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行軍司馬

    七夕節也叫七巧節,乞巧節,女兒節以及其他眾多俗稱。雖然不作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但依舊屬於中國傳統節日。

    據傳七巧節起源於西漢,發展於唐代,鼎盛於宋代。在節日裡,婦女洗髮,沐浴,齋戒,拜神,祈求心願,學習巧藝。在古代七夕節有非常浪漫的主義色彩,傳說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在鵲橋相會,象徵愛情的忠堅不離不棄。在古代的詩詞文化中,七夕作為一個非常充滿意境的存在,在詩詞的長河中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

    1、《秋夕》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裡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2、《鵲橋仙·纖雲弄巧》宋代: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3、《乞巧》唐代: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在而今更是作為戀人中最美好的一個節日,戀人們相互互贈禮品,祝福,以表達各自的愛意。

    放花燈更是七夕節非常重要的一環,雙方將各自的名字寫在花燈上。在升至高空的過程中不墜落不熄滅,便能代表愛情的長久與共,與子偕老。

    在編者看來,而今的七夕節更多的失去了傳統文化的內涵,轉而成為情人擁護愛意表達仰慕之情的一種方式,已經沒有了古代婦女尊重勞動渴求技藝的初衷。

  • 2 # 天下文化雜談

      七夕情人節:放花燈表達雙方愛意。

      點河燈放河燈是一項極為普遍的習俗。或去河中放燈,或將燈送給求子家庭,送燈就意味著送子(“燈”諧音“丁”,丁即男丁)。河燈常常做成西瓜、蓮花、葫蘆等形狀,這些都是生殖崇拜的常用形式。荷花燈也叫河燈,屬於民間彩燈藝術的傳承。放花燈是中國的傳統民俗,人們常常會在某些節日,以在河邊放花燈的形式進行祈願祝福。攜手在河道上放漂一盞盛載著愛情夢想與憧憬的荷花燈。

      七夕節習俗

      1、穿針乞巧

      2、喜蛛應巧

      3、投針驗巧

      4、種生求子

      5、供奉“磨喝樂”

      6、拜織女

      7、拜魁星

      8、曬書·曬衣

      9、為牛慶生

      10、吃巧果

      各地異俗

      1、廣東、七娘會

      2、嘉興、七夕香橋會

      3、湖南、浙江、婦女洗髮、接露水

      4、膠東、拜七姐神

      5、中國西南、染指甲

      6、廣州、迎仙

      7、陝西、結紮巧姑

      8、廣西、七夕儲水

      9、山東、種巧菜作巧花

      10紹興、南瓜棚下聽悄悄話

      11、福建仙遊、白糖炒黃豆花生

      12、閩南、臺灣七夕節

      除了花燈可以傳遞情侶之間的愛意,在七夕節當天,你也需要送禮物給對方,畢竟過節送禮在中國來說是一個習以為常的習俗了,一定要選擇對方最喜歡的東西,給對方一個驚喜。

  • 3 # 其人語

    放花燈,布依族婦女舊時占卜術。流行於貴州布依族民間。其法:每年七月十五日夜,布依族姑娘們各帶一隻碗,內裝菜油及燈芯,成群結隊到河邊溪旁,點燃燈芯,把油燈放入河中,任其隨水飄流,各自看準自己的花燈流逝的方向,如花燈一直順長河而下,遠遠而去者吉,預兆姑娘在一年內必將事事如意,或遇如意伴侶;遇漩渦,或沉入漩渦,或衝撞岸邊、暗礁,行不遠燈即滅者兇;雖遇暗礁,仍能激流而明者亦吉,表示前途雖坎坷不平,但終能逢凶化吉。

  • 4 # 小櫻皮皮

    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相傳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後被寓意著象徵愛情的節日,女孩們乞求天上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

    牛郎織女的故事:

    織女在人間與牛郎生下一對兒女。但織女是玉帝的女兒,最後不得不告別牛郎回到天庭。牛郎帶著兩個孩子追至南天門,卻被王母劃下的天河所阻。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

  • 5 # 雨柔2756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小時候經常聽大人說,七夕這天是看不到鴉鵲(喜鵲)的,它們都飛到天上給牛郎織女搭橋去了。牛郎織女之間被王母娘娘用一條銀河隔在兩邊,河上沒有橋,只准許七月初七以鵲為橋見一面。而牛郎織女見面後,自然而然會傾訴相思之苦,淚灑衣襟。故而在七夕節那天多多少少是會滴雨的。而到了晚上,據說躲在葡萄藤下能聽到牛郎織女竊竊私語。這個我小時候在農村還冒著被大人羞臉壕的危險,在葡萄藤下滿足自己好奇心。我趁大家不注意,偷偷躲在葡萄藤下面,剛開始什麼也沒聽到 ,還被蚊子咬了幾口,你說我就是這犟脾氣,反正已經被蚊子咬了,沒有聽到牛郎織女悄悄話得不償失,我繼續躲在那裡聽,隨你蚊子刺了一針又一針我都忍著。突然吧唧,不知什麼一下子掉落在我頭上,我伸手一按,哇喲,它還跑,後來順著我的脖子鑽進衣服裡,我嚇得大哭,亂抖衣服,媽媽拿著手電跑出來,我邊哭邊說有東西鑽我衣服裡了,媽媽找了半天,給我脫了衣服,擦了身子,也沒有發現什麼蟲子,後來在我頭上發現一截壁虎尾巴。

    七夕節放花燈,我沒有聽說過。大家都知道,元宵節又叫燈節,在那天晚上青年男女相約看燈,猜燈謎。還記得那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詩句嗎?至於元宵節的由來大家上網都可以搜到,我不想過多贅述。但是這和七夕節相差好幾個月呢。

    提問者問七夕節放花燈寓意嘛,我猜是這樣的。七夕那天牛郎織女相會,晚上青年男女也偷偷約會。而七夕那天沒有圓月,沒有路燈,沒有手機可以照亮,故而都提著燈籠。年輕女孩子就做了漂亮的花燈送給鐘意的男子。沒有物件的就只好把燈放在河裡,任其自然漂走,希望有緣人能撿到。燈,等,多好的寓意呀!只要心誠,黑夜不會長。那美麗的人兒會找到。

  • 6 # 溪城胖哥

    點河燈放河燈是一項極為普遍的習俗。或去河中放燈,或將燈送給求子家庭,送燈就意味著送子("燈"諧音"丁",丁即男丁)。河燈常常做成西瓜、蓮花、葫蘆等形狀,這些都是生殖崇拜的常用形式。荷花燈也叫河燈,屬於民間彩燈藝術的傳承。放花燈是中國的傳統民俗,人們常常會在某些節日,以在河邊放花燈的形式進行祈願祝福。攜手在河道上放漂一盞盛載著愛情夢想與憧憬的荷花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現男朋友劈腿後分手,什麼都不想做,該怎麼快速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