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雨2015616

    毫無疑問是龍城甘肅天水!一是飛將軍李廣就是天水人,其逝後衣物、鎧甲、兵器和隨身物品等被葬於故鄉天水,現在的天水石馬坪就是李廣的衣冠冢,二是王昌齡從軍寫此詩時駐守的大本營就是天水。

  • 2 # 每天都應精彩

    我記得,這裡的龍城飛將是指衛青和李廣兩個人,而不是龍城那個地方的飛將。方面衛青直搗龍城是漢朝對匈奴的首勝,而龍城這個地方是匈奴人祭祀的聖地

  • 3 # 手機使用者61497568792

    龍城,又名姑臧城,為匈奴所築,南北七里,東西三里,地有龍形,故曰龍城。見《晉書·張軌傳》。衛青曾擊匈奴出上谷至龍城,斬首虜數百,立功於此。但此詩的飛將,應該是被胡人號稱飛將軍避之不敢入界的李廣。

  • 4 # 跪射俑

    漠北龍城又在哪裡呢?歷史上一般認為在今天的蒙古國杭愛山附近。

    去年,中蒙聯合考古隊在蒙古國杭愛山塔米爾河流域,發現了日門塔拉三連城。“遺址有三個城垣,三座城排成一線,共用一箇中軸線,彼此相距僅有100米左右。”這是考古中十分罕見的發現,曾經有發現過兩連城,但三連城還是首次。

    在日門塔拉三連城中,發現了大型祭祀性建築臺基,以及擺放整齊的羊頭、羊肢骨和匈奴時期陶器碎片。考古人員認為,日門塔拉三連城的這些特徵表明了它是匈奴的重要都城,應該就是漠北龍城所在。

    首先,三連城遺址有大型祭祀性建築臺基,只有政治中心才會有這種大型祭祀建築。

    其次,如此大規模的三座城也只有單于庭才會這樣。其實冒頓單于後期,就已經修建了漠北龍城,此後逐漸取代漠南龍城成為全匈奴的政治行政中心。

    總結

    “但使龍城飛將在”所說的“龍城”是漠南龍城(漠南單于庭),位置大約在內蒙古的正鑲白旗。

    漠北龍城(漠北單于庭)位於蒙古國杭愛山塔米爾河流域,其遺址是三連城,規模更大。

  • 5 # 瀋陽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估計這句古詩大部分老鐵上學的時候都學過。畢竟這是唐代王昌齡這首《出塞》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個名句。

    但是,要是問你這個“龍城”是哪裡?你只知道嗎?看到這個問題,我去查找了有關新聞和資料,發現這個“龍城”指的就是遼寧的朝陽市。

    (朝陽市內舊城區經考古發掘出土的三燕都城“龍城”的宮城南城門址)

    以前上課的時候,老師都會特意將講解過,這個“飛將”指的是李廣,那可是漢代防守北方匈奴的名將。

    有相關學者指出,這個龍城是朝陽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首先《王昌齡》寫“龍城”並不是虛詞,而是切實存在的,因此肯定是李廣將軍當年活動的範圍之內。那麼在當時,能夠成為“龍城”的,只有朝陽。因為只有朝陽曾作為“三燕古都”可以與之匹配,而且朝陽也有古龍城的稱號。

    (孫默墓誌載“歸葬於龍城西南六里之平原禮也”志文拓片。)

    再有,唐代的時候,北方地方邊患十分嚴重,那時候的朝陽一帶叫做“營州”。當年唐太宗徵東時,在營州安葬了大量的陣亡將士,其中還包括他的親侄子。因此,朝陽境內,唐朝的墓葬有很多。投筆從戎的王昌齡,寫詩的時候,見到邊患帶給國家的災難,痛心疾首,因為在當時戰爭的前線的營州,這裡自然會成為他的關注點。

     

    但是問題來了,既然朝陽一帶在唐朝時是營州,那為什麼不用“營州”而用“龍城”呢?這是因為唐朝的時候,寫詩很講究的,必須要押韻,很顯然“龍城”更好一點,因此用“龍城”代替營州就不奇怪了。

     

  • 6 # 那是一隻狗

    出塞二首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自王昌齡的出塞,這邊的龍城我認為應該是指的邊關,而不是某一特定地點,當然也有人認為是指籠城,我個人還是偏向第一個觀點!這裡的飛將應該是指飛將軍李廣,也有人認為王昌齡是衛青鐵桿粉絲,飛將應該指的是衛青!這種無從考據的東西,可以根據自己理解來推斷,當然如果義務教科書上有明確註釋,請按照標答作答,畢竟考試還是以教材為主!

  • 7 # 地圖帝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這首的《出塞》膾炙人口,但是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問題:如“陰山在哪裡?”,“飛將是指誰?”等問題。這兩個問題在以前文章中做過分析,現在我們還有一個問題:龍城在哪裡?

    在國內,以“龍城”為別稱的地方有很多,如甘肅天水、甘肅武威涼州、山西太原、遼寧朝陽、山東諸城、河南濮陽、江蘇常州、四川瀘州瀘縣、廣西柳州、黑龍江齊齊哈爾等等。到底哪裡才是王大詩人詩中的那個龍城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詩中的龍城和匈奴有關,一定是在北方。但是這還不夠,要搞清這個問題,還是太難,因為涉及到前面我們提到的“飛將是誰”的問題。

    “飛將”是誰?主要有幾種比較主流的說法,一種指衛青,一種是指李廣。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認為統指衛青和李廣兩人的,為了避免問題過於複雜,這種說法暫且不論。

    一、若飛將是衛青

    若“飛將”指衛青的話,龍城的指向就比較明確了,指的就是匈奴的龍城。因為奇襲龍城的就是衛青。元光六年,即公元前129年,漢朝四路大軍出征,揭開反擊匈奴的大幕。衛青率部奇襲匈奴的祭天之地龍城,首戰告捷,此為龍城大捷。雖然此戰擊殺俘獲的匈奴不多,只有七百人,但意義重大,是四路大軍裡面唯一打了勝仗的,而且是漢朝首次打贏匈奴的一仗。因此,後人一提到龍城,就會想起龍城大捷的主帥衛青。

    在《史記》、《漢書》等古籍中,出現多處龍城的記載,指匈奴祭天聖地,古稱“蘢城”。龍城是音譯過來的。如《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歲正月,諸長小會單于庭,祠。五月,大會“蘢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有種說法認為龍城位於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境內,此地位於陰山南麓,黃河以北的河套平原地區,當時為匈奴所佔,是匈奴主要活動區之一。

    匈奴逐水草而居,祭天聖地龍城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匈奴的龍城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以東,河北張家口市張北縣西北野狐嶺一帶。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史記》記載:“自馬邑軍後五年之秋,漢使四將軍各萬騎擊胡關市下。將軍衛青出上谷,至蘢城,得胡首虜七百人。”

    當時衛青率部出上谷郡,是四路大軍裡面最靠東面的一隻,公孫敖部出代郡,李广部出雁門郡,公孫賀部出雲中郡。從幾路大軍出征路線來看,衛青這一路走的正是張家口一線,匈奴龍城在張家口一帶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龍城在哪個方向,離上谷郡多遠史書上並沒有說明,這也成為我們尋找龍城的難題。

    二、若飛將是李廣

    “飛將”是李廣,這種說法也是很多人認同的說法,包括很多教科書上都是將“飛將”標註為李廣,畢竟李廣的飛將軍之名在漢代還是深入人心的。但是假定飛將是李廣的情況下,龍城在何地依然還是不太好確定,因為也有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為龍城為李廣的家鄉天水。甘肅天水是伏羲、女媧、軒轅故里,伏羲創造了龍圖騰,而且他也被神化成人身龍尾的形象,天水被稱為“龍城”由來已久。李廣是天水人,古代常有籍貫+名號的稱呼慣例,如“九原呂布”、“常山趙子龍”等,龍城飛將稱呼天水李廣,是一個意思。

    第二種說法認為龍城指盧龍城,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帶。這種說法是緣於李廣的工作地。西漢七國之亂,李廣跟隨周亞夫平叛,雖然一戰成名立下大功,但因為自身不夠謹慎(私收梁王軍印),不但沒得到封賞,反而被派往北部邊疆任太守。

    從此,李廣的一生和匈奴就分不開了。漢朝北部邊疆的上谷郡、北地郡、雁門郡、代郡、右北平郡等,都留下過李廣的足跡,北部陰山一線上留下過他那驍勇善戰的身影,當然還有那讓匈奴畏懼、不敢逾越的“飛將軍”之名。史書記載“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可見李廣雖然進攻方面比不上衛青,但是防守上還是可圈可點的。

    因此,有一些人認同龍城是河北盧龍,認為王昌齡寫詩為了音律和氣勢,才將“盧龍城”簡稱為“龍城”。宋朝的王安石就曾在《唐百家詩選》中就將詩中的“龍城”改為“盧城”,看來王安石也是支援這種說法的。不過也有人反對這種說法,認為歷史上“盧龍”就沒有被稱過“盧城”,右北平也是如此。

    王昌齡詩中的“龍城”到底是在哪裡,看來今天的我們時隔千年是沒有辦法確定了。或許我們不再把龍城當作某一具體的地點,而是統指邊關要塞,就不會這麼糾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覺得迪麗熱巴長得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