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津城沐雨
-
2 # 史道驛站x
在湖南省會長沙市五一廣場附近,有一條步行街,名字叫太平街,太平街上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名叫‘’賈誼故居‘’。賈誼故居始建於西漢文帝時期,漢武帝在位時曾命人對賈誼故居進行過修繕。明朝成化期間,建成祠宅合一的格局。後因歷史戰亂和其它原因,多次毀而又建。目前我們看到的‘’賈誼故居‘’是1998年重新修建的,裡面有《賈誼生平事蹟陳列》等。
賈誼(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河南洛陽人,他是西漢初期著名政論家、文學家。大家對他的名篇《過秦論》比較熟悉,此文文風樸實,議論酣暢。後世對他的作品評價也是很高的,因此與屈原一起被後人稱為‘’屈賈‘’。才華橫溢的賈誼一生命運多舛,鬱郁而不得志,英年早逝,去世時只有33歲。
賈誼少年成名,河南郡守吳公把他招到自己的門下,在賈誼的協助下,吳公治理河南的政績斐然。因此得到漢文帝的提拔,賈誼在吳公的舉薦下,被漢文帝授以博士之職,時年21歲,賈誼表現優異,不到一年又升遷為太中大夫。
賈誼對漢文帝提出禮制改革,上《論定製度興禮樂疏》,此建議沒有被剛剛登基的漢文帝接受。後賈誼又上《論積貯疏》,被漢文帝採納。賈誼出色的表現,讓漢文帝非常欣賞,漢文帝想重用賈誼,但他的這個想法因周勃、灌嬰等老臣的反對而擱淺,此後賈誼也被漢文帝冷落。
公元前176年,賈誼被外放到長沙,授為長沙王太傅。年輕氣盛的賈誼在湘江邊,寫下了《吊屈原賦》,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並向漢文帝上疏《階級》,建議漢文帝以禮對待下臣。漢文帝冷落賈誼,賈誼卻不忘自己的志向。
賈誼在長沙呆了3年後,漢文帝又想起了賈誼,於是又把他調到京城,讓賈誼做了他小兒子梁懷王的太傅,雖不算重用,不過離京城很近,漢文帝也算是把他留在了身邊。在陪伴梁懷王的這段日子裡,賈誼矢志不渝,多次上蔬提建議,大多沒有被漢文帝採納。公元前169 年,賈誼陪梁懷王入朝晉見,沒想到梁懷王劉揖竟然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雖說梁懷王摔死,賈誼並沒有直接責任,但他自感身為太傅,沒有盡到責任,不願原諒自己,因此精神抑鬱,次年便追隨梁懷王而去了。
賈誼短暫的一生,雖說在政治上不得志,但他卻為中華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騷體賦的代表作家,是漢代騷體賦的開山鼻祖。在西漢政論散文領域,堪稱西漢時期的翹首。劉勰在《文心雕龍·奏啟》稱讚賈誼的政論文章為:“理既切至,辭亦通暢,可謂識大體矣‘’。
賈誼正是因為自己的才華出眾,才引起太多人的關注,也會成為了時代的焦點。鋒芒畢露的後果就是處處受挫。有能力沒人欣賞,就好比表演再精彩沒有觀眾捧場一樣。在封建社會,有才不一定能夠發揮,這就是時代的悲哀。年輕有才,往往被老夫子們看成是華而不實。所以就算賈誼遇到的是像漢文帝這樣的明君,也只能坐冷板凳。
-
3 # 貓爺歷史觀
賈誼是今天河南洛陽東人,是西漢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賈誼仕途坎坷,在我看來純屬是他自找的。當然,在這裡我並沒有貶他的意思,反而是欣賞的。
賈誼師從荀子的弟子張蒼,他本人也很有才華。賈誼七歲時就展露出了神通的特質,十八歲聲名鵲起,郡里人無人不知。二十歲時賈誼就成了博士,俺現在的標準就是教育部的高官。
如果賈誼能夠在西漢的朝堂上老老實實做人,日後飛黃騰達應該是指日可待的。但賈誼偏偏就不是那樣的人,看到某權貴枉法他就是忍不住想說道說道。對於朝廷制定的一些制度有不合理的,他就是想議論議論。
賈誼是天才,是天才就不會一心想著自己,否則天才的才智不可能集中體現在一個人身上。賈誼好針砭時弊,於是難免得罪權貴,在仕途上賈誼剛入門時是一片晴朗的,但因為愛說話好打抱不平,於是後來被貶到了長沙。
長沙在西漢時差不多就是很閉塞的邊疆地帶了,但這只是賈誼仕途坎坷的開始。中國古代官場就是那樣,你有才未必得重用,智商高也未必混的好。中國是人情社會,很多時候靠的還是情商。
其實也不能就此說賈誼情商低,他只是不齒把自己太世俗化罷了。天降之才多是純粹的,是與塵世的熙熙攘攘紛紛擾擾勢不兩立的。賈誼就是這樣的,這也是他仕途坎坷的最大原因。
賈誼針砭時弊,話越說越多越說越狂,終於被貶。被貶固然不是好事,但正是因為遭貶被棄用,也給賈誼在文學創作上空開了時間,讓他創作出了諸多流傳千古而不衰的佳作。
賈誼不願和世俗同流合汙,但被貶他也是有所憂愁的。可是賈誼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把悲傷化作了一行行打動人心的文字。
-
4 # 傾城的微笑202
,賈誼才學雖高,但不能審時度勢,以致鬱郁而死,未盡其才。他還說:“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從賈誼的際遇看,蘇軾說的是實情;但是,導致賈誼悲劇的原因主要是當朝統治者的錯
-
5 # 傾城的微笑202
,賈誼才學雖高,但不能審時度勢,以致鬱郁而死,未盡其才。他還說:“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從賈誼的際遇看,蘇軾說的是實情;但是,導致賈誼悲劇的原因主要是當朝統治者的錯
回覆列表
漢初名臣賈誼仕途為何如此沉浮?
這主要是賈誼不會為人處世造成的。
賈誼正逢漢文帝時期,可謂正逢好時候,漢文帝重用賢才,明主在世,賈誼滿腹才華,正可大放異彩。
但是,賈誼雖然才能出眾,卻不懂得人情世故,當時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人喜歡他的,漢文帝本來想重用他,但滿朝文武的反對讓他也不得不有所考慮(漢文帝本是漢朝北部邊疆窮困的代國國君,因滿朝文武的推薦才有緣皇帝之位)。
於是,漢文帝重用賢才,卻又不敢冒著得罪群臣的風險去任用賈誼,於是就有了“不問蒼生問鬼神”之事。並非漢文帝不關心蒼生,只是不敢用賈誼。
唐朝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唐朝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談到賈誼也說到“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賈誼智商非常高,情商卻出奇的低,這是造成他不被重用的最主要原因。
用現代人看來,賈誼像是個“書呆子”,啥也知道,啥也會,就是不會社會交往,不懂得為人處世。
所以,賈誼雖然滿腹經綸,卻無處揮灑,終落得個被貶長沙,在梁地抑鬱而終的悲劇。
賈誼和晁錯,成為文景之治開明王朝下令人惋惜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