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霧雪寒梅
-
2 # 夏天雪42
哈哈,蚊子出現的地方必須具備它的生存和繁殖條件。
喜馬拉雅山上有嗎?
除非是被登山愛好者無意把它關到了包裹中,帶到了山上,它一定是蚊子中的幸運兒,只可惜,回來也是殭屍一具。是一段用生命做代價的旅遊,我想也不是蚊子情願的。
最最基本的條件都沒有,當然就不可能存在。
-
3 # 南山玩童
蚊子喜溫怕涼,俗語說:秋後的蚊子嗡嗡不了幾天。喜馬拉雅山被稱為地球第三極,酷寒難當,一般人都受不了,蚊子就更不可能了。喜馬拉雅山上肯定沒有自然存在的蚊子(因科學研究帶上去的除外)。
-
4 # 閒聊天下事
蚊子繁殖和存活是需要一定條件的,比如溫度、水,還有食物。一般當溫度降到10℃以下時,蚊子就會停止繁殖,大量死亡,只有極少的蚊子會存活。但這些生命力叫頑強的蚊子,還需找到避風避寒的地方才行。
滿足上面提到的條件之後,就很可能會有蚊子存在了。
再看喜馬拉雅山的自然條件。喜馬拉雅山脈有大量的植被和生物。根據海拔和雨量,喜馬拉雅山脈的植被可以大體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及高山帶4帶。因此,蚊子在這裡高山帶以下存在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你要是問雪線以上有沒有蚊子,那是肯定沒有。
-
5 # 個人申請
西藏拉薩過去沒有吸食人血的蚊子,家裡的老鼠也只是不超過20釐米的灰色小老鼠。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大批物資進藏,現在拉薩已經有了吸食人血的蚊子和超過20釐米的黑老鼠。喜馬拉雅山脈海拔超過4000米以上的地方是沒有蚊子的,但海拔低於3000米的地方一定會有蚊子,並且還有水蛭。
-
6 # 張家界一時間
謝謝邀答。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一般蚊子在零度至5度,就處於半越冬狀態了。山腳下可能會有蚊子的,山頂上絕對沒有的。因為氣候原因,海拔每升高千米,氣溫就下降了5、6度。喜馬拉雅山海拔8848.43米,氣溫就要低50度左右,在這種環境裡蚊子絕對是無法生存的。
-
7 # 四知先生
提出這個問題的題主一定是在北上廣這種一線城市生活的人吧?
我知道你們城裡人很多人愛聊這句話,說什麼要逃離北上廣,去田園牧歌,去尋找詩和遠方。
朋友們,我就來自遠方,詩和遠方真的過夠了。
我是一個喜馬拉雅山人,我真受夠了,很多人很羨慕,說喜馬拉雅人很好,最高的高原,星空下,多美啊。
你看圖片是很美,你知道星空下有多少蚊子嗎?
喜馬拉雅的蚊子就跟麥克風差不多大,我不誇張,就山上上真的就這麼大,而且你知道山上是沒有廁所的,我們從小隻能在野外方便。
然後在野外山上方便,我們就從小養成一個習慣:就是你蹲那方便的時候,你不能穩穩地蹲著,你得有規律的晃動,這樣蚊子不會落到你身上。
說實話,現在我去城市旅遊,在賓館坐馬桶上的時候都習慣來回的晃動,要不然就特麼感覺拉的不痛快!
但是,據我所知中國的一線城市有四個啊,為什麼只說逃離北上廣呢?
我想這會不會是深圳引進人才的一種策略呢?
你們說要逃離北上廣,深圳卻嗑著瓜子,揮著手裡的小手絹說:來吧,來吧,來了就是深圳人。
說真的,知道我們喜馬拉雅人為什麼好客麼?
因為“寂寞”啊,一年也看不到幾個外來的人,所以你們來了,我們喜馬拉雅姑娘小夥就唱敬酒歌給你們敬酒:
阿老表,端酒喝 。阿表妹,端酒喝。阿老表,喜歡不喜歡也要喝。阿表妹,喜歡不喜歡也要喝。喜歡尼,也要喝不喜歡,也要喝管你喜歡不喜歡也要喝就是為了把你們灌醉了多陪我們玩幾天吖!
喜馬拉雅有十八怪:
喜馬拉雅第一怪,三個蚊子一盤菜!
所以,你們來我們這玩,一定捉蚊子炒一盤請你們喝酒哇。
哈哈~不知道題主提這個問題的初衷是什麼,其實我也不知道喜馬拉雅有沒有蚊子,所以就模仿吐槽大會里李誕的這段話算作回答吧。
僅供娛樂,祝小夥伴們天天好心情,生活愉快!
閒了,別忘了來我們喜馬拉雅山玩幾天,哈哈哈哈~~~~
-
8 # 種桑麻的女博士
看到這個問題,桑麻妞的第一反應的就是:高原缺氧(癢),哪裡會有蚊子的煩惱呢。
開個小玩笑,不過喜馬拉雅山平均海拔6000多米,如果按照6攝氏度每公里的溫度垂直遞減率算的話,喜馬拉雅山上還有蚊子存在的話,那它一定是遠離喧囂的蚊群,來避世修仙的。
我們都知道全球變暖,可是你知道全球變暖對蚊子有什麼影響嗎?對涉及到蚊子的人類健康有什麼影響嗎?桑麻妞根據幾篇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等頂級期刊的文章給大家解答下以上問題。故事發生在非洲,一是關於喜馬拉雅山或者山腳下的蚊子的研究,桑麻妞沒找到;二是瘧疾這種以蚊子為傳染媒介的疾病,每年預估殺死70萬-270萬人,其中有75%是非洲的兒童;三是瘧疾是對氣候異常敏感的熱帶疾病;因此在非洲開展研究是科學家們的不二之選。
辛巴維(威),位於東非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全境最高點2592米。
圖1:辛巴維(威)地圖
Patz和Olson(2006)研究發現,瘧疾的元兇瘧原蟲在蚊子體內的生長和溫度呈現非線性的關係,惡性瘧原蟲和日間瘧原蟲在18度和15度左右便停止生長,而隨著溫度的升高,瘧原蟲的成熟期急劇縮短。同時Pascual等(2006)發現1950-2002年東非高原持續升溫,瘧疾也頻頻發生。蚊子種群數量對增溫的生物學反應比溫度的變幅大一個量級,僅僅增溫0.5度,蚊子的數量(丰度)就可能會增加30%-100%。因此非洲高原自身的降溫屬性形成了一道抵禦瘧疾的屏障。
圖2:寄生於蚊子體內的惡性瘧原蟲(P.falciparum)以及日間瘧原蟲(P.vivax)成熟期隨溫度的變化;Patz和Olson(2006)
然而隨著全球變暖,Ebi等(2005)透過研究瘧疾傳播的氣候適宜性空間分佈,發現到2050年,整個辛巴維(威)地區都是有利於瘧疾傳播的溫床,氣候變化(全球增暖)對當地的人類健康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圖3:瘧疾傳播的氣候適宜性地圖。左:2000年,右:2050年。橘色-紅色顏色越深越有利於瘧疾傳播。Ebi等(2005)
由一個小小的問題,便引出來後面的全球變暖對蚊子的影響,以及對人類健康的潛在風險的思考。桑麻妞在這裡也要致謝那些及時關注這些問題的科學家,為我們帶來科學的指導。
參考文獻Ebi K.L., and Coauthors. Climate Suitability for Stable Malaria Transmission in Zimbabwe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2005. Climate Change 73:375
Pascual M., and Coauthors. Malaria resurgence in the East African highlands: Temperature trends revisited. PNAS 103:5829-5834
Patz J.A., and Olson S.H. 2006. Malaria risk and temperature: Influences from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local land use practices. PNAS 103:5635-5636
-
9 # 空觀12345
蚊子跟人一樣怕熱怕冷,需要在適合它的環境當中生存,它就像個最大的細菌,愛吸食動物的血液(一般指母蚊子),蚊子一般適合它生存的環境溫度在二十七八度左右!可能個別特殊環境條件下的特殊蚊子已經適應了特殊的環境也有!大體來講西馬拉雅山溫度環境較低不適合蚊子生存,蚊子需要在有適中的水溫環境條件下繁殖!西馬拉雅山很大,也可能有極個別的地方有適應特殊蚊子的生存環境!
-
10 # 代良3
實事求是的說,沒去過喜馬拉雅地區,有無蚊子的事情還真不知道。——但是,我想:喜馬拉雅是一條山脈的名稱。由於海拔高度不同,南坡北坡不同、地形不同,受到洋流影響不同,地形氣候不同。因此,綜合上述影響氣候和氣溫各種因素,我猜測喜馬拉雅山脈某些地方,在氣溫比較適宜的時候,是有可能滋生蚊子的。——由於沒有親自實地考察,也沒有查閱資料和請教專家,以上回答純屬猜測。
回覆列表
現在還沒有,因為蚊子個子太小不能保持恆定的體溫,個越小散熱的表面積越大,最適宜的溫度是二十八攝氏度到三十攝氏度之間,在氣溫低於十度時不吃不動,低於五度進入冬眠狀態,個子越小越不容易保持體溫,人也一樣往熱帶去的人就瘦小一些,往寒帶去的人高大健壯一些,在保持體溫和獲得能量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就是生存的秘訣,不過沒關係聽說已經有科學家準備研製一種轉基因的抗寒蚊子,能讓它們在低溫下保持活力,讓大家在四季都能感受蚊子的熱情追逐以及火辣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