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探索宇宙星辰
-
2 # 水似清月無痕
哈哈,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實質就是參考系的差別。
假設我們是一隻體長不足2cm的小螞蟻,以我的視角看向一座高度為2m的雕像,那麼這個雕像就會大到無邊。
那麼以人類的視角看呢?2m高的雕像雖然很大,但實際上也就比我們高几個頭而已。但如果我們放眼月球(直徑約為3476.2千米),那麼我們大機率想象不出地球上的哪個物體能夠與月球相當。
那麼以月球的角度看呢?雖然月球的直徑為3476.2千米,但比起地球仍不夠看,大約為地球的1/49。
接下來,我們再以太陽的角度思考。太陽:地球不過12756千米的直徑也敢叫囂?不過是我的1/33萬倍罷了。
最後,我們以銀河系的尺度來看。銀河系:太陽呢?太陽在哪?我怎麼什麼也看不見了?
宇宙很大,地球很小,連塵埃都不是。
但是,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以人類來看,地球很大,至少我們現在都有未能探索的區域。
無論如何,它都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
3 # 韓健輝684
地球有多大?就在於誰來看。太空中,地球頂多算一個人,山石是骨,土壤是肌膚,河流是血液,草木是毛髮,動物是寄生蟲。
-
4 # 科普團
這個問題主要有三點,地球體積有多大、質量有多大、年齡有多大。
首先說下什麼是地球,地球我們的母親,人類就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距離太陽1.5億公里。
然後回答地球多大: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
大家公認的地球質量為5.965×10^24kg。第一個測量出地球質量的人是英國科學家亨利·卡文迪許(1731一1810)。1798年,他透過巧妙實驗,間接測量出地球巨大的質量數值,被人們譽為“第一個稱地球的人”。
關於地球年齡,科學界公認的為45億4千萬年,誤差1%。整個太陽系是由同一片星雲形成,形成太陽系各個天體所花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短,可能不到1億年。太陽系其他天體的年齡和地球的年齡基本相同。因此,有關地球年齡的最好證據不是來自地球,而是來自月球和降落到地球上的隕石。同時,月球上不存在板塊運動,可以在上面找到月球剛形成時就有的岩石。對阿波羅號帶回來的月球岩石的測定結果表明,最古老的月球岩石大約是44~45億年。對許多隕石的測定結果,年齡也都在45億年左右。
最後,其實大小都是相對的,地球對我們人類來說太大,以至於經歷幾百萬的發展,人類才有能力搭載航天器飛離地球,但地球相對銀河系甚至宇宙來說又太小了,按照現在科學界的一種理論認為宇宙是平的、是無限延伸的理論,那麼宇宙將是無限大的,肯定在無數在跟地球一樣的星體。
-
5 # 地理老師周曉琪
地球其實很小的。把太陽比作籃筐下面的籃球的話,那麼地球就是對面籃筐下面的一粒米。這個比例是比較恰當的。具體內容可以看我寫的一篇太陽系的真實比例關係的文章。
-
6 # 霹靂火76228767
你這屬於數學題。
如果當文化題用,當年孔子就被兩小兒的辯日問題給忽悠的找不到北。好在現在的物理能解決這類問題。
地球有多大:
質量:5.965×10^24kg;平均密度:5,515.3 kg/m³;直徑:12742.02km;體積:1.0832073×10^12km³;
地球有多小:
地球是太陽系的第三顆行星,也就是太陽系的孩子。
太陽質量:1.9891×10^30 kg;平均密度:1.408×10^3 kg/㎥;直徑:1,392,020km;無論從質量還是體積,地球不值一提。
而太陽系,不是說太陽。公轉週期:(2.25-2.50)×10^8 a(圍繞銀河系中心);所屬星系:銀河系-獵戶旋臂-太陽系
也就是太陽系是銀河系虛擬照片中的一個不太清楚的小點。
而銀河系屬於總星系。這回銀河系變成一個點。
總星系屬於超總星系。這回總星系變成一個點。
再大,物理學家現在還不清楚。
現在你想象地球到底也多小吧。
-
7 # 亞馬孫蝴蝶
地球作為目前人類已知的唯一擁有生命的宇宙天體,有著龐大的身體來守護其上的一萬神靈。那麼,她到底有多大呢?
據科學家獲知,地球的體量足足有49個月亮或是太陽的130萬倍,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裡其體量排行第五,而在四顆類地行星裡面則是雄踞第一的。
地球的表面廣達5.1億平方公里,擁有3.61億平方公里的廣闊大洋,有1.49億平方公里的陸地,也是人類生存的美麗家園。
-
8 # weichen1007
準確的尺寸誰都量不出來。
只有大概值,但大概值也沒有統一的,科學雜誌上你刊登你的研究是多少,我刊登我的考察是多少。
-
9 # 眾星遊
地球,一個不規則的球體,赤道半徑6378.38km,極半徑6356.89km,平均半徑6371km,赤道周長40076km,毛主席說的“坐地日行八萬裡”指的就是地球赤道周長。地球質量為5.965×10∧24kg,體積為1.0832073×10∧12km³,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都排第五的行星。
一個地球相當於3.67個月亮的大小,相當於1.875個火星、2.61個水星大小,一個1米7的人,需要750萬人才能相當於地球的直徑,需要2360萬人才能圍地球一圈,對於人類來說,地球很大。
一個木星的直徑相當於11個地球直徑,一個木星能裝下超過1300個地球,而太陽的直徑相當於109個地球的直徑,一個太陽能容下130萬個地球。
目前已知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直徑為2375828000km,是地球的18.65萬倍,能容下2億億個地球。在宇宙中,地球又是小之又小。
以上回答為個人觀點!
-
10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地球,離太陽最近的第三顆行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只有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比它更大。地球是太陽系內部最大的類地行星,比水星、金星和火星都大。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資料,地球在赤道的半徑是6378公里。然而,地球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球體,自轉使它在赤道膨脹。地球的極半徑有6356公里,相差22公里。
根據這些測量結果,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40075公里。然而,從極點到極點——子午線圓周——地球只有40008公里左右。這種形狀是由兩極變平引起的,叫做扁球體。
根地球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5.513克。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行星,因為它有金屬核心和岩石地幔。木星比地球大318倍,但密度較低,因為它是由氣體組成的,比如氫氣等。
地球的質量是5.9722×10^24千克。它的體積約為1萬億立方公里。
地球的總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公里。大約71%被水覆蓋,29%被陸地覆蓋。
珠穆朗瑪峰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8848米,但它不是地球上的最高點——也就是離地球中心最遠的地方,在厄瓜多的安第斯山脈,儘管欽博拉索峰比珠穆朗瑪峰低約3048米(相對於海平面),欽博拉索峰距地心6384千米,珠穆朗瑪峰距地心6382千米,但由於赤道隆起,這座山離地心比珠穆朗瑪峰更遠約2073米。
地球上的最低點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它延伸到海平面以下大約11034米。
-
11 # 小宇堂太陽系的尺寸
天文單位(AU)大致是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自2012年以來它被定義為149597870700米,或約1.5億公里。天文單位主要用於測量太陽系內或其他恆星周圍的距離。 它也是另一個天文長度單位定義的基本組成部分,即秒差距。
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1個天文單位。
太陽的直徑是0.005個天文單位。
太陽系的直徑,以奧爾特云為界計算,大致是75000±25000個天文單位,大概是1.2光年左右。
看來地球只是太陽系沙灘上的一顆小石子呢。
本地泡——太陽系周圍的鄰居我們的太陽系外附近區域有52個恆星系統,都處在距離太陽16.3光年的範圍內,共包含63顆恆星,50顆紅矮星,10顆黃矮星(除了我們的太陽之外),4顆白矮星。所有這些天體都位於本地泡中。本地泡或本地腔是銀河系獵戶座臂內的一個相對區域,它包含本地星際雲,其中包含太陽系和G-Cloud,其尺寸至少有300光年。
太陽在左領右舍當中還算排在前10的呢!
銀河系的尺寸銀河系是一個直徑為150,000至200,000光年的棒旋星系。據估計,它有100-400億顆恆星和超過1000億顆行星。太陽系位於距離銀河系中心26,490(±100)光年的範圍內,位於獵戶座臂的內緣。下圖所示。
哭~太陽系在銀河系連沙子都算不上啊!
本地星系團本地星系團是包含銀河系在內的星系群,其總直徑約為3兆秒差距(或1千萬光年≈10^23米)。本地星系團由兩個星系團組成呈“啞鈴”形狀的結構,一邊是銀河系及其衛星星系,而另一邊是仙女座星系及其衛星星系。兩個星系團相隔約0.8Mpc並以123 km / h的速度向彼此移動。 而本地星系團是更大的處女座超超星系團的一部分,而處女座超超星系團則可能是蘭尼阿基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
銀河系在本地星系團不過是較小的那個星系團的頭頭,不過地頭蛇一個。仙女座星系正向我們飛來,準備應戰吧!
處女座超超星系團的尺寸處女座超星系團(或本地超星系團)是包含前述處女座星系團在內的星系質量集中區域。至少有100個星系團散佈於其3.3千萬秒差距的直徑(1.1億光年)之內。 處女座超星系團是可觀測宇宙中大約1000萬個超星系團之一,位於雙魚座-鯨魚座超星團複合體——一段星系絲狀結構中。
我們的本地星系團在處女座超星系團裡面只是很小的一團光斑,幾乎看不清楚呢。
本地超星系團201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處女座超星系團只是一個更大的超星系團——蘭尼阿基亞超星系團的分支,此超星系團圍繞著著名的“大引源”。下圖紅色文字指示的是處女座超星系團,夠微小吧!
這一大團雲霧終於讓我徹底懵逼了~~渺小,太渺小……
可觀測宇宙可觀測宇宙是宇宙的一個球形區域,包括目前可從地球或其基於空間的望遠鏡和探測器觀測到的所有物體和物質,因為只有來自這些天體的電磁輻射能夠有時間到達太陽系和地球。自宇宙膨脹的開始,可觀測的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個星系。
根據計算,可見宇宙的半徑約為140億秒差距(約457億光年),而考慮到宇宙膨脹效應,可觀測宇宙的共動半徑約為143億秒差距(約466億光年),大約因膨脹原因增加2%。宇宙中普通物質的總質量可以使用臨界密度和可觀測宇宙的直徑計算,約為1.5×10^53 kg。
——這些麻點構成的就是宇宙嗎?
總結你倒著再看一遍吧。
-
12 # 詩人的眼睛看世界
地球有多大?
詩人認為,這個問題以及被合併過來的問題的提問者,還有熱衷該問題的朋友們,並不想看到百度一下就能得到的那些機械的數值,究竟想得到什麼答案,這可能因人而異,但具體而言,可分為積極性答案和消極性答案兩類。
積極性答案,立足於現實和未來,著眼點在人類自己,比如地球還能保護人類多久?什麼樣的星球才適宜生命?等等,當然也可以再分為樂觀和悲觀兩個方向,樂觀方向就是堅定的認為:人類對未來雖然未知,但一定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
悲觀者就是地球還是那個地球,輪迴一定還是地球史上的輪迴,既恐龍都滅絕了,地球肯定會在不遠的將來滅絕人類,於是各種怪論出籠了,比如小行星撞擊地球,銀河年大災難等等。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積極性的,只不過是人定能不能勝天兩種較量。
消極性的答案就是人類是某種超自然的玩偶,人類只能向超自然投誠,做超自然的忠實粉絲,然後任憑超自然的施捨,躲過了就是超自然真實存在的證據,躲不開就是對超自然不尊重,三心二意。
細心的朋友,看了詩人這樣回答,該明白自己需要那個答案了吧?!!!!
-
13 # 兔斯基聊科學
地球有多大?我們生活的地球有七大洲、四大洋,總共233個國家和地區及超過75億人口。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基本上實現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到達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那個曾經很大的世界彷彿變小了。地球被戲稱為“地球村”。
地球的平均半徑大約6371公里,赤道周長大約40076公里,面積大約5.1億平方公里。透過這些蒼白的數字感覺不到地球有多大啊?那咱們就把地球和太陽系的其它七顆行星來張合影,看看地球有多大吧!
地球和木星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如果把地球和木星放到一塊的話就是這種畫風。
圖示,地球和木星大小比較
地球和土星土星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行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830倍,質量是地球的95倍。如果地球和土星同框就會是這種感覺。
圖示。地球和土星比較
地球和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三大,質量第四大的行星。它也是一顆氣態行星。天王星的體積是地球的地球的65倍,質量是地球的14.5倍。地球和天王星同框,終於可以看清楚地球的模樣了。這種感覺就像地球和月亮在一起一樣。
圖示,地球和天王星比較
地球和海王星海王星是太陽系四顆氣態行星中體積最小的一顆。它的體積是地球的59倍,質量是地球的17倍。海王星雖然體積比天王星小,但是質量卻比天王星大。在海王星面前,地球是這個樣子的。
圖示,地球和海王星比較
地球和四顆類地行星在太陽系中的八顆行星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顆氣態行星還有四顆類地行星。它們是和地球一樣的主要是有岩石構成的行星。類地行星除了地球還有金星、火星和水星。在類地行星中地球可是最大的一顆。它們四個同框,地球終於有存在感了。
圖示:從左往右,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大小比較
最後再來一張太陽系八大行星和太陽的全家福吧!看看地球有多大?
圖示,太陽系八大行星和太陽,箭頭所指是地球
回覆列表
推薦一個網站吧,以上帝的視角審視,地球到底有多大。
http://stars.chromeexperiments.com/
這個網站很簡單,從太陽,到太陽系,再到銀河系,再到目前可觀測的宇宙。
1. 太陽系
2. 銀河系
3. 已知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