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感悟本源

    答題前,先分別說說《道德經》,研讀以及輔助書籍。

    《道德經》是老子博覽群書,窮極一生所創作的一部,中華文明的,重要經典著作,在思想上擁有極高的造詣。同時也是後世難以逾越的智慧成就。再說下研讀。學習經典是好事,但也是有極大難度的。因為那些真正的頂級經典,都是人類中頂尖的思想級人物,透過自己一生的學習,總結,創作出來的智慧結晶。我們剛入門,雖然看似簡單,卻又無從下手,這也是常情。但隨著自身閱歷和學識的積累,研讀自然慢慢加深,這是一個長期的沉澱過程。最後說下輔助的書。每個人參悟的層次不同,所作的詮釋也不同。就看自身的條件去找相應的書籍。對於註解的書可以上網去查,找出自己認可的去看就好,至於別人推薦,只是適合自己的層次。綜上所述,“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真正行家都是看原文,但這類人畢竟是少數。找個自己認可的老師,看他的解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 2 # 樸客

    南懷謹先生的《老子他說》有些聽書軟體裡面有葉蔓先生講解的比較詳細 王東嶽先生也有影片和文章涉及一部分 個人感覺最好還是多讀幾遍 實在搞不懂再去看講解 正如南懷老所說 你注我注 都是寫書人的見解 你說我說他說罷了

  • 3 # 天邊的一團雲

    古文好,清黃元吉真人《道德經講義》;

    古文不好,民國蕭天石《道德經聖解》。

    此二書,皆具備道家秘傳的理論和實修,不同於普通扣字眼的註解。

  • 4 # TonyDeng

    最好讀乾淨的原本,不要依靠譯解。世界上關於《道德經》的解讀可以說是無數,千人千面,各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靠那些只會讓自己無所適從。根據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實踐去理解,不同時段反覆讀,每次都有新收穫,慢慢就會理解了。

    字越少,內涵越深,文章長反而好辦。《老子》是先秦諸子中字數最少的。

  • 5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最近我在研讀《道德經》,誰有相關幫助理解此書的輔導書藉書單?這個問題是,《道德經》書藉種類繁多,能夠找到自已適合理解的就行,也不要需看很多,看多了反而亂暈頭。

    最近關於《道德徑》的評論解答也多,都是從各類《道德經》的論述中得到的一些看法論述。照本宣科不通俗易懂,什麼宇宙的東西搬出來了,使人越來越糊塗不好理解,廣大老佰姓是接受不了的,這對全社會推廣道德教育受到制約,應從簡論述得出精華語句。容易推廣,又好接受,又好學習,又好照辦。

    其實道德就是,人在社會中一切活動的自覺行為。國家的一切規章制度自覺遵守,自己得到的就是文明物質和文明精神。如國家公務員,國家給你發了工資,就要很好地為人民服務。做生意的買賣公平,不造假,不製假合法經營......等等,同樣可以得到利益,這就是全社會推廣的道德教育,完全合符《道德徑》書中的精神,並可以總結,針對當今社會不良行為一句話“道德獲利益,同樣能致富”。

    對於理解《道德經》書藉,確實看了好幾夲,對照一下,大同小異,好懂好理解《道德經》書藉,還是《全解道德經》一書,是一本全方位解讀《道德經》的書。這本書內容豐富,通俗易懂,結合實際社會現象解釋,這夲書對推廣《道德經》教育效果會很大!

  • 6 # 問道華夏

    一、找對參考資料

    《道德經》的注本有很多,雖說有四大體系,但是就普通讀者而言也就兩大體系,一個是養生類註釋本,一個是哲學類註釋本。你不要被什麼“體系”注本嚇住了,你理解為兩種版本就行了。所謂的體系,就是站在相同角度註釋的版本就劃歸於一種體系,比如嚴遵本,他是漢代思想家,他站在養生的角度來註釋《道德經》,後來的所有站在養生角度來註釋《道德經》的,都屬於嚴遵體系,因為嚴遵版本在養生方面影響最大,所以叫嚴遵本,也叫嚴遵體系。這個你可以不必太在意。你只需記得自古以來註釋《道德經》的名家有很多,有站在養生角度解讀的,有站在哲學角度解讀的,有站在宗教角度解讀的,還有後來隨著長沙帛書、簡述的出土,又出現了專門研究帛書、簡書的版本等等,這些版本只是所站角度不同而已,對於幫助我們讀懂《道德經》都是有幫助的。

    那究竟選擇哪一家版本呢?

    這就看你的個人興趣了,如果你熱心於修行,那不妨選一下漢代河上公的注本,河上公是修行本的大佬,嚴遵的也一樣,他們的注本都是站在道家立場,力追老子原始思想,在修身養生方面有深研的高道大德,一輩子不做官,只研究學問。相比較而言,河上公的更受歡迎,嚴遵雖然學養深厚,注本也有所拓展,但文言難懂,增加閱讀難度。

    若是想修行道業,就選讀道教的《想爾注》。但《想爾注》把《道德經》全部宗教化了,可能不一定適合你。

    還有一個版本就是魏晉時期的大家王弼注本了,這是一個比較通行的注本,他雖然最早受到漢代嚴遵的影響,但王弼另闢蹊徑,撇開養生修行,直奔哲學,從哲學角度解讀《道德經》開闢了一條解讀《道德經》的新路徑,王弼注本是目前最為流行的版本。

    我在剛開始學習《道德經》時,並不知道這些版本,等我知道以後,我便傾向於河上公和嚴遵的,因為書上介紹這兩種版本最接近老子思想。而且那時候覺得王弼在註釋《道德經》時,年不過弱冠,懷疑他年輕,理解上會有欠缺,註釋一定不夠精準。但是現在我更傾向於王弼注本。因為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以為你家年輕就註釋不好,這種態度是完全錯誤的。

    現在喜歡王弼注本,主要是因為他自己不是完全的道家,能夠進得去,跳得出,所受侷限小,能夠自由發揮,解釋的也就更灑脫。而我本人也不想在經典的解讀上受到更多的約束,所以就從河上公和嚴遵,轉向了王弼。

    但並不是說一下子就跑開了河上公和嚴遵,而是以王弼為主,兼顧河上公和嚴遵。在關鍵詞句的解釋上,往往會幾個版本同時參閱,這樣更易於理解原文。

    這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因為《道德經》微言大義,一語萬端,各有各的喜愛,各有各的所需,就看你自己更喜歡誰的了。

    二、買不到這些版本怎麼辦

    現在市面上解讀《道德經》的版本很多,不下千餘種,很雜也很亂,紛紛紜紜,莫衷一是,有的一知半解就敢出書,真可謂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所以你一定不要隨便訂購。

    但是書店裡又很難買到心儀的版本,那咋辦?沒關係,不要著急買,可以藉助電腦查閱,不管是河上公的、嚴遵的、王弼的,你都下載,對比一下,你更喜歡哪一種,就直接參閱哪一種,以後有了自己的見解後,再確定購買也不遲。

    現在有網際網路,學習也方便。你可以拿出《道德經》的某一章、某一句話,甚至某一個詞句來對比一下,看看誰的解釋更適合你的口味,那你就多關注他的文章,這也有助於你的學習。但一定要看相對穩定的大咖級別的作者,因為他們學習的時間相對較長,領悟也更深一些。但一定要從一開始就養成思考的好習慣,不要人云亦云。

    熟能生巧,百鍊成鋼!

    祝你好運!

  • 7 # 道D567

    非常喜歡陳鼓應的《老子譯註及評介》 看了十遍左右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穫 並對自身的學習 工作和生活 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 8 # 喜歡書和慢生活的人

    《道德經》開篇就說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既然是玄之又玄,那能理解的就可以是千百種,經典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解讀,從這本書誕生至今有無數的人為其作注,但沒有一個人可以說這就是老子願意。

    所以沒必要非要理解,更重要的是結合自己生活的經驗去閱讀。我就十分喜歡看《道德經》它就放在床頭,當然是原文字的,註釋不看,很薄,只有百十多頁,個人讀的方法是先泛讀一下,把五千言在一個月內堅持通讀過。不認的字或詞可以查一下《古漢語字典》但不要強行去解讀,看過通篇後可以放在自己最常看書的地方,我是放在床頭臨睡前結合自己今天發生的事情在目錄中找到可能會對事情有幫助的那章,然後通讀全章。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讀《道德經》太功利了,可我想只要讀就會有收穫。至於輔助書那你可以有本《古漢語詞典》或《古漢語字典》對一個字在古代的讀音、字的本意都知道然後再結合這章中的其他句子給出自己的解釋。

    如果想看相關的書籍可以看看南懷瑾、曾仕強的相關書籍。不過再有名的人的解釋也不能代替你自己的解讀。

  • 9 # 楊朱學派

    若想讀若想讀懂《老子》,必讀《列子》。此外,還要藉助道家經典《淮南子》、儒家經典《禮記》和雜家經典《呂氏春秋》。

    一、《列子》對老子之道的解讀。

    《列子•天瑞》篇是全書之綱。意為“天地之靈瑞,自然之符應”,與《說符》篇相對應。其主旨是萬物自天成,盜者本無心,光陰若逆旅,生死不及情。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在此篇中,對此有進一步的闡述:   

    “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不生不化,生物化物者,此之謂道。   

    “有形者生於無形。有形者,混沌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混沌。”此之謂道生一。  

    “混沌分: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此之謂一生二。  

    “天地含精,萬物化生。”此之謂三生萬物。  

    老子的世界觀就此產生——“萬物莫不尊道循德,莫命之而常自然。” 

    最終,“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   

    在《天瑞》篇中,有一則杞人憂天的故事,是對道家世界觀與人生觀的高度概括: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廢寢食也。有人聞之,勸其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無處無快。何憂其壞?”杞人大喜無憂也。   

    長廬子聞之,笑而曰:“天地,空中之一細物,不得不壞。遇其壞時,豈不為憂哉?”   

    故事至此,講的是道家的世界觀。天地同萬物一樣,皆循道而生,循道而終。不得不壞。故事還在繼續……   

    列子聞之,笑而曰:“彼一也,此一也。生不知死,死不知生,壞與不壞,吾何容心哉?”   故事最後的列子之言,講的是道家的人生觀。天地之崩墜,人之生死,如同四季更替一樣,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死之於生,一往一返。”,“欲恆其生,止其終。惑於數也。”   正因道家有此深刻、豁達的世界觀與人生觀,莊子才會死妻後,鼓盆而歌。     

    二、《淮南子》對“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董仲舒對對老子此言解讀與韓非子驚人的一致。 看似是對“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的解析。其實與老子同文而異質。儒家和道家都認為禍福之間是辯證的,可相互轉化。

    但道家認為禍福的轉化是由天決定。而儒家、法家則認為禍福轉化由人事決定。 故董子“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的思想,並非源自老子。而是與孔子、孟子、荀子一脈相承。 是《孟子·告子》中的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顯然,韓非子和董子對“禍兮福之所倚,複習禍之所伏”的解讀。並不符合老子本意。而是與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脈相承。 只有道家經典對老子之言的解讀,才原汁原味,符合其本真。

    在《淮南子·人間》篇,有一則塞翁失馬的故事: 近塞之人有馬,無故而入胡。人皆撫之。其父曰:此何不為福?居數月,其馬引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不能為禍?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墜而折其腿。人皆弔慰之。其父曰:此何不為福?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弓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之有九。其子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也。 塞翁之子得胡馬、摔斷腿、父子相保都不是人力所為,皆是天命使然。

    與之關聯的,還有好萊塢經典影片《蝴蝶效應》與劉慈欣 的科幻小說《混沌蝴蝶》。 《蝴蝶效應》的主角雖然能回到過去,改變歷史的部分情節。卻無法掌控自己和摯愛的命運。 一隻蝴蝶在巴西煽動翅膀,有可能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

    劉慈欣基於此理論,創作了短篇小說《混沌蝴蝶》。此書講述了一位科學家想透過蝴蝶效應,拯救自己國家的故事。 劉慈欣不但有享譽世界的《三體》,更有領悟道家真諦的《混沌蝴蝶》 亞歷山大是一位頂尖的氣象科學家。他的國家遭受某國聯軍的攻擊。他利用大氣模擬軟體。精確計算出大氣敏感點。亞歷山大發明了可以改變氣象的技術,從而呼風喚雨。並透過蝴蝶效應為自己的國家,帶來了短暫的安全。卻無法阻止國家的滅亡。亞歷山大找到了自然界的蝴蝶效應。卻造成了他與家人的蝴蝶效應。他改變天氣,推遲了敵軍的空襲時間。卻讓妻子死於本該前幾天出現的炮火之中。妻子的死,又直接導致女兒死亡。 亞歷山大能夠改變天氣,卻無法阻止國家的滅亡,更無法掌握妻兒命運。

    塞翁失馬和《混沌蝴蝶》的故事,把老子之言完美的詮釋:福禍可互相轉化。且禍福皆不由人定,而是由天定。人在禍福、命運、生死麵前,無能為力。 老子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既是辯證法。又暗含了道家的人生觀——生死有命,生死有命,人不勝天。

    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認為福禍可以轉化。儒家認為福禍治亂,人事起決定性作用——事在人為。

    三、對《老子》認識論的解讀,需藉助儒家經典《禮記》和雜家經典《呂氏春秋》。

    老子認識論有:

    “不知,知,病;知,不知,上。”

    “不出戶,知天下。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以行為末,以知為本。”

    老子的認識論一言蔽之——實踐越多越SB!

  • 10 # 窺探者

    可以先從我的老子新解系列開始看看,我是用現代科學的角度再探討老子的宇宙觀和廣義人生觀。視角比較新穎,容易理解,有些內容未必正確,但可供參考。

    當您有了認識後,再去多看幾遍道德經,自己試著去體會,任何人的解讀都是有偏見的,只有自己去感悟才是自己的,反過來再去看別人的解說才會有自己的觀點和判斷,識別哪些是您認同,哪些是觀點有別,多想想區別在什麼地方,是否有自己的偏見?

    希望對您有幫助,下面給您一個我寫的關於微觀粒子的猜想供參考:

    中國文化中有這樣一段描述“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試著來解釋一下,看看是否合理:

    如果把無極看作是玄場,太極看成是玄子,玄場和玄子是同出而異名,會對應無生有,這點在我的老子新解中有闡述,而且還對同出和無生有存在疑惑。

    對於這個玄子就會有陰陽兩極,即為兩儀,可能會產生“磁場”(未必是電磁場)。

    而兩儀生四象,陰陽兩極相互結合自然就會出現四種狀態,但定義為象,而不是物,這點很重要。

    四象生八卦,如果按照以上的思路,為什麼是八個?沒有弄明白。

    如果結合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看,這裡的一、二、三,如果是玄子的數量,讓我們再來看看以上的解釋,會發現:

    兩儀是一個玄子的兩種狀態。

    而四象則是兩個玄子的組合結果,仍然無法形成物,而是個象。

    八卦就是三個玄子組合的排列,三生萬物,說明八卦是萬物生成的基礎,八種狀態的再次組合將會變化無窮。

    如果這種解釋看似更合理的話,那麼說明物質世界可能存在八種基本微觀粒子,如電子、中子和夸克等,由這八種微觀粒子構造了整個物質世界。但目前發現多達60+種基本粒子,你會發現這些粒子會分解或合併,說明其中有八種基本粒子,其他的是八八六十四種組合粒子,估計還沒有發現完整。

    倘若如此,看樣子八卦除了宏觀的事物關係說明外,還具備微觀世界的描述。

  • 11 # 伊尹597

    我有。我自一九九五年研修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手抄本。我於二OO六年開語通靈撰寫一部《德道神悟》書。該書每章分經文、譯文、領悟進行詳解。我願於同道交流(該書尚未出版)。

  • 12 # 大道有垠

    要自己研究沒幾年的時間別想有收穫,關鍵理解還是錯的。從文子開始就曲解老子思想,莊周更是將老子篡改、曲解到極端程度。後人就沒有擺脫莊周的影響。現在人們看到的《道德經》注本都是近親繁殖的痴呆兒。因為沒有人能還原其錯簡和訛誤,不客氣的說,老子表達的道本身就模糊,此後無一人能理解,關注我,很快就能讀到我的注本,不會有絲毫的費解、故弄玄虛、裝神弄鬼。讓你省時省力。

  • 13 # 趙日金141

    研讀《道德經》,研讀,首先研讀《道德經》的寫作背景,作者。《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三個老子,研讀一下,究竟是哪個老子寫的?

    其次研讀,有兩本不同的《道德經》,通行本與帛書本,哪本才是真《道德經》?

  • 14 # 文海166102950

    內丹是中國文化的糟粕!是文化沒人發展的原因之一,內丹不過是人的一種生理現象,廣義來說其實人人都在練內丹!他與人的免疫系統有關,莊子在養生主中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接著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

    人是在求知、面對人生的各種各樣問題,不斷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內丹’。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何養生的人要跑到人少的地方,為人做事低調,我負責任的說我身體內發熱(腹部、胸部、背部……)年齡,我已經得糖尿病了,‘內丹’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修復、人體免疫能力。所以老子說(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是不對的,莊子接著說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老子是‘學者’他的東西不完全正確。

  • 15 # 線上靈童

    謝邀!現在對《道德經》的譯解魚目混珠良莠不齊。根據我所閱讀過的譯解來看,其對《道德經》的關鍵性字眼的解釋都欠妥。譯者往往帶著個人偏見或主觀意識進行翻譯。誠然,一,由於譯者的水平問題,二,由於時代不同,語言不同和背景不同,所以理解起來必有欠缺,因此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所以個人認為,研讀《道德經》不要過分依賴譯著。

    那麼如何研讀《道德經》呢?我建議首先要抓住核心。大家都知道《道德經》的核心是‘’無為‘’,所以實現‘’無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那麼如何實現‘’無為‘’呢?‘’無為‘’又是什麼呢?事實關於‘’無為‘’的解釋有很多,但歸根結底都是掃除思想障礙。因為思想陳舊容易滋生病毒,所以必須要掃除思想障礙,以維護生命的健康發展。另外,根據實踐經驗我對《道德經》的破解總結了以下幾點:1,要了解自己,2,要了解自然,3,要了解煩惱,4,要了解粒子,5,要了解宇宙結構,6,要了解宇宙性質,7,要了解宇宙規律,8,要突破結構性困境,9,要突破性質的侷限,10,要掌握其認識方法和思想方法。

  • 16 # 零基礎讀道德經劉俊傑

    “道”就是“首”+“之”,“首”就是腦袋,代指心思、思想,“之”就是往、到達的意思,多指客觀規律、真理真相、真知灼見在頭腦中如實的反映,也可以理解成胸有成竹心思先到的意思;“德”就是“彳”+“十”+“目”+“一”+“心”,也就是在目標的道路上一心一意地付出實際行動並且有所收穫的意思,也是得到的意思。

    《零基礎讀道德經》從哲學角度呈現了《道德經》從第1章到第81章的邏輯主線是:事物如何從弱小走向強大,和強大之後如何得以保持及強大之後的價值抉擇;換一種說法就是《道德經》為我們呈現了始於真知灼見止於至善知行合一的博弈思維體系!

    《零基礎讀道德經》純文學角度分析《道德經》值得細看!

  • 17 # A莫妄言A

    先有兩點需要確認:一是你是想從”道教學說”還是”道家學說”的角度學習道德經,這兩者屬於南轅北轍,並不是同一回事;二是道家學說包含的內容太繁瑣和複雜,方方面面都有,你是想學習自然規律還是其他知識。

    現代人讀不懂道德經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對中國文字教育的缺失,尤其對甲骨文金文的不理解,造成讀中國古籍晦澀難通、不知所云,想讀古籍還是要從中國文字下手。

    關於《道德經》推薦書籍

    1、南環謹老師的《老子他說》

    2、傅佩榮老師的《聽傅老師講〈老子〉》

    3、錢穆老師的《莊老通辨》

  • 18 # 浸淫之辭

    說句不好聽的,上個世紀的書都別看,因為上世紀釋譯的《道德經》是被儒家篡改過的。帛書版《老子》出土後,幾年時間研習總是要有的吧。

  • 19 # 七夜微明

    黃老

    手握陰符觀天下,星河浩瀚道為舟;

    古今世事不足奇,千般變化心中留。

    岐黃對座開素問,靈樞九卷陰陽修;

    黃帝四經說法度,方知冬夏與春秋。

    傷寒一著驚地府,瘟神退避神州秀;

    韓非獄中論治國,秦皇夢中亦點頭。

    鬼谷縱橫天下往,人心波詭何時休;

    孫子布武誰人敵,漢水河畔楚王愁。

    庭前雲卷意亦舒,半盞香茗半生求,

    雨落窗臺誦黃庭,靜看道德如水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寶藏》中為什麼大家都在吐槽乾隆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