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親戚家的孩子來做客,臨走前拿走了孩子的一個機器人玩具。孩子回來知道以後很生氣,然後痛哭、大鬧,一晚上都不止,沒想到孩子的反應會這麼劇烈。這種情況正常嗎?孩子是不是太小氣了。該如何引導他學會分享?
7
回覆列表
  • 1 # 首席面試專家聊育兒

    哈哈,又看到有些父母動不動就要讓孩子“學會分享”。

    分享,是靠不經過孩子同意,把他的東西隨便送人學會的嗎?我想請提問的家長,先不要想孩子如何才能學會分享,而要先明白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傷害,究竟在哪?可能造成哪些意想不到的惡果?

    首先,這是一種典型的傷害孩子行為。

    傷害在於那種不被父母尊重的感覺,和他們在孩子的私人空間裡隨意踹一腳的感覺,孩子會因為無法自主選擇而沉悶,無法光明正大的守住自己的領地而憋屈,說孩子很生氣,這不是很自然的反應嗎?

    所有曾經這樣做,和正在這樣做的家長,你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毀掉孩子捍衛自身利益的能力和權力。

    其次,這是作為家長的意識問題。

    我也是一個家長,我能理解家長的做法。家長們這樣做往往是無意的,因為我們覺得他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有權利幫他做主,也有權利替他做決定,更理所當然有權利認為孩子不配合就是不懂事。

    但能理解,絕不代表我表示贊同。

    家長們意識不到,長期這樣做的傷害,分為在家庭內部的傷害,和家庭以外的傷害。

    關於家庭內的傷害,就當下來說,孩子沒有感受到被尊重被看見;往長遠看,就是孩子將來也始終沒有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主人,做什麼事都會不由自主的依賴父母,從而很難去做一個決定或決策。等父母想讓長大的孩子做決策時,孩子無法選擇就會遭到強烈的責備,卻不知道由於未成年時父母對孩子人格獨立培養的忽視,是造成了孩子獨立決策能力發育缺失的根本因素;

    對於家庭之外的傷害,當下看,就是在校園裡,如果他人侵害了你的人身權利,你卻因為總被家長套上“不懂事”的帽子,而不敢去反抗,擔心自己會成為他人眼中的“自私鬼”;往長遠看,就是身在職場,當受到委屈,不公待遇,以及個人利益被他人隨意侵佔時,你明明很生氣,卻不敢去捍衛自己的正當權利,成為一個總是“成全他人,委屈自己”的好好先生,而你也會看不慣那些邊界感清晰的同事,會不由自主的去用道德綁架他人。

    教育的最終目的,一定是指向孩子將來的為人處世。分享固然重要,但學會分享的基礎不是強迫,而是共鳴與欣賞,認同與接納。

    未來社會,孩子將獨立生存,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一個切實可行的生存技能是,如何識別自身利益受損,並學會保護和捍衛自身利益?這才是社會中最重要的一課。我們看了那麼多年輕人在戀愛中被擺佈、在公司被擠佔名額,在相處中被屢佔便宜,在公共交往中被欺負的事例,我們難道只能教會孩子一個“忍”字嗎?

    我們從未給孩子營造任何“培育能力”的空間和土壤,也從未給孩子“鍛鍊能力的陣地”,到頭來卻責怪孩子:你怎麼這麼慫,別人損害你利益你不會反抗啊?

    我們給過孩子應有的尊重嗎?我們給過孩子應有的個人價值感嗎?我們給過孩子“去尊重他人與自己”的練習陣地嗎?

    所以,父母要支援孩子的自我意識,並應喚醒和保護孩子的個體獨立意識,我們在教育中不僅要懂得尊重他人的權利與利益甚至隱私,還要懂得保護自己的權利、利益與隱私。

    最後的最後,假如父母執意不顧孩子感受,強行讓孩子學會分享,孩子們,你們也要學會藏匿自己的心愛之物,不給父母們任何可以隨意處置的機會,哈哈。(完)

  • 2 # mummypig

    女兒上了幼兒園以後,漸漸的有了幾個好朋友,每天晚上回家就嚷嚷著要讓她的好朋友來家裡玩。

    可是其他小朋友來了家裡看到女兒的玩具又愛不釋手,小孩子的天性,臨走了也不肯撒手,這個時候就考驗大人了。

    讓拿走吧,畢竟就是個小玩具,自家孩子玩具那麼多,平時也不怎麼玩這個,拿走了對孩子也沒啥大影響,可自家孩子卻怎麼都不給,一拿走就要哭。

    不讓拿吧,顯得做家長的太摳門了,一個十塊八塊的玩具也不至於,對方家長也許再也不領孩子來玩了。

    這種情形估計家裡有孩子的或多或少都能遇到,那麼作為主人的家長到底該咋辦呢?

    爸爸去哪兒大家都看過,黃磊處理貝兒想要多多的小狗乖乖那段就很好,值得我們家長借鑑。

    當貝兒找到黃磊詢問能不能把小狗帶回家的時候,黃磊問貝兒“那小狗是誰的啊?”貝兒說,“是多多的”,黃磊緊接著說,“那就得跟多多姐姐商量了”。

    看了這段頓時心生佩服,黃磊的這種處理方式給了多多足夠的尊重,也有利於親子關係的維護。

    如果黃磊當時連想都不想直接答應了貝兒,讓她把小狗拿走,對多多有什麼潛在的不良影響呢?

    第一,孩子會覺得爸爸不尊重她。

    孩子4歲就逐漸有了物權的概念,當爸爸未經過她的同意就處置了看上去不起眼但在她心裡卻舉足輕重的玩具時,她會覺得建立了感情的物品被剝奪了,一定會非常氣憤。

    如果總是得不到尊重,長期來看對孩子自尊的形成也沒有好處。

    第二,對爸爸的信任程度會有所降低。

    揹著她將她的東西給了其他小朋友,會讓孩子不再輕易相信爸爸,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以後有任何心事可能也不願意跟爸爸傾訴,更不利於良好親子關係的維繫。

    第三,這件事會紮根在孩子的記憶中,而且是不好的回憶。

    有多少孩子童年陰影都是自家父母將心愛玩具擅自送給他人,更有甚者導致有收藏癖。

    第四,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值得好的東西。孩子很小不能分清事物的各中關係,有時父母的行為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錯了,總是歸咎於自己的這種思維方式會讓孩子認為自己不值得好的東西,從而引起自卑等情緒。

    所以,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問題處理,往小了說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形成,往大了說會影響孩子的人格乃至一生。

    那麼,問題來了,面對這個棘手的名場面,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客人來之前,可以跟孩子打個預防針,挑一個玩具送給小客人,孩子喜歡的話,之後可以再買一個。

    如果小客人臨走想要其他玩具帶走,也可以給其一個緩衝,那個不行這個可以送你,跟對方家長不僅不會產生隔閡,對方反而會不好意思。緩解了大人之間的尷尬局面。小朋友也許也會欣然接受。

    其次,如果自家寶寶哪個玩具也不肯送人,那麼就先把她喜歡的玩具收起來,一定程度上防止此類情況發生。

    再次,如果不幸發生了這種情況,一定要問孩子的意見,“小弟弟想要你的這個玩具,要不要送給小弟弟玩?”

    孩子如若不答應,只好裝作很難過的樣子跟客人小朋友說“姐姐還沒玩夠,還不想把它送人埃。”對方家長也知道什麼意思了,不會強求。

    或者乾脆讓兩個孩子自己協商解決,尊重孩子並支援他的決定,同時也能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最後,如果你現在出現了強行將孩子的玩具送人並導致孩子傷心氣憤的情形了,真誠的道歉吧,家長的道歉不是軟弱,更是勇敢的體現。

    告訴她爸爸很愛她,看見她這樣傷心難過你很心疼,以後一定尊重她並可以例舉不同的情景,你會怎麼做以及針對這次你的魯莽怎樣彌補她。畢竟孩子的健康成長比面子更重要。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教會孩子正確的分享是很重要的事情,分享不是把我心愛的東西送給你,那不是分享而是掠奪。

    分享是把可複製的或想送你的東西送給你,給你帶來快樂,同時“我比從前快樂”。同時正確的分享也能促進孩子的社會性交往,讓我們跟孩子共同成長吧!先努力使自己做個合格的父母,塑造良好的原生家庭,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3 # 積木育兒

    我們遇到親戚家的孩子來家裡串門,想要寶貝的玩具,應不應該給人家?不給人家的話好像不合適。都是很親近的人,但是如果給了之後,孩子這麼大的反應,這個反應正常嗎?還是說我們需要糾正他,讓他學習分享呢?這個其實是很多家長都存在的一個疑惑,想了解這種情況下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去學著分享東西。

    那麼實際上這個跟孩子的年齡大小是有關係的,很多孩子在2到3歲的時候,之所以出現很多爭搶玩具,或者是偷拿玩具,或者說這個被爭搶之後,哭鬧嚴重的這種情緒,往往是因為他們處在這樣一個很敏感的時期。也就是說他們的物權意識發展的敏感期。那麼在這個階段,孩子天然的意識到,所有的事情,所有的這個物品,都是有主人的,我是很多東西的主人,作為主人我有它的所有權,我有支配權,這個東西不是你的,你不能夠去支配它。這種意識的本身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呢,我們說往往孩子由於他這個大腦發育不夠完善,這個理念不夠清晰,他認為萬物都是自己,都是不可支配,都是要自己來支配的。他就會很霸道的去搶佔東西,去拿別人的東西。

    而還原到這個事件當中,我們說母親的物權意識,其實是不正確的。雖然孩子的玩具是你給他買的,但是我們說,只要你給到他了,說寶貝這個是你的玩具了,那麼這個物品的主人就已經是孩子了,孩子應該對他自己的物品是有支配權的。因此遇到家裡面再有類似的客人,或者是去外面遇到這種孩子,當對方去跟你爭要的時候,當對方想從你手裡邊把這個東西拿走的時候,那麼你應該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說我怎麼去跟孩子說,怎麼去讓孩子答應,而是你應該真正的把你的孩子當成一個物品的主人,也就是說你要問他,那麼你是要哥哥,或者是你是小弟弟,誰誰誰想要你的東西了,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你想不想給他,如果你不想的話,你看小朋友會很不開心,他要哭鬧了,我們能不能想什麼辦法,讓那個小朋友很開心,然後你也很開心,這才是我們希望的一個方式,當你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溝通的時候,你會看到一些小朋友對他不是很在意的物品,他是可以進行的分享的。而他喜歡的東西,如果他自己不想給的話,他會跟你討價還價。那他別拿我的小車的,他拿我的那個書好不好?或者拿我那個積木好不好?他會自己去想辦法來進行替代。

    那麼這個實際上是我們在社交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也就是說贏得共贏,同時讓自己不至於損失太大的這麼一個能力,這個是我們的父母應該很注重培養孩子的一種能力,而不是簡單的說你大度一點吧,你給別人吧。那麼這個是我們不希望家長做的。

  • 4 # 真心爸媽

    我覺得這位媽媽在對待孩子上,太“心大”了。這樣做完全是不尊重孩子,和培養孩子學會分享沒有一點點關係。咱們來說說為什麼。

    1、你先生能擅自把你的首飾送人嗎?

    咱們來做個假設。你先生某次給你買了件首飾(假設不是一個重要節日的禮物),然後某次他妹妹來訪,他想送件小禮物,就擅自拿了你這件首飾送人了。你知道後,會不會很生氣?沒錯,東西是他買的,但送給你了,就是屬於你的東西,該怎麼處置,應該由你決定,而不能再由他決定。

    您說的這件事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的玩具當然都是大人買的,但給了孩子,就是孩子的東西,你不能不經他的同意,隨意就把他的玩具送人,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2、分享是孩子的主動行為,不是被動接受你隨便把他玩具送人

    這位媽媽因為孩子為此事生氣、哭鬧,就認為孩子小氣、不懂分享,認為自己這種行為是在引導孩子學會分享。我想這是弄錯了“分享”的含義。

    無論是成人還是對孩子來說,分享都是一種出於自己意願的主動行為,也就是說,我願意和你分享,我才會和你分享,而不是像這樣,自己的東西被偷偷送人了,就默默接受。

    這是全然的兩回事。這位媽媽這樣做,不但不能教會孩子分享,還可能讓孩子從此更小心地保護自己的玩具,以免遭受意外損失。

    3、媽媽遇到來訪的小朋友想拿走玩具該怎麼辦?

    家裡來了小朋友,臨走時想帶走某件特別喜歡的玩具,這樣的事經常發生。有的媽媽為了照顧來訪親友的面子,會很慷慨地說:“送你啦!”其實這只是大人為了維護面子,完全沒有考慮玩具被媽媽做主送人時自家孩子的感受。

    更好的做法是,拒絕來訪小朋友的要求,“玩具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阿姨不能隨便送人,如果你喜歡,下次再來玩兒好不好?”你這樣表示,對方爸媽就會明白你的態度,進而勸阻自己的孩子拿走玩具。

    這樣做,可能一部分不明事理的客人會不大高興,但我們有義務犧牲自己孩子的感受,只為讓別人高興嗎?我覺得沒有必要。真正明理的親朋好友,不會為這樣的小事不高興你,真不高興的,只能說明他不明事理,以後少來往就好。

    來的如果是自家兄弟姐妹的孩子,拿更好辦,告訴他:“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玩具,姨媽可不敢動,過兩天姨媽給你買一個新的。”然後一定記得去買一個,送給孩子,如此,兩家人皆大歡喜。

  • 5 # 昊昊媽媽

    首先孩子會生氣是很正常的。不管孩子有沒有學會分享,你沒有經過他的允許就將玩具送給親戚家的孩子,這是不尊重他的行為,生氣是理所當然。

    其次分享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孩子道德判斷、社會能力、健康人格的發展都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所以引導孩子學會分享也是必要的。

    但是引導孩子學會分享,不是強迫孩子分享。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大人為了自己的面子而強迫孩子分享,並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引導孩子學會分享有以下幾個建議:

    2.在家裡我們可以準備一些可以跟人分享的玩具或者請孩子把玩具歸類,哪些玩具孩子可以跟人分享把它整理在一個箱子裡,哪些玩具孩子不想跟人分享可以整理在另一個箱子裡。如果出現現場爭奪玩具的情況,大人應該把玩具先拿起來放在一邊,等想出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再拿出來。

    3.我們可以制定一些規則。一些孩子只願意和要好的朋友分享或害怕自己的物品被別人破壞。所以我們也可以設定一些規則,比如文明分享、禮貌分享、平等分享、輪流分享等等。

    分享行為跟年齡也有關係,2~4歲的孩子還處在分享行為的萌芽期,我們也應該遵重孩子的生理發展特點,遵重他的行為。

  • 6 # 咚咚的小幸福1

    學會分享也不是未經允許就把孩子的東西送人,家長本身就做錯了,還怪孩子不懂分享。反過來,孩子如果把你的東西送給親屬,沒事先問你,你會怎麼想?首先,別的小孩像你要你家孩子的玩具,你應該說,這個東西不是你的,你要問問你家孩子,如果他同意就能給。其次,知道家裡要來孩子,你要先和自己家的寶貝商量能不能把他不要的玩具送給別人,這才叫分享教育。你未經同意把孩子的東西送人,讓孩子今後怎麼信任你,有事情願意和你說呢!

  • 7 # 梧桐樹下的貓06

    你孩子把你iphone送人的時候,你如果不生氣,再來教育孩子學會分享。你生氣就是你不對了,好東西怎麼不和別人分享呢?

  • 8 # 萌媽愛學習

    “什麼!您把我的東西送人啦!怎麼能這樣!我不跟您說一聲,就把您的東西送給別人,您樂意嗎?”這是我小時候,當得知自己的東西被送人後,邊哭,邊跟媽媽大喊著說的話。

    小時候,我很不理解,大人經常告訴我:不能亂動別人的東西,要想要別人的東西,必須事先要告訴對方,爭得對方同意才可以拿。可為什麼,輪到我這兒,大人就能不經過我同意,隨便處置屬於我的東西?

    難道就是因為我是您的孩子,您給了我生命,所以連我的東西也一同歸您所有?而且,您可以隨意處置它們?我不認同這個想法。這很不公平。

    我也不是一個不懂得分享的孩子。我會把東西分享給我喜歡的人,我會把手頭富餘的東西送給別人。

    其實,您送的那個東西,未必對我有多重要,要是您當時能徵詢下我的意見,我會很樂意送給他。我也不會情緒那麼激動,把動靜搞得這麼大。我看重的是別人對我的那一份尊重。

    對此事,大人沒有尊重我,有錯在先,我生氣,很正常。我想要是換做大人遇到這樣的事,未必能控制自己不生氣、不發火。

    作為大人請反思一下,您的行為是否妥當?再來教育我吧。

    (圖片來自東方IC)

  • 9 # jingfang

    一、玩具的重要性

    既然玩具已經是買了送給孩子的,就是孩子的了,孩子擁有對它的使用權、擁有權,所以,當別人想拿去玩,或者想拿走的話,是必須經過孩子的同意的。

    父母不經過孩子,就私自做主把孩子的玩具送人,是不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和重視感。

    在大人的眼裡,或許,那只是一個隨時可以買得到的玩具,沒什麼稀罕的,可是,孩子玩過的,孩子可能和玩具建立了感情,傾訴了很多的情感在玩具身上。大人送掉的,不僅僅是玩具,而是孩子的歡樂和尊重。

    比方,如果你桌面上擺著的喜歡的化妝品、錢財,你家人不經過你同意就送給了親戚,你會怎麼想?會不會也很生氣?

    二、事情的性質

    孩子會哭鬧、會生氣,這和他是否學會分享沒有關係。不經過孩子的同意,就把他玩具送人,是剝奪,而不是叫做分享。

    只有孩子對玩具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擁有權,所以,它才會被有所有權的父母給送人。

    孩子其實是被欺負了,被剝奪了自主權,父母不僅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覺得孩子小題大做,不懂得分享。

    難道別人打了你一巴掌,你還得笑眯眯的轉另一半臉給他打嗎?

    如果長期這樣子,孩子就會變得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利益,不知道保護自己。連自己的玩具都保護不了,他是該多有用呀?有多被重視呀?

    而孩子哭鬧,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父母不僅不理解他,不覺得自己錯誤了,還覺得孩子不懂事,所以,才導致孩子會一個晚上哭鬧不止。他心裡又難過,又委屈,又傷心呢,怎麼還有心情去想,自己是不是應該大方點?

    所以,當父母私自把孩子玩具送人後,應該做的,首先是道歉,再和孩子商量,該如何補償他。孩子感知到父母的不得已,他才會理解父母的做法,才不會難過,也不會繼續揪著不放了。

  • 10 # 弓長小初

    引導?這事兒上孩子沒有錯誤,你該給孩子道歉才對。

    不知道你是寶爸還是寶媽,我分別來比喻一下吧。

    如果你是女的,你老公家親戚上你家玩,很喜歡你的香水、化妝水、口紅、衣服,沒經過你同意擅自適用。並且深深的喜歡上了你化妝品和衣服,臨走時你老公想著都是親戚。就把你最愛的香水口紅送她了。請問,你老公晚上會不會跪榴蓮?你會不會打死他?

    如果你是男的,更簡單了,你媳婦兒家親戚上你家了。看上了你最愛的手錶並且私自開啟你家電腦玩你經營了很久的賬號。你媳婦兒和親戚是關係很好,礙於面子將你的手錶和遊戲賬號送給了親戚。我就想問,你會不會生氣,會不會鼓起勇氣和媳婦兒理論?

    作為父母要多一點同理心,常常換位思考。化妝品手錶對你的意義和玩具對孩子的意義相同。作為一個成年人你都不爽,憑什麼不允許孩子不爽?

    分享個我朋友的故事,她閨蜜帶著寶寶小明到她家裡玩。小明和她女兒小紅玩的很開心,臨走時5歲的小明想要帶走女兒的樂高。閨蜜蹲下來問女兒是不是願意將樂高送給小明,女兒小紅當然不願意。小紅說樂高她也很喜歡不願意送給別人。閨蜜對小明說:“對不起,樂高是小紅的,我沒有決定權,小紅也喜歡樂高。你是男子漢,男子漢不會奪人所愛對不對?阿姨很感謝你下午和妹妹玩時一直照顧妹妹,作為感謝阿姨送一套新的樂高給你好不好?”

    就這樣,閨蜜輕鬆化解了一場風波。還趁機教育了兩個孩子。你有注意到我特別在“蹲下來”處加黑嗎?這是因為,父母和孩子是平等,都擁有獨立人格,需要彼此尊重。

  • 11 #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我有不同的看法,對你來說,玩具都是你買給孩子的,你覺得自己有支配權,可以隨意贈送給其他小朋友,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送給他的玩具,就是他自己的物品,你在沒有經過當事人(你孩子)同意的情況下,把他的玩具送與他人,他自然有一種被侵犯的感覺。這種感覺換誰都一樣。這個問題,要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換個說法,假設你老公(老婆)把他(她)送給你的禮物或首飾在沒有經過你同意的情況下,送給其他親戚,你是會責怪他,還是怪自己沒有分享精神?相信結果不言而喻!

    對於孩子,如果要送玩具給別人家孩子,可以自己買新的,如果條件不允許,比如親戚孩子特別喜歡自己家孩子一個玩具,又想帶走,那麼,這時候應該和自己家孩子商量,回頭買個新的給他。如果孩子特別喜歡這個玩具不同意送給別人。我覺得和親戚說明原因,下次買個新的送給親戚家孩子是比較好的處理方法,相信親戚也不是不通情達理,非要這個玩具。

    如果沒有經過自己家孩子同意就擅自把玩具送出去,對自己家孩子的傷害應該非常大,特別是這個玩具是孩子心愛之物,這個傷害可能很久都沒有辦法撫慰。

    至於分享精神,可以在平時教育孩子願意把以及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能做到這樣,對小孩子來說已經很不容易。

    以上僅供參考!

  • 12 # 子非魚肉

    你怎麼不把你的車,你的房,你的化妝品,你的奢侈品,你的卡,你的存摺送人呢?在孩子眼裡他自己的喜歡的東西的價值可不僅僅是物品的實際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向你喜歡的人表白了,但她說不想談戀愛,你會假裝無所謂,還是繼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