亂”。我們今天說是績效管理,當然有人把績效管理叫做“績效考核”,但是快樂修道認為叫“考核”過於苛刻了,不如叫管理來的更加人性化一些。
2、績效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績效管理是需要有組織和人員負責推進的,一般來說企業的高層、人力資源部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是績效委員會的天然成員。
在績效管理中,各個角色都有其定位,以人力資源部為例,它既是考評的組織者,也是被考評者。在上圖中,相關部門的考評是參照分數,直接考評者的考評才是最終決定分數,這個順序不能弄亂,一旦亂了,就容易“反客為主”,削弱直接考評者的權威。績效管理中,各個角色的主要職責如下:
績效委員會是企業績效管理的決策機構,由公司高層及人力資源部組成,負責考評組織工作。有的企業叫“薪酬與績效委員會”。
人資部是企業績效管理的日常管理部門,它是績效委員會下屬的常設機構,負責企業績效考評的具體組織實施,整理、分析、總結企業績效考評結果。
績效申訴(辦公室)是企業績效管理的申訴部門,一般由員工代表、工會代表組成,負責監督績效管理的實施情況,對績效考評的公平、公正等情況進行監督和仲裁。
直接考評者通常是指被考評者的直接領導或上級,負責對考評者的工作業績進行考評。
被考評者是指被考評的部門或個人,遵守公司績效管理管理制度,接受直接領導或上級的績效考評。
相關部門通常是指被考評者業務關聯部門或者同事,他們有權對被考評者的業績表現進行考評或提出相關改進建議。
3、績效工具。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績效管理也是如此,使用哪種方法最適合企業呢?實際上,每個績效工具都有的它們的優點和侷限性。在不同時期,在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績效工具的選擇也是不同的。
企業績效管理的工具非常多,MBO、KPI、360、BSC、EVA、阿米巴等等,在BSC的基礎上還發展了“戰略地圖”。在企業的不同發展時期,選擇不同的績效工具,另外不同的績效工具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具體如下:
企業到底選擇什麼樣的績效管理工具,應當根據企業經濟週期和所處的發展階段進行確定。表2只是象徵性羅列,給大家進行參考。選擇績效管理工具之後,就要進行企業績效指標設計。
4.績效指標庫。無論採用什麼績效管理工具,都需要建立指標庫,以KPI管理來說嗎,一般來講,先有公司公司級的10個KPI指標,然後是80個績效指標,最後再設定10個關鍵結果指標。
部門級KPI指標比較多,我們在下表中以營銷部門的KPI進行舉例說明,其他部門的KPI在此不一一列舉。
到這裡為止,我們雖然完成了績效指標的制定,但是這還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畢竟設計出一套體系非常簡單,而推行體系落地將是非常複雜的。
(二)績效實施
績效目標、績效管理中角色定位、績效指標設定這是績效管理的三個環節,這三個環節,環環相扣,不可或缺。績效指標確定之後,應當對應相應的考核部門和個人,形成績效考評表,實行三定,即定指標、定權重、定標準。
1.績效考核表。為了防止績效考核與實際工作“兩張皮”現象,績效的實施與工作計劃的完成是緊密掛鉤的,實際上那些KPI考核表中的指標,就是核心的工作計劃。
表5是某企業生產總監的月度KPI考核表,由生產總監的直接領導或上級每月對其業績達成情況進行考核。當然,這個KPI考核可以借鑑360°的考核方法,但是直接上級的比重要高一些,至少應占比80%以上,相關部門的評價或其下級評價佔比低一些,最多不能超過20%。這個工作是非常繁瑣的,別小看一張表,要是能夠把整個企業的績效考核表都完善起來,那將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績效考核能不能推行下去,績效考核一張表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接下去的工作了。
2. 溝通輔導。一旦確定下來績效管理體系,就應當進行宣貫、培訓和試執行,畢竟一上來就搞績效管理評價,一是大家不認同、有牴觸,二是手忙腳亂、不會幹,這裡的教育和訓練工作非常重要。如果讓員工朋友們知曉績效管理的重要性,那麼效果也就達成一半了。在溝通輔導過程中,被考核者應該知曉自己的考核指標,完不成考核指標的後果;考核者應該知曉如何進行考核,考核不下去應該怎麼辦?這種溝通輔導,是告知和傳達,而不是討價還價。
從圖5可以看出,績效溝通輔導貫穿績效管理的5個環節,“績效考核表”確定之後,就需要進行“績效推進”,這種推進必定是先從公司高層進行逐級宣貫的,績效考評的目標層層分解,最終落實到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績效設計者,無論是高層或者是諮詢機構,為了順利的推進績效管理目標的落地,也必須逐級對企業員工的績效管理工作進行必要的輔導、指導,甚至還要協助員工共同完成工作任務,達成績效管理目標或者對績效管理目標進行適當的修正。在進行“考評打分”時,儘量採用定量的方法,能不用定性指標就不用定性指標,畢竟考核結果要用資料說話的。當然,在績效得分出來之後,理所當然應進行“評價反饋”,該貶該褒,根據結果說話,這就要客觀的“論功行賞”。在這種“績效結果”中,儘量多給“甜果”,少給“苦果”,績效考核對待結果時,還正能量多一點的好。透過這種績效管理評價,讓考評者和被考評者明白,績效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和提升,為了更好地達成這個目的,也要與時俱進地改進和完善“績效考核表”。圍繞著輔導和溝通,一個迴圈完成,另一個新的迴圈將要開始,企業的績效管理必將更上一層樓。
3. 考評週期。績效管理的考評週期一般怎麼設呢?考核週期=工作成果的達成周期。通常情況下,越是操作層的員工考核週期越短,越是高層的管理者考核週期越長。畢竟,越是操作層,他們的績效更好評判,比如一線員工,他們業績甚至可以按天、按小時進行評判,而對於高層管理者,他們的付出跟業績的實現是要看時間來檢驗的,一般情況下按年度進行評價,甚至一些專案是按照3年及以上週期來評價的。
在績效管理的過程中,對高層和對操作層的考核是兩個不同維度的,對操作層來說,他們的工作質量直接決定了所在工序、班組的績效,加強對他們的監控和指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必要的。對於高層來說,這些高管們的工作以決策為主,工作非常複雜,影響面比較廣,實施過程也比較長,日常工作即具有協調性,也具有綜合性,因此考評的週期就比較長。當然,考核週期也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比如建築業專案經理的考核週期就比較長,而對於餐飲業的門店經理考核週期就比較短。
4. 考評手段。朋友們,我們制定了遊戲規則,我們就要“真刀真槍”地上“戰場”了,說績效考核是一個“戰場”,絕不為過,有的績效管理設計是“兩張皮”、腳不落地,有的績效管理設計是嚴刑峻法、“人頭落地”。是腳不落地,還是“人頭落地”,這取決於績效管理的決策者的執行力度。績效管理的組織分工,建議按照橫向和縱向的角度進行,橫向分工參照企業各個職能部門分工的責權利進行績效管理,在縱向上根據組織的層級進行上下級績效考評。下面我們彙總一下績效考評的一般程式:
常用的考評的積分方法有百分率法、區間計分法、0—1法、減分考評法和說明法。常見的0—1法為例,考評結果只有2個,要麼是0,要麼是1。區間積分法則按照區間來劃分分數,它不對指標值的實際完成情況進行精確計算,只與大致區間分數對應起來。
(三)績效反饋與面談
總所周知,績效管理一定不是給員工打了分數就結束了。考評者還需要與被考評者就績效結果進行溝通,這種面對面的溝通,使被考評者瞭解自己的實際績效結果和上級對自己的期望,認識到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另外,績效面談過程中,被考評者也可以就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困難,請求上級領導進行支援和指導,甚至期望上級的理解。還有一些企業將績效面談與績效考核結合起來,考評的過程其實就是績效面談的過程。
在績效面談之前務必進行充分準備:(1)收集被考評者的面談資料,如績效結果、履歷、性格特點等;(2)確定績效面談的形式,一般常見的績效面談形式有單向勸導式、雙向傾聽式、解決問題式和綜合績效面談,根據考評的目的進行選擇;(3)確定績效面談的目的、時間、場所和參加人員,良好的績效面談環境有助於持續提升績效面談效果、降低被考核者的牴觸情緒;(4)準備績效面談使用的表格;(5)準備績效面談的儀式,對重要崗位的績效考核的結果公示必須要有“儀式感”,就像“畢業典禮”一樣,給取得重大/要成績的人給予公開的褒獎。
(1)“對公不對私”,用資料來說話,針對的是績效考核結果,而不是私人的問題和性格。
(2)擺正位置,雙方是共同目標的交流者和同形人,雙方是交流者,是完全平等的,面談不是宣講,而是溝通。
(3)“集中未來,總結既往”,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改善和提升。
(4)對績效考評採用“正面激勵”為主、“物質激勵”為主。
(5)尊重客觀事實,兌現承諾。
(7)制定改善計劃,完美結束,達成共識。
績效管理,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演湊完三部曲,把績效設計、績效實施和績效反饋與面談串聯起來,這是績效管理的精髓。朋友們,到此為止,我們闡述了整個績效管理的全過程和全流程,把看似異常複雜的績效管理問題從理論上金項鍊簡單化。但是,在績效管理的實際執行過程中,不僅限於此。本文之中所有的模型,僅供大家進行參考,切莫照搬套用。
回覆列表
1.管理上有一句行話,學管理就是學稻盛和夫,學經營就要學豐田模式。從管理上來說,績效最好的實用性就來自於阿米巴模式,就是目標責任制。
2.目標責任制,對鎖定的目標進行一層一層的細化和分解,將它用具體的資料來進行量化考核,同時落實到具體的管理者和員工的頭上,做到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
3.嚴肅考核和獎罰,簽訂目標責任之後,每一個月對照目標責任制中的具體指標進行落實和考核。完成任務的相應的獎勵,沒有完成的予以處罰,公開、公平、公正。員工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管理者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公司整體的績效就得到了保證。
4.理論聯絡實際,每一家企業不一樣,生產經營指標有所區別,企業文化不同,員工差異較大,阿米巴的目標經營責任管理、成本控制是可以融會貫通的。只要結合自己的生產經營特點和企業管理理念進行現學活用,用資料化的管理體系和模型來加強績效的管理,企業的整體執行和管理就會上一個實際性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