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晟哥
-
2 # 山東海哥
種地不是什麼頂端技術,需要培養接班人,現在都是機械化,根本用不到人,開車拉拉就行了,現在收種一條龍 ,全部機械化,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也不會理會土地,大家天天捉急忙慌的打工,常年不回家,只是春節回來過年,誰還會種地呢?
現在的孩子以後慢慢會脫離土地,他們常年打工,大部分都不準備回家了,很多人在外面安家置業,家裡有父母的偶然回來看看,父母年輕的基本很少回來,只是打打電話,關鍵也沒有時間,未來的農村土地全部承包出去,這就是未來的農村。
培養什麼接班人,關鍵是沒有人願意種地了,大家都把心思用到了打工,創業、做生意上面,種地什麼效益大家都明白,辛辛苦苦一年賺多少錢,打工呢?怎麼說一年也有3、5萬的收入吧!打工比種地好。
以後不要指望年輕人種地了,這是不可能的,種地根本沒有利潤,打工按月發工資,種地呢?都是按年算收成,基本也沒有多少利潤,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捨棄土地,加入到打工的行列,這就是未來的農村。
-
3 # 河北盛牧機械製造有限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深思,現在農村的80後,90後大部分人都在外打工,好多都不懂得怎麼去種地,其實除了種地還可以發展養殖業,近幾年畜牧養殖行業前景樂觀,尤其是牛羊養殖,牛羊肉價格自2017年開始一路飆升,好多養殖戶都迎來了春天,越來越多的養殖戶發展成機械化養殖,摒棄了傳統養殖觀念,這足以證明養殖業是有利可圖的,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
-
4 # 堅持生態農業的應傑
對的,我是80後今年回來創業農業,在水稻這方面現在接觸的基本都是50-60後了有時候想,十年後那些農業會是什麼樣子了!
-
5 # 我是您的菜
關鍵是現在沒人願意學,等這批老同志百年後,後世有想學的人估計只有在博物館查詢相關書籍自學了。
要想有人願意學,第一要提高農民種養殖的收入,第二要對土地進行治理,方便機械化耕種。
-
6 # A講究原著
我認為大有必要,因為下一代大多趨利,趨勢,追求享受的多了,這樣厭農,嫌農,避農太多了,農村人才早已斷檔,銜接不上了,所以國家應該必須重視起來了。
-
7 # 迷迷糊糊的十年
你好,確實如此,在農村的年輕勞動力越來越少,很多年輕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願意留在農村。在這種情況下,農村農業生產如何發展?
首先,國家農村政策扶持,鼓勵農村青年在農村創業,就近就業,提高農村生活水平。我所在的農村,在政府主導下,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也轉移到了縣級工業園區。每天上下班廠車接送,很多年輕農民,夫妻一人去縣城工作,一人在家進行農業生產。留在家鄉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第二,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農民購買所有農業機械,都有補貼,再加上種糧補貼,農民耕種積極性得到了提高,效率得到了提升。年輕人種植起來更加容易操作。
第三,農村土地流轉,提升土地使用效率。讓更多有專業技術的農民,有現代種植管理經驗的農民來發展農業。使得農村的新一代農民越來越多。
第四,發展農村特色養殖,現代養殖,現代農業,比如我們農村有很多的,小龍蝦垂釣基地,草莓採摘園,葡萄採摘園。比如一個農莊,可以垂釣,觀光,還可以採摘(草莓,橘子,葡萄等)自己下廚做飯,農莊有綠色蔬菜,散養土雞,既可以種植養殖又成為休閒基地。
第五,政府規劃新農村建設,改善居住環境。道路硬化,寬頻入戶,自來水入戶,天然氣入戶補貼。農村生活越來越便利,農民們在家大都住著兩層新樓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留在農村。
只要留在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新一代的農民越來越多。自然而然的農村種植,養殖,都會發展起來的,農民接班人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
8 # 壹本稻先生
我們這是黑龍江的國有農場,主要從事農業種植的人群確實是50歲和60歲居多,3.4十歲左右的也有,只能佔到五分之一左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這裡,但是土地沒有一塊荒廢的。
旱田類例如黃豆、玉米等種植相對簡單,水稻種植起來就比較麻煩。
但是這裡有很多幫助種植的技術員會指導你怎麼去種,旱田如果不會的話基本上就看別人幹啥你幹啥就行了,選種方面農場是集中採購種子,田間管理自己不會可以參考別人。什麼時候翻地有連隊告訴你。
但是高產的話就要自己多多鑽研學習了。
老的經驗吸取,結合科學的種植,才會高產,多收益。
水稻方面現在也有新的耕種模式,以前全是插秧田,人工用量大,現在也有了新的代替方式,例如直播田,漫撒,還有旱直播,都是減少勞動力的方式,產量也都可以。
年輕人不願意種地無非就是那幾點原因,嫌累,也是真幹不動。不體面,沒有找到發光點。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就是種地不賺錢。我聽一個種水稻的朋友說以前15畝地可以輕鬆的賺到1.5w左右,現在就能賺6,7k,就覺得不賺錢了,主要付出的勞動太大了。在哈爾濱賺3000元工資的人有的是,在農村賺6.7千都嫌少,不是種地不賺錢,是農民的消費水平增加了,錢不夠花了……
我接觸過種水稻一年賺上百萬的,也接觸過一年賠的到頭來跑路的。這都是典型,不是全部。但大部分人是有的賺的,多少說話。
我記得有人跟我說過,什麼也幹不了的時候就只能種地了,我想說:什麼也不能幹的時候,種地也不一定能種好……
-
9 # 農民胡老頭
現在種植養殖多是50和60後的農民,是不是要培養接班人了?
回答: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是大集體,農業生產是以人民公社生產小隊為單位,統一安排本生產隊勞動人員,進行生產作業。農民叫社員,其實就是一個集體企業單位,那個年代,生產隊的社員是不允許任意外岀的。想外出打工的(叫找副業),需同生產隊簽訂合同,具體去哪裡幹什麼,每月上繳生產隊多少錢(叫交副業款)。由生產隊出據申請,經人民公社出據證明,一路上才可通行,你才可以出行。回來後上交了副業款,由生產隊計最高工分,參加當年全隊人口統一分糧分紅錢。
那個年代農民不允許私養牛、馬、驢等大牲畜,只允許飼養一至二頭豬及少量雞、鴨、鵝等家禽,大牲畜只能由集體飼養,人們就這樣過著平淡的生活。
一九八O年開始,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生產隊土地,全部按當年本隊人口,劃分聯產承包到戶。糧食種植品種自己選擇,除每年按人口上邀國家公糧任務和上交各項提留款後,剩餘收成全歸個人所有。農民可以自己搞各種養殖種植,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變。
我們國家山區地方較多,很多地方種地只能靠人工勞動,肩挑背扛,不能實行機械化操作,土地瘦溥,糧食產量低,僅靠種糧收入不高。部分年青人開始走出家門,去到沿海工業發達地區,開啟了打工生涯之路。
近些年來,由於物價上漲,單靠種地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開銷。年青人們都基本出外打工去了,在農村居住的都基本是60歲以上老年人居多。為了維持生活,他們照樣還在種著土地,喂些家畜家禽。但都是老年人多了,雖然想在農業發展方面再努力一把,但已經力不從心了。
為了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國家非常重視三農,每年一號檔案都離不開談到三農政策。也出臺了很多種養殖方面的扶持政策,希望農村有志青年,多學一些農業方面種植、養殖技術,回到農村這個廣闊天地,接好上一代人熱愛農業,熱愛種植養殖業的這個班,有規模地發展好種養殖業,增加自己收入,為努力實現科技強農而奮鬥!
-
10 # 好田日記
你好,農業上勞動力的缺失其實已經很明顯了,還好各個地區大型的種植基地與養殖基地都在不斷的在崛起。農業其實跟其他產業一樣都需要新鮮的血液,年輕力量的加入可以解決勞動力的同時還能提高改善種植方法及種植技術。農業現在需要有創新能力的年輕力量。我是80後,有跟我一樣在農業上發展的8090後嗎?
-
11 # 王木木在山下
沒有人種地,不能自產糧食。那麼一旦打仗,一旦出現疫情,國際上進口進不來了,那不等於把自己的玩完了嗎?!所以農業還是國之根本啊!
為啥培養不出接班人了呢?因為農民不掙錢啊!所以農民就轉為了農民工,但是農業不能放棄啊!
農民的接班人的楷模是袁隆平啊!而不是隻能賣死力還掙不到錢的老農民。
接班人需要有知識的新農民!!
-
12 # 消防CCCF認證諮詢
這個根本不用當心,只有沒人原意種地了,土地流轉才能真正實現。以咱們現在的農業機械,技術,資本,實現規模化,機械化甚至自動化,智慧化的農業模式並不難,差的是怎麼讓當前農民無後顧之憂。
-
13 # 鄉村四哥慢生活
我的觀點是:這不是培養的問題,主要還是種地不掙錢?傳統糧食種植經濟效益比較低,雖然國家在宏觀政策調整上向農村傾斜,持續加大農業補貼以及各種農業福利,但具體到地方在產業調整執行上還是不到位,尤其是在種植,養殖供求關係上政府應該給出明確的指導性意見,不能讓農民盲目跟風種,養。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前幾年我們亳州很多農民都在種植中藥材,大多都是衝著國家補貼去的,但結果供大於求,價格比種植前低了很多,很多農民加上補貼都虧得血本無歸,現在給補貼也沒人種了,所以現在農業不是培養新人的問題,農業種植在機械化時代沒有什麼高深的技術,也不缺少想回鄉創業的年輕人,主要是產業調整不到位沒錢掙,搞不好還要虧錢,早期有很多創業者都入了坑。現在國家針對農村政策這麼好,投入大量補貼,福利,如果政府能在產業調整上做出合理引導,做到供求平衡,有投入就能有回報,到時候不需要培養新農人,自然會有大批年輕人迴歸農業,為農業注入新的生力軍。我是農莊創業者,我願為農民發聲,農業會越來越好,廣闊的天地會大有作為。
-
14 # 小旺的農村生活
其實,現在我們農村種植大田作物,技術含量很低的,因為現在都是機械化。而且,大田作物如果不是大面積的種植,很難掙到錢的。所以,現在我們農村很多都外出打工了。但是,如果搞經濟作物的發展,它的技術含量就要高一點,付出的勞動就要多一點。當然,它的投資大,付出的時間多,收益也會多一點。我相信,如果大家想做一行業,是不分年齡的。這個種植年齡,不用過於擔心。
-
15 # 最美烏拉特
農村人口結構現狀:
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遠離農村入駐城市。農村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60後”甚至成為了村裡的“年輕人”,農田裡更多的看到是一些老者在耕作,鮮有年輕人的身影。再過十年、二十年,農村難道真的會到了荒無人煙,農業現代化後繼無人的境地嗎?我想情況可能不會那麼糟。
農村發展新方向:2018年,國家釋出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正式對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部署。土地流轉和農業現代化是未來農業加速發展的程序,也將誕生出很多新型的崗位和爆發出巨大的潛能,農村會成為下一個藍海市場。大部分年輕人不再透過種田養活自己,而一少部分年輕人將透過土地流轉獲得大量的土地生產資料,他們將透過自己的知識與眼界,不斷降低自己的生產投入,提高自己的生產產出。而整個社會、國家也會對種田提供相當多的政策支援,糧食的市場化需求永遠不會讓田無人去種。未來農村人口可能會減少,但更多的能夠紮根於農村、開發農村的新型農民會在這裡創造巨大的財富和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
回覆列表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是,需要培養接班人,我們所在村落幾乎沒有90後的年輕人在家養殖或者種植,都是一些60.70後的叔叔阿姨輩在辛苦勞作,若是他們這茬人勞作不了了,又有誰能接替,當然沒有,所以有熱愛農村的年輕人要接受培養,做一個地道農民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