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拉燈原創作品
-
2 # 信敏498
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好呀!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也會使楹聯製作者獲益。
當然,大家都懷虛若谷,那就更好了!
-
3 # 俺是徐老三
敢於班門弄斧者都不簡單,手裡的兩把刷子自認能超越師傅。點評別人的對聯要簡單的多,看對聯是否對仗工整,平仄是否合律就可以了,這似乎有現成的規矩可套。而要對出好對聯,則需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方可。
曾發現有的師友對對聯的平仄要求,清規戒律講的是頭頭是道,滾瓜爛熟,而對出的對子卻不敢恭維。這就牽扯到知識面的問題,牽扯到組詞造句,營造意境的問題。這些都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掰扯清楚的。
說著說著,本人也犯了班門弄斧的忌諱了!
謝……只為吃肉友邀!
-
4 # 瓜葛不老
班門弄斧是一種自我表現,歷來都被人們嘲笑為不自量力,像舞臺上的小丑一樣,笨拙的而認真地演出了一場鬧劇
臺下的觀眾鬨然而笑,鼓著倒掌,把小丑轟下臺去,各種挖苦謾罵接踵而來,即滿足視覺,又讓心裡的陰暗得以最大程度的發洩
其實,任何敢於挑戰權威的行為都是值得尊重的,天下無達人。平日裡耀武揚威,但一旦與權貴有了交集,就立刻做出無限崇拜的姿態,奉若神明。甚至與敢於說不的後來者,極盡打壓之能事,都是骨子裡奴性的另一種體現
不會做對聯,但是我能看懂,能知道對聯中的遣詞不當,對仗不工。提出自己的想法,自然是無可厚非的
你可以不聽,我也可以不說,但是,我保留我說話的權利。只要是對事不對人,總會有人為你的誠懇而認同
班門弄斧是一種勇敢,是向傳統發出的不認同音。哪怕最後錯的是自己,也遠比那些走馬觀花,不懂裝懂的人入心
在爭執與推敲中,讓你對一件事物的理解能更上一層樓
所以,你沒有錯,就算錯了,也能給自己一個與強者對話的機會。也許窮其一生的努力,也不能成為一個對聯大師,但不妨礙你揮斥方遒
就像是你寫不出紅樓夢,也不妨礙你揣測人物的悲歡命運,作為自己對人生的一次感悟,做不了曹雪芹,也能效仿金聖嘆
若是得逢知己,相互評判一番,會隨之生出許多樂趣,也是一大快事
做喜歡的事,別過於在乎他人的想法,這也是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等有一天回頭去看,曾經困擾你的那些問題,都算不得什麼了
那些沒做過小丑的人生,未必有你如此燦爛的笑容
-
5 # 揚城布衣
本人對不岀好對聯, 卻喜歡班門弄斧,點評別人的對句,這樣好嗎?
我覺得很難說好與不好,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層次有所不同,所持看法和見解各有不同。班門弄斧未嘗不可,但是要有真才實學以理服人。我認為做人做事還是要謙虛,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不懂的領域,最好不要妄加評論指責,免得鬧岀笑話,讓別人覺得你是個膚淺之人,不管文化高低,秉承以文會友,友善切磋,相互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文化博大精深,從中國的歷史上來講,就有很深厚的歷史底蘊。就像對聯的文化,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隨處可見,它是抒發文化情懷的一種方式,短小精闢的上下聯句,能讓人從中感受楹聯者的文化修養和造詣。上下聯平仄呼應,詩情畫意,意境深遠,字字珠璣的佳句妙聯,雅俗共賞,能使人浮想聯翩,如身臨其境,回味無窮。
所以說,我們要學會謙虛,做人做事首先你得要懂,打鐵須要自身硬,有了自己的專業修為,才能辨別別人的不足。切莫高高在上,一瓶不動半瓶搖,不懂裝懂,自己的水平有多高,每個人心中有數,謙虛才能進步。當然了,對待別人的不足之處,就是有你的看法和建議,也要友情善意地提岀自己充分的專業高見,方能讓對方心平氣和,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高見,彼此尊重,或許相互還能成為良師益友。
-
6 # 濃茶20
點評別人的對聯或者詩句都無可厚非,人都是在互相探討摸索中進步,其一你得對文學愛好對聯詩詞有一定的知識瞭解,粗淺單一地評論別人你得說出自己的見解切合實際舉例說明,讓人心服口服,一知半解地去評論別人反而會留下笑柄,現實往往勝於雄辯,如果你沒有參透作者的意圖和詩詞的深刻含義,你就做一個忠實的粉絲讓作者自己來解讀。
人生就是那樣奇妙,三行人必有我師,任何事物都會存在因果,一首作品的出現凝住了作者的構思和心血,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整首作品的構想和情感表達方式。
漢字是從原始社會的象型文字甲骨文演化而成,經過幾千年的傳統民俗文化傳承創新才會有我們今天的成就,單一的漢字進行組合變成了片語,然後又創造了成語,楹聯對句,最後演變成詩詞,詩詞是人類語言的縮寫,以獨特的用語技巧和情感表達方式讓人閱讀進入一種如詩如畫的精神境界。
詩詞的寫作好壞和作者選題,寫作技巧表達的意境要讓人耳目一新,通俗易懂,寓意深刻要有層次感,敘事清楚,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詩詞的平仄格律佈局嚴格,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押韻從詩詞來說,隔句韻比句句韻深刻,句句韻就成了順口溜打油詩了。
作為業餘愛好者來說,首先寫的東西要讓人一看就知道你想表達什麼意思,有時間的話多琢磨,忙的話寫的東西拿得出手開心就行,其他的事情那只有且聽下次分解了。
-
7 # 䗝豆
好!這不叫班門弄斧,這叫揮斥方遒。
無論是點還是評,發自內心的表達就是最好的表達,不去恭維,也不去貶低。寫評論就要有李逵的精神,想了就說,因為直言所以可愛,比如草賊冒充宋江作惡,別人還會試探著問,李逵拿斧子就剁,大哥有錯一樣剁,這份豪情難能可貴。及至真相大白,看李逵錯了就認,不行宋大哥把我腦袋砍了,所以宋江和梁山好漢都喜歡李逵,因為他只辯善惡,不記生死。
所以,點評不在於你寫的對錯好壞,在於你關注人家,本身就是對作者的認可。直言不諱,才能妙筆生花,畏首畏尾,往往畫蛇添足。
提到曹雪芹就想起金聖嘆,這二人,一個寫《紅樓夢》,一個評《紅樓夢》,彼此相得益彰,高瞻仰止,那今人是不能再點評《紅樓夢》了麼,隨便評。
-
8 # 星海泛舟付紹潛
點評對聯有你個層次,如果真不懂也不是你可以評論,有可能平不到點子上,或者不評論對子的工整,覺得文字精美,意義高雅也可以評論,針對文字效果和內涵美感發表看法作者是寄希的,不要卻口,其實對自己是學習的過程,對作者也是一種錘鍊。大不必想的太多。
-
9 # 聞過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對不出好對聯,但有評論對聯的權利。尊重別人不等於虛偽。經過認真思考,指出某對聯美中之不足,對人、對己都是好事。應該有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進取精神。只識幾百字的小孩,指出大知識分子的錯別字,有何不妥?三歲娃娃,說出讓人捧腹大笑的妙語,也不稀罕。班門弄斧是貶義詞。自高自大,有眼不識泰山,為炫耀自己,信口開河,胡言亂語,妄作評論,那是班門弄斧,嘴尖皮厚腹中空,是萬萬不可取的。
-
10 # 竹緣
對不出好的對聯,卻喜歡點評別人所做。我認為可能有些不妥。雖然自己有時也能覺出一些對聯的優劣,但是,往往是對不出好的對聯就欠缺這方面的常識。在點評中很容易在含義裡,在工整上出現一些差錯。也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自然對自己的素質也頗受影響。所以,不要妄加評論。最好把同樣的時間變成學習和欣賞。
-
11 # 杜家人
對於喜歡搬門弄斧的人,是由自已的性格所決定。我認為,題主還不知道搬門弄斧的,真正含意。下面先說,什麼是搬門弄斧?
何為搬門弄斧?搬門弄斧;即;搬別人門派事務,動斧去砍他人門派。他認為;被砍的門派,是錯誤的門派,應該砍掉。他不去調查研究,嚕莽行事。
何為喜歡搬門弄斧?喜歡搬門弄斧的人,他總是看不慣,別人的行為,看不慣別人的,言談舉止,說白了就是自以為是。不管對與錯,極力的表現自已。對別人妄加評論。以吐為快!他不說來,心裡難受。這也是個人性格的表現。
至於好不好?我想題主應該知道了!因為;山外青山,樓外樓。能人背後有能人。我常聽老人們講;真人不露像,露像不真人。
-
12 # 山東驀然門業有限公司
謝謝邀請,我就喜歡你這種性格的人,開郎大方無猶無慮無壓力,是一個直帥的人。你出的聯是,斑門弄斧,我對的就是拋轉引鈺。據說古代有個名叫魯班的人會木工活,就是沒有先進的工具,伐樹只能用斧頭砍。有一天帶人上山砍樹被一棵帶刺的草把手喇破了,從此發明了鋸,後來的木工都拜魯班為師。班門弄斧的意思就是不要在老師面前耍聰明。
-
13 # 一波未平
班門弄斧!
魯班門前耍大斧,並非壞事,這是讓師傅指教一二,能認識自己不足就是好同志!切不可不懂裝懂,還不可一世!
-
14 # 不拉燈原創作品
寫作和批評是兩種職業,有的靠寫作吃飯,有的也得靠批評吃飯,你屬於後一種。
寫作是一方面,欣賞是一方面,這對於一部作品都是有利的。
你對不出好對聯,卻能寫出好的對聯評論,這也是很有價值的。一副作品寫作和欣賞,缺一不可。你對一副對聯作品,喜歡欣賞,敢於“班門弄斧”,那是在欣賞後闡明自己的觀點,這也是難能可貴的,希望再接再厲,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和理論水平,這樣有助於對聯創作的發展。
-
15 # 信敏498
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好呀!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也會使楹聯製作者獲益。
當然,大家都懷虛若谷,那就更好了!
-
16 # 俺是徐老三
敢於班門弄斧者都不簡單,手裡的兩把刷子自認能超越師傅。點評別人的對聯要簡單的多,看對聯是否對仗工整,平仄是否合律就可以了,這似乎有現成的規矩可套。而要對出好對聯,則需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方可。
曾發現有的師友對對聯的平仄要求,清規戒律講的是頭頭是道,滾瓜爛熟,而對出的對子卻不敢恭維。這就牽扯到知識面的問題,牽扯到組詞造句,營造意境的問題。這些都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掰扯清楚的。
說著說著,本人也犯了班門弄斧的忌諱了!
謝……只為吃肉友邀!
-
17 # 瓜葛不老
班門弄斧是一種自我表現,歷來都被人們嘲笑為不自量力,像舞臺上的小丑一樣,笨拙的而認真地演出了一場鬧劇
臺下的觀眾鬨然而笑,鼓著倒掌,把小丑轟下臺去,各種挖苦謾罵接踵而來,即滿足視覺,又讓心裡的陰暗得以最大程度的發洩
其實,任何敢於挑戰權威的行為都是值得尊重的,天下無達人。平日裡耀武揚威,但一旦與權貴有了交集,就立刻做出無限崇拜的姿態,奉若神明。甚至與敢於說不的後來者,極盡打壓之能事,都是骨子裡奴性的另一種體現
不會做對聯,但是我能看懂,能知道對聯中的遣詞不當,對仗不工。提出自己的想法,自然是無可厚非的
你可以不聽,我也可以不說,但是,我保留我說話的權利。只要是對事不對人,總會有人為你的誠懇而認同
班門弄斧是一種勇敢,是向傳統發出的不認同音。哪怕最後錯的是自己,也遠比那些走馬觀花,不懂裝懂的人入心
在爭執與推敲中,讓你對一件事物的理解能更上一層樓
所以,你沒有錯,就算錯了,也能給自己一個與強者對話的機會。也許窮其一生的努力,也不能成為一個對聯大師,但不妨礙你揮斥方遒
就像是你寫不出紅樓夢,也不妨礙你揣測人物的悲歡命運,作為自己對人生的一次感悟,做不了曹雪芹,也能效仿金聖嘆
若是得逢知己,相互評判一番,會隨之生出許多樂趣,也是一大快事
做喜歡的事,別過於在乎他人的想法,這也是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等有一天回頭去看,曾經困擾你的那些問題,都算不得什麼了
那些沒做過小丑的人生,未必有你如此燦爛的笑容
-
18 # 揚城布衣
本人對不岀好對聯, 卻喜歡班門弄斧,點評別人的對句,這樣好嗎?
我覺得很難說好與不好,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層次有所不同,所持看法和見解各有不同。班門弄斧未嘗不可,但是要有真才實學以理服人。我認為做人做事還是要謙虛,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不懂的領域,最好不要妄加評論指責,免得鬧岀笑話,讓別人覺得你是個膚淺之人,不管文化高低,秉承以文會友,友善切磋,相互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文化博大精深,從中國的歷史上來講,就有很深厚的歷史底蘊。就像對聯的文化,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隨處可見,它是抒發文化情懷的一種方式,短小精闢的上下聯句,能讓人從中感受楹聯者的文化修養和造詣。上下聯平仄呼應,詩情畫意,意境深遠,字字珠璣的佳句妙聯,雅俗共賞,能使人浮想聯翩,如身臨其境,回味無窮。
所以說,我們要學會謙虛,做人做事首先你得要懂,打鐵須要自身硬,有了自己的專業修為,才能辨別別人的不足。切莫高高在上,一瓶不動半瓶搖,不懂裝懂,自己的水平有多高,每個人心中有數,謙虛才能進步。當然了,對待別人的不足之處,就是有你的看法和建議,也要友情善意地提岀自己充分的專業高見,方能讓對方心平氣和,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高見,彼此尊重,或許相互還能成為良師益友。
-
19 # 濃茶20
點評別人的對聯或者詩句都無可厚非,人都是在互相探討摸索中進步,其一你得對文學愛好對聯詩詞有一定的知識瞭解,粗淺單一地評論別人你得說出自己的見解切合實際舉例說明,讓人心服口服,一知半解地去評論別人反而會留下笑柄,現實往往勝於雄辯,如果你沒有參透作者的意圖和詩詞的深刻含義,你就做一個忠實的粉絲讓作者自己來解讀。
人生就是那樣奇妙,三行人必有我師,任何事物都會存在因果,一首作品的出現凝住了作者的構思和心血,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整首作品的構想和情感表達方式。
漢字是從原始社會的象型文字甲骨文演化而成,經過幾千年的傳統民俗文化傳承創新才會有我們今天的成就,單一的漢字進行組合變成了片語,然後又創造了成語,楹聯對句,最後演變成詩詞,詩詞是人類語言的縮寫,以獨特的用語技巧和情感表達方式讓人閱讀進入一種如詩如畫的精神境界。
詩詞的寫作好壞和作者選題,寫作技巧表達的意境要讓人耳目一新,通俗易懂,寓意深刻要有層次感,敘事清楚,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詩詞的平仄格律佈局嚴格,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押韻從詩詞來說,隔句韻比句句韻深刻,句句韻就成了順口溜打油詩了。
作為業餘愛好者來說,首先寫的東西要讓人一看就知道你想表達什麼意思,有時間的話多琢磨,忙的話寫的東西拿得出手開心就行,其他的事情那只有且聽下次分解了。
-
20 # 䗝豆
好!這不叫班門弄斧,這叫揮斥方遒。
無論是點還是評,發自內心的表達就是最好的表達,不去恭維,也不去貶低。寫評論就要有李逵的精神,想了就說,因為直言所以可愛,比如草賊冒充宋江作惡,別人還會試探著問,李逵拿斧子就剁,大哥有錯一樣剁,這份豪情難能可貴。及至真相大白,看李逵錯了就認,不行宋大哥把我腦袋砍了,所以宋江和梁山好漢都喜歡李逵,因為他只辯善惡,不記生死。
所以,點評不在於你寫的對錯好壞,在於你關注人家,本身就是對作者的認可。直言不諱,才能妙筆生花,畏首畏尾,往往畫蛇添足。
提到曹雪芹就想起金聖嘆,這二人,一個寫《紅樓夢》,一個評《紅樓夢》,彼此相得益彰,高瞻仰止,那今人是不能再點評《紅樓夢》了麼,隨便評。
回覆列表
寫作和批評是兩種職業,有的靠寫作吃飯,有的也得靠批評吃飯,你屬於後一種。
寫作是一方面,欣賞是一方面,這對於一部作品都是有利的。
你對不出好對聯,卻能寫出好的對聯評論,這也是很有價值的。一副作品寫作和欣賞,缺一不可。你對一副對聯作品,喜歡欣賞,敢於“班門弄斧”,那是在欣賞後闡明自己的觀點,這也是難能可貴的,希望再接再厲,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和理論水平,這樣有助於對聯創作的發展。