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忠叔侃球

    在古代,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之間斷斷續續的戰爭持續了幾千年。其中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在唐朝以前,中原王朝同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大體上還是中原王朝勝出。可是在唐朝以後,中原王朝突然就不行了。北方遊牧民族經常南下燒殺擄掠,甚至是攻城掠地,中原王朝在大多數時候都只能被動處於防禦之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從古到今,戰爭無非是交戰雙方國家綜合實力的較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雙方的經濟實力。中原王朝地大物博,社會生產力先進,在經濟上一直是碾壓北方遊牧民族。這種經濟上的巨大差距使得中原王朝在早期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中總是佔盡優勢。不過,到了宋朝的時候,雙方經濟上的差距更進一步拉大,但宋朝的軍隊卻完全打不過北方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權。宋朝先是敗給了遼國,後是敗給了金國,最後被蒙古徹底消滅了。

    明朝雖然推翻了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但終其一朝,北方的蒙古一直是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始終沒有什麼有效解決辦法。

    到了明末的時候,另外一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滿清,開始崛起。明朝百萬大軍竟然無論如何都擋不住區區十萬的滿清八旗軍。最後,清軍入關,相繼打敗了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南明政權,重新統一了中國。為什麼經濟實力佔盡優勢的中原王朝會打不過北方遊牧民族呢?

    其實要解釋這個問題,還得提到本文前面說過的一句話,“戰爭無非是交戰雙方國家綜合實力的較量”。中原王朝地大物博,經濟實力要遠勝於北方遊牧民族,這點毋庸置疑。不過,從唐朝以後,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實力大大加強,完全足以彌補他們在經濟落後上的差距。也就是說,從綜合實力上來看,中原王朝並沒有更多優勢。

    那麼,北方遊牧民族為什麼在軍事實力方面突然就變強了呢?其實這就得歸功於騎兵戰術的發展和騎兵武器裝備的改進了。

    在古代,騎兵的作用就好比現代戰場上的坦克。試想一下,一群坦克同時向步兵陣地發起攻擊,步兵即便人數要多出幾倍,恐怕也很難勝出。不過,早期的騎兵並沒有那麼強。

    在秦漢時期,騎兵的主要戰術是騎射,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向對方的步兵方陣發起衝擊?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硬體不支援。早期的騎兵沒有馬鞍,也沒有馬鐙。他們騎在馬上,必須用雙腿緊緊夾住馬的身體。所以他們根本經受不起巨大的衝擊,否則自己必然會從馬上掉落下來。

    因此,雖然當時匈奴的實力一度很強,但對中原王朝來說,也不過就是超大型強盜集團罷了。一旦中原王朝的步兵集結成密集的方陣,匈奴騎兵基本就沒戲了。

    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軍隊在騎兵戰術上做出重大創新,讓騎兵也像步兵一樣,列陣發起衝鋒。這種創新的戰術效果很明顯,匈奴人很快就被漢軍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匈奴王庭被漢軍騎兵來回橫掃。

    後來,馬鞍、馬鐙相繼被髮明出來。這時的騎兵才開始發揮出他們真正的作用。有了馬鞍、馬鐙之後,騎兵在馬上的穩定性大大加強,也經得起強烈的衝擊,優秀的騎手完全可以做到人馬一體的程度。所以,騎兵就逐漸成為戰場上的主角。

    中原王朝的軍隊是以步兵為主,而北方遊牧民族則基本都是騎兵。因此,隨著騎兵戰術和裝備的不斷改進,雙方軍事實力就必然發生了扭轉。到了唐朝以後,北方遊牧民族在騎兵部隊上的優勢已經非常大了,所以中原王朝的軍隊在同北方來犯之敵對抗的時候,往往就處於劣勢,雖然人多,但卻總是打不贏的尷尬局面就在中國歷史上一再上演了。

  • 2 # 百曉大神

    黑,因為那個時候的遊牧民族還處在部落聯盟的狀態。比如說匈奴汗國。突厥汗國。部落聯盟比較鬆散。黑進攻中原的時候,來的人也不會多。並且只是搶劫,沒有明確的戰略目的。後來的契丹得到了幽雲,16州以後獲得了大量的農業人口。正式進化成為契丹帝國。建立了中央集權。文化軍事政治能力都大大提升了。自此以後,中原皇朝再也抵擋不住。大金帝國,蒙古帝國以及滿洲帝國。成為漢人世世代代的噩夢。

  • 3 # 平頂山的朱

    一:我們滅了一個遊牧之後又有一個冒出來,真的太無聊了,甚至明朝在朱棣五徵漠北之後就放棄了這種打算,專注於防禦和離間了。

    二: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後金,這麼多遊牧你還能見到幾個,剩下的滿人還會講滿語嗎,內蒙古的遊牧都會說漢語了吧!所以我們換了一種方式去處理遊牧的危害!那就是融合

    三:秦漢時代的華人其實很野蠻,非常熱血,以武力立國。那是真正的強悍啊,讓人神往。隨著儒教的興起,它把華人忽悠瘸了,如同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的同時送去了佛教,然後吐蕃就被佛教徹底忽悠瘸了,現在都還在拜佛呢!

    四:隨著唐宋以來華人越來越有錢了,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們自然就處於弱勢了,我們死一個人要撫卹,要賠償!遊牧死了甚至連老婆都會被人帶走。。。文明層次不同,付出的代價更多。

    五:宋明以來,火器大量使用,然而火器又沒有徹底成熟,實際上是處於變革之中,在燧發槍出來以前,火器文明實際上處於弱勢的地位,明末弄出燧發槍的時候,明帝國已經無力迴天了。

    六:這是個世界性的問題,一遇到寒冷的小冰河時期,中原農作物大量減產(明末),遊牧也更加的狂躁,歐洲也有同樣的經歷,文明社會必定會受到蠻族的挑戰!

    附加一點:你能找到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像我們一樣單挑掉這麼多遊牧嗎,自豪吧!

    你以為中國這麼多的疆土從哪來的,南方也是有蠻族的!之所以歷史上包括孔子在內的無數名人那麼崇信周朝,那是因為周武王夏君夷臣的國策,大量分封諸侯到蠻荒之地,把那些人變成自己人,至於不服的,都去見閻王爺了。

  • 4 # 19810925aa

    一個人有好的地位,好的物質生活,一旦時間久了,難免會讓一個人變的空虛,變的浮躁,變的驕傲!人亦這樣,國家也如此。

  • 5 # 小文章大視野

    其實縱觀整個中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北方草原或者說遊牧民族能夠侵入中原,基本都是在大一統王朝的末期或者就是中原群雄割據的時候。

    題主說唐朝之前幾乎沒有遊牧民族侵入中原,而唐朝之後卻出現兩次。其實無非是說唐以前各朝代,包括秦朝、漢朝、三國、兩晉、隋朝時期的國力要比唐朝以後諸如宋朝、明朝的國力要強。這一點說實話,是不正確,也是不客觀的。

    十六國時期

    唐朝以前,準確的時間段是五胡十六國以及南北朝時期,也是北方胡人大舉侵入中原的時間。當時湧入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如此之多,其中的匈奴、羯、鮮卑、羌及氐族還在中原建立了各自的政權,如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趙,以及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而且由於各遊牧民族對漢族積怨已深,甚至在本國範圍內掀起屠殺漢人的恐怖風暴。當時的嚴峻形勢,比於之後兩次胡人入主中原,甚至更加嚴重。而導致胡人入侵的原因,則是西晉王族之間相互爭奪權利,內耗太重,邊關空虛,這才使得遊牧民族有可乘之機。

    唐朝以後,則是南宋的覆滅以及蒙元的興起,還有便是明末時期滿清入主中原。元朝之所以能夠在中原奠定根基,成就國統,確實和宋朝國力不振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在歷史上一提起宋朝,便會有一個形容詞:積貧積弱。宋朝軍力一直很弱,主要是因為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之後,實行“虛外守內”的國策,簡單來說,就是把全國的精銳,集中在國都,而邊境上,則不過是尋常部隊罷了。此外,他還實行文官統兵,讓大量不懂軍事的文人上陣指揮軍隊,如此軍隊,在遼和金以及元朝的鐵騎之下,安能存活。至於經濟上,宋朝在中國歷史上各朝代經濟排行榜上可以名列榜首,然而,一則是因為對外的貢金太多,二則是因為朝中腐敗過甚,內耗太大;三則是因為土地兼併日益加劇,破壞了當時國家的根基——小農經濟;四則是因為頻繁的軍事行動,也耗費了大量的財物。當然,宋朝與外虜的戰爭中,不乏指揮失誤之例,而以蒙古為首的少數民族,在戰力上確實高出宋朝很多,這也是客觀事實。

    宋、遼、西夏對峙

    至於明末滿清的興起,原因更好分析了,王朝末期,兩線作戰,國庫空虛,軍旅不振。明朝一方面要遏止後金(滿清)向關內發展,另一方面又要撲滅國內農民起義的大火,兩線作戰,國家經濟早就被破壞殆盡,無法提供足夠的資金與人力,維持戰爭。當然,也有李自成攻下北京之後,居功自傲,不懂得拉攏各方勢力,反而逼得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開啟山海關,放滿清入關,之後更是橫掃大江南北,為清朝立下赫赫戰功,最終使得清朝能夠入主中原。

    明朝末期

    所以,不是說唐朝以前各個朝代國力強盛,能夠打退草原遊牧民族的進攻,而唐朝以後各朝代都是草包,連自家祖宗之地都守不住。關鍵還是在於各個時期的背景,局勢各不一樣,強弱總是是變化的。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的三次大規模入侵,幾乎都是在中原亂成一鍋粥的時候,即便是宋朝時期,其疆域比歷史上任何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都還要小,甚至連北方的燕雲十六州,以及從漢朝時就納入中國版圖的河西走廊地區都未能統一,在很大程度上,都算不得是一個統一的王朝。亂世之時,利益紛爭尤其厲害,各方為了各方的利益,無不大動干戈,最後倒反制於人,中國古代以及近現代的教訓,真的值得我們警醒啊。

    (全文完)

  • 6 # 隔壁老周

    實際上,唐以前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大多數統治者都是遊牧民族。唐朝開國者身上也流有鮮卑人的血液。

    唐以後,元、清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這裡面有很深刻的歷史原因,其中一點就是宋朝時期崇文抑武,造成國家外強中乾,這才讓後來的蒙古人如入無人之境。

    至於明朝被滿族人打敗,和朝廷的過度腐敗,過度黨爭,宦官篡權等因素密切相關。現在有歷史學者認為,歐洲人開發美洲大陸,開採許多黃金白銀,這些通貨流入中國,導致通貨膨脹,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危機,這才導致李自成起義,滿清入關。

    總之,歷史充滿著無數的詭異之處,有很多偶然因素,也有很多必然因素。總的來說,元清的建立,和中原封建政體的腐朽密切相關。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7 # 願朝陽常照我土

    為什麼唐以後,草原民族、遊牧民族兩次征服農耕民族,而唐以前幾乎沒有?

    的確,在唐朝以前,農耕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和五胡亂華時期,但春秋戰國時從齊桓公“尊王攘夷”開始,各國便陸續對遊牧民族展開了反擊,即使是五胡亂華,五胡也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政,並沒有徹底滅亡司馬晉,最終也都漢化或被驅逐、消滅了。而在唐朝以後,宋、明這兩個朝代都是亡於外族之手。

    對於這個問題,我並沒有什麼深入的研究。大概思考後,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唐朝完善了科舉制度,致使門閥士族逐漸沒落,寒門士子逐漸成為官員中的主流,推高了皇權,影響了社會風尚;唐朝後期藩政割據以及五代十國時的武將干政,致使宋朝崇文抑武,逐漸在民間形成了重文輕武的社會風氣;唐朝後,完善的制度、至高的皇權以及儒家思想,使得政局穩固、社會穩定,很難發生篡權或被起義推翻的事;唐朝時建立的渤海國模仿農耕民族的政治制度,直接給了遼、金治國理政的經驗,間接影響了元、清的政治形態;唐以後,強大的遊牧民族政權都會建立一套制度管理自身部眾、加強君主權威,減少了政權的內部爭鬥,增強了內部凝聚力。

    大概就是這五點原因。因為我以前也沒有深入研究過,所以只能簡單說明一下,說的有些混亂。門閥士族起源於東漢,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衰弱過一段時間,但在隋和唐初,門閥士族的力量是很大的,甚至對皇室都不屑一顧。隨著科舉制的發展,門閥士族的地位逐漸下降,晚唐時,這些門閥士族已經不得不放下自己的驕傲,來參加科舉、迎合科舉內容了。原本門閥士族培養子弟,肯定是各種人才都要培養的,但迎合科舉以後,不論是門閥士族還是寒門士子,便都朝著科舉的方向努力了。

    所謂“窮文富武”,讀書可以頭懸梁錐刺股、十年寒窗苦讀,但習武卻需要常年累月的艱苦練習,且必須要吃飽喝足、有一個好身體,時不時的還要與人對戰、切磋。這樣的武人,必須要在富足之家,而且要社會風氣尚武才能培養出來。沒有傳承幾代的世家大族、沒有好的師傅,也沒有底蘊培養出優秀的武將,只能靠戰陣廝殺出來。

    科舉注重文才,唐律詩、宋經義、明八股,都是為了選出文才好的人。即使有武舉,地位也遠不如文科舉,武將更多的還是要靠家族傳承培養、透過戰爭和軍功選拔。宋朝崇文抑武,明朝又要消彌遼金元遺留的胡風夷俗、大興治教,所以造成了社會風氣重文輕武,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殷富之家子弟,也不會受苦受累又受嘲笑的去習武了。

    唐朝發生過武則天篡權稱帝、安史之亂、宦官專權、武將干政,所以唐朝以後,吸取這些教訓,歷代都嚴防後宮干政、宦官專權,武將的地位降低了,宰執之臣也不再從武將中選。門閥士族沒落,普通寒門士子即使當上宰執之臣也沒有什麼勢力支撐他們攬權,儒家思想更是不許他們篡權奪位,即使是變法也會有很大的阻力。所以,唐朝以後的宋明,如無黨爭,朝政都是非常穩定的,沒有人想要篡奪皇權,也沒有一個人能把皇帝當傀儡。

    如果說以上這些是內因、是農耕民族自己本身發生了改變,那麼下面說的就是遊牧民族的改變了。

    在農耕民族加強皇權、穩定政局的同時,遊牧民族也在加強君主權威,並學習著怎麼統治農耕民族、怎麼讓自身減少內耗。

    在唐朝以前,遊牧民族的內鬥是十分嚴重的,特別是圍繞君權展開的鬥爭。因為遊牧民族崇尚武力,桀驁不馴,互相之間不服氣,所以經常內鬥,弒父奪位、兄弟相殺在遊牧民族的歷史上是常事,而被統治的各部族在宗主部族勢弱時也會尾大不掉甚至反戈一擊。哪怕是在唐朝以後的遼金元清,雖然比以前的遊牧民族好些,但這些問題依然存在。

    遼、金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從渤海國的政治制度上發展出來的。君主稱帝,設定官署、構建制度,加強了皇權,強化了對治下部族的掌控力。渤海國有五京,遼、金也有五京,這五京並不是真的都城,只是一個區域的中心,甚至皇帝都不待在這裡。

    在治理本身部眾上,遼國有北面官制度,金國有猛安謀剋制度,滿清有八旗制度,這些都加強了本部族的凝聚力(蒙古帝國和元朝的不清楚,不過蒙古帝國和元朝的凝聚力似乎並不強,雄起一時,但後來一直在分裂,不停的內鬥)。

    遼國在渤海國的基礎上,還發展出了統治農耕民族的經驗。渤海國設定的制度還只是統治自己部族民眾的,而遼國的“南面官”制度是第一個遊牧民族統治農耕民族的制度(如果北魏時的軍府不算的話)。後來的金元清都有樣學樣,都學會了統治農耕民族。

    差不多就是這些。以前接觸不多,思考的少,只想到了這些。說明僅供參考,如有疏漏,還望指正。

  • 8 # 江北陸遜

    這個問題說起來,可以寫一本書,而且會很厚。真要解釋的話,其實就是四個字,此消彼長。

    華夏的歷史其實是南方的農耕民族和北方的遊牧漁獵民族爭雄的歷史。整個的過程中就充滿了血腥,又彼此融合,最終成就了這個世界人口最大的民族。但為什麼從秦漢開始,除了極少數的時期,比如漢初,由於戰亂導致漢國力下降而不得不和親之外,一直到隋唐,都是吊打草原遊牧漁獵民族居多,唐以後,兩者之間的局勢就完全反轉了呢?

    中間又發生了什麼?

    其實原因也並不複雜,無非就是在彼此較量的過程中,一方完善了自身,而對應的另一方則自廢武功,自我設限。此消彼長之下,結果就實實在在的體現在最終的戰爭結果上了,而導致本來頗佔優勢的一方成了被吊打的一方。

    這方面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具體而言就是草原民族、漁獵民族在社會結構、稅收、軍隊組織、軍事技術等都全面向農耕民族學習,並吸收了其中的精華。這樣草原民族既保留了自身軍民合一、兵員素質一流的優點,又在組織結構、軍事科技方面吸收學習東西方的優勢;而農耕民族則在連番的內亂之後,從宋開始,透過層層自我設限,給自己套上了一層層的枷鎖,自廢武功。

    目前的資料表明,從春秋開始,就有玁狁、葷粥、戎狄活動於東北、漠北和西北的記錄,但在這個時期,實際上對中原是沒有衝擊力的。匈奴的活動在戰國晚期開始頻繁,在秦末蒙恬、趙國名將李牧就以北拒匈奴而名垂青史。

    匈奴的巔峰之作自然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白登之圍”。匈奴冒頓單于圍困漢高祖劉邦於白登山七天七夜,最終得靠陳平的夫人路線,透過大單于閼氏才得以逃出生天。

    但事實上,此時的匈奴雖然能夠困住劉邦,雖然史書記載是因為陳平鼓動閼氏,但真正的事實肯定不是這麼簡單。關鍵是他雖能困住劉邦,卻吃不掉劉邦。當時的匈奴雖然在野戰中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進入陣地戰之後,不論是攻堅還是破防,其實都有很大的缺陷。尤其是其缺少攻城器械,缺少攻堅裝備,使得他一時是吃不掉劉邦的,而漢家的援軍正在源源不斷趕來。如此情勢之下,才是冒頓單于最終退卻的關鍵。

    這一點不止在匈奴身上存在,後來的柔然、突厥其實都一直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缺陷。

    草原部落在早期在社會結構方面非常鬆散,單于實際上更是一個盟主而不是一個皇帝,各個部落更像是加盟商而不是其直接部下,兵、民、財物都歸各個部落所有而不是單于公有,單于對這些的處置權力很弱。

    這樣鬆散的結構下,整個草原和森林的遊牧漁獵民族其實組織是很鬆散的。

    另外,在軍事科技上,草原部落其實也是很落後的。就比如匈奴,雖然由於從西方得到了一些鍊鐵的技術,但在軍隊的形態組織、戰術戰法方面都無法與漢軍相比。這一點你從早期匈奴的戰法上就可以明確看出。早期匈奴對漢地通常是以騷擾搶掠為主,基本上你很少看到匈奴直接攻城。就比如著名的馬邑之圍,也是聶壹以裡應外合賺開馬邑城門為誘餌就使得單于三十萬大軍傾巢而出。原因就是匈奴缺少攻城的器械、裝備,對於攻城而言,完全是束手無策。不透過內奸裡應外合,匈奴打下一座城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在馬鐙發明之前,草原部落的主要打法就是以輕騎騷擾為主。這種打法打的很輕,以速度敏捷著稱。但隨著霍去病等發明新的騎兵打法以後,即以騎兵集團化衝擊對付騎兵的騎射騷擾,反過來對匈奴造成了重大打擊。

    而馬鐙的發明,使得騎兵與馬匹的結合威力更足,從而使得到了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騎兵的衝擊性打法成了主流。這樣的打法在入主中原的鮮卑人手中威力達到了巔峰。其最典型的一戰就是北魏擊敗後燕的參合陂一戰。此戰鮮卑人將騎兵的衝擊性打法發揮的淋漓盡致,打的後燕元氣大傷。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草原民族已經完全吸收了由漢家軍事天才衛青霍去病等人發明的騎兵打法,也更快的吸收了馬鐙等在器械等方面的革新。

    最主要的是,隨著與農耕民族交流的居多,草原部落在組織方面也在快速進化,已經完全改變了部落聯盟鬆散的組織結構。

    事實上,不管是遼金還是蒙古、女真,其組織結構都非常嚴密。成吉思汗擁有以名為“怯薛”的禁衛軍,並將各部落按千戶、百戶統編,成年男子均有出軍之義務,上馬備戰鬥,下馬屯聚牧養,實行兵牧合一的制度,使軍事組織與社會組織融為一體。其組織已經非常嚴密了。後來女真的八旗制度則更上層樓,已經早就不是匈奴那種鬆散的組織結構了。

    再加上,由於草原溝通東西方的優勢,他們其實在吸收軍事科技方面更有優勢。比如元徵西夏、金、南宋的時候,就使用了很多來自於西亞、中亞、東歐的軍事科技,其中的回回炮,更是在攻打南宋的時候發揮除了巨大的威力。

    組織比漢地更加嚴密,軍事科技比漢地更加先進,如此一來,本就開始具備某種優勢。

    而農耕民族自宋開始,又自廢武功。

    安史之亂之後,藩鎮割據,國內大亂。

    趙匡胤上位以後,曾經就這個問題問宰相趙普:“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

    趙普的解決方案是:“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

    我們來看看宋的兵制:

    首先,最高軍事指揮機關拆的七零八落。宋以樞密院掌軍權、軍令而不統兵;以三衙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分別統領禁軍和廂軍,卻無調兵之權;遇有戰事,由率臣臨時領命出征。是不是眼熟?戰區軍區,其實意思差不多

    也就是兵、將分離,軍、財政分離;強幹弱枝,禁軍中最精銳的殿前軍駐守在京城,侍衛親軍駐紮在各地。京城的人馬最為精強,各方鎮知道兵力不敵,不敢造反。這就是“強幹弱枝”。如果京城有變,在各地駐紮的禁軍聯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夠對付變亂。這樣就“內外相制,無輕重之患”,這就是“內外相維”。

    關於宋朝軍制,還有一個很奇葩的設定,也就是說,為了防止武將叛亂,禁軍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諸郡,京城與畿輔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內外相制。同時實行“更戊法”,畿輔與諸州禁軍定期更換駐地, 以使兵不識將,將無專兵。

    你可以看看,宋朝軍制設定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防範軍隊造反使用,如何能夠削弱戰鬥力他就如何來。可歷朝歷代戰鬥力強的軍隊,其實通常都是人財物一體,兵將一體的。而宋從不如此。而且這種軍制一直延續下來。可以說,從此以後,軍隊造反的難度極大,唐的藩鎮割據,安史之亂的局面確實再沒發生過。但從此以後,漢族再也沒有了開疆拓土的能力。強漢盛唐也就只存在夢裡了。

    這麼一比較,答案就很清楚了。一方面不斷完善自己的弱點,發揮自己的優勢;一方面是割了蛋蛋不算,還戴上枷鎖,那輸贏自然就很清楚了。

  • 9 # 殺手司令

    因為草原民族在唐以後也在學習。學習了冶鐵技術,學習了農業文明的管理方式。而農耕定居民族沒有形成新的文明,直到火藥武器的普及與工業革命,農耕民族才改變了這種千年的魔咒。

  • 10 # touyun2003297

    華夏民族是一個早熟的文明,當華夏經春秋戰國而至秦漢時,周圍還是一片混沌,只有北方的匈奴是唯一可稱的對手,而匈奴還是鬆散的部落聯盟制,須知華夏民族部落聯盟時代還是堯舜禹夏商時期,匈奴沒有文字,不會冶鐵,箭頭還有骨制,終漢一朝,就是這麼一個像樣對手,後漢又多了個西羌,然而戰績並不很好。中原進入封建社會以後,文明進展緩慢,而周邊卻逐步開化,各民族此起彼伏逐步登場,突厥已經是鍛鐵高手,吐蕃已經有了自己文字記載並部分開始農耕,契丹則已經有大量漢人助陣,文明程度不輸北宋,看看應縣木塔,獨樂寺觀音閣,義縣報國寺大殿等建築便可知,而蒙古滿洲人則已熟讀中國百家文章兵法,遼金蒙滿已經是中央集權的組織形式。中原文明進展緩慢,周邊已逐步開化一日千里的進步,試想一個明朝人回到漢朝生活,也沒有太多不適應,生活形態變化不大,可要是一個滿洲人回到匈奴,那簡直沒法過了。

  • 11 # 吹吹水吐吐槽

    很簡單,因為唐太作了!

    唐朝之所以強大,主要是由於繼承了隋的完整江山!

    然而唐經過早期的短暫輝煌之後,迅速衰敗!安史之亂,北方經濟被催毀;之後丟失河西走廊和長城以北;關外遼東少數民族時反時附,根本沒有有效管轄;西南的南詔國做大,就是後來的大理;吐蕃(西藏)把邊境推進到關中,西部國土完全淪喪!安史之亂後唐的有效領地其實和北宋差不多!

    國都六失,天子九遷,唐朝280多年的歷史中,有200多年都在劇烈的動盪和衰敗之中!尤為影響深遠的有兩點:

    1.北方和西部國土盡失,導致農耕為主的中華文明失去牧區,而牧區的良馬和騎兵是冷兵器時的最強大武器,這就導致歷代北伐處處被動受阻!

    2.安史之亂後北方經濟被徹底摧毀,一直沒有喘息恢復的時機。北方經濟無力抵抗強大的遊牧騎兵,而南方的經濟遠水不解近渴,所以經常性被北方遊牧民族壓縮到長江以南才能形成有效抵抗!

    所以宋朝,包括以後的明朝,禍亂之源都起於唐朝中後期的昏聵!

    不要整天吹盛唐了,全面瞭解一下真實的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戰役打的極為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