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林仁肇是北宋忌憚的名將,忠心可見,為何李後主可以原諒弟弟叛亂,韓熙載的諷刺,卻用毒酒賜死他呢?
42
回覆列表
  • 1 # 御前帶刀侍衛

    林仁肇何許人也?此人是五代十國時期的著名將士,生性剛強堅毅,武藝高強,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紋身。林仁肇原本是閩國將領,並且與陳鐵齊名。閩國滅亡之後,林仁肇選擇了歸家閒居。後來,林仁肇加入南唐的陣營之中,並因為救援壽州而獲得升遷,又在正陽橋一役中逆風舉火焚橋,力阻周軍進擊,被任命為鎮海節度使,又改鎮武昌。

    北宋建立後,林仁肇意識到了這個崛起的新政權的威脅。於是在970年(開寶三年),林仁肇私下向南唐後主進言道:“淮南兵力很弱,宋國又連年用兵,先後平定西蜀、荊湖、嶺南,千里奔波,士卒勞累,這正是可乘之機。陛下只要給臣數萬兵馬,臣就能奪取淮南。陛下可以對外宣稱臣起兵反叛,那麼臣若成功,淮南歸國家所有,臣若兵敗,陛下便滅我滿門,以此表示陛下並不知情。”

    李煜為什麼要殺林仁肇?林仁肇是個怎樣的人?

    但是可惜的是,他遇到的是一個只知道吟詩作畫的君主,後主聽了他的進言之後,反而驚道:“你千萬不要胡說,這會連累到國家的。”或許是因為李煜覺得林仁肇是個好戰之人,因此不喜歡將其放在身邊,也不願意重用他了,於是便令其改任南都留守。

    林仁肇是個很好的將領,他獲得了權勢之後,依舊願意與士卒同甘共苦,因此深得軍心。但是可惜的是,南唐存在著不少的奸臣,比如皇甫繼勳、朱令贇等人,他們與林仁肇關係不和,便在唐後主面前進讒言,稱他向宋朝求援,要在江西自立。宋太祖也對林仁肇非常忌憚,便賄賂他的隨從,得到他的畫像,懸掛在別室中。

    李煜為什麼要殺林仁肇?林仁肇是個怎樣的人?

    到了972年(開寶五年),鄭王李從善到汴京朝貢。宋太祖帶李從善觀看林仁肇的畫像,道:“林仁肇將前來投降,先用這幅畫像為信物。”又指著空著的館宇道:“這是我準備賜給林仁肇的。”李從善聽了之後,趕忙命人回報後主。李煜本就不擅於朝政之事,也無法看出這是反間計,便暗中命人將林仁肇鴆殺。而在不久之後,南唐便滅亡了。

  • 2 # 每一句晚安都是我想你

    公元961年,李煜登基,接手了父親給他的一片已無帝號的江山。當初他父親臣服後周,削去帝號,自稱南唐國主,但對所轄臣民還是照行天子禮儀。

    他登基以後,定下的國策依舊是向趙匡胤進貢金帛和珠寶來換取苟延殘喘的時間,而趙匡胤說:“凡克城寨,止籍其器甲、芻糧,悉以財幣分給將士。吾欲所得者,其土地耳。”於是李煜在趙匡胤的步步緊逼面前節節退讓。

    他向趙匡胤俯首稱臣,自行把南唐國主改為江南國主,改南唐國印為江南國印,以江南代稱南唐。他下書不再稱“詔”而稱“教”。每當北宋來使,他便要脫去黃袍,換上大臣的紫袍;還要拆去宮殿屋脊上的鴟吻,使臣離去後方再復原。

    趙匡胤以“朝廷重修天下圖經,史館獨缺江東諸州”為藉口,向李煜“借用”江南的山川形勢圖。為了偏安一隅,李煜不惜飲鴆止渴,令人複製南唐輿圖一份,拱手上交。

    他派自己的七弟作特使前往汴梁,卻被趙匡胤留扣作人質。李煜不是沒有將才,只是他太膽小了,不敢用此利器抗爭一次。

    他的大將林仁肇曾向他請命,說趙匡胤千里征戰,防務空虛,自己願領精兵渡江北伐,乘虛而入,給北宋一擊。為了給李煜留後路,林仁肇甚至將全家性命交予李煜手上,說一旦自己起兵,讓李煜將其家人拘捕下獄,然後向趙匡胤上表指控自己竊兵叛亂——一旦失敗,他林仁肇甘受滅門之冤!但李煜不敢。也許李煜是認為,他擋不住趙匡胤將一統天下的滾滾洪流,最終的那個結局他避免不了,但能在趙匡胤的鐵蹄之下,自己偏安一隅,多存活一天就是一種勝利。他甚至在趙匡胤的離間計下,替趙匡胤一杯毒酒毒死了這個披肝瀝膽的忠臣。

    趙匡胤在薰風門外皇城南、汴水濱上建造了一座美麗的皇家宮苑,築造亭臺水榭,移植奇花異石,只將江南的美景複製在這北方的宮牆裡。他虛苑以待,想要李煜納土歸降,住在李煜為他建造的這座美麗的皇家林苑裡,從此只把汴州作金陵。

  • 3 # 小龍女5505

    南唐後主李煜中了北宋太祖趙匡胤反間計,以為名將林仁肇通宋叛國、意圖謀反結果將其毒殺,自殺棟樑毀江山,最終降宋亡國。

  • 4 # 舞動的心動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著名的"詞人帝王"李煜在國破家亡後追思故國的心緒表達,也是他被宋太宗毒死之前的最後一篇作品。

    作為五代十國時代末期南唐的君主,李煜一生可謂是命途多舛。他喜愛文學、繪畫,通曉音律,卻被命運捉弄,成為了自己並不想當的一國之君。

    後人常說,李煜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卻是一個不稱職的君主,筆者認為這句話說得很對。

    在位期間,李煜一方面想要改革土地制度,卻既觸犯地主利益,又不利於農民耕作,遭到強烈反對被迫中止;另一方面,他表面臣服宋朝,暗中整頓兵馬,但卻不能任用賢能的將領,面對宋軍難求一勝。

    正是因此,有人認為南唐亡國的真正原因,是李煜誤殺一位大將,結果導致朝中再無可用之人,此將便是林仁肇。

    林仁肇出生於建陽,也就是今福建省南平市北部的建陽區一帶。根據清人吳任臣在《十國春秋》中的記載,林仁肇其人"剛毅多力,身長六尺餘,姿貌偉岸,文身而虎形。"根據唐、宋時一尺等於三十餘釐米來看,林仁肇至少也是一米八往上的個子,且力量驚人,性格剛直有毅力,姿態和相貌也十分出眾,儼然是個名將。

    林仁肇的勇猛過人,他在當時統治福建一帶的閩國軍中當上了裨將,也就是副將。又因為生得虎背熊腰,為人豪邁健壯,部隊裡的人為他取外號為"林虎子"。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在軍中也算是很有威名的。

    天德三年(945),閩國爆發了內亂,北方的南唐見狀,趁機將其攻滅。面對國家的滅亡,林仁肇選擇了暫時回鄉閒居。

    顯德三年(956),決心統一天下的柴榮率領後周軍隊攻打南唐。當時的國君李璟下令廣招勇士,林仁肇被推薦而受封將軍,前去救援壽州。

    據史書記載,林仁肇"率偏師援壽州,攻城南大寨,有功,又破濠州水柵"。一路上可謂是順風順水。因戰功,林仁肇升任淮南屯營應援使,而緊接著,他又前往另一處戰場與後周大將張永德對陣。

    林仁肇本想用火攻退敵,但風向突然改變,行動失敗。就在南唐軍撤退時,擅長射箭的張永德引弓便射。史載,林仁肇單騎殿後,且"矢至仁肇所,輒為格去。"林仁肇格擋住敵方射來的箭矢的舉動,讓張永德十分驚訝。他驚歎道:"敵有人,未可逼也",便率軍放棄了追殺。

    因為退卻後周軍隊的突出貢獻,林仁肇被封為鎮海軍節度使,在南唐很有名望。

    此後後周、南唐議和,雙方共度了四年和平時光,但趙匡胤的登基打亂了原有的平靜。

    因為忠於後周,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在趙匡胤登基後宣佈起兵。而趙匡胤則是毫不留情將其平定,就在別人看熱鬧之際,林仁肇認為李重進被滅,宋軍在淮南的勢力還沒佈置好。此時正是進取的好時機,於是上書已是國君的李煜,請求出兵。

    當時宋朝強勢,而南唐較弱。李煜對宋朝採取著俯首稱臣的態度,絲毫不敢反抗或是做出不軌的行動。

    林仁肇考慮到這點,便主動提出:"臣起兵日,仍馳聞北朝,言臣據兵竊叛,事成歸國,否則請族臣,以明陛下無二。"也就是說,林仁肇主動提出讓李煜向趙匡胤彙報自己竊兵謀反的訊息。

    這樣,哪怕到時候林仁肇兵敗,李煜也可以說發兵攻宋並非自己的本意,只是林仁肇自己的行為。如此,便能撇清關係,不受牽連。即使林仁肇懇切至此,李煜還是迴應道:"無妄言,宗社斬矣!"

    宋太祖一直想要攻取南唐,而林仁肇則是他唯一忌憚的猛將。為了將他除掉,這位行伍出身,善於使用謀略的帝王心生一計。

    趙匡胤賄賂了林仁肇的侍從,讓他繪製其畫像,並將畫像懸掛在了宮裡一處空空的別室中。

    隨後,趙匡胤趁著開寶五年(972)南唐鄭王李從善前往汴京朝貢的機會將畫像展示給他,並聲稱:"仁肇行且降,先持此為信耳。"李從善震驚之時,趙匡胤又指著那間掛畫的別室說:"將以此賜仁肇。"

    從小隻接觸了詩詞歌賦、治國之道的李煜哪是老謀深算的趙匡胤的對手。他從李從善那裡聽說此事後,便不加以求證就將林仁肇賜死。

    林仁肇去世後,南唐再無可以獨當一面的猛將,在戰場上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局面,而宋軍則是去掉了心頭大患,三年後便順利滅掉了南唐。

  • 5 # 歷史小白兔

    林仁肇,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名將。林仁肇原是閩國將領,後歸南唐。他雖沒有曹彬、潘世美有名,但也是當時屈指可數的名將。

    顯德三年(956年)南唐中主李璟因後周軍攻打淮南,林仁肇被中主任命為將軍,率偏師救援壽州。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柵,被擢升為淮南屯營應援使。

    八月,周軍正陽浮橋建成,扼住南唐援軍的進路。林仁肇親自率領一千敢死士,用船載著薪柴牧草,乘風放火,欲焚燬浮橋。不料,風向轉變,不利火攻,周軍大將張永德趁機進戰,唐軍大敗。這時,林仁肇單馬殿後,並將張永德射來的箭矢全部擋開。張永德大驚道:“敵軍有能人啊,不可輕敵。”便不再追擊。後來,南唐向後周割地求和,林仁肇被任命為鎮海軍節度使,不久又改鎮武昌。

    公元960年,宋太祖平定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的叛亂。此次大戰之後,淮南各州兵力薄弱。林仁肇私下向南唐後主進言道:“淮南兵力很弱,宋國又連年用兵,先後平定西蜀、荊湖、嶺南,千里奔波,士卒勞累,這正是可乘之機。陛下只要給臣數萬兵馬,臣就能奪取淮南。

    林仁肇為了免除李煜的後顧之憂,甚至對李煜說:陛下可以對外宣稱臣起兵反叛,那麼臣若成功,淮南歸國家所有,臣若兵敗,陛下便滅我滿門,以此表示陛下並不知情。

    就是旁觀者看著也感動不已,可是李煜居然毫不在意,只是想著不要讓宋朝知道以免連累自己!

    但是宋太祖視林仁肇為眼中釘,遂精心策劃,制定反間計。

    宋太阻先派人竊得林仁肇的畫像,懸掛在宮中別殿。一天,南唐使者李煜胞弟李從善到達宋廷,宋太祖特意陪同他來到此殿觀覽。宋太祖指著畫像,詐問李從善,“這是何人?”,李從善一眼就看出,說:“似為江南林仁肇。”宋太祖又說:“仁肇願歸順我朝,先寄畫像為信物。”北指一空宅說:“將以此宅賜予林仁肇,以酬其歸宋。”李從善信以為真,將此話秘傳回金陵。李煜果中此反間計,竟用鴆酒毒死林仁肇。南唐失去了一個名將,不久宋兵南下,就無人可以抵擋了。宋開寶八年(975年)宋軍陷金陵,李煜出降。三年後被趙匡義派人毒死。李煜死前,後悔誤殺該國將軍林仁肇,但已來不及了。

    林仁肇為國志慮忠純,有勇有謀,一心報國,這樣的人才李煜不僅不重用,還要誅殺!他不亡國誰亡國!

  • 6 # 明史君

    中了趙匡胤的反間計

    趙匡胤賄賂了林仁肇的侍從,讓他繪製其畫像,並將林仁肇的畫像懸掛在了宮裡接待使者得屋子裡。

    趙匡胤趁著南唐鄭王李從善前往汴京朝貢的機會故意將畫像展示給他,並聲稱:"仁肇行且降,先持此為信耳。"李從善震驚之時,趙匡胤又指著那間掛畫的別室說:"將以此賜仁肇。"意思是林仁肇已經暗地順從我大宋了,日後定當高官厚祿的在我大宋為官。

    李從善回去把事情經過告訴李煜,於是李煜不分青紅皂白,便不加以求證就將林仁肇賜毒酒。

    所以,李煜是中了趙匡胤的計謀。不過這也太草率了,還是說明李煜心機太少,做事太浮躁了,朝廷大臣說殺就殺,完全不考慮後果。政治頭腦不及趙匡胤的十分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羅如果確診,會不會嚴重影響他的體育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