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步一印記
-
2 # 軍都弩
因為皇帝一詞在羅馬帝國時代,包括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是用"凱撒"表達的,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滅亡之後,整個歐洲震恐,羅馬教皇為制衡土耳其人的擴張,將逃亡至羅馬的東羅馬皇族公主遠嫁俄羅斯公國,引入俄羅斯勢力抗衡土耳其勢力,公主入俄之後,帶入了東羅馬帝國的一系列政治文化,包括東正教,導致俄國從異教徒變成了東正教徒,東羅馬帝國的雙頭鷹標誌成了俄羅斯帝國的國徽,當然還有凱撒的稱號,在俄語裡面就是"沙",俄羅斯人認為東羅馬帝國公主遠嫁俄羅斯事件導致俄羅斯繼承了東羅馬帝國傳統,俄華人就是"第三羅馬",負有恢復東羅馬帝國,收復君士坦丁堡的使命,從此土耳其人開始倒黴了,俄國皇帝從此自稱"凱撒",而華人稱其為"沙皇"。
-
3 # Pandur
“царь”(沙皇)這個詞並非俄羅斯人專用
最後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
據公元3世紀古羅馬的學者普林尼和塔西佗記載,在東歐有一個龐大的部落群,這就是斯拉夫人的先民。分佈於維斯瓦河一帶靠近日耳曼人的是維內德部落,再往東就是安特部落,往南靠近巴爾幹半島的是斯拉文部落。這三個斯拉夫人部落以後就發展成為西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我們重點來說一下斯拉文人也就是南斯拉夫人。
在公元6世紀時大量來自東方的突厥語部落保加爾人入侵南歐,成為東羅馬帝國數百年的勁敵。近在咫尺的斯拉夫人根本不是保加爾人的對手,很快就臣服於保加爾可汗阿斯帕魯克。南斯拉夫人與保加爾人融合,在南歐巴爾幹半島形成了一個新的國家——保加利亞第一王國。這個國家主體人民基本上就是南斯拉夫人,統治者則是突厥保加爾人。保加利亞人在不斷劫掠東羅馬帝國的同時,也在學習羅馬人先進的文明。公元9世紀末保加利亞的鮑里斯大公將東正教奉為國教,全盤接受東羅馬的文化。他甚至還把自己的兒子西蒙送到君士坦丁堡去學習,今天廣泛使用的西裡爾字母就是鮑里斯大公在位時創立的。公元893年西蒙繼承了保加利亞大公之位,他是第一位使用“цар”(沙皇)頭銜的君主,這個頭銜來源於東羅馬君主凱撒(Caesar)的拉丁文轉譯。
保加利亞西蒙大帝
公元1547年,俄羅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國伊凡四世大公再次使用“царь”(沙皇)為君主頭銜,他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使用該頭銜的君主。在伊凡四世以後的俄羅斯君主全部採用了“царь”(沙皇)頭銜。因為“царь”的俄語讀音接近於漢語的“沙”,所以“沙皇”一詞既是音譯同時也是意譯。
伊凡四世
-
4 # 春華745944080186
沙皇,來自拉丁語中凱撒(caesa r )的轉譯音,就是大"皇帝"的意思。中世紀的俄國沙皇、這個稱號指最高統治者。俄華人尊稱拜占庭的君王為"沙皇",而認為俄羅斯的大公們是拜占庭沙皇的大臣,另一方面,他(她)們也稱呼舊約的人物為(沙皇)。
回覆列表
自1547年到1721年,無論是莫斯科公國還是俄羅斯帝國,最高統治者都叫沙皇。。“沙”實際上是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皇帝的名號“凱撒”Caesar。“凱撒”音譯為沙,加一皇字,以表示皇帝之意。俄羅斯人對蒙古可汗也敬稱“凱撒”。土耳其帝國滅拜占庭後,莫斯科大公自認為是拜占庭皇帝法統的繼承人,使用凱撒的稱號,漢語譯作沙皇。在清代早期的漢文、蒙古文書中,沙皇被稱作“察罕汗”。“察罕”為蒙古語白色之意,察罕汗意為“白人的可汗”。X
沙皇尼古拉二世俄羅斯帝國自彼得大帝(1721年)開始,就放棄沙皇作為君主的主要稱號,改用“皇帝,但在俄國民間與各國仍一直習慣把俄羅斯皇帝都俗稱為沙皇。俄國的統治者原本是各地的王公,位於基輔的全羅斯統治者被成為“大公”,沙皇一詞是來自於古拉丁文的caesar, 或者古希臘文καῖσαρ的俄文轉寫цезарь,簡化之後變成царь。意思是“凱撒”。第一位自稱沙皇的是伊凡雷帝。 這個稱呼不僅僅是一個鞏固中央集權的象徵,更是一個國家、民族概念和民族心的體現。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之後,拜占庭帝國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Софья Палеолог)公主輾轉到了莫斯科嫁給了當時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伊凡雷帝的祖父),從而帶去了象徵拜占庭帝國榮耀的雙頭鷹國徽。之後在她的影響下伊凡三世繼承了羅馬人的理念,開始宣揚“莫斯科-第三羅馬” “第三羅馬”是一個精神價值觀概念。簡單而言,是繼承羅馬帝國包容多民族的原則海納百川吸收各個不同民族的人共存。只要是同樣的東正教信仰、效忠沙皇忠於和祖國、自認為是俄羅斯大民族的一分子,就被承認為社會中的同胞。而這 個人本身的膚色、語言、出身是完全沒有影響的。就像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時期,所有人都被稱為“羅馬人”,而語言則可以使用拉丁文、希臘文、埃及文、波斯文等。 這個就是“第三羅馬”概念的精髓--包容不同,統一信仰。這與當時強調民族純粹性的國家和血統性傳位王朝的歐洲截然不同。俄國有190多個民族,俄羅斯人的概念不是一個血統的概念,而是一個精神、文化和信仰的概念。與國籍和民族概念不分的法國和單純以血統定民族的德國、日本不同,俄華人的概念不只是民族血統上的俄羅斯人,更是接受了俄國文化和語言、有著俄華人這樣自我認知的大民族概念。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凝聚俄羅斯民族的不是血液,而是信仰”。到伊凡四世時期,大公的稱號顯得不夠大,於是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 彼得大帝在1721年時改稱自己為皇帝,並且宣佈自己為全俄羅斯的皇帝。此外,保加利亞早期的皇帝和20世紀的保加利亞國王也自稱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