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hg1970
-
2 # 夢舞漢唐
為了佔有一首詩而殺一個人,而且是自己的親人,可能性不高。一般殺人為的不是仇,那為的就是財。在唐代佔有一首詩有實際的利益嗎?沒有,一不能求高官,二不能求橫財,三不能求大名。所以宋之問殺人奪詩之說絕對是編造的誹謗謊言。
-
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宋之問和劉希夷,都是唐朝有名的詩人,兩人不但才華橫溢,俊美風流,器宇軒昂,還是舅甥關係。
宋之問和當時的杜審言、沈佺期、陳子昂等人齊名,還和沈佺期並稱為“沈宋”。他尤其擅長五言詩,《舊唐書》評價他“尤善五言詩,當時無出其左右者”。劉希夷也是才高八斗,滿腹綿綸,詩以長篇歌行著稱,文采恣肆。其詩“特善閨幃之作,詞情哀怨,多依古調”。
(網路配圖)
關於這兩位著名詩人,歷史上引發了一樁撲朔迷離的兇殺案。
這個案子記錄在《大唐新語》中:“詩成未周,為奸所殺。或雲宋之問害之。”
同時,《劉賓客嘉話錄》中,也有著相似的如下記載。
當劉希夷完成《代悲白頭翁》一詩後,就拿著詩稿去找大名鼎鼎的舅舅宋之問請教。宋之問特別喜歡其中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於是問劉希夷“賢甥此佳作,不知給外人傳觀與否?”
劉希夷回答說:“未曾。”
宋之問於是說道:“我今日正在醞釀一首詩作,你這兩句和我的詩正是絕配,愚舅想借用一下,不知你意下如何?”
劉希夷面露難色,這兩句正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其反覆斟酌修改而成的。之前劉希夷曾用“今年花開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而後覺得不吉利,就像一句讖語,才改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替換。
但現在舅舅當面索要,劉希夷雖然難於割捨,卻又不敢推辭。
(網路配圖)
不過,事後劉希夷就後悔了。一後悔,他就在朋友面前,大肆吹噓這是自己的傑作。
宋之問得知訊息後,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之問怒以土囊壓殺之”。
當然了,宋之問是不可能親自動手的,他找來了一個力大如牛的僕人,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潛入劉府,用沉重的土袋壓死了沉睡中的劉希夷。
那麼,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呢?
確實,宋之問雖然在詩詞上造詣很高,但在人品上就反差巨大,是一個趨炎附勢,阿諛奉承,攀附權貴之人。
在武則天執政期間,為了能夠取悅武則天,進入其幕府,宋之問曾百般諂媚於武則天。他還為此,作過一首《明河篇》的詩以表心跡:“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但宋之問的一廂情願,卻遭到武則天的當頭棒喝,武則天雖然欣賞他的才華,但嫌棄他有口臭,拒他於千里之外。
於是,宋之問轉而討好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兄弟,替二人捉刀代筆,寫了大量的豔詩。甚至喪失文人的斯文,為張易之捧溺器,學著張易之口含“雞舌香”來掩蓋口臭,希望得到武則天的寵信。
(太平公主)
宋之問為一己功名而斯文掃地也就罷了,偏偏他還出賣朋友,賣友求榮。
張易之兄弟被誅後,李顯繼位,對武則天身邊的人大肆貶黜。宋之問也未能倖免,被貶為瀧州參軍。他中途偷跑回洛陽,藏在朋友張仲之家裡,打探朝廷情況。
也就在此期間,他無意中偷聽到張仲之謀劃暗殺當朝宰相武三思的秘密。於是跑去告密,致使張仲之一眾朋友慘遭屠戮。而宋之問卻得擢官職,榮升鴻臚侍主簿,於是“天下醜其行”。
而後,他又巴結太平公主。不過,又因發現李顯的妹妹安樂公主權勢熏天,其勢蓋過了太平公主,轉而巴結安樂公主和武三思。太平公主看清了宋之問的嘴臉,最終在安樂公主被殺後,宋之問也就難免遭到身首異處的下場。
不過,儘管宋之問人格被人詬病,但並不能證明劉希夷就是被他害死的。
首先,宋之問和劉希夷的舅甥關係,就值得懷疑。兩人年齡相差不大,各種正史中也沒有明確記載他們之間的關係。
其次,宋之問在年輕時,就已經名滿天下了。《舊唐書》載“之問弱冠知名”。他犯不著為了一句平淡無奇的詩句而以身犯險,以至於“奪詩殺人”,這對他來說,實在得不償失,風險巨大。
再次,儘管宋之問為巴結張易之而寫下了大量的豔詩,但他的文學成就還是遠在劉希夷之上。《全唐詩》中收錄劉希夷的詩作僅20多首,而宋之問的詩作則超過了180首,而且不乏上乘之作。如入選中學課程的《渡漢江》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
所以,關於宋之問殺死劉希夷,很有可能是有人不滿他卑劣的人品,而將髒水潑向他,進而把劉希夷的死,歸結到他的身上。
(參考資料:《舊唐書》《大唐新語》等)
-
4 # 風雅正
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條公案,一千多年來,都沒能偵破。答主下文將略作介紹,由於文章可能較長,故而先列出鄙人對這一傳說的看法:謀殺的確鑿證據,今天根本無法找出,但不能因此豁免了宋之問的嫌疑。這一傳說寄予了千百年來人們深厚的感情,反映出華人對才華出眾而英年早逝的詩人的同情與惋惜,也反映出傳統文化中更重視人的德行,其次才是才華能力——那些有些才華而人品卑汙者,可能被厭惡及烏,他們的才能因人品而被低估,但是,他們咎由自取!就算宋之問是被冤枉的,他也是活該。
劉希夷之死,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懸案的?正史中,並未明言劉希夷為宋之問所殺,五代後晉所修《舊唐書·文苑傳·劉希夷傳》僅有短短几十字,關於其死,但云“志行不修,為奸人所殺。”然未點明“奸人”姓名。
劉肅《大唐新語·文章》(成書於唐憲宗元和年間),則推測劉希夷或為宋之問所殺:“劉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華,好為宮體,詞旨悲苦,不為時所重。曾搊琵琶,嘗為《白頭翁詠》,曰:‘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詩似讖,與石崇‘白首同所歸’何異也?’乃更作一句雲:‘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既而嘆曰:‘此句復似向讖矣,然死生有命,豈復由此!’乃兩存之。詩成未週歲,為奸所殺。或雲宋之問害之。後孫翌撰《正聲集》以希夷為集中之最,由是稍為時人所稱。”
大約與劉肅同時的劉禹錫,似乎也有類似的看法。韋絢輯錄、記錄劉禹錫言語的《劉賓客嘉話錄》,同樣點明瞭宋之問乃殺害劉希夷的元兇:“‘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舅即宋之問苦愛此兩句,知其未示人,懇乞,許而不與。之問怒,以土袋壓殺之。”而劉禹錫於太和八年(834年)任汝州刺史,劉希夷之墓在今河南汝州風穴寺景區之內,則韋絢此錄或有所本。
其後,北宋王讜在《唐語林》卷五沿襲了韋絢的說法:
劉希夷詩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舅即宋之問也,苦愛此兩句,知其未示人,懇乞此兩句,許而不與。之問怒,以土囊壓殺之。劉禹錫曰:"宋生不得死,天報之矣!"之後,兩宋之交的尤袤《全唐詩話》和南宋計有功的《唐詩紀事》,皆沿襲此說。到了元代,宋之問謀殺劉希夷的細節反而更加具體了。元代人辛文房所編撰《唐才子傳》有這麼一段記載:
(劉希夷)嘗作《白頭吟》,一聯雲:“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而嘆曰:“此語讖也。石崇謂‘白首同所歸’,復何以異。”乃除之。又吟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復嘆曰:“死生有命,豈由此虛言乎!”遂並存之。舅宋之問苦愛後一聯,知其未傳於人,懇求之,許而竟不與。之問怒其誑己,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時未及三十,人悉憐之。而對另外一批學者,從不同角度懷疑此傳說的真實性:晚唐時的孟啟在《本事詩》中,也提到劉希夷之死,但他並未採信韋絢等人的說法,而是採取了審慎的態度:
詩人劉希夷嘗為詩曰:“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忽然悟曰:“其不祥歟。”復遘思逾時,又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又惡之。或解之曰:“何必其然。”遂兩留之,果以來春之初下世。僅言其詩讖,而未言明其死亡的具體原因和情形。宋代以來的許多學者懷疑此傳說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其一,劉希夷詩歌水準遠低於宋之問,“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般,宋無奪詩殺人的動機和必要。北宋的魏泰在《臨漢隱居詩話》,以為其集中詩歌質量平平,乏善可採,而對世人皆謂宋之問因奪其詩句未遂而殺之的說法,表示懷疑和不解。賀裳《載酒園詩話》亦持此觀點。
其二,以為此說乃因宋之問人品卑汙,故眾惡都算在他的頭上。明代胡應麟《詩藪》外編指出,宋之問人品卑汙,所以眾惡皆歸之。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同樣持此觀點。
其三,從現存劉希夷作品,考證其並非早逝,進而否定宋之問謀殺說。王輝斌《唐代文學探論》(黃山書社2009年版,第241-242頁)考證,《全唐詩》所收劉希夷之詩,多有描寫老翁形象,當為其自況,其並非英年早逝,劉年近花甲之時尚在人世。其為宋之問所殺的說法,自然不可信。然王說似難以服人。
其四,從親屬關係等常情出發,否定謀殺說。蔡燕,方然主編《唐宋風韻及其文化內涵》一書(雲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7-9頁),以為人物劉宋近親,宋縱然羨慕劉之才華,也無殺其外甥之可能。況且,宋之詩壇地位和才情遠高於劉,且兩人詩歌風格和所擅長詩體有別,認為宋之問不可能謀殺劉希夷。
此外,傅璇琮、陳文華和王珏等先生,也認為劉希夷非宋之問所殺。在答主看來,傳說宋之問因奪外甥劉希夷警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未遂,惱羞成怒的宋之問進而謀殺外甥,在世時並未傳開。後來,因為其孫宋翌編宋之問文集《正聲集》時,將《代悲白頭翁》收入其中。唐人便疑其奪句未遂而殺甥,加上,宋之問品性有缺,名聲不好,劉希夷才情絕佳而英年早逝,後世許多人愈發相信劉之死乃宋謀殺所致。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幾乎根本無法找出謀殺的確切證據,但是,人們對《代悲白頭翁》愛之愈深,對劉希夷早逝惋惜之情愈強,對有才無行的人痛惡之心愈切,便愈發相信這一傳說。
-
5 # 隨手談詩
我認為是不可信的,但是這種故事被扣在了宋之問的頭上,也能從側面反映出宋之問的人品。你要有黑點,把汙跡丟你身上,才可信。這就是蒼蠅不叮無縫蛋。
這裡簡單理一下整個故事:說這個劉禹錫寫了一篇《代悲白頭翁》,興匆匆地跑到舅舅宋之問家,求他指點。
宋之問拿著詩稿細細讀來,讀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時候,激動地拍著大腿稱牛X。
然後他跟小劉說,你這個太牛了,如果以這首詩為資本,換個官當那是妥妥的!
小劉說:舅舅,你個辣雞!我要想當官,還用這些手段麼?
宋之問說:那不然你送給我,我去換個官當?
小劉說:去你X的吧。
宋之問一聽非常生氣,說你罵我也就算了,但是為什麼罵完不把詩送我?
於是老宋用計,讓家裡門客把小劉殺了,這首詩自然也就成了宋之問的作品。
堂堂劉大才子就這樣一命嗚呼,享年30歲。
這個故事的出處:從有限的史料中考證,這個故事最先出自:《大唐新語》。
《大唐新語》是什麼書啊,筆記小說集,和《世說新語》差不多。
《新語》中記載也是模稜兩可,說的是“或雲宋之問窒之”。
這本書中記錄了很多詩文資料和人物言行故事,但是肯定不能把這種書當歷史看。
然後《唐才子傳》就寫得很生動了,具體作案方式都寫得很清楚:“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
一樣,當故事看,不能當歷史看。
再往後,這個故事就傳得很神了,眾人口口相傳,茶餘飯後都要拿出來講兩句,然後啐宋之問一口痰。
宋之問其人宋之問,是個才子,一首《渡漢江》更是流芳千古。
但是才華和人品沒什麼比如聯絡。
老宋一生阿諛奉承、溜鬚拍馬,為了討好武則天,不惜出賣肉體,攀附武則天的男寵,目的是成為新的男寵,可惜武則天愛其文、不愛其人。
犯事之後被流放,過程中又當了逃犯。
等等劣跡,足可見此人人品之差。
人們願意把這種故事放在他身上,並且願意相信他能作出這種惡劣的事情,也就不足為怪了。
還好,大唐胸懷寬廣,不因人廢詩,要不然我們今天也讀不到老宋的好作品了。
當然,當然,這個事到底是真是假,誰也不能斷定,劉希夷同學的死,只怕是千古懸案了。
-
6 # 時拾史事
先說結論:這件事算是眾口鑠金,三人成虎。並沒有直接結論證明是宋之問殺了劉希夷。然後說過程——
《代悲白頭翁》這首詩在全唐詩中出現了兩次,標註了兩個作者,這首詩從唐初流傳到清初,沒人徹底搞清楚原創作者到底是誰。在全唐詩中註釋前半部分寫了劉希夷寫作此詩的歷程,後半部分寫了宋之問盜詩的過程,而全唐詩對於這部分的註釋採取的則是中唐劉肅的《大唐新語》“詩未成周,為奸所殺。或雲宋之問害之”——這就是記載這樁案子最早的文獻。但是劉肅也沒有斷定就是宋之問殺的劉希夷。《大唐新語》提到因為這首詩,劉希夷稍為時人所知。
晚唐韋絢的《劉賓客嘉話錄》寫的是劉禹錫和他的談話,其中則具體化了宋之問的殺人細節。正因為這談話錄,後來又許多人人云亦云,“轉載”這篇文章並認為宋之問殺了劉希夷。而大家忽略了劉禹錫這次對談也只是一句《大唐新語》的基礎事實上的推測,畢竟劉禹錫和劉希夷之死之間已經隔了一百多年,劉禹錫當然不可能知道宋之問劉希夷之間的事情。
而更不能忽略的事實上,無論是從當時的文壇名字還有作品數量來說,宋之問都甩開了侄兒劉希夷一大截,全唐詩中存世劉希夷23首,宋之問187首。
另一個疑點是,宋之問的詩中,有不少都有抄襲的嫌疑,疑似被洗稿最多的不是劉希夷,而是另一個人,如果宋之問當真是做賊心虛,為什麼不殺了抄襲最多的那個呢。而且全唐詩中,作品張冠李戴,洗稿的情況比比皆是。
-
7 # 煮酒君
宋之問,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世人對他的評價可以分為對詩的評價和對人的評價兩部分。而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他的詩寫的非常好,但他這個人非常的渣。
縱觀史料,我們可以發現,宋之問為人寡廉鮮恥,毫無底線。
比如說武則天時期,他以文才為宮廷侍臣,頗受恩寵。而他"邀寵"的方式是給武則天獻媚,寫各種各樣曖昧跪舔的詩,甚至主動要求給她做男寵。
再比如說,他結交武則天的媚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這二位都是武則天的男寵,無論在當世還是後世都是萬人唾棄的角色,但宋之問和他們關係甚好。
還有,他身上還揹著人命官司,為了仕途權力出賣好友。他探知自己友人張伸之與王同皎等人謀劃要誅殺宰相武三思,他就派人找武三思告密,結果張、王二人因此遇害,宋之問反倒因為告密擢任鴻臚主簿。
在歷史上流傳的宋之問的斑斑劣跡之中,最著名的一個是說他作為舅舅,居然為了一句好詩,殺死了自己的親外甥。
他的這個外甥名叫劉希夷,也是唐代小有名氣的詩人。宋之問殺甥奪詩的故事,在歷史記載中,大體是這樣的:
大約在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宋之問正在家中吟詩作畫。這個時候,外甥劉希夷的登門造訪卻讓他的心緒再也難以平復。原來,劉希夷帶來了一首詩想要同舅舅探討,而這一首詩,就是後來名滿天下的《代悲白頭吟》。
而這首詩其中有一句是後來名譽天下的千古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大家都是詩人,而宋之問又是未來的詩壇領袖,是不是好貨一目瞭然。
然後宋之問就非常喜歡這句詩,他就厚著臉皮想問外甥要這首詩的著作權,而且連給錢封官的許諾都下了,但一向清高,尤其看不起宋之問的劉希夷不為所動。
於是,宋之問就下了殺心,他吩咐自己的門客將劉希夷騙到一面土牆下,用裝滿黃泥的布袋將其砸死。
後來,他就把這首名詩據為己有了。從後世編撰的《全唐詩》來看,宋之問殺外甥奪詩這件事,看起來還煞有其事。
因為這首詩在《御定全唐詩》裡有兩個作者和標題,一個作者叫劉希夷,題為《代悲白頭翁(一作"白頭吟")》;一個作者叫宋之問,題為《有所思》。後者只是將前者詩中"洛陽女兒好顏色""應憐半死白頭翁""惟有黃昏鳥雀悲"三句換了五個字,改為"幽閨女兒惜顏色""須憐半死白頭翁""唯有黃昏鳥雀飛",其他詩句完全一樣。
也就是說,寡廉鮮恥的宋之問殺人之後偷了這首詩,稍微修改了一點就變成了自己的詩。
那麼,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的話,這件事是存在很多疑點的。
第一,就是年齡的問題。雖然宋之問是劉希夷的舅舅,但宋之問的年齡按照某些史料記載比劉希夷還要小五歲。
按照史料中的說法,宋之問殺劉希夷的事件發生在永隆元年(公元680年)。
這一年,宋之問才24歲,這個時候,他才做官沒幾年,還沒有掌握多大的權力,也沒有後來在武則天時代那麼炙手可熱。
他這個時候只是一個洛州參軍,芝麻粒大小的官。
而如果做更為嚴謹的分析的話,宋之問的年齡比劉希夷小不止五歲。
宋之問曾經寫過一首《秋蓮賦》,在自序裡,他這樣說:"天授元年,敕學士楊炯與之問分直於洛城西",而天授元年是690年,根據《新唐書·宋之問傳》的說法,這一年宋之問才20歲。也就是所宋之問應該出生於公元671年。他比劉希夷要小二十歲。
這樣的年齡差異,宋之問怎麼能在十歲的時候就下手殺死自己三十歲的外甥劉希夷呢?
第二,宋之問是否有必要偷劉希夷的詩。雖然自古文人相輕,但多半也只有在詩壇地位低,寫詩普通的詩人去羨慕嫉妒恨詩壇地位高,寫詩寫得好的詩人的道理。
宋之問和劉希夷誰的詩壇地位高,誰寫的詩好呢?
而明代的李攀龍《唐詩直解》裡則說的更為直接:"《代悲白頭翁》本非其佳處,而俗人專取之。五、六尤卑。"
宋之問貴為唐高宗、武則天時期的詩壇領袖,和沈佺期齊名,人稱"沈宋",是開啟一代詩風的大詩人。
從宋、劉二人現存詩歌的數量來看,兩人的差距很大。《全唐詩》存劉希夷詩1卷23首,《全唐詩外編》《全唐詩續拾》補詩7首,共30首。《全唐詩》存宋之問3卷187首,僅數量就遠遠超過劉希夷詩,且其中不乏上乘之作。
而且,按現存唐代史料的記載,在唐代當時,宋之問的詩名也遠強於劉希夷。《舊唐書·文苑》雲:"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而劉希夷則"體勢與時不合""不為所重"。宋之問是少年才子,才華卓著,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即興完成一首四十二句,二百八十六字的長詩。而劉希夷一生蹉跎,一輩子都是布衣。
宋之問又有什麼必要為了一句詩殺了劉希夷,還殺的盡人皆知呢?
最後,就是史料記載中的證據。在距今記載宋之問殺人奪詩案時代最早的史料,劉肅《大唐新語》中的記載來看,當時的人對劉希夷的死因以及真兇是心存疑問的。劉肅是中唐人,他說劉希夷這首詩,"詩成未周,為奸所殺。或雲宋之問害之。後孫翌撰《正聲集》以希夷為集中之最,由是稍為時人所稱。"
也就是說,劉希夷可能的確是死於謀殺,但兇手未必是劉希夷。
而他後面提到的孫翌和《正聲集》,是盛唐時期的一部詩選,也就是說,在盛唐的時候,人們就已經知道而且確認這首詩作者是劉希夷了,根本不存在宋之問改編這首詩,據為己用,矇騙世人幾百年的事情。
-
8 # 疑今察古
歷史上的公案很多很多:商紂王有沒有酒池肉林?秦始皇究竟有沒有焚書坑儒?隋煬帝究竟是什麼樣的皇帝?最著名的公案就是諸葛亮出生地南陽究竟在哪?今天又看到了杜牧詩中杏花村究竟在哪?
餘秋雨說還歷史以真相,就像馬王堆的辛追夫人乾癟的面板不要隆~胸一樣!可是歷史的真相誰又能知道呢~
是層層的積累?還是這就是歷史本來的真相?
在紛紛擾擾的社會中寵辱不驚,在歲月流逝中心清如水!每個人出生時的心都是晶瑩剔透的,俗世中呆久了便染上了灰塵!擦去灰塵,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或許你心中的答案就是正確的~
-
9 # 小新9293
宋之問這個人才華肯定是有的。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首詩課本里都有,也算是唐代詩人裡很不錯的了。
可是這個人的人品委實有點渣,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渣,是渣到了極致。武后時期,宋之問曾自薦枕蓆,因武后嫌棄他有口臭而未能爬上龍床。至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得寵期間,宋之問阿諛奉承,捧臭腳為他們編撰書籍。
神龍政變後,張氏兄弟被殺,武三思得權,囂張跋扈。宋之問的兩個朋友密謀除掉武三思,宋之問告密,朋友被殺,自己升官,做出這種事在任何時候都為人所不齒。
劉希夷,宋之問的外甥,寫了首《代悲白頭翁》請宋之問過目。裡面這兩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宋之問很喜歡,想討來放在自己名下,劉希夷不同意,宋之問就讓人用麻袋壓死了他,死時還不到三十歲,然後把這兩句詩收歸自己名下,但沒卵用,該是誰的還是誰的,今天你用搜狗打出代悲白頭翁時,字尾必然是劉希夷。
由此可見,人品和才華不挨著,真的是兩碼事。
-
10 # 士說新語
這是一件很難講得清楚的公案。
首先“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也就是《白頭翁》一詩《全唐詩》卷八十二收錄此詩作者署名是劉希夷,而卷五十二又收錄此詩標題變成了《有所思》,作者相對變成了宋之問。這兩詩唯一的區別在於,宋詩中將“洛陽女兒惜顏色”一句改為了“幽閨女兒惜顏色”。
最早出現這種說法應該是唐代劉肅的《大唐新語》和韋絢的《劉賓客嘉話錄》這邊兩部小說集。《大唐新語》說劉希夷“為奸所殺”,“或雲宋之問害之“,說得比較含糊,並不十分肯定。但我們知道,最初的謠言不就這樣來的麼,慣會使用也許,大概之類的詞語。
而《劉賓客嘉話錄》則說“之問怒,以土袋壓殺之。”不但語氣肯定,而且還說是宋之問親手乾的。後來出現的《唐才子傳》補充了更為詳盡的殺人細節。
這兩位作者距離宋之問劉希夷的時代已經過去100多年了,而再靠近宋之問時代的文獻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
宋之問殺害劉希夷的材料矛盾之處很多,大致有三:
首先是時間上的矛盾。關於劉、宋二人的生卒年月,正史上均沒有明確記載,只能從其他材料中大致推測。《唐才子傳》說劉希夷上元(675)中進士,時年二十五,死的時候還沒到三十歲,那麼他當生於高宗永徽二年(651),死於儀鳳(676-678),或者調露(679)年間,最遲不晚於永隆元年(680)。
《新唐書·宋之問傳》稱宋之問”甫冠,武后召與楊炯分直習藝館“這裡”甫冠“就是剛滿20歲的意思。而據宋之問《秋蓮賦》自序:”天授元年(690),敕學士楊炯與之問分直於洛城西。“兩相對照,可知武則天天授元年時宋之問才20歲。順著這個年齡往上推,宋之問當生於高宗咸亨二年(671),比劉希夷小了整整20歲。
試想一下,劉希夷25-29歲時死掉,而宋之問作為一個5-9歲的幼童,怎麼能使下人活著親自把劉希夷壓死?而更誇張的是《唐才子傳》裡說宋之問跟劉希夷同年進士,那麼問題來了宋之問4歲就進士及第了,這可能嗎?
聞一多的《唐詩大系》裡把宋之問的出生定為唐高宗顯慶元年(656),這樣一來,到劉希夷死的時候,宋之問是21-25歲,這正是宋之問年富力強的時候,用土袋把25-29歲的劉希夷壓死還是說得過去的。
不過,根據常識,出現甥舅年齡相仿,甚至外甥比舅稍大的情況,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外甥母親是大姐,在姊妹中排行靠前,舅是小舅,在姊妹中排行靠後,二是姐弟的年齡要相差18歲以上。
據《舊唐書·宋之問傳》和唐代的《朝野僉載》,宋之問有兄弟三人,宋之問、宋之遜、宋之悌,宋之問是大哥。而宋之問的《陸渾南桃花湯》詩裡有”長妹梵筵眾“一句,“長妹”表示宋之問至少有兩個妹妹,如果劉希夷的母親是宋之問的大姐,宋之問便是兄弟姐妹6個人。
這是按照宋之問和劉希夷母親之間沒有其他兄弟姊妹假設來算,即宋之問母親在生下劉希夷的母親18年後,一直沒有生育,直到36·39歲時生下了宋之問,之後又生下了兩男兩女。如果宋之問和他之後的兄弟姊妹們之間平均相差2-3歲的話,宋之問母親的生育年齡要持續到44-51歲,這在女性中是非常少見的,特別是中年以後。如果以劉希夷比宋之問大4歲來算,宋之問母親的生育年齡更要持續到48-56歲,這恐怕就更加少見了。
其次是名望上的矛盾據《舊唐書》記載:“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而《大唐新語》說:“劉希夷,一名挺值,汝州人,少有文華,好為宮體,詞旨悲苦,不為所重。”
《唐才子傳》也稱劉希夷“詞情哀怨,多依古調,體勢與時不合,遂不為所重”
也就是說,宋之問成名早,其詩名遠在劉希夷之上。後人談論初唐詩歌,總是繞不過去“沈(佺期)宋(之問)體”,而“沈宋體”的主要貢獻在於使唐律詩定型。如此一來,就說明宋之問的名氣很大,他不僅是普通人眼中的明星,還是專家學者眼中的一代宗師,足見其影響之廣泛,何至於為了區區兩句詩而殘殺親人?
再次是人性上的矛盾雖然劉、宋二人是否真有甥舅關係至今沒有直接的史料證據,但《資治通鑑》第208卷倒是提到了宋之問一個真正的外甥李悛,原文裡記載的這個外甥是宋之遜的,宋之遜的外甥,自然就是宋之問的外甥。這說明宋之問有一個姐姐或者妹妹嫁到了李家,即表明宋之問確實有姊妹。
如果再加上劉希夷的母親,宋之問至少就有兩個姐姐了。劉希夷如果真是宋之問的外甥,甥舅二人年級相近,在一起切磋吟對詩文,且俱名重天下,不是會傳為佳話嗎?試想,少年時經常一起玩耍,又作為長輩的宋之問會對劉希夷那麼冷酷嗎?
即便他為了一點小名望性格分裂、心理變態、難道他不顧及自己的姐姐、姐夫對他興師問罪的麼?特別是宋之問的父親宋令文“有神力”,他二弟宋之悌“驍勇過人”,難道他們對殺害劉希夷的宋之問毫不在意的麼?
更關鍵的是,這件事情在宋之問之後的100年時間裡,沒人提及,到了100年後卻開始出現了,宋之問又不是什麼皇親國戚,能夠把殺人的事情掩蓋得100年毫無痕跡?即便能,那麼問題又來了,100年後的人們又是怎麼發現的,還能把宋之問殺人的事情,描述得那麼清楚,用沙袋壓人致死的殺人手法都能搞清楚?唐代的刑偵技術已經厲害到這種程度了?
-
11 # 簡秋習文
宋之問,可以稱得上是歷史上最聲名狼藉的詩人了。
宋之問,才華橫溢,有“龍門賦詩奪袍”、“上官婉兒評詩第一”等,關於他的詩文佳作的軼事。
但是宋之問在政治史上評價頗低,對於他的人品,更是有“求歡武則天”、“賣友求榮”、“因詩殺親”等故事流傳民間。
這裡提到的:
宋之問奪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並將作者殺害一事,就是指的“因詩殺親”這個故事。
故事的始末緣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出自《代悲白頭翁》,是唐代詩人劉希夷的作品。
史書對於劉希夷的記載不多,大抵上,我們知道他相貌英俊,少年得志,不到30歲便身故了。
根據《唐才子傳》的記載,劉希夷的死正是因為這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而害死他的人是他的舅舅宋之問。
而關於這個故事呢,最早是出現在唐人筆記《大唐新語》及《劉賓客嘉話錄》,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有一天,宋之問的外甥劉希夷來拜訪,並拿出自己的新作讓舅舅看。
宋之問看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時,感到意境清新,且感情真摯,喜歡得不行。
於是,宋之問就問劉希夷:“這首詩,你給別人看過嗎?”
劉希夷不知舅舅因何而有此問,便回答說:“沒有呢。”
宋之問便試探性地說:“我非常喜歡這兩句,想把它寫進我的詩文裡,不知外甥意下如何?”
劉希夷思慮片刻,覺得只是一句詩文而已,便答應了。
可是沒過幾天,劉希夷又反悔了,不同意宋之問用此詩句。
於是,宋之問就派自己的奴僕,用裝上土的沙袋,將劉希夷悶死了。
此記載是否真實?關於劉希夷與宋之問的“因詩殺親”的故事,我個人傾向於是非真實的,是演繹杜撰的。
文獻出處,不夠嚴謹這個故事最早是唐人的一本小說《唐人新語》,記錄如下:
“劉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華,好為宮體,詞旨悲苦,不為所重。善掐琵琶。嘗為《白頭翁詠》曰:‘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詩似讖,與石崇“白首同所歸”何異也?’乃更作一句雲:‘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既而嘆曰:‘此句復似向讖矣,然死生有命,豈復由此!’乃兩存之。詩成未周,為奸所殺。或雲宋之問害之。”後在《劉賓客嘉話錄》中,又有新的演繹,記錄如下:
“劉希夷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問苦愛此兩句,懇乞,許而不與。之問怒,以土袋壓殺之。宋生不得其死,天報之也。”
而《唐才子傳》,是唐滅亡後的三百多年,元代辛文房所編撰的評傳彙編集,也將這個故事編輯其中。
而正史的新舊唐書,和其他文獻均沒有此事的記載,故,可信度不高。
宋之問詩文水平很高《舊唐書》上記載:“之問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詩,當時無能出其右者。”
宋之問和沈佺期都是律詩的奠基人,並且創造了七言律詩,可見確實有真才實學的。
史書上關於宋之問有才學的記載確實非常明確的,一些廣為熟知的記載,比如:
武則天晚年在龍門舉行詩會,原本是東方虯榮獲第一,但是武則天看了宋之問的詩之後,當機立斷,把賜給東方虯的錦袍拿了回來,賜給了宋之問。
再比如:
唐中宗在家舉行宴會,讓內宰相,唐朝當時的第一才女上官婉兒當評委。
最後,冠軍在沈佺期和宋之問之間展開,片刻思慮之後,上官婉兒選擇了宋之問的詩作為第一名。
宋之問並非胸無點墨之人,他那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是情真意切的千古名句,他實在沒有必要為了一句詩,而殺害劉希夷(劉希夷到底是不是他的外甥,歷史上並沒有記載,也是存疑的)。
宋之問人品太差宋之問,文學才華確實堪稱一絕,但是古人更看重氣節、德行。
宋之問在武則天時期,一味諂媚奉承,寫了很多吹捧的詩文。
武則天當時有兩個男寵張易之、張昌宗,這兩個人為虎作倀,做了很多不得人心的事情,但是宋之問為了自己的官運亨通,向哈巴狗一樣巴結他們兄弟二人,極盡諂媚之能事。
同時,宋之問完全沒有政治眼光,全憑一味地逢迎討好,攀結權貴混跡於官場。
他開始獻媚武則天,武則天死後,中宗繼位,他受牽連被貶,中途因檢舉自己的好友張柬之而重新回到朝廷做官。
之後,宋之問又開始討好武則天的女兒、唐中宗的妹妹太平公主,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擁立睿宗,睿宗厭惡宋之問為人,將其流放。
唐玄宗即位後,將所有擾亂李唐王朝的人,全部問責,而宋之問也被下令賜死。
宋之問的人品實在是太差了,所以,民間應該對他的種種醜事厭惡至極,同時又同情劉希夷英年早逝,於是就把這麼劉希夷的死與宋之問掛鉤了。
有人因一句詩而美名遠揚,有人因一句詩而臭名昭著。
宋之問,因為“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而流傳千古,也因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而遺臭萬年(儘管我更傾向於是杜撰的)。
宋之問,這一輩子,因為詩而升官,因為詩而受辱,但總結宋之問的一生來說,除了詩,他一無是處,完全配得上“最聲名狼藉的詩人”這個稱號啊!
---------END----------
-
12 # 樂觀的葡萄s
盤山⛰️位於天津薊州城西幾公里
南距天津市區110公里,是天津周邊
為數不多的國務院批准的5A景區之一
盤山⛰️景色四季各異,歷史上眾多帝王將相180166628-06-13
文人墨客竟遊於此。乾隆皇帝對盤山+61150528946004594022471936677⛰️
可謂情獨鍾,一生中28年共32次
登臨盤山,最多時一年來了3次,併發出
“早知盤山,何必下江南”的慨嘆
朋友們不妨週末或假期來此一遊
回覆列表
野史中的記載大多不可信,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相信。因為迎合了他們的惡趣味,所以他們才津津樂道。不是有句話說“三人成虎”嗎?傳謠的人多了,大家就誤以為真了。
宋之問文學水平不低,寫了不少傳唱至今的詩句,還不至於因為這兩句口水詩把自己的親外甥殺了。要是真事,宋之問就不會活那麼久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